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423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小鬼子比咱们有钱,这很奇怪么?不过,你尝尝这个牛肉罐头吧!”李二牛从包袱中拿出一个牛肉罐头给了郭营长,他自己却是挑了个鱼罐头。

“牛肉罐头还不好么?”郭营长拿着刀子启开了牛肉罐头,却发现里面的牛肉味道很怪异。拿着筷子戳出来一看……好家伙,除了牛油就是牛血。

好吧,现在鬼子的给养是真的差劲了。尤其是治安区的这些鬼子,比太平洋战场上的鬼子待遇更是差的很。

小小的插曲过后,李二牛跟郭营长相互补充了一下细节,就把这次战斗的报告发给了旅长那边。

旅部,旅长接到电报后,哈哈大笑三声,就把电报拍在了桌子上:“干得不错!照这个进度,争取再给鬼子打掉一千多人,咱们再看鬼子咋办!”

鬼子咋办?能咋办?波田看着最近7天汇总上来的战斗损失,脸色铁青,浑身发抖。

“八嘎……874个士兵玉碎,110个重伤,皇协军全部死去……命令,停止清剿,全力构筑据点!”

鬼子不再四处清剿了,这让旅长颇有些不痛快,就这,就这?然后,鬼子们就全力构筑据点,最终在11月中把据点临时建立了起来。

到这时候,扫荡的鬼子主力就撤离了太岳区中心地带,只留下一个大队,带着千余个新到的伪军,守在县城跟据点中。

第1291章 坦克?鱼刺

历史上,旅长带着人,用了900多天围困沁源,前后2700余次战斗,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取得了依靠人民围困敌寇的伟大胜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性,论证了论持久战的正确。

后来,沁源围困战还被拍成电视剧了,这应该是进入这边的剧情了?不过,好像变动有些大啊?小鬼子还能不能坚持到45年才逃走?

知道沁源那边的战斗过程后,胡长义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将来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他继带着人去鼓捣机枪跟子弹生产线去了。

就在前些天,张部长悄悄的告诉胡长义,在陕北那边,兵工厂的生产线上,竟然秘密下线了一辆BT7快速坦克,这让胡长义大吃一惊。八路啥时候有了生产坦克的能力了?还是30年代苏军著名的变态7?

然后,张部长的说明,就让胡长义不那么惊奇了!嗯,跟后来建国后的情形差不多,这个坦克的生产线是从毛熊那边拉来的,主要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从毛熊那边带来的一部分最核心的,然后八路这边还有一些曾经需要洗刷刷的毛熊工程师组成联合的技术部门。

关键的关键,坦克的主体车架、坦克炮、发动机、炮塔等等部件都是从毛熊那边拉来的配件。嗯……其实就是毛熊的专家跟技术人员,带着咱们自己的工人跟工程师,把从毛熊家带来的配件,在这边完成了一次组装工作而已。

不过,这个消息,也足够让胡长义兴奋,也让总部首长这边高兴了!为啥?万事开头难啊!只要开了头,等咱们的工厂逐渐的完善,把包括发动机、装甲钢、轧钢等等在内的技术吃透了,工厂建立了,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有了咱们自己的坦克生产工厂了?

什么BT7坦克过时了,已经被T34给全面取代了?没关系,有就行!只要有了,就能继续发展!再说了,小鬼子在华北还有多少坦克部队?并且咱们打鬼子的坦克部队,似乎也用不到自己的坦克啊?有火箭筒就够用了不是?

嗯,根据张部长给出的说辞,其实毛熊这次能这么大方的把这个坦克的技术给八路,就跟火箭筒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毛熊正在熊老大格勒跟德棍厮杀,一个大城市,几乎被打成了废墟。而在这个城市巷战中,火箭筒的作用被无限拉大,德国坦克开进市区,往往就会遭到火箭筒的无情打击。然后,小德那边也有铁拳这样的火箭筒出现在战场上,但是效果比正经的RPG7长的太远了。

所以,毛熊家那边,对于坦克的未来充满了担忧。没办法不担忧啊!一辆坦克造价多少?一个火箭筒造价才多点?然后呢?用价值极少的火箭筒,去干掉一辆坦克,怎么说都是赚到的!可是,在野外战斗的时候,没有坦克又不行,否则步兵拼死也拼不过对方的装甲部队。

也就是这种纠结,才让某些顽固的毛熊把不需要的BT技术,放给了八路这边。与此同时,跟坦克配套的工厂,也支援了一部分给了八路。

当然,这些技术不是白给的,得拿青霉素换。德毛大战,伤员无算,一支青霉素,就能救回一个重伤感染的伤员。等伤员养好了又是一个生猛的战士,能继续投入战斗中。这对于战争的可持续性的帮助是最大的!没见毛熊的大后方,妇女儿童都进入工厂,帮着部队生产波波沙了么!

男人?去前线打仗去了!工厂的主力就是强壮的胳膊上能跑马的毛熊大妈们。他们带着曼妙的毛熊妹子,带着很多的孩子们在干活。

而从八路这边得到的这个冲锋枪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尤其是枪管,只需要把库存的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锯开两半,就能给两支冲锋枪用了。

总之,在某位不要碧莲的穿越客的煽动下,毛熊这边的战争进程发生了一些很美妙的改变。

嗯,城市巷战三大法宝:AK、火箭筒、狙击枪、胡式冲锋枪、大号的反坦克手榴弹。三大法宝有5个?这不是正常的么?

陕北那边的消息,胡长义只能跟张部长俩人关起门来偷着乐。这事情保密的级别太高了,最低就是参谋长跟师长他们知道,胡长义是个搞军工的,能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为啥秘而不宣?任谁都能想到某位头上没毛的大人物啊!有他在,啥好东西最好藏起来。

好吧,最近大人物的日子也不好过,各种事情焦头烂额的摆在他的面前,忧心的紧。

42年冬季将至,日寇也就占据我半壁河山,吾心系国民,一心抗日,奈何日军强大,民生不举,又传豫省今年大旱、蝗灾相继而至,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已有饥荒之象,吾心甚忧。虽督促全力抗灾,奈何诸事不利,行动迟缓,乃至至今未见灾情缓解之报。

嗯,某位大人物写完了日记,就合上本子放在一边,回头端着驼峰航线送过来的红酒喝一口,低头继续批示文件。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事情,小百姓有小百姓的生活,胡长义这个不大不小的,现在只关心九寨的民生,关心兵工厂的生产,关心支队在辽县的战斗部署情况如何了?辽县不用改名字了,还是这个县城。

就在时间进入11月份的时候,日寇针对太行区这边的抢粮行动以失败告终。36师团损失了3000多人在武东地区,独立第四混成旅团损失了1000多人在独立团的手中。然后?鬼子们就固守在平辽公路的这些县城中,以稳固现在的防区。

平辽公路,这一串的县城,挡在太行区北边,刚好如同一根鱼刺插进根据地,膈应得很。而辽县,就是鱼刺的刺头位置。

这不,在经过一番准备后,以九支队为主导的战斗,就要打响了。这次行动,被首长命令为拔刺行动。对,就是把这根鱼刺,一点点拔掉。

第1292章 行动

胡长义有些不太明白首长们的想法。我明明就是想用鬼子布置在县城周边的那些据点,来给我家新兵增加战斗经验的,咋就成了拔刺行动?

自己想不明白,又不好去问别人,胡长义只能把这个心思放在心底自己慢慢品。想到最后,得出的结果也就是站的高度不同的关系了。

胡长义想的是给九支队训练新兵;首长们想的却是把深入太行区北边的平安、昔阳、和顺、辽县这四个县城给限制在一个范围内。怎么限制?那就是把这条线上的四个县城轮番打击,让县城周边的那些盘根错节的据点全部消失,只留下四个县城给鬼子。

当深入根据地的“鱼刺”没有了周围浙西据点“乱刺”的牵制,那么将来往外拔的时候,就顺溜多了!

这个战略布置,今年的行动只是第一步。等鬼子习惯在县城活动,不再想着在周边建立据点之后,就跟鬼子对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暂时保持鬼子交通线的运输能力,让鬼子安心的呆在县城就好。但是,一旦鬼子调动大规模兵力,那就在半路上揍他!

不仅如此,鬼子想要出城扫荡征粮?没门!出来就揍你,你就安心的待在县城。

当鬼子们习惯了跟八路画城而治,只习惯并且安心的待在县城的时候,那就到了最后一步——把县城一个个的拔掉,让鬼子再也进不来!

这个策略,是不是很有温水煮青蛙的意思?很有坚持长期战斗的意思?这就是咱们的战争智慧,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

时间已经到了11月中旬,天气寒冷,北风呼啸,天地之间的肃杀之气已经显露出来。到了这个时节,万物停止生长,凭借着积蓄的力量,渡过即将到来的严寒。嗯……这话没错吧?

此一时间,晋东南的鬼子安静了下来。不管是太行区周边的鬼子,还是在沁源建立据点的那些鬼子,都变的安分。当然,鲁省那边的鬼子不太消停。在完成对沂蒙山的扫荡工作后,鬼子们又组织了兵力,准备对胶东这边的八路根据地进行扫荡。

胶东的事情,暂时不去管,现在九支队的队伍,经过秘密的调动后,已经出现在了辽县的东边群山之中。

作为这第一期轮战的指挥官,周长发亲临一线,来到了距离县城十几里地的苏亭村这边。

苏亭村在清漳河河谷的一个大拐角处。清漳河在苏亭北边来了个急转,从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苏亭西边的那一片山地,刚好能控制北边河谷好大一段距离。因为在这个山的西侧,河谷还有个大拐角,呈现了南北走向。

嗯,据这个地形,周长发觉得把队伍放在这里最好。进可攻退可守,在周围布置上炮兵阵地,能跟鬼子打一个痛快。

八路是悄悄的行军的,而且还提前封锁了河谷中的往来,让辽县鬼子的那些侦缉队,不清楚八路已经到了他们跟前了。

安置好这一切后,周长发把手下的五个步兵连长,一个侦察排长,一个炮兵连长给叫到了临时的会议室开会。

“这一次,咱们全大队一起行动,这是支队长对咱们的照顾!”开会的第一句话,周长发就说了这一句。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不知道为啥,但是一大队的干部们却是知道的。为啥?因为为了支援机二支队,支援快反大队,一大队的5个步兵连长,直接走了4个,就留下一个牛大胆还在。

没错,刘春生,刘秋生那俩木匠,此时已经是机二支队的连长了,一大队的连级干部都是新提上来的。

这还不算,一大队的老兵,也是走的最多的,差点给周长发气歪了鼻子。不过还好,经过这几个月的训练,再加上新兵的加入,一大队的元气又恢复了起来。缺的,就是正经的战斗历练了。

“既然是照顾咱们,咱们就要珍惜这次机会!现在说一下我们的第一个目标——王家店据点!”周长发指着地图上的另一个河谷拐角处说道。

“王家店,距离县城正东10里地,正好在河谷最窄的拐角处。鬼子在这里修了一个炮楼,外围有10个机枪碉堡,驻守的兵力是一个小队外加一个连的伪军。平常,鬼子住在据点中,伪军住在村子里。而我们这段时间的活动,就是频繁的出动,把那些伪军给消灭,顺手消灭一些鬼子。”

“现在,我说一下具体的安排……”周长发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此时跟几个连长在一起,就把作战计划给安排下去。

好吧,其实主力一连这边没啥好说的,连长牛加成完全可以带起一个大队的,没啥问题。关键是剩下几个连长,周长发多少有些不放心。

“好了,刚才大队长说完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我老牛来干!”知道自家大队长的担忧,牛加成站了出来,接手第一次的袭击战斗。

“这一次,我主力一连全体参战,带着咱们大队的所有新兵,作为战斗的主体……”

会议开完了,天黑了,战士们也吃完了晚饭了,就安排好了岗哨,大家赶紧睡觉。凌晨4点的时候,主力一连的战士们已经出发,后面还跟着一大队的所有新兵。

在快到了王家店的时候,副连长陈二河,就带着一部分兵力,趟过了清漳河,向着西边的山地而去。至于牛加成,却是带着剩下的兵力,继续向北而行。最终,他们登上了北边的群山,消失在山中。

王家店的早晨,依旧是没什么生气,初冬的薄雾笼罩着这边,更是让这里显得萧瑟无比。

王家店,原本是个大车店的所在,后来聚集了人家在这里居住,就成了村落。现在,村子里只有伪军在居住,百姓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当太阳升到老高,薄雾都散尽了的时候,村内的民房才有枝丫声传出,接着就是一个个衣衫不整的伪军士兵从屋子里出来。

“老嘎?今天早饭吃啥?”某家院子里,一个伪军士兵扯着嗓子,对伙房的位置喊道。

“吃啥?吃枪子儿!”突兀的,一个陌生的声音,就从伙房的位置传来。

接着,就是3个端着半自动跟突击步枪的士兵,从伙房冲出……

第1293章 袭击,有钱

“妈耶……八爷饶命……”王家店村子里,是眼朦胧的伪军们,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第一反应竟然是跪地投降。

可是,伪军们的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了一声断喝:“开火!”

然后,就是哒哒哒的枪声,便随着啪啪的枪声一起响起——当然还有伪军们临死时候的惨叫声。

只是,这些伪军们临死都没闹明白,今天八路这是改脾气了?不是优待俘虏么?我们都抢着投降了,连个机会都不给啊!

伪军们不明白,带队的这些班长、突击队长们可是明白得很。这会儿是2带1的在行动,俩老兵带一个新兵,要的就是个果断!新兵们第一次上战场,还是近距离跟伪军们对战,绝对不能有一丝的犹豫,必须用最果断的命令,让新兵们机械的按照命令开枪。

都知道新兵们第一次杀人,总要有些犹豫的,所以,就有了刚才那一幕的发生。

3个人,3支枪,对付8个还没睡醒的伪军,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就在这家的枪声响起的时候,在村子的其他人家,也有陆续的枪声响起。只不过这些枪声,有的是在院子里,有的是在屋子里,有的是3个人在行动,有的是9个人在行动……总之,就在这个宁静的早晨,枪声划破苍穹,给王家店制造了一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紧接着,八路军某部对外宣称对这次枪击事件负责。据悉,这次枪击事件,总共造成了伪军士兵119人死亡。而袭击的枪手,在完成袭击之后,只是带上了一点的战利品,就果断的退出了事发地点。而且,枪手无一伤亡……

“八嘎……”八路都退走了,据点中的鬼子们才敢外出查看,也只是敢怒骂一声之后求援去了。

“八路,八路啊!八路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富有了的?”阳泉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指挥部,旅团长头疼不已。

八路军很穷,没有军饷;八路军的军服都凑不齐,只能一人一顶帽子算数;八路军的弹药很少,一个人顶多五发子弹,这还得是老兵;八路军的装备不全,当兵一年都不一定能用得上步枪,只能拿红缨枪战斗……

这段话,用来形容三年前的八路,那是十分贴切的!

可是,当某个开挂的家伙不断的加力之后,八路可不穷了!每个月,都有大量的青霉素通过飞机,送到毛熊家。在毛熊家,鹰酱的商人们挥舞着绿币,用大捆大捆的绿币,换取一小箱一小箱的青霉素回国。

别以为这些商人们会吃亏,他们至少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当然,这个情况恐怕持续不了多久,因为据说某个财团,跟某个神秘的组织达成了某个神秘的协议,正在建立工厂。在不久的将来,青霉素的生产数量将会大幅增加……

当然,这只是个传闻,商人们还在追寻眼前的利益。至于在绿币之外,这些商人们还需要帮着跟他们打交道的一个叫做八路的组织,提供一些各式各样的零件跟设备?只要有钱赚,俺们家总统的底裤都能给你送来你信不信?

而通过这些渠道,一个巨大且神秘的工厂,正在陕北一个叫做南泥湾的地方,快速的建设。虽然,这个工厂已经有了一部分车间,甚至还成功的组装了一辆坦克,但是这跟工厂的未来规划相比,这只是一小部分。

根据毛熊家的专家的建议,这个工厂的工人,要有十万人的规模!然后,包括铁矿石的冶炼、煤炭炼焦、炼钢、特种钢材冶炼、发动机生产、剪板……总之,有了这个工厂,到时候只需要把一车一车的铁矿石、煤炭、木材等等的送进工厂,那就会有坦克最终出厂。

当然,坦克只是一个产品,咱们的对外宣称是拖拉机厂!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厂,专门生产大型拖拉机,用于陕北的农业生产!耕地么,用拖拉机!

除了这个巨大的工厂,在某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另一个工厂也在加紧的建设。这个工厂对外的宣称,是生产农机具的!没错,咱们有了拖拉机,总要有大型的农机作为配套吧?比如收割机,播种机,旋耕犁……你们不知道这是啥?那是你们没学问!

嗯,好吧,宣传口的人也不知道这是啥,反正往外说就是了,还要说的煞有其事。战忽局?

至于这个工厂的具体作用么?嗯,航空发动机啊……就是个飞机厂,只不过还没有合适的飞机型号作为产品,只能先把航空发动机搞出来。哪怕,是毛熊家比较落后的型号,但是咱们不是还在跟鹰酱搞贸易么?买一个鹰酱家过时的航发材料回来也是可以的么。

当然,咱们在太行山那边,还有个在洛德那边出来的工程师在呢……

而除了这些大型的工厂,陕北的子弹生产却是已经正式的开始了。日产能到10万发的一个厂子,此时正在全力运转。就是,这里距离太行山太远了,子弹只能在陕北跟晋西北这边用上。这也很不错了是吧?至少晋西北的部队,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部换成苏式装备。

注意,这不是莫辛纳甘配合大盘鸡的装备,而是莫辛纳甘+SVT半自动+原版RP46轻机枪+郭留诺夫重机枪的组合。没错,枪械跟着子弹走,既然现在这边都是7.62×54mmR子弹,那就全部变成原版就好了么。当然,外型上,还是需要根据国人的体型进行调整设计的。

这些,对于胡长义来说都是小意思。在兵工厂生产线落成的那一天,他改动的设计图纸就送到了工厂负责人手中。

没有人去怀疑胡长义的枪械设计能力,所以大家直接就拿来生产就是了……没错,最开始还是从太行山往这边送现成的,现在自己造就行了。

总之,八路现在不穷了,很富有了。虽然,这些大型的军事设备还没有大批量生产,但是步枪机枪这一些可是足足的。

八路不穷了……但是,也没有富裕到很奢侈的地步,比如新兵们就没有机会用到半自动这样的武器。

只不过,九支队这边就不同了,新兵训练,上手就是56半自动,老兵都是突击步枪,精确射手用的是带狙击镜的半自动……总之,九寨很牛。

第1294章 没完没了

很牛逼的九寨,很牛逼的九支队,很牛逼的九支队暂时最弱的第一大队的拔刺第一战,就在鬼子这边造成一个非常轰动的事件。

虽然,也就歼灭了100多个伪军士兵,对鬼子基本上没啥影响。但是,王家店据点的鬼子们却是无比的害怕!为啥?因为鬼子们那天早晨是被一阵枪声给惊醒的!而这个枪声,前后也就持续了十多秒的时间而已。

造成的结果,就是伪军们被消灭了……消灭了……那么这些八路是怎么潜伏进来的?那些岗哨是怎么被摸掉的?八路能这样快的歼灭一个村子的伪军,那么我们这个据点是不是也会被轻易的抹掉?

阳泉,中岛德太郎少将的眉头紧皱。作为长期驻守平聊公路的旅团,第四旅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备这条线上的县城跟据点。

而今天,中岛却是得到了县城周边的据点被袭击的报告。注意,不是一个县城,而是从阳泉到辽县,这周边的据点都有遭到袭击的。

这些袭击的手段各不相同,造成的损失也不尽相同。有的只是八路远远地打枪,有的却是远远的发射一发炮弹,有的直接大部队攻击,直接拔掉一个据点……而王家店这边的报告,就夹杂在这些报告之中。

所以,王家店的鬼子想的是:上风赶紧派兵支援啊;而中岛德太郎想的却是:八路究竟有什么战略意图?难不成是围点打援的战法?

于是,处于谨慎的原则,中岛驳回了所有的请求援助的命令,只是让辎重队,赶紧给各个据点送去一部分给养跟弹药。

王家店,完成了对村内伪军的歼灭战后,1连副连长陈二河,就带着队伍王家店西边转移。并没有再去关注据点跟炮楼里面的鬼子。

当然,他这边不关注,不代表没有人关注这边。比如牛加成就带着一连的部分兵力,正在北山上关注着鬼子的动向。

“连长,咱们干啥去?”走在山梁上,刚完成人生当中首次战斗的战士们,小声的问陈二河。

“精神头不错啊小伙子们!咱们啊,去半路上走走,顺便教你们如何布置地雷,打公路上的伏击战!”陈二河看着还有些兴奋地战士们,嘴角带起了笑,今晚别做噩梦就好。

一行人在山上快速奔走,转眼就向西走了4里多地。然后,留下一部分老兵在山上警戒,分出十几个老兵带着战士们下山,在河谷中的公路上排开阵势。一个老兵,带着十几个新兵,就这样围成一圈,明目张胆的在公路上布置地雷。

话说,因为之前伪军的数量太少,自家的新兵又太多,所以还有很多新兵没有参战。这一次,就是给这些新兵增加战斗经验的。

“你们都看好了!这个埋地雷的技术,你们也都训练过,今天咱们再重新讲解一下。记住了,这次师实战,这个地雷是要炸响的!首先,你们要选择公路上的车辙印记,然后判断是什么样的车辆,然后选择地雷的种类……看这里,这是鬼子的卡车压出来的,想要炸毁它,就用反坦克地雷;不想炸毁它,而是只想让它停下,那就用这个小型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