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363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这对于中医科培养新人来说,是好事儿。

这件事儿在医院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儿,在中医科却引起来了一阵小轰动,不过杨鸿年给了冯建青两个上午门诊。

冯建青上午本来人就很多,而且因为科室斗争的问题,没有给安排病房,所以基本上就在门诊工作。

杨鸿年这么做,也缓和了两人的关系。

不过……

真正郁闷的不是别人,却是何成林,好不容易排出去了两人瞬间当了叛徒,这让杨鸿年内心很不爽。

好在,还有一员大将在中医科处心积虑的埋伏,倒也让他释然不少。

赵建勇啊赵建勇!

对于赵建勇,何成林还是很放心的,上一次自己给他打过电话,赵建勇告诉他,关于陈南的事情,他已经全部记录下来了,写了将近一本书。

呵呵,罄竹难书啊!

陈南你的罪状都写成一本书了。

等着吧!

想到这里,何成林内心开心了不少。

而此时,赵建勇的确在写《陈南日记》,而且,病例也积攒了不少了,足够一本书的厚度了。

这一天,晋省光华出版社的朋友刚好来医院找赵建勇有点事儿,恰巧就看见了这本书了。

看见以后,对方明显愣了一下,随意翻看了一些,顿时眼睛一亮。

因为赵建勇这本书里面的东西,虽然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病例,但是把患者的情况描写的比较深刻细节,甚至每一个都可以拿出来当成独立故事来看,这一下子,他有兴趣了。

“建勇,你这是……写书呢还?”古语声好奇的问道。

赵建勇头也没抬,皱眉:“我哪儿有那个能力啊!还写书……能把医生做明白就行了。”

“这是我的临床笔记。”

古语声连忙拉过赵建勇说道:“你啊,太谦虚了……这本书的价值,绝对可以出版了!”

“你要不要出版?”

赵建勇这才看见了古语声在翻看自己的《陈南日记》,听见古语声的话,赵建勇都愣了半天。

“啊?这本书,能出版?你没开玩笑?”

古语声连忙点头:“当然没有开玩笑了。”

“这里面有很多养生保健的不错方子,还有一些经典的案例,我觉得完全符合现在市场的需求啊。”

“更何况,这还是一本专业化比较强的书,放在中医市场上还是很不错的!”

“你知道刘丽红吗?他写的那一本《思考中医》,就很出名啊!用一些学术性和趣味性的东西相结合,市场反响很不错的。”

“我觉得,你这本书就可以尝试的出版一下啊,你的笔力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对于疾病的描述,对于一些患者的情况介绍,你没看现在网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医学吗?”

“这些作者不少都是有专业背景的,就连订阅都能有好几万,你这没问题的,可以试试!”

赵建勇顿时傻眼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作家!”

“这个,我考虑考虑,毕竟……上面都是我学习陈主任的病历,你没看到名字吗?《陈南日记》,这是我们科室陈主任的东西,我不能经过人家不同意就传播出去吧。”

“这件事儿回头再说吧!”

古语声也不着急,但是还是叮嘱道:“好,如果对方答应了,你可得跟我说啊!”

赵建勇送走了古语声之后,找到了陈南。

“陈主任,今天……我一个出版社的朋友,想要出版我这本书。”

“你也知道,我这个日记,都是写的你日常治疗的疾病和方子。”

“能出版吗?”

陈南听见以后,同样有些茫然……

这……我自己的病案都能出书了?

要知道,一些主任,都有出书的经历,但是……哪些书籍,只是为了增加这些主任的荣誉,比如挂个总编,副总编,甚至是编委……

这些在评优的时候,能有加分效果。

而陈南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这才25岁,就能出版书啊!

陈南倒不是心疼自己的方子泄露。

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毕竟,中医看病,讲究的是一个望闻问切辨证论治。

一个方子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而且,这种书购买者大多数都是中医从业人员或者中医学生。

如果他们能有所启发的话,这并不是坏事儿,甚至是一件好事儿。

【温馨提示:每卖出一本书,都将会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可参与抽奖。】

陈南闻声顿时眼睛一亮。

还能有这样一番操作?

不过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这种书籍也算是传播的自己的临床思维,对于很多人是有帮助的,的确能增加影响力。

而且……

如果那些专家看了,说不定还能获得一些差评也说不定呢。

自己没有必要拒绝啊!

只是……

陈南看着赵建勇手里的书,接过来一看,有些懵逼。

书名上写着《陈南日记》,这让陈南有一种类似于《少年阿某》、《少妇白某》的感觉。

总觉得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你怎么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陈南无语……

赵建勇咳咳一声:“我……随便取的。”

陈南摇头:“出版,是可以出版,但是……换个名字吧。”

赵建勇顿时欣喜万分,笑着说道:“这个名字挺好,那出版社的朋友说,这名字,能吸引流量……”

陈南无语,能吸引lsp更准确一点吧。

赵建勇嘻嘻一笑,让陈南头皮发麻:“这个……陈主任,你作为这本书的总编,你帮忙给写个序吧!”

“这本书,毕竟都是您的经验总结,您放心,到时候出版了所有的收入,我一分钱也不要。”

陈南摇头:“算了吧,一码归一码,书是你写的。”

赵建勇立马不答应了:“不行不行,书是我写的,但内容都是您的啊,咱们一人一半,行了吧?”

陈南翻了个白眼,到时候一本都卖不了才尴尬呢!

“你回头把名字什么都改一下,不要透露患者的信息。”

“写完了给我看看。”

赵建勇点头答应了下来。

陈南回到自己位置坐下来,有些感觉哭笑不得,一不小心,自己竟然出了一本书?

这个时候……杨鸿年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小陈,文件下来了!”

“考试就定在了月底,具体信息,考核内容,准备资料,你都好好看看。”

“这段时间,你做好准备。”

杨鸿年催促道。

陈南闻声,也收齐了刚才的放松劲头,连忙打开文件看了起来。

考核时间就在月底,只有两周不到的准备时间。

而考核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考核。

笔试时间为29号的上午,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考试内容参考: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

而考核之后,第二天公布结果和排名。

笔试前十名可以参加31号上午的面试。

最终成绩,笔试占50%,面试占50%。

但是,如果没有办法考进前十,所谓的笔试成绩就没有了意义。

看完之后,陈南不免增添了几分压抑和紧张感。

考试的内容很多,中医四大经典之外,还有中药方剂针灸学等。

而距离考核时间,只有两周不到。

说明人家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考基本功,突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过,中医这么多东西,你想要突击也不可能。

陈南现在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考核,不清楚大家都什么水平,一时间心里竟然有些没底。

但是,仔细一想的话,陈南觉得自己也是有底气的。

温病专家级。

马上就可以完美级了,等庞福叶出院以后,系统就给自己送来了奖励。

而诊断学里面,望舌、脉诊水平很高,中药学方剂学都是专业级,在四十岁里面,陈南感觉是难寻对手的。

针灸也不差。

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经典了。

但是,《伤寒杂病论》自己有精通级的心得。

非要说短板的话,也就金匮要略、和黄帝内经这两个方面。

但是……这两本书,自己不说倒背如流吧,从学医开始,就被爷爷盯着背诵,这一身童子功,到现在也是熟练背下来。

虽然理解差了不少,但也不差。

这段时间,自己完全可以在这几个方面下下功夫。

就在这个时候!

忽然一阵提示音响了起来。

【叮!恭喜您,两周门诊人数412人,好评率95%,差评率3%,超额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白金宝箱。】

陈南看着奖励,这才反应过来。

这是……余致富和张保善的奖励到了?

当初自己和对方竞争们真的时候,获得了这样的任务,如果两周门诊人数超过了300人,就能获得宝箱。

陈南这两周,因为温病看的不错和小儿推拿的帮助以及上过电视等诸多原因,口碑传了出去,病人不少,三天门诊就有两百多人。

这两周下去,竟然有412人。

虽然辛苦了点,但是看见白金宝箱,陈南还是有些惊喜的。

【叮!恭喜您,打开宝箱,获得王冰《黄帝内经-素问篇》高级心得感悟……】

陈南看着奖励,差点激动的跳起来。

太惊喜了。

真的是缺什么来什么。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