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373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目标2:进行三次争辩(当前1/3)】

【目标3:在辩论赛中一鸣惊人,评为最佳辩手(未完成)】

陈南看了一眼任务。

好吧……

完成一个了。

还差两个。

为了能得到孟老爷子身上的专家级奖励,陈南决定也不装了。

摊牌了……我是来装逼的!

秦庄没想到能被一个比起自己还小的年轻人争辩过去,内心多了几分憋屈。

来!

接着来。

而此时……

孙沐看见陈南出来,躺平了……

好吧,有陈大魔王,我出去费什么力气?

而这个时候,群里消息想起来。

“张绍庭:@孙沐,加油啊,最佳辩手能有孟老爷子的心得!”

孙沐呵呵一笑,去他妈的中医……

有陈南在,我……我算个屁?

孙沐现在看见陈南以后,已经绝望了。

什么心得?

能比道心不蹦重要吗?

自己看了看陈南的东西被打击成了什么样?

说实话,他现在看着秦庄,有些于心不忍。

陈南出现了……

比赛结束后,求这孩子的心理阴影。

“王鹤宇:就是,孙沐,别让秦庄这首都人来咱们这装逼啊!”

孙沐冷笑一声,轮不到他的……

他走的时候,能不哭,算我输!

张学海此时也好奇的看了一眼陈南,满是兴致:

“下一道题:跃!”

此时,顿时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跃?

就一个字?!

这……这怎么说啊?

孙沐很快眼睛一亮,他想到了!

《素问·脉解篇》的原文。

但是……

当他准备站起来的时候,忽然看见陈南眯着眼嘴角泛着笑,看着周围……

这个样子,把孙沐吓了一跳!

尼玛……

这样子,活脱脱的就像是来狩猎啊。

他显然已经有了答案,肯定是这样的!

他在等人站起来!

秦庄此时电光火石之间,想到了答案,他连忙兴奋的看了一眼陈南,激动的站了起来:

“《素问·脉解篇》: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跃字,王冰注:跃,谓跳跃也。

马莳注:阳气盛于阴分,而长于下体,故盛则为跳跃耳。

张介宾注:其有病为跳跃者,以足少阳脉下出足之外侧,阴覆于上,阳鼓于下也。

张志聪注:阳气入之于下,而仍欲上长,故病多跳跃也。”

“所谓甚则跃者,是因九月的时候万物衰败,草木凋零,人身的阳气也由表而入里,阴气旺盛在上部,阳气向下而生长,活动于两足,所以容易发生跳跃的现象。”

秦庄本身实力也很强!

这一次,他直接一连举例好几个。

每一个都很经典!

他要战胜陈南。

说完之后,秦庄眼神凌厉的看了一眼陈南,满是得意!

孟义超这个时候,直接看向了陈南。

而孙沐看见,陈南等秦庄说完,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露出了血盆大口!

没错……

他等不及了!

陈南笑着说道:“错,都错了!”

“通过这些翻译,可知古注、译文都把“跃”字释为“跳跃”。

但“跳跃”不是病证,因此,此注不当。

本篇内容是解释经脉病证的,从而表明此文“跃”字应当是一个病证名词。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注云:“按‘跃’应指病言,方与各节文例相合。

但‘跃’是何病,不详。旧注均不切。姑阙疑。“此注非常实事求是。”

“《说文解字》:“跳,蹶也。”

《广雅·释诂》:“蹶,跳也。”见“蹶”、“跳”二字可互训。

《孟子·离娄上》:“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朱熹注:“蹶,颠覆之意。”

《说文解字》:“蹶,僵也。”

《战国策·齐策》:“颠蹶之请,望拜之竭,虽得则薄矣。”

……

即今之所谓“跌倒”。人体行走偶而跌倒为失足,如果常常发生跌蹶就是病候了,这里只有这样解释,才与下文“草木毕落而堕”相合。因此,“跃”当是“跌倒”之义。”

“所以,跃,为蹶,是跌倒的意思!”

“你又错了!”

孙沐顿时兴奋了起来!

看!

就知道!

这个大魔王,他是故意的。

他明明知道答案,他就是不说。

他就是在等你说……

等你说了,他再打脸!

太险恶了。

太凶险了!

孙沐深知陈南的可怕,但是……没想到这人还有如此恶趣味。

真的太坏了!

但是……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看着陈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孟义超嘴角泛笑,看着秦庄面色神情呆滞,忍俊不禁。

呵呵,拿着家里大人东西出来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

只是……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

很不错!

只是……

还有吗?

孟义超连忙对着张学海使了个眼色。

张学海连忙说道!

“五脏阳以竭!”

秦庄此时已经杀红了眼!

他必须要战胜这家伙一次。

说话间,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素问·汤液醪醴论》:“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

“句中的“五脏阳以竭”句,诸家均认为“阳气竭尽”。马莳注:“帝言病有不从毫毛而生,非由于外而生于内,五脏阳气皆已竭尽,津液充溢皮肤发为肿胀””

“说的是: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阳气衰竭。”

瞬间!

他话音未落!

陈南站了起来。

“错!”

“又错了!”

“句中“竭”非“竭尽”之义,当通“遏”,“阻塞”之义。”

“竭、遏二字都为“曷”声,可以通假!

《墨子·修身》说:“藏于心者无以竭爱”,于鬯《香草续校书》于此文注说:“竭当读为遏,《诗·文王篇》:‘无遏尔躬’,陆释云:‘遏或作竭’,明‘遏’、‘竭’二字通用。”

所以说!

“竭”字古可通“遏”字无疑。

《说文解字》:“遏,微止也”,也即“阻止”、“止塞”之义。

《素问·举痛论》:“阴气竭,阳气未入。”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上焦竭善噫,下焦竭即遗溺失便。”

可见,“五脏阳以竭”是说阳气因为阻止于内,于是水气泛滥于皮肤,而造成病肿。”

“所以……你又错了!”

陈南眯起眼睛。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