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519章

作者:手握寸关尺

反正第二作者也是空着,陈南就想到了他。

这几日的相处下来,陈南也算是认了孙沐这个朋友。

而此时!

戴稷山看着陈南,内心多了几分惊讶,毕竟陈南真的年轻的有些不像话,不过这是好事儿!

年轻,就意味着有希望有未来。

戴稷山笑着说道:“小陈,你的论文,我们细细的分析又讨论过了。”

“脉诊模拟训练仪,可行性很高,脉诊作为传承之中最难的一个中医环节。”

“中医脉诊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二十八种脉象的揣测和分析。”

“这是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的二十八中脉,然后才能朝着更深层次去发展。”

“单靠书中的分析,是不够的。”

“所以,你这个思路很好,可行性很高。”

“对于脉诊基础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陈南谦虚一笑:“戴院长,过奖了。”

“魏旭康魏院士的论文我也看了不少,他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这是基础。”

这个时候,牛唐点头:

“其实,当初支持魏旭康做这个课题,也是因为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太好了。”

“当时人工智能的风潮,带过来的,与之诞生的很多研究,都是这方面的。”

“之所以后来我们不太想投入,就是因为信息收集首先是一个大工程,但是想要建立智能分析中心的处理器,当下水平根本做不到,人工智能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西医那边也在做,但是不够准确,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化验单配合症状体征,仪器也没有办法给出精准的答案,因为人体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医生从事临床工作,依靠的还是积累大量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种判断,就比如手术一样,同样的手术流程,指南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人体的构造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术还没有办法实现。”

“不仅我们在做,国外也在做。”

“当前医疗水平,可能还实现不了。”

“但是,还不能放弃!”

“所以,我们对于魏旭康的这个课题,也是这个态度。”

“国外这个人工智能手术开展不了,但是……他们却做出了机械臂的远程操控手术,做出来了远程操控的彩超。”

“这也是一种进步!”

“其实,科研,永远不可能做了就有收获,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探寻的过程。”

“小陈,你提出来的方案,我们也会找专家去尝试讨论,然后做出研究。”

“你和孙沐,都可以参与进去。”

陈南听到这些话,顿时苦笑一声。

他忽然觉得,自己同样小看了天下人。

是啊!

人家有那么多专家,难道不知道有些东西能不能做?

不过,听到牛唐的话,陈南连忙摆手拒绝道:“牛主任,您太看得起我了。”

“我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真正能否实施,我一点底都没有,再说了……我觉得,有能多有资历,有能力的人,才能担负起这个工作。”

“我就……算了吧。”

孙沐连忙点头:“对!这个课题太大了,我们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牛唐微微一笑,有些欣慰。

知进退是好事儿。

显然,正如陈南说的那样,这个课题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的。

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

陈南他们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资格,这一次过来,一是欣赏陈南,想要认识认识。

二来也是想要看看陈南的水平,如果却是有能力有想法,可以加入到课题里锻炼一番。

戴稷山也是笑了笑:“没事,这个课题比较大。”

“你们也可以参与其中,做一些小的研究,也是可行的。”

陈南和孙沐此时,也不矫情了,毕竟,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人家都再次邀请了,也不能拒绝:“那就太感谢领导了。”

牛唐笑了笑:“不错,好好加油。”

这个时候,牛唐正要走,忽然脚步一顿,想到一件事儿!

“对了,晋省的那个中药洗胃液,是不是也是你做的?”

陈南愣了一下:“啊?”

“应该是我吧?”

牛唐忽然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呵呵!”

“你小子,很不错。”

“当时晋省中医药管理局把这个文件交上来的时候,我还和戴院长讨论过呢。”

“说你很有想法!”

“不错,小伙子,好好加油!”

“未来,真的属于你们!”

这句话,牛唐口中说出来的,可见其分量多重!

随后,牛唐把一张名片递给陈南:“有事情给我打电话,上面是我的私人电话和微信。”

“我看好你!”

“如果有课题的话,也欢迎!”

陈南视若珍宝的把这个名片收了起来。

这玩意儿,可比钱还要珍贵太多了。

……

……

戴稷山和牛唐离开之后,进到车里,相视一笑。

牛唐率先开口:“好久没有见到如此有灵性的小伙子了。”

戴稷山笑了笑:“是啊,中医想要出成绩,经验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像陈南这样年少有为的,少见不说,还能保持灵性,两者相加,更加难得!”

牛唐点头:“嗯,中医现代化,哎……真的太难了。”

戴稷山微微一笑:“不难的事情,会有未来吗?”

牛唐忽然哈哈哈笑了起来:“也是!”

“不过说实话,这个课题,得找个人来好好做做,脉诊训练仪,应该很快就能看见成效。”

“但是,陈南提出来的那个远程脉诊仪,也得让专家们好好讨论讨论,尝试尝试。”

“归根结底,远程脉诊的还原度是否高,决定了脉诊的准确性,哎……这个东西,有点难啊!”

戴稷山点头:“嗯,但是要能做好了,看病难的问题,就能解决一部分。”

“当下医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两个:看病难,看病贵!”

……

……

陈南此时坐在房间里。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魏旭康的差评奖励,获得奖励:专业级:跌损疗法。】

听见系统奖励,陈南顿时眯起眼睛。

跌损疗法?

对于跌损伤,陈南倒也了解,说白了就是跌损外伤。

这种损伤,目前西医治疗比较多,骨折就手术,开了口子就缝合,感染了就消毒排脓,伤到了筋骨就冷敷热敷什么的。

但是……

中医对于跌损疗法,却是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甚至,可以说跌损治疗属于中医的特色之一。

因为当初古代的时候,国内长期处于一个战斗的状态,打仗多了,对于刀伤剑伤撞击伤等外伤外科跌打损伤比较频繁,因此这种环境下,滋生了很大一批的跌损派。

包括红花油、云南白药这些都有这样的环境因素。

而且,偏偏这些方子疗效很好。

中医认为,夫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或人事昏沉,往来寒热,或日轻夜重,变作多端,昧者不审妄投猛剂,枉死多人,诚可惜也。

中医已经形成了对于外伤的治疗体系。

这对于筋骨肌肉软组织的损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与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方剂汤药。

这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这个奖励,陈南还是很喜欢的,不过……还有杨正启的呢!

陈南顿时期待起来。

【叮!恭喜您,获得杨正启的差评奖励,差评等级:高级,获得奖励:《伤科大成》专业级心得感悟!】

伤科大成?

陈南顿时微微皱眉起来。

陈南对于外科了解并不算多,这本书并不太了解。

伴随着大量信息奔涌而来,良久……

陈南一言不发。

再次正眼的时候,整个人满眼兴奋!

好东西!

《伤科大成》是清赵竹泉所编著,但是……准确点说,不属于原创,而是作者积多年临症经验,又得伤科旧抄,经博采群书,精心校勘,补其缺漏,编辑而成。

书里面详述了关于:摸、接、提、端、按摩、推拿手法在理伤治疗中的运用。

陈南感受着脑海里的画面。

刚才那须臾之间,他宛若是跟随作者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在那里,他跟随对方临床,学习,感悟!

这或许不能称作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时代对于伤科的理解!

而且,年代并不久远,位于1891年,接近于20世纪。

当时的作者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方手术疗法,甚至结合传统的中医手法,对中医一些外科操作进行了改良。

其中“接骨入骱用手巧法”一节论述尤详。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外科骨科伤科的精华手法所在!

甚至,全书载治伤经验医方40余首,这些都是经典啊!

陈南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赚大了!

这个奖励,或许看起来没有一个专业级的技能,但是给了陈南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大量的手法和处方。

不错!

不错!

上一篇: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