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263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但好半天之后等他状态接近恢复正常,他躯体如同那种落水的狗儿登上岸之后,混身一抖。

漫天的枯叶和泥点飞舞,露出一个与寻常老人没有多大差别的人物来。

他这时抬首望天,脸上带着点点疑惑。

“那一关松动了?”

他原本是打算闭死关,若不能突破,就在这枯井之中了却残生,尘归尘、土归土。

闭关数十年来没有一点收获,自以为已经到了绝境,如今却感觉到了一丝细微的变化,原本的境界有了一丝细微的松动,他的力量有了一点点细微的增长。

对于寻常人物来说,可能就是日常吃饭比往常多,吃了速食粒米饭那样的程度根本察觉不出来,但对于立身于武圣境界的人物来说,就如同落在水中的一粒石子。

能够轻易的把握到其中细微的变化。

武圣已经可以体贴入微,控制到极其精神的地步,断肢再生都不再是难以完成的事情。

于这一位老道的感应之中,原本正常的天地多了一丝细微的他所难以察觉的感觉,他难以捕捉。

“谁造成了这一改变?”

他在枯井之中掐指运算道家的梅花易数,他已经掌握到了极其高深的地步,可以说只要推算相关的事情,天底下基本上没有能够隐瞒他的。

可连续数次掐诀都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只能够了解到这一切应当与一位道家的人物有关。

“罢了,罢了,终归是老了!”

老道叹了口气,仔细又把握了一阵发现力量的增加又恢复了平静,好似之前的增加都是错觉。

他抬头想了想,原本是想要外出寻找一二,但后来又觉得无趣。

“墓地都找好了,徒子徒孙估计都以为我死了,这个时候跳出去,估计得把他们吓一跳算了,反正就现在的水平也突破不了,干脆继续在这坟里呆着。”

琢磨了一番之后,这老道又重新闭上双眼。

原本被他的气劲激荡起,到处飞舞的落叶,还有枯泥随着他的呼吸恢复平静又重新将它覆盖枯井,再一次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也唯专门负责打扫枯井附近的杂役略略有所感觉,好似听到一点动静,但左右观看一下之后没有发现异样,又重新恢复了忙碌,毕竟每天干的活很多,哪有时间思考探索那么多。

……

净土宗,香火连绵不绝的大雄宝殿之中,一尊又一尊金身佛陀被供奉在其中。

在无人察觉的时刻,一间小的寺庙之中,通体闪烁金色光芒的金身,突然间,其原本睁开的眼睛内部又有一双眼睛睁开。

无人察觉的时刻,这一尊金身抬头望向无尽遥远的大地,其中有低沉的话语声传出。

“天地发生了改变,境界居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到底是哪一种法门造成的?”

“凝聚信仰之法?”

“金刚经?”

“大日如来真经?”

他仔细盘算,却不得其门。

这些年以来,为了寻求突破天地间最为顶尖的法门他都借机观看过一二,并且尝试着将这些最为顶尖的法门吸收到自身的功法之中。

但原本他的功法就已经定型,有天地间再顶尖的法门也难以融入它的修行体系之内,况且到了他这样的境界,自身创出来的法门就已经不逊色于世间顶尖之法。

多年以来,多重尝试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回报。

他都已经放弃了,直接借助部分金刚经之中的法门修出金身,披上袈裟,就坐在庙宇之中,当做一个被人供奉的菩萨。

或许等到多年过去他自身涅槃之后,就会真的在这庙宇之中成为一尊金身菩萨。

他也使用佛门之中种种推演之法,但也难以推演出事情的全貌,只是略略感觉让这一切有所改变的应当是一尊与佛门有极大联系的人物,疑似一尊佛门菩萨。

沉吟片刻之后,这一尊颇为古老的存在,传出一道神念,顿时一尊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满脸兴奋地赶到这庙宇之中,揭下相关的法旨。

天下间,顶尖的佛门寺庙之中都收到相关的信息,要去查一查佛门有关的有缘人。

……

江南西道,东林寺。

半边脸是年轻状态,半边脸又老的像是一个快要死去的老头的枯荣禅师双腿盘坐在地。

他的面前是还未成年,但已经比寻常人高上一个头的向渔。

原本在乡间打鱼,像鱼的躯体都颇为受落,如同一根高瘦的竹竿,到了东林寺,尤其是确定其体内真的有霸王血脉之后各种各样最顶尖的灵要不要钱,一般的让其进补。

而且还用了最为顶尖的手段,确保没有任何的后患,而去往了九江郡一趟之后,枯荣禅师更是亲自教导项羽,有一位武圣,专门为其炼化各种各样的灵药。

寻常人求爷爷告奶奶才能够求到的,一粒小还丹在这里连日常的零食都算不上,进补的时候多数都用大还丹,甚至龙虎大丹来给向渔熬煮。

就连当年李存孝所修行的秘法以及进补药方,都被东林寺找来不计代价的收集。

药方之中的各种药材,要给向渔打下一个浑厚的基础。

因此来东林寺不久,向渔已经如同吹气一般膨胀起来,如今他的胳膊比寻常人的大腿还要粗,整个人都好像是一座深铁打造的铁疙瘩。

配合上他修行金刚经之后,淡金色的皮肤行走在庙宇之中,当真如同一尊金身罗汉转世。

不过现在这一尊金身罗汉老老实实的盘坐在地脸上没有威严,反倒是有几分憨厚。

“老师,我昨夜做了个梦,你有所察觉吗?你能够知道我做了什么样的梦吗?”

“武圣的确可以把握细微,连最小的气血变化都能够察觉到,但寻常人做梦我最多感觉你气血有所波动,又如何能够察觉到你梦境的具体内容呢?”

项羽听到这个回答略略沉默了一下,昨夜他就睡在这位武圣的身边,离这位武圣并不远。

而且在他身边还有东林寺,菩提院达摩院的顶尖长老可以说,防御即便比不上皇都,也差不了太远。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依然毫无所觉地被带到了另一方天地。

而且更关键和骇人的是,那一位地府之主教导他的法门,还有经验比东林寺教导他的还要好,起码更适合他自身。

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来到东林寺的时间已经不短。

对于天底下总总的神功绝学还有顶尖法门都有所了解。

毕竟他可是东林寺的未来护法,有专门的人物亲自给他教导,这一些为了能够让他快速的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甚至有顶尖的长老花费不小的代价会用醍醐灌顶这样的方式教导他。

醍醐灌顶能直接把自身所了解到的知识和概念灌输到他的脑海之中,来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对于天底下的种种事情,他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

“那老师你知道地府相关的传说吗?地府之中真的有一位地藏王菩萨吗?除了地藏王菩萨之外,又有谁真正的主掌整个地府呢?”

枯荣禅师看了面前的向渔一眼,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九江郡之外的那一位。

第一眼见到,他真的怀疑那一位人物是地藏王菩萨转世。

至今都觉得那一位人物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

向渔之前对于这个事情不知道,如今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之后,对此有所了解,发出疑问,他倒也能够理解。

“从古老的典籍来看,应当是有这么一位佛家先贤的,其在古老的时代开创了这样的法门。

至于是否真的有地府……”

枯荣禅师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起码世间这么些年来从未听说过有真正的地府,如果是真的有地府的话,这么些年来,邪祟也不会到处行走。

地藏菩萨之所以要创出相关的经文,或许就是想度化世间诸多的邪祟,让世间重新归于一片净土,在那位地藏王的眼中,地狱或许就是面前的人间。”

“那世间没有超越这一境界的人物吗?远远超过当前的武圣阶段,触及更高层次的人物……”

“应当是没有……”

枯荣禅师说到这,不由又顿了一顿。

原本他是坚定的认为天地间不会有超越武圣层次的人物,因为历来都没有相关的记载。

在这方面他是有相当多的发言权的,毕竟他也到达了武圣的层次。

这么些年来一直都到达了最高等的层次,想要继续向前,却根本没有门路。

可是在昨日,默默修行之中,他感觉头顶上方更松了一丝。

这就让他原本坚定的话语不那么坚定了。

片刻之后,他有些不确定的道:“或许有超越这一层次的人物,我不确定,以往我很坚定这一想法,但最近尤其是昨日,我感觉似乎有某种东西改变了,天地好像变得不一样……”

向渔愣了一愣,双手合十,低下头去,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切的变化都源于昨日,而在昨日也就是晚间的时候,他被拉入地府,那一位地府之主当着他们一群人的面说地府重新归来。

也就是说真正的天地变化应当就是那位地府之主引起的,或者说跟那一位地府之主有很强的联系。

明白了这一点,向渔心中既有兴奋,也有不安。

刚才和枯荣禅师的交谈让他明白,即便是这一位屹立于人间最绝顶的人物也没有察觉昨日他被拉入梦境,被拉到那一位地府之主所在的区域。

但同时这也让他确定了另一个点,那一位地府之主的层次的确超乎想象,强的可怕。

“你怎么今日突然问起这个?”

“就是突然想起,毕竟我似乎和那一位地藏有很多的缘分。”

向渔低着头,默默的说了一句,然后突然提高一点声量,问道:“金刚经之中的修行以我理解这一部分是不是更契合我,更容易激活我的血脉?”

枯荣禅师听了,半天之后,颇带喜悦的道:“的确更好,你的天赋当真出色,居然能够想出这样一点。”

向渔默然,那是地府之主给他的一部分信息。

第390章 人间烟火,地下仙国

“这份皮蛋瘦肉粥味道怎么样?皮蛋可是袁州的特产,那可是状元州,他们之中传出来的饮食特别火,都觉得吃他们一样的食物就能出状元……”

薛成端着一碗皮蛋瘦肉粥,吸得呼噜噜的。

说话的时候还不忘塞一口油条到嘴里,大嘴一口就咬下大半截。

然后又把面前的碟子往张明图面前推了推。

碟子里是一小碟泡菜,不是北地的那种辣白菜,而是偏向于蜀地的方式。

泡的是红皮白朗的萝卜,吃起来清脆爽口,配起稀饭来绝顶美味。

本地的萝卜一般是用来做萝卜干,把那冬日里新鲜出土的萝卜洗净,切成拇指粗细的长条,然后晾晒干净。

晾晒的过程之中还得反复揉搓,让其晾晒均匀,不至于一部分过于干燥,一部分又过于潮湿。

加上适量的盐和辣椒末腌制,晒的不要过于干,但又不要过于潮,吃到嘴中同样清脆爽口,又有韧劲。

通常晒干之后调好味就放入坛中,密封保存,需要使用的时候打开放入碗中直接就可以用,讲究一些的人家也会在其中加入一点香油,既能够增香,又能够让萝卜干更润更香。

用来下稀饭或者说下饭都是一等一的美味。

薛成对此了解颇深,他面前摆的就是一份本地的萝卜干,还加了一点香油,又香又脆,他吃的不亦乐乎,呼呼的连干三碗。

张明图则慢悠悠的喝着稀饭,如今的稀饭已经不是小米,而是稻谷,而且张明图吃的出来就是他不久前曾经播种的良种。

口感比之前的到稻种更加的软糯香甜,而且稀饭会更愁,淀粉含量更高。

看着忙碌不停的店小二,薛成还问了一句:“这是换了新米了,怎地吃起来和往日滋味不同?”

那小二一抖肩膀上的毛巾,高声唱了个诺,才回应道:“您这是老饕了,这嘴灵光了!

店里确实是换了新米,前不久不是有那位袁神农发明了新米吗?府衙大丰收,按着相应的户籍地,家里贫困一些的都分了好几担。

我这店主人也好奇,这神农研究出的好米是什么样子,特意收了几担,这一吃发现味道是真不错。

因此这些时日就把各地相关的好米都收了一遍,改良了一下配方。”

“那岂不是这些新下发的米,这些人都没得吃。”

张明图插嘴问了一句。

“嘿,您这话说的就不地道了!我这店主人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人,向来做不了这种巧取豪夺的事情。

而且这知府大人亲手下发的米,谁敢巧取豪夺呀?

唉,咱这乡下穷苦人,吃惯了米糠,这好东西一个个看了又看,愣是没下嘴,原本都藏起来,准备度灾年的。

后来听说能卖钱,基本上都全都挑到城里,卖给各地酒楼和店铺了。

一袋新米能够换好几袋小米和陈米呢,一个个这些时日都笑得合不拢嘴,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米饭。

还是知府老爷心善,要我说,咱这治下当真是出了好几个青天大老爷了,咱的命啊都被改了!”

小二说起这个眉飞色舞,眼睛里都有光。

张明图听着心中也有些感叹,他和瑞海做的事情是正儿八经的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

上一篇:陈医生,别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