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1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叔孙通吓得腿都开始抖了,他鼓起勇气,颤抖着说道:“太后,我儒家的弟子,在唐国深受重用,我与唐王,并无任何恩怨。”

“当初冒顿写信侮辱太后,太后却不愿意作战,这是为什么呢?”

吕后板着脸,没有回答。

叔孙通又说道:“这是因为太后重视天下的程度超过了对自己名誉的重视……如今跟当初何其相似啊,大汉有圣君,有贤臣,万众一心,所缺少的,只是发展的时间……只要有十年的安稳时日,大汉就再也不必畏惧外敌,匈奴也不敢轻易羞辱。”

“太后是爱自己的儿子还是更爱这个天下呢?”

“我之所以敢来找太后,不是因为我不怕死,臣这个人很胆小,平生最怕死,我来找太后,是因为我知道太后不会杀我……太后乃大汉国母,虽爱幼子,却更爱天下……这件事,虽然会影响到唐王的名誉,却不会害他的性命,太后当初愿意忍受侮辱也不愿意轻易出战,如今为了幼子,又为何如此强硬呢?”

吕后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他。

叔孙通又说道:“我们都知道,战事并非是因为唐王,天下人不会责怪唐王冒然开战,后人也一定会知道唐王为了天下而舍弃自己的名誉,因此而更加敬仰他……请太后熟虑。”

吕后迟疑了片刻,缓缓站起身来,“匈奴人生性残暴,他们很快就会撕毁合约,再次动手。”

“就算如此,天下人也知道了我大汉是不愿主动与匈奴作战的,若是匈奴再来,天下百姓定会无比的愤怒,也会明白战事的过错在彼,故愿为陛下死战。”

吕后若有所思。

“太后,请您下令,说服陛下,让他同意和亲,大汉需要和平啊……”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忽然,刘长闯进了椒房殿内,他拍打着身上的积雪,骂道:“这天气,实在是……呦?叔孙通啊?你怎么来椒房殿了?”

刘长大大咧咧的坐在了一旁,看着他们。

吕后说道:“是为了议和之事而来的……匈奴想要议和,以女嫁你。”

“哈哈哈,就这事啊?没事,阿母,应了他!答应之后,照常跟月氏联系,照常去砍匈奴狗头,我还能白得一个妻,这多好啊!”

刘长笑着说道。

吕后又说道:“只是,冒顿认为,战事在你,你若是如往常那样做,只怕天下人都会怪罪你。”

“怪罪个屁,我唐国百姓巴不得有战争呢,打仗了还能升爵!”

“这天下人可不只是你唐国百姓啊。”

“啊?阿母是说赵国这些的?哈哈哈,他们怪罪又能如何?但凡敢多说一句,我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军功制!”

吕后摇了摇头,“我说的,乃是庙堂之众。”

“庙堂之臣?除了周勃,樊哙,陈平,灌婴,夏侯婴,曹贼……之外,其他人都是酒囊饭袋!寡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你就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名誉吗?”

“名誉?那玩意能换几匹战马?”

……

刘盈坐在上位,愤怒的看着群臣。

刘盈从不曾如此愤怒过,在叔孙通见过太后之后,群臣就安心了,事实再次证明,群臣怕的不是他这个天子,怕的是椒房殿里的那位。在太后表示不会反对之后,群臣就更来劲了,他们直接联合起来,一同上奏,希望能与匈奴议和,换取太平。

曹参脸色漆黑,一言不发,他是反对这么做的。

只是当群臣都联合起来的时候,他这个国相,实在是无法站在皇帝这边,他必须要适当的把握好庙堂里的平衡,若是让群臣觉得他彻底倒向了天子,那他就不好再统帅群臣。因此,曹参在此时只能保持沉默,只是,他也一样的愤怒,目光很是不善。

陈平没有说话,他只是平静的看着群臣商谈,完全没有想要干预进来的意思,像他这样的还有以周勃为首的武将们,这些人大多也是低着头,不言不语。

“陛下,国事为重!太后和唐王都应允,为何陛下不允呢?!”

“是啊,陛下,唐王亲自上书,希望议和,为何您不许呢?”

群臣开始发难,当初刘邦想换掉刘盈的时候,就是遭遇了群臣的围攻,连刘邦都无法战胜联合起来的群臣,更别说是刘盈了。

群臣仗着刘盈好脾气,纷纷上奏,让刘盈根本无法反驳。

“请陛下以国事为重!请陛下以天下为重!请陛下应允!!”

众人再次请奏。

刘盈浑身颤抖着,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就在这个时候,忽有甲士走进来,说道:“陛下,萧相在门外,请求相见。”

“啊?萧相??”

刘盈大吃一惊,随即,脸色更加不好看,连萧相都来劝说自己了吗?

“让他快进来!扶着他进来!”

奈何此刻天寒地冻,刘盈也不敢让疾病缠身的萧何待在殿外。

很快,萧何走了进来。

此刻的萧何,白发苍苍,身躯不再像先前那样笔直,他佝偻着腰,肩膀上堆着积雪,浑身哆嗦着,拄着拐杖,身边两个人扶着他,他连路都走不动了,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前进,走的很是艰难。

群臣纷纷起身拜见,萧何耷拉着头,无比艰难的走到了刘盈的面前,正要行礼,刘盈却急忙说道:“萧相不必多礼!快扶萧相坐下来!”

赵尧开心的走到了萧何的身边,他知道,萧何一来,这件事就稳了,要知道,萧何是最重视大汉天下的。

“萧相,我扶你……”

“蠢物!!!”

萧何猛地抬起头来,手里拐杖打在了赵尧的头上,赵尧痛呼,惊讶的看着萧何。

萧何愤怒的看着众人,骂道:“蠢物!蠢物!都是一群蠢物!曹参!你这个蠢物!”

被萧何一顿训斥,曹参却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接受。

萧何看起来很是激动,他叫道:“谁让你们跟匈奴议和的啊!!月氏与大汉结盟,使得匈奴不得已议和,如今匈奴各部落都将大汉当作依靠,想要来投奔大汉,这是匈奴的灭顶之灾!你们这些蠢物,此刻与匈奴议和,是想要吓走那些本想与大汉联盟的诸国吗?!”

“匈奴强势,唯独大汉能击败他们,难道不拟定合约,匈奴现在就能来进攻大汉吗?难道拟定了合约,匈奴就不会再来攻打大汉吗?”

“在这种时候,不展现出大汉的威严,让塞外诸国诸部归心,却还想着要什么议和!该议和的时候作战,该作战的时候议和!”

“是哪个说要议和的!站出来!让老夫看看!!”

群臣沉默,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刘盈大喜,说道:“是御史大夫叔孙通之言也!”

叔孙通瞪大了双眼,看着天子,陛下,你这么做可有点不厚道啊!

可叔孙通还没有来得及解释,一个拐杖便砸向了他的头。

“啊!萧相,您小心啊,我自己来,您别伤着自己啊……您注意啊……我自己打行吗?”

第165章 我师傅的师傅不是我的师傅

萧何坐在床榻上,瞪着双眼,怒视着面前的刘长。

刘长手里提着一只鸡,笑呵呵的说道:“萧相,寡人奉太后之令,前来看望您……恭问无恙?”

“大王啊,陛下临终之前,曾多次说,安大汉天下者,定朕乳虎也。”

“这次本就不该议和,大王为何还要应允呢?!”

萧何说的很严肃,刘长却笑了起来,“萧相有所不知……寡人从未有议和之念,其实早在使者拜见陛下之前,我就已经写了书信,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议和的请求,将书信交给了使者……冒顿看到那书信,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哦?那大王为何不反对群臣议和呢?”

刘长一脸的不屑,他傲然的坐在了萧何的面前,说道:“丞相坏我大事啊!”

“哦?”

“如今是寒冬,再过些时日,匈奴定然全力与月氏作战……冒顿派遣使者,其实就是离间,离间我与群臣的关系,离间唐国与大汉的关系,同时呢,也是想要有个稳定的后方,从而可以一举消灭月氏。”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冒顿既然想要看到唐国与大汉不和,那寡人就让他看到……最好让群臣都来指责我,让陛下责令唐国不许攻打匈奴……我非常憋屈的给唐国下令,停止一切针对匈奴的活动……”刘长忽然笑了起来,“等到匈奴误以为唐国已经不敢外出,全力攻打月氏的时候……”

“大王就会突袭匈奴在唐国之外的三大部落,将他们全部消灭。”

刘长摇着头,“奈何啊,萧相在庙堂里一顿闹,弄得我计策也无法进行下去了,我唐国如今仅有战马四千多匹,若是匈奴不松懈,想要吞掉他在唐国附近的几个部落,也怕也是不易啊。”

“寡人在接到冒顿书信之后,就想出了这个万全之策,还提前给张相写信,让他做好出征的准备,就等着冒顿送女,放心的去征讨月氏来着……寡人还准备跟月氏王提前交流,让他多牵扯匈奴一会……可惜啊。”

萧何忽然问道:“这听起来怎么像是淮阴侯的计策?”

“啊?萧相是怎么知道的?!”

刘长瞪大了双眼,惊讶的问道。

萧何撇了撇嘴,“淮阴侯倒是好计策,他这么做,岂不是用大汉的声誉来换取唐国的胜利?如此一来,塞外之民只知唐国勇猛,却以为大汉柔弱……看来,淮阴侯还是没有死心啊。”

刘长傻笑了起来,“这寡人就不知道了。”

“大王,臣虽年迈,却并非是朝中那些蠢物,大王不必糊弄。”

“啊?萧相怎么能这么说朝中重臣呢?他们可都是好人啊……叔孙通为了成就唐国的胜利,甚至冒死前来请求阿母……”

“他们以为是卖了大王换取大汉的太平,结果是被大王卖了换取唐国的胜利。”

“寡人绝非是出卖他人的小人。”

萧何平复了一下心情,语重心长的说道:“大王啊,臣有一言,望大王铭记于心。”

“萧相请说。”

“请大王早些成家,多生几个儿子。”

刘长一时间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这听起来怎么像是张相的话呢?

他恍惚了片刻,又问道:“您说什么?”

“臣当初让大王坐镇唐国,是因为大王勇武,能抵外敌,宗室多柔弱,请大王多生几个儿子,壮大宗室,好保卫大汉。”

“哈哈哈,好,好,寡人就听萧相你的!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一定采纳您的谏言!”刘长大喜,拍打着胸口,神色激动。

刘长很是开心的离开了。

而萧何在看到他离开之后,叫来了一位家臣,颤颤巍巍的将一封书信递给了他,“将来……等唐王前往封国之后,将这封书信递给太后,若是太后不在,便给与天子。”

……

“阿母,我准备明日去迎娶曹家二女。”

看到端坐在自己面前,神色肃穆,言语诚恳的刘长,吕后心里顿时火起,冷冷的看着他。

“这并非是为了我自己,今日我去拜见萧相,萧相说当今宗室薄弱,我应当早些成家,多生育几个子嗣,将来保卫大汉,我这都是为了大汉啊,全无半点私心!”

吕后冷笑着说道:“既然没有私心,那就不要总是想着曹家女了,我看樊卿就很不错,既然你有为天下之心,我也不多阻拦,明日我就为你做媒,去迎娶樊卿。”

“啊??”

刘长猛地跳了起来,“阿母,我还年幼,几个兄长还没有成家,如何轮得到我呢?这件事,还是往后再提!”

还没等吕后回话,刘长便迅速逃离了椒房殿。

吕后冷哼了一声,这才拿起了手里的竹简,脸色却愈发的寒冷,书信里的内容,是关于南越的。

当刘长走出了皇宫的时候,三大舍人已经到齐。

刘长心里的不快顿时消失,他笑着走了上去,“你们终于出来了!”

刘长紧紧握着栾布的手,激动的说道:“只是数日不见,我险些以为过去了数年,实在是太想念你了,包括长安群贤,没有一个不怀念你的!”

栾布听到这句话,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多谢大王挂念……臣使大王担忧,实在有罪。”

“哎,没事,你现在出来了……我们总算可以去纵车了,有人可以捞我们出来了……”

栾布心里的感动顿时荡然无存。

刘长带着他们一路朝着韩信的府邸走去,又问道:“廷尉的人没有故意为难你们吧?”

栾布摇着头,“大王放心吧,那里的人都与我是老相识……不曾为难,时而与他们饮酒,整日惬意,不必再去抓大王……其实廷尉大牢也挺好的……”

张不疑也是开口说道:“是啊……我们原先在长安,整日坐立不安,生怕大王又跑了,大王一旦消失,我们就在长安各地乱跑,受人白眼,大王犯了什么错,还得被太后和陛下训斥……唉,大牢里还是挺平静的。”

“怎么?还想进去多待会?要不要我帮你们啊?”

“还是算了吧,臣若是进去了,谁捞大王出来呢?”

几个人笑着聊着天,刘长想起了正事,便又说道:“寡人让尚方打造的马鞍,你得早些给我取回来,我的那个好兄弟送了我一匹骏马,那骏马,真的是好看啊,稍后从师傅那里出来,我就带你们去看,哈哈哈……”

刘长得意的炫耀着自己的宝马,很快就来到了韩信的府邸门前。

“师傅!!”

刘长叫着冲进了内屋,舍人们站在门外。

韩信淡定的看了刘长一眼,问道:“事情没有成功?”

“师傅怎么知道的?”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