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2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朱建笑了笑,“即使怀有别意,也是帮了我,我怎么能不报答呢?”

刘长并没有故意造谣,知道朱建之母身死的时候,审食其的门客是恭贺审食其的,审食其也觉得是这样……朱建这个人,跟他的孩子一样,都是硬骨头。

历史上,审食其因为纵然门客胡作非为,被刘盈下令捉拿,正是朱建救下了审食其。

在后来,某位不愿意透露性命的淮南厉王捶死了审食其,听说有个叫朱建的跟审食其关系很好,便想干掉他。

朱建便准备自杀,他的孩子们劝说他,让他不要冒然自杀,朱建却说:我一个人死了之后,对我们一家人的灾祸也就没有了,也就不会使你们受到牵连。

当时的文皇帝听闻,非常的惋惜难过,觉得又一个大才离开了。

不只是朱建,他们一家都是硬骨头。

朱建的长子继承了其父的口才,因此作为使者前往匈奴,奈何,匈奴单于要求他对自己行天子之礼,言语里又有对大汉的轻视之意,他的儿子大怒,对单于破口大骂,直到被杀,也不曾停口。

看到朱建正要离去,刘长忽然叫道:“且慢!”

朱建停下来,又问道:“大王是要杀我吗?”

“寡人不杀你……这样吧,寡人去帮审食其,免掉他的死罪,但是,你要辅佐寡人,治理唐国……如何?!”

朱建有些惊讶,他看着刘长,“大王愿意帮助辟阳侯?”

“呵,辟阳侯这样的人,在寡人眼里,什么都不是,而仲父这样的人才,在唐国却能将四个郡治理的繁荣昌盛,十个辟阳侯,也不如一个朱建啊!”

朱建看向刘长的神色有些不同了,他住在长安,当然知道这位唐王是什么德性,他跟审食其有大仇,可是此刻,居然愿意为审食其求情,只是为了让自己来辅佐他……朱建在他的身上居然恍惚的看出了先皇的影子。

当初沛县的豪族雍齿,就非常的看不起刘邦,后跟他跟着刘邦作战,在刘邦外出征战的时候,直接献出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巿,使得刘邦勃然大怒,发誓要一定弄死他!

后来雍齿从属赵国,再降刘邦,刘邦总是跟他过不去,两人彼此仇视,后来刘邦恩赏功臣,大封列侯,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因此封雍齿为什邡侯。

这位什邡侯在两年前善终,谥号肃侯。

朱建最先想到就是这件事,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臣虽想要解救审食其,却不能让大王背负不孝之名。”

“还请大王不要插手这件事。”

“你要是不说这话,寡人或许还要迟疑,你既然这么说了,那审食其我就保了!你留下来!!”

“大王!”

“陈陶,看着他,我去找陛下!”

正在不远处忙碌的陈陶茫然的看着刘长,回了一个“唯”,刘长带着栾布离开了,朱建有些复杂的看着刘长离开,又看向了陈陶,“你也是唐王的舍人?”

陈陶急忙摇了摇头。

“是唐国属臣?”

陈陶又摇了摇头。

“那是?”

“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那你在这里是干什么的??”

“做木匠的。”

……

栾布很是不悦的问道:“大王真的要放过审食其吗?”

“呵,怕啥,先贬为平民,过上一段时间,等朱建在唐国的时候,让他生病死掉不就好了吗?”

“可大王答应要帮助审食其啊。”

“对呀,我是答应朱建要赦免审食其的死罪啊,可我也没说保证让他长命百岁是不是?”

栾布瞪大了双眼,随即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寡人身边就缺这么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啊,何况,他治国的本事也不差,我唐国不就缺少这样的人才吗?”

两人偷偷说着,很快就又回到了皇宫里。

当刘长走进了宣室殿,见到刘盈的时候,刘盈急忙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有些纠结的说道:“长弟啊……朕准备赦免审食其的死罪,将其贬为城旦……你觉得……如何啊?”

刘长一愣,随即叫道:“不可啊!!”

“唉,长弟,私下里说,他对我们家还是有恩情的……”

“我好不容易帮兄长将群臣治的服服帖帖的,难道兄长就要这么轻易将人放走吗?我唐国大军一路赶来,死伤无数,唐国本就贫苦,我这次调集了国内四十多万精锐,明年还不知有多少人要被饿死……”

刘盈瞬间反应过来,“好你个刘长,还敢跟朕谈条件?!”

“哎?兄长,你这次怎么反应的那么快?”

“哼,你休想要糊弄朕,朕可不是那个傻天子了!”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说道:“兄长啊,我只是觉得,牢狱里这几位,都颇有家产,不如将他们抄家,将其家产送往唐国,最好将他们的家人也送往唐国,最好将他们的……”

“要不将他们府邸和地皮都扒下来,送到你唐国去?”

“二哥~~~”

“算了,他们也是咎由自取,那就这样吧,将他们抄家,宗族送往唐国!那审食其的事情?”

“兄长是天子!天子想要做什么,难道还要问过诸侯王不成?!”

刘盈抬起头来,“好,朕这就给宣义下令,让他赦免审食其的死罪,贬为城旦!”

刘长没有想到,自己这都没有开口呢,二哥就已经想要赦免审食其了,自己这是白赚了一个大臣啊。

很快,刘长就握着朱建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寡人几番相求,陛下就是不许,我讲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了得到您的相助,再三恳求陛下,陛下这才饶恕了审食其的死罪!”

朱建跪坐在刘长的面前,低着头。

“臣叩谢大王恩德!”

“无以为报,当为大王效死!!”

第172章 大汉第一相

椒房殿内隐约传出了高皇帝的歌声。

不少近侍们都有些怀念的驻足倾听。

当初高皇帝还在的时候,皇宫各地能都听到这样的歌声,如今,这声响也只能在椒房殿里听到了。

“让你调集大军!让你奉诏讨贼!”

“啊~~”

“让你做事不与我商谈!”

吕后当初说以后再收拾你,刘长本以为只是吓唬自己而已,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开开心心的返回椒房殿的时候,阿母真的拿着木棍在等着他……见到那一幕,刘长转身就要跑,奈何,吕后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四五个近侍堵着门,让刘长无路可逃。

接下来的,自然就是喜闻乐见的太祖唱歌环节了。

吕后这一次真的是气坏了,若是早几年,刘盈还没有成家,吕后未必不会将刘盈一块揍,只是如今,刘盈成了皇帝,刘长就得独自承受所有的火力。

吕后非常的痛恨那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事情,她希望宫中的一切都能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又希望一切事情都不会超出她的控制范围内,简单的来说,吕后不会强行干涉刘盈和刘长的决定,但是,得要让她知道,得把握在吕后能终结这件事的程度之内。

她再三警告,要是下次再敢乱来,就打断你的腿!

吕后气呼呼的离开了,刘长知道,她这是要去收拾二哥了,若不是屁股有伤,自己一定是要跟着去的,最好让二哥也挨上几下,总不能事两人一起干,挨揍就自己一个人来吧?

樊卿低着头,认认真真的为他涂药。

“为什么姨母总是打你啊?”

“我怎么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太类父,我阿母又很讨厌我阿父……所以看到我就想打吧。”

“不该让姨母生气的。”

“用得着你给我说教?”

刘长气呼呼的说道:“明天你去帮我给周胜之,夏侯灶传个信,我这几天是不能出去玩了……让他们照顾好我的马,除了夏侯灶,其他人都可以带着我的马出城转转……哦,对了,我前天弄了些草料,就在后院谷仓的第二个桶子里。”

“告诉周胜之,喂完马把那桶给我盖上,别像上次那样!”

“哦……那我可以骑那匹大白马吗?”

“额……你?好啊,给我揉肩膀吧,揉半个时辰,就让你骑!”

“好!!”

……

吕后并没有像刘长所想的那样去收拾刘盈,吕后来到了甘泉宫后,抱起了孙儿,脸上并没有半点不悦,曹皇后恭敬的拜见,吕后对曹皇后的态度也很是温和,笑着说道:“不能因为庙堂的事情而不开心啊!”

曹皇后急忙说道:“臣妇人,能照顾好自己的良人和孩子就足够了。”

吕后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曹皇后自知失言,又说道:“只是初为人母,什么也不懂,往后还得阿母帮我。”

吕后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刘盈站在一旁,低着头,一言不发。哪怕是对群臣强势了起来,可面对吕后,他还是不敢多言,那种对阿母的恐惧仿佛占据了他全部的身心。

“盈,你这次做的不错……非常好。”

吕后少见的给与刘盈赞许,刘盈急忙大拜,“儿臣……朕……担不起阿母的称赞。”

看到刘盈那不安的神色,吕后顿时就不愿再说话了,刘盈和曹皇后都没有说话,甘泉宫内静悄悄的,吕后抖了抖孙儿,又看着曹皇后,吩咐道:“睡觉的时候,最好将孩子手脚绑住……让他直挺挺的睡觉,不然长大后这双腿就容易歪……”

“唯!”

曹皇后急忙领命。

吕后沉默了许久,方才看向了不远处正在观望着这里的刘建,“你们把建也给接来了?”

奈何,看到吕后注视,纵然是年幼的刘建也不敢言语,低着头躲在曹皇后的身后,曹皇后尴尬的笑了笑。

“阿母……他一个人实在孤苦伶仃的……所以就接过来了……他平日里也很乖……”

甘泉宫内静悄悄的,吕后什么都没有说,将孙儿交给刘盈之后,转身离开了甘泉宫,众人大礼拜别。

当吕后走出甘泉宫的时候,隐约听到甘泉宫里传出了刘建的喧哗,众人嬉笑的声音。

吕后猛地停下来,脸色冰冷,眼神冷酷。

她站了片刻,还没等近侍开口询问,便快步离开了。

当吕后走进了椒房殿的时候,正好看到樊卿卖力的帮刘长捏着肩,刘长得意的趴在床榻上,仰起头来。吕后看到这一幕,顿时皱起眉头来,骂道:“这么晚了还待在这里?你就不怕阿母担心吗?!”

樊卿一愣,委屈的说道:“我给长抹药……”

“回家去!”

刘长惊讶的看着向来受宠的樊卿可怜巴巴的离开,叫道:“她还没捏半个时辰呢,阿母怎么就把她给赶走了!”

“怎么?不如你也跟着她一起走!”

“走就走!我明天就回唐国!我再也不回来了!!”

刘长别过头去,不去看阿母,只是过了片刻,刘长忽然摸了摸肚子,呆呆的说道:“阿母……我晚上还没吃东西。”

母子两人一起吃着饭,刘长狼吞虎咽,边吃边说道:“现在我有丞相张苍,御史大夫朱建,太尉李左车……三公总算是凑齐了,就差九卿了……栾布,张不疑,季布,召公都是可以当九卿的,还差了五位。”

“另外我唐国有六个郡,还需要六个郡守。”

“我还需要十一位贤才。”

“不过,上党郡守任敖,太原郡守孙赤,上郡郡守张相如都是很厉害的人,他们各个都有侯爵,我不打算换掉他们,除掉这三个,我还差九个人……”

吕后瞥了他一眼,“你这是打算另设庙堂?”

“阿母啊,河间郡守赵衍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待在赵国太浪费了,能不能让他来唐国担任云中郡守?”

“呵呵,这些时日里,你几次凌辱赵国,夺其战马,收其民力,我都不曾制止,你现在连郡守都要抢走?!你唐国是诸侯国,赵国便不是吗?”

刘长咧嘴一笑,没有说话,继续低头造饭。

看着狼吞虎咽的刘长,吕后忽然开口问道:“能晚点前往唐国吗?”

“啊?”

刘长抬起头来,茫然的看着吕后,问道:“什么?”

“没什么。”

“哈哈哈,我听到了,阿母是不舍得我?阿母放心吧,我去唐国的时候,就把你也一块儿接走,我唐国有大军八十万,谁敢反对,我直接就将他抓到唐国来为我修建王宫!”

刘长很是得意,“我就知道,我这么优秀的孩子,阿母怎么舍得让我走呢?放心吧,阿母!我会在太原最好的地方给你修建一座椒房殿!就跟这里一模一样,每天我朝议完,就去椒房殿找你!”

听着刘长喋喋不休的说着自己未来的计划,吕后只是认真的听着,并没有打断他。

刘长吃饱了饭,趴在床榻上,脸上满是享受,跟吕后聊着天。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