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周昌在看到这一幕后,回京告诉刘邦:代地有变!

刘邦便命令几个大臣去彻查代地的事情,结果发现了陈豨的宾客有不少违法乱纪的行为,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可是刘邦并没有将宾客的行为上升到主人身上,没有再追究,只是写信给陈豨,让他看管好自己的宾客。

因此,听到陈豨不愿意过来,这些不知情的诸侯与知情的大臣们的表情是截然不同的。

“梁王,淮南王也上书了,梁王说正在忙着处理境内挡住道路的贼寇,淮南王说自己病了……”

“朕实在是不明白,当初秦二世倒行逆施,害的天下人不得不沦落为贼寇,拦路打劫,可如今,怎么遍地还是贼寇啊?”

“而那些年轻时能在敌人阵中冲十个来回的将军们,怎么老了之后就这么容易生病呢?”

刘邦这么一说,诸侯们若有所思,群臣纷纷低下头,没有人敢开口。

“陛下,如今的贼寇已经不是当初的贼寇了,如今陛下行仁政,百姓富裕,贼寇吃的好了,用的兵器也不错,自然比以往更厉害。”说这话的人是刘交,当然,也就只有他能在刘邦面前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了。

这一次,刘邦险些笑出声来。

他指着刘交,无奈的骂道:“你啊,你啊,真是跟那些儒生们学傻了!”

有了刘交的打岔,刘邦就暂且跳过了诸侯们的事情,其实,还有一位诸侯王也没有过来,燕王卢绾。

梁王彭越,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也是属于天花板级别的选手,能跟项羽打的有来有回的选手,但他是属于半道出家,跟刘邦更像是依附关系,他不是陈豨那种很早就追随刘邦的。

他原先也是“一路诸侯”,自成一统,参与过灭秦战争,在刘邦与项羽大战的时候,他坚决的站在刘邦这边,因为战功,在灭楚后被封为梁王。

淮南王英布,与彭越,韩信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嗯,战绩也还不错,如果说彭越是自成一统,那英布干脆就是叛逃过来的。他原先是项羽麾下的大将,在灭秦战争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被项羽封为九江王。

在楚汉大战里,在经过刘邦的一同忽悠之后,他背叛楚国,投向刘邦,灭楚之后,刘邦封他为淮南王。

这两个人,说起来跟刘邦都不算太亲近,可燕王卢绾就不同了。卢绾跟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从小玩到大,好的穿一条裤子,是属于那种死党种的死党,卢绾从小跟随刘邦,比他的亲兄弟还要亲,他可以随意出入皇宫,见刘邦的家人,叫刘长等人为犹子。

这一次卢绾也没来,但这不是他的问题,是刘邦的问题,刘邦特意给他写了一封书信,让他不要过来,还要他厉兵秣马,做好准备。像这样隐秘的事情,他是唯一可以被告知的,看得出,他是刘邦唯一信任的人,刘交和刘肥都不知道呢……

刘邦也不再谈论那些诸侯们的事情,他看了一眼萧何,示意萧何开口。

萧何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几位大王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上个月公子长做出了一台新纺车,这台纺车跟以往的纺车不同,效率极高,我粗略的计算过,这台纺车的效率是以往纺车的八倍。”

萧何说着,看向了远处的宦官,很快,就有近侍上前,将几个粗糙的设计图放在了刘交和刘贾的面前。萧何这才继续说道:“我已经下令少府,让他们大规模的制造这样的机器,我准备动用隶人,操作这些机器,全力纺织布匹……”

“另外,我已经将设计图纸送到地方上,下令让地方制造纺车,贷赁给百姓们,争取让纺车取代原先的纺车,在大汉境内得到完全推广,四年之内,要让大汉境内的百姓普遍使用纺车,鼓励百姓们栽桑养蚕……”

“要逐步禁止以布匹为货币的交易方式……”

刘邦在看到纺车之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拿去跟众人吹牛,这是我家最不成器的小娃娃做出来的,怎么样?第二个反应就是拿给萧何,让他物尽其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萧何也的确没有让刘邦失望,对于纺车,他有四个方向,官方性的大规模生产,在百姓们之中的推广,鼓励原料,以及最后的市场流通。

毕竟这个时代的布匹相当于钱,若是百姓们可以大规模印钱……嗯,想想会是什么后果,虽然布匹本身也是有价值的,但依旧会引起市场的混乱,如此看来,萧何想的还是很周全的。

在说完了大方向之后,萧何又逐步说起了具体的执行办法。

“希望几位大王在回去之后,能略微的借鉴我的办法,在国内施行……”

萧何说的很客气,其实就是要求他们效仿自己的做法,尽快在国内推行。刘交,刘贾,刘肥虽然都是有实权的诸侯王,可是面对这位大汉丞相的建议,他们也不敢违背,很客气的起身答谢,就连刘如意这种小杂鱼,也是起身回礼。

参与到这样的大事里,让刘如意觉得非常自豪,强忍着脸上的傻笑,一次次的告诫自己,刘如意!你现在还在服丧!不能笑!他这种表情就让他看起来憨憨的,跟刘长一个样。

刘邦便又与他们说起了他们封地里的事情,主要还是询问他们境内的情况,军事实力之类的。

刘如意自然就没有插话的机会了,他根本没去过封地,就老老实实的听叔叔哥哥们回答阿父的问题。他听的很认真,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政务,同样,也是他稍后可以在天禄阁里吹嘘的资本。

第22章 问个明白

在多次抗议无效之后,刘长也渐渐习惯了天禄阁里的读书日常。

课程逐渐变得高深莫测,很多人都认为那个时代的哲学放在后世也就那么一回事,根本不算困难,可实际上,任何一个认真读过那个时代任何一本经典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难度。

不知有多少下定决心,准备创作出五百万字的先秦小说的作家,都在无数个翻阅先秦经典,揪掉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的夜晚后放弃了。

刘长更是如此,他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孟春正月,太阳的位置在营室宿……初昏时刻,参宿出现在南方中天……拂晓时刻,尾宿出现在南方中天。孟春在天干中属甲乙,它的主宰之帝是太皞,佐帝之神是句芒,它的应时的动物是龙鱼之类的鳞族……”

“孟春正月如果发布应在夏天发布的政令,那么,风雨就不能正常来去,草木就会过早地千枯,人民就会感到惶恐。”

“如果发布在应该在秋天发布的政夸,那么,百姓就会遭受疫情,狂风暴雨就会多次袭来,野草就会蓬生。”

“如果发布应在冬天发布的政令,那么,大水就会毁害生物,霜雪就会严重地伤害庄稼,麦子就不能生成收获。”

“啥??这是啥玩意啊??”

刘长也曾做过尝试,他曾询问老师,什么是应该在冬天发布的政令啊?

“命令主管官吏大规模举行傩祭,四方城门都杀牲祭祀,并制作土牛,以此送阴冬之气。远飞的鸟飞得高而且快,普遍地举行对山川之神的祭祀以及对有功于民的先世公卿大臣,天地神祗的祭祀……”

“季冬实行应在秋天实行的政令,那么,白露就会过早降落,有甲壳的动物就会成灾……”

“算了,算了,老师您继续说讲您的……”

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其余几个家伙却听的津津有味,刘长也不知道他们是装作感兴趣的样子还是真的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感兴趣,反正,他是一点都没兴趣,每天的课程都用来补觉。

就在老师讲完了一节课,准备喝水休息的时候,刘如意缓缓走进了天禄阁里。

他此刻还穿着方才去朝议的那套衣裳,很是奢华,只见他肃穆的走到了兄弟们的身边,低着头,看了看他们案牍上的书,点了点头,“不错,要好好读书,这样未来才能更好的治理地方……”

刘长惊诧的看着一本正经的刘如意,不由得问起了身边的刘恢,“他这是中了什么邪?”

“听说是作为诸侯王去参加了朝议……”

“哦……”

虽然没有人问,可刘如意还是吹起了自己参与朝议的事情,他刻意装出那种大人的样子,就仿佛他现在跟这些小弟弟们不同了,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汉诸侯王了,对着兄弟们评头论足,说着刘盈那样的大道理。

“长,你这次,真的是做了一件好事,丞相已经说了,让我们在自己的封国里推广纺车……”

“你可拉倒吧……还你的封国,你知道邯郸的城门朝哪开嘛?”

刘长低声吐槽着,不过,他对大汉如何利用纺车也的确好奇,就没有打断刘如意。

刘如意却故意吊着他,说着萧何有了自己的安排,可就是不说是怎么安排的。

刘长的脸越来越黑,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刘如意终于说出了萧何的那一系列安排,不得不说,刘如意脑子还是可以的,萧何说的那些话,他能原封不动的背出来,记忆力不错。

而对萧何的安排,刘长也很吃惊。

他发现,这个时代的猛人,是真特么的猛,自己做出纺车还不到一个月呢,萧何就已经做出了决策,顺便下令,还做出了不少的纺车……这是什么效率,刘长觉得,比起纺车的效率,这位丞相的效率好像更吓人。

“你这次可是长脸了,就连楚王和荆王对你都是夸赞不已,还说要因你对他们国家的贡献,而对你进行特别奖励呢!”

“那赵王可对草民有什么奖励?赵国百姓可是因我受益不少啊,您这位赵王,不也得赏点什么?”

刘如意顿时说不出话来,脸色涨的通红,他不舍的拿起了佩剑,又放下了佩剑,又拿起了佩剑,又放下了佩剑……

“哎,算了,算了,等你回到封国后再赏吧!”

刘长很开心,不是因为楚王和荆王的话,而是因为萧何的安排,他原先还担心纺车做出来后发挥不出什么作用呢。可你要让刘长自己来安排,那就有些不靠谱了,让一个娃娃去做治国的决策,这就跟让一个学历史的去写网文一样,都不靠谱,而且容易扑街。

现在,刘长就不担心了,有这样的猛人在,自己无论做出什么机器出来,想必他都能安排好吧。

刘长,刘如意都很开心,可刘恒看起来却有些忧心忡忡的模样,他再三询问刘如意,“燕王真的没来嘛?”

“是没来啊,我都好长时间没有见过燕王了……”

“阿父没有提起他?”

“没有……”

“阿父没有提燕王却提赵相?”

“嗯。”

刘恒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在课程结束,刘长准备离开的时候,刘恒却忽然跟上了他,刘长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就当刘长与他分道扬镳的时候,刘恒却一把拽住了刘长,刘长一愣,“四哥?手锯我已经送回去了……”

“长……不要去淮阴侯那里,跟我去那些匠人们那里转转吧。”

“不去不行啊,去晚了都得挨揍,旷课可就完蛋了……”

刘恒沉默了片刻,又说道:“那就早点回来,回来后来找我,我带你去长乐宫转一转。”

“好!”

刘长开开心心的离开了,刘恒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皱着眉头,欲言又止。

刘长并没有将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可是来到韩信府邸后,刘长却觉得有些困惑。他见过韩信愤怒暴躁的模样,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师父如此心不在焉的样子。

自从上次跟师父聊天之后,他的课程难度就直线上升,令人头疼,可刘长学的还不错,毕竟不少题都跟数学有关。可是在今天,韩信总是出神,说着说着,就沉默了下来,开始发呆。

而且,那位总是站在屋外的猛汉谷,不见了。

刘长问起,韩信只是说他去买府上所需的东西了,可平日里,买东西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谷来做的。

师父的状态很不对劲,迟疑?担忧?激动?刘长看不出来。

“师父……你没事吧?是不是病了?”

刘长担忧的看着面前的韩信,在这个时代,得病基本就是被判处了死刑,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哪怕贵为王公贵族,也逃不过。在后世很常见的一些小病,在这个时代都是能要命的。韩信的脸色看起来很不好,眼袋极重,眼里布满血丝。

刘长的询问似乎是点醒了韩信,韩信去外头洗了个脸,很快就回来了。

他再次开始教学,状态也与从前一样,只是,他的语气却冷淡了许多,没有谩骂,没有愤怒。当谷气喘吁吁的返回府邸的时候,韩信忽然结束了教学,让刘长早点回去。

刘长只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还是离开了。

他觉得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可是,韩信现在还能出什么事呢?他在京城里,刘邦虽然给与他一定的自由,可是他不能出城,也无法命令任何人,换句话说,他就是被软禁在京城里而已,又能出什么事呢?

联想到四哥忽然叫住自己,刘长不由得猜测,难道四哥知道这件事?

想到这里,刘长急匆匆的朝着皇宫奔驰而去,他要去找四哥,问个明白!

第23章 生错了时代

“哥!我老师是不是要造反了?”

“噗~~”

正在喝果汁的刘恒现场给刘长表演了一场喷水。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不久之前,刘长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掖庭,刘恒和生母薄姬就住在这里。薄姬在这诺达的后宫里算是为数不多的好人,她跟其他几个妃子以及皇后的关系都很不错。

跟妃子们的关系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能跟吕后处好关系,这就非常不容易了,以此也能看出,她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早年曾嫁给魏王魏豹,据说她的父亲曾带着她去找许负看面相,许负看着她的脸,断定她将来会生下天子。

魏豹也听说了这件事,并且,他信了,于是乎,放着很有前途的赵王的事业不做,非要去做皇帝,背叛了刘邦,私下里与项羽约定,准备击败刘邦后平分天下,做一个皇帝,让薄姬给他生太子。

事实证明,没有那个实力,就不要轻易相信算卦的说法,刘邦派遣曹相国去攻打魏豹,曹相国只用了几个月就灭掉了魏国,将魏国改成了魏郡,薄姬被抓进了织布工房里。也就是曹相国不是曹相国,没有对这位美人有什么别的想法,然后就被刘邦看上了,带了回去。

刘邦带走薄姬后,有一年的时间都没有理会她,也没有同房,直到后来,管夫人和赵子儿这两位较为受宠的美人在刘邦面前好心的提及了这位姐妹,刘邦才想起后宫里还有这么一个美人,急忙跟她同房,生下了刘恒。

其他美人,大多在生下了儿子后开始改变,有的开始轻视吕后,也有的想要跟吕后争一争未来皇太后的位置,无一例外,他们都很惨,吕后之所以是吕后,不只是因为她是刘邦的妻。

可薄姬并不这样,在有了孩子后,她还是非常恭敬的对待吕后,以仆人的姿态来侍奉她,加上她自己也并不受刘邦宠爱,一年到头刘邦也不会见她几次,因此,吕后也就不再讨厌她。

两人偶尔会聚在一起闲聊,薄姬常常带着刘恒,让刘恒将吕后称为母,并多次表示吕后才是宫中所有皇子真正的母亲,自己不过是将他生出来而已。因为母亲的助攻,吕后也就不讨厌刘恒这个皇子,虽然不是自己抚养长大的,也的确是当作自己的子侄来看待。

历史上,吕后对三个皇子是最宽容的,刘盈,刘长,刘恒。刘盈是她的亲儿子,刘长是她养大的,刘恒就完全是因为她母亲的缘故了。

某种意义上,刘恒继承了他父亲毒辣的眼光,继承了母亲天生的灵敏嗅觉,这让他总是能提前预测出很多事情,并且顺利的躲开危险。薄姬看到刘长前来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

她总是告诉刘恒,要与兄弟们和睦相处,要尊重所有的兄弟,尤其是刘盈和刘长,这两个必须要好好相处。

看到刘长前来,她特意令人拿出了很多好吃的,用来款待这个小家伙,她知道刘长好吃,在弄好了吃的,她就离开了,让两兄弟自己吃自己的,不去打扰他们。

“哥,我刚从师父那里回来。”

“嗯。”

“不知道为什么,师父今天看起来很不对劲。”

刘恒迟疑了片刻,说道:“吃你的吧,你还是个孩子,不要去追问这些事情。”

“哥,你就告诉我吧,我可以对天发誓,绝对不会跟任何人说!”

刘长几番发誓,表明心迹。

刘恒方才无奈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你知道吧,大父大母逝世,父皇要求各地的诸侯来长安吊丧……”

“嗯。”

“可是,在这些诸侯里,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陈豨,我听闻,父亲没有责怪淮南王,梁王,却因陈豨没有到来而大发雷霆。”

“另外,燕王你是知道的,他与父皇最为亲密,大父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大父走了,可燕王却没有来,父亲也没有追问,这是为什么?这肯定就是父皇让燕王不要过来,是要让他准备一件比为大父吊丧更加重要的事情。”

“我这么说,你就明白了吧。”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