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4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哈哈,我都没有想到啊……这竖子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若是在耕地里,倒是个种地的好手!”

“当时若不是陈平拦着,老夫差点就要给那使臣一拐杖!”

“当那竖子立旗的时候,那南蛮的眼都看直了,给他吓得呀!哈哈哈!”

曹参非常的开心,而一旁的曹夫人却轻轻推了他一下,曹参疑惑的看着她,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在发呆的曹姝。

曹参脸色一黑。

“姝。”

“姝!”

“啊?阿……阿父。”

曹姝急忙惊醒,低着头。

曹参板着脸,开口说道:“有些事,我本来是不该与你当面说的……这都是你阿母应该说的话。”

“你原先不肯婚嫁,说要等兄姊成家,如今他们连子嗣都有了……可你还是不肯。”

“姝啊……我年纪大了,不知还有几年可活……我此刻,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要看到你们都成家,安心享福……我几次给你安排,你都不肯接受……这让我怎么办啊。”

曹姝并没有回答,也没有去看阿父的脸。

曹参长叹了一声,转身离开。

曹夫人无奈的说道:“听你阿父的话吧……我们不会害你的,上次你阿父所安排的人,便很不错……”

曹姝还是没有理会,曹夫人迟疑了片刻,说道:“你阿父年幼的时候啊,也总是四处缠着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那是很正常的,不过是少年慕艾,等到年长,便不再记得这件事了……你明白吗?”

“我知道,我只是不想婚嫁而已,跟别人无关。”

“唉,怎么会无关呢……纵然他真的对你有情,你也要知道,你大姊可是皇后啊,但是这样,我们家的日子都不再像往常那样平静,若是你再嫁给诸侯王……而且还是势力最大的那个,那还了得?我听闻,太后想要以樊家女为其妻……就算不说其他的,难道你要为妾?还是要让太后的犹女为妾??”

“若我有意,妾亦无碍,若我无意,皇后的位置我也不稀罕!!”

曹夫人顿时就说不出话来,呆愣的看着女儿。

刘长并不知道发生在曹府的这一幕,他喝的有些大了,便坐在位置上喘着气,盔甲也被丢到了一旁。

就在此刻,张不疑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了看周围,“贾谊那厮呢??”

他无奈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大王,唐国有书信来!匈奴平定了丁零,月氏要有难了!!”

“冒顿来了?为何不来拜见寡人?”

刘长醉醺醺的问道,张不疑顿时无言以对,他苦笑着,看来这件事只能等明日再来汇报大王了,他转身便要跟其他几个舍人商谈,刘长却一把拉着他,“你说清楚啊,冒顿在何处?”

“无碍,大王……你先休息……”

贾谊此时方才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帮着扶大王,张不疑愤怒的骂道:“你去哪儿了?”

“那厮吐了我一身……去换了个衣服!”

“大王这样子,是不能回皇宫了,带着他去休息吧!”

“嗯。”

贾谊搀扶着刘长,将他带回了内屋,又帮着他躺了下来,刘长醉醺醺的,什么都不知道,贾谊正要起身,奈何,刘长一把抱着贾谊,让贾谊无法起身。

刘长忽然低声念叨了起来。

贾谊有些狐疑的看着刘长,“大王你说什么?”

第189章 著书立派的长大圣人

次日。

当刘长不情不愿的醒来的时候,头依稀还有些疼。

刘长揉了揉双眼,看了看周围。

自己怎么没回宫?

又看了看自己的衣裳,无奈的长叹,这帮舍人是真的不靠谱啊,也不知给自己换个衣裳,刘长总是用衣袖来擦嘴,一饮酒,定然洒在上衣胸口的位置,因此吕后从不让他穿素衣,按着吕后的话来说:你素衣穿不了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就会变成黑衣。

刘长自己倒是喜欢穿赤色衣裳,如火焰一般,骑着骏马奔驰的时候,别提有多威风了。

燕地那边的人喜欢素衣,偶尔有燕国的商贾来到长安,长安商贾一旦卖不过他们,就会嘲讽他们家里办丧事还出来经商。

当刘长走出府邸的时候,几个舍人正在认真的商谈着什么。

刘长打了个哈欠,几个人急忙起身拜见,刘长笑着回了礼,坐在了一旁,就要吃饭。

“大王……请先洗漱。”

“洗过了!”

“大王!”

“一天到晚事真多,在皇宫里阿母管……在这里有你们……”刘长嘀咕着,起身前往洗漱,洗漱干净,换了衣裳,这才又坐在了众人的身边,看着大王吃好了饭,张不疑这才说道:“大王,匈奴平定了丁零,月氏接连派出六位使臣前往唐国,请求相助。”

“啊??什么时候的事情?”

“昨晚的。”

“哎呀!为何不及时告知呢?”

贾谊板着脸,不悦的说道:“大王以后还是不要饮酒了,我原先还以为,诸孺子之中,唯大王酒品最佳,哪里知道,大王这一喝酒,便口无遮拦……昨晚在府内喊了一宿,言冒顿之事,大王言语之污秽,臣都无法复述!!太后派人来看望,您继续朝着近侍大喊……唉……”

刘长一脸茫然,嗯?还有这样的事?

“算了,算了,以后不饮了……不疑,你仔细给我说,不是说丁零有数万精骑,还说要跟我们夹攻吗?怎么忽然就败了?”

“大王,是这样的……冒顿派死士出使丁零,据说是将匕首藏于履内,在宴会上袭杀了丁零首领……首领的三个儿子没有想着为其父复仇,反而是争夺首领之位,冒顿随后率领大军进攻,一举平定了丁零诸多部落。”

“不是,敌人派遣使臣前来,难道就不查一下有没有携带武器吗??”

“这……或许是匈奴人善于藏器,又或许是丁零人大意……”

“那月氏就危险了呀,没有人牵扯,冒顿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人来抵御我们,其余的大军攻杀月氏人……若是失去月氏的牵扯,冒顿就会一门心思的对付我们……得想好对策!”

“走!我要去拜见师父!”

刘长急忙起身,领着众人便离开了府邸。

当刘长急匆匆冲进了韩信府邸之后,栾布这才笑着对左右说道:“大王虽自负,可遇到大事,还是懂得要询问有才能的贤人,不会冒然做出决定,这是大王最大的优点啊!”

张不疑点着头,“大王乃贤王也!高皇帝曾言,其谋略不如我阿父,作战不如淮阴侯,治国不如萧相,可能击败项羽,是因为他懂得用这三个人……大王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几个舍人谈论了起来,贾谊只是冷笑着。

“贾舍人为何发笑啊?”

“没有笑,你们说的对,大王虽然爱吹嘘,做事鲁莽,爱炫耀,偷鸡摸狗,反复无常,蛮横张狂,不讲道理,不爱干净,仗势欺人,不尊老,也不爱幼……可他还是一个贤王。”

“咳咳,大王毕竟还年幼,等他年长几岁,就不会如此。”

“哦……”

而在韩信书房内,听着一大早就来找自己问计的刘长禀告草原上的事情,韩信面露不悦。

韩信倒不是生刘长的气,他只是觉得草原上的这些人做事太不靠谱了,一个大部落的首领,放在中原也勉强算是个诸侯王吧,还能这么容易的被敌国的使臣所刺杀??他这么一死,匈奴人可就腾出手了,不再是三面夹攻,只用伸出两只手,安心对付面前的两个敌人。

“长啊……唐国如今虽有起色,可并没有达到能在塞外与匈奴大战的地步,冒顿开始逼迫月氏,大概也是想要逼迫我们出战,唐国的势力,小规模的袭击是可以的,若是大军出击,那便是正中冒顿的下怀……”

“我知道……可是,月氏不断的给我们提供战马,若是我们不作为,怕是会使月氏离心,其他观望着的部落也不肯再来与我们结盟……”

“长啊……世间之事,并不都是可以两全其美的……尤其是抉择,无论选择什么,定然都是会失去什么的……如今你能做的,就是给月氏人留下一条退路,让唐国做好收纳月氏人的准备……必要的话可以派遣士卒迎接他们,护送他们,但是绝对不能前往塞外征战。”

“但是,也不能让匈奴人太好过,长啊……你知道,攻打匈奴要出兵何地吗?”

“当然是他们所谓的龙城!拿下他们祭祀的地方!!”

“不对,应当先夺取河南之地。”

韩信摇着头,认真的说道:“当初秦以将军蒙恬讨伐匈奴,取河南之地,多设营寨堡垒,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后天下大乱,冒顿崛起,匈奴再次夺回了河南……因此,他们可以毫不忌惮的劫掠大汉,却不惧怕大汉的反攻……唐国的第一个目标,就该是河南之地!!”

韩信所说的河南,也就是河套地区,在历史上,为大汉夺回了河套地区的将军,也因此而立下了一些功勋,那位将军叫卫青。

刘长认真的听着韩信讲述唐国接下来应当制定的战略,韩信所说的战略若是简化,那就是一句话,“夺取河南地,打通西域。”

说的很简单,可真正要做起来,那还真没这么简单,想要完成这两件事,第一个条件就是得先击败冒顿的数十万骑兵……冒顿对河南地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常常亲自驻守在这里,对一旁的唐国虎视眈眈,在他远征的时候,也是将儿子留在这里,继续驻守。

从韩信府中走出来的时候,刘长就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他激动的看着左右,说道:“若寡人要收复河南之地,你们谁愿意做我的先锋呢?!”

“臣最先奉命!!”

张不疑大叫了起来,他激动的说道:“拿下河南地,再南下夺取陇西,往西攻打西域,收复那里的小国,往东直取长……”

“张不疑!!”

召平愤怒的大叫了起来。

栾布若有所思,他说道:“大王,此刻贸然动兵,只怕不是好事。”

“哈哈哈,寡人知道,唐国发展迅速,且等着吧……河南,迟早是我唐国之郡!”

“走!回皇宫!月氏与匈奴大战,还得跟阿母商讨!”

刘长迅速离开。

而在这个时候,南越使臣正在跟在接待他的官吏小心翼翼的打听着,“那位立在天子之侧,披甲佩剑,风中立旗者是什么人呢?”

“乃是唐王!”

“啊?唐王如此年纪,为何不就藩?”

“唐王乃是太后亲自抚养长大,甚是宠爱,不舍其就国。”

“原来如此。”

使臣点着头,夸赞道:“这位唐王,真英雄也!”

“那是自然!”

听到外国使臣来夸自家的诸侯王,这位官吏也很开心,他笑着说道:“曾有匈奴贼酋辱我君上,唐王大怒,兴兵作战,大败冒顿,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唐国强盛,诸侯们也都敬爱唐王……”

使臣认真的听着,忽然问道:“那这位唐王,可与赵地恒山郡有什么关系?”

“唐王跟赵地能有……”官吏的话说了一半,脸色大变,急忙摇着头,“不知道。”

看到这官吏的脸色,使臣看了看周围,从衣袖里拿出了钱,那官吏也不肯拿,只是转身就离开了,脸色格外惊惧。使臣更加的好奇,看这官吏的脸色,似乎真的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位唐王跟自家大王有亲??

可使臣无论如何打听,都没有人敢回答,听到这个问题,这些人都是格外的惊惧,上一刻还聊的好好的,下一刻转身就跑。

这让使臣满头雾水,怎么的?赵国恒山的都吃人是吗?这么害怕?

而在这段时日里,刘长先是跟吕后商谈了这件事,吕后也同意,若是月氏王前来,便按着南越王那般,也册封他为王,让他们在唐国境内休养生息,共同对抗匈奴,在这一点上,刘长很喜欢阿母了,阿母做事雷厉风行,从不迟疑。

“长啊……你的师父可能要回来一趟。”

“哪一个?”

“张相。”

“为何啊?”

“唐国那么多的事情,他能走开吗?”

“不是还有王陵和盖公吗?是这样的。”吕后抬起头来,认真的说道:“目前各地的官吏虽然充足,可他们大多都是以军功来成为官吏的,识字却不通数,若是秦时,只负责作战和耕作,倒也罢了,可如今很多政策,他们都做不来。”

“我准备让人编写一套《算数书》,详细的记录简单基础的数算……让各地的官吏学习……这要召集国内精通数算之人,你师父是其中最能者,自然得参与。”

刘长有些明白了,就是现在各地的官吏都是莽夫,所以需要一套数学教材……刘长猛地想起了什么,他重重的拍了一下额头,“哎!我怎么这么蠢!!”

“嗯?”

吕后看着他,不解其意。

刘长傲然的说道:“阿母,这件事可以交给我来做!”

“交给你??”

太后眼里明显有些迟疑,她倒是听张苍说过,说刘长在数算这方面的天赋非常的惊人,甚至可能超过了自己,但是吕后是不太相信的,毕竟张苍这个人跟刘长一样不靠谱。如今王陵去了唐国,唐国庙堂也变得更加热闹了。

弹劾张苍的奏表不断的从唐国飞来,如雪花一般,而翻开弹劾者的名字,“盖公,王陵,盖公,王陵,盖公,王陵,王陵,王陵……”为人古板的忠臣王陵,遇到了不拘礼法的奸臣张苍,那叫一个热闹。

刘长看到太后有些迟疑,拍打着胸口,傲然的说道:“阿母!你相信我吧!我一定能弄好!我何时说过大话?!”

每当他人快要相信刘长的时候,刘长这番话总是让动摇的人彻底不再信任他。

在刘长随后的撒泼打滚之后,吕后也被他惹怒了,骂道:“那你便去试试吧,写好几张给我看!”

刘长笑着离开了皇宫,若不是阿母提起,他还险些忘了,看来,自己以后得多想想,自己还能做什么,不能沉迷与游玩之中啊。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