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家里的小混球忽然就长大了,总是让人觉得唏嘘。

其中最不适应的,大概就是刘如意了,刘长忽然开始不再跟他过不去,也不来找自己闹,整日安安静静,乖巧无比,这让刘如意觉得很是无聊,烦闷。

毕竟,他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欺负这个弟弟,如今,这个弟弟对自己这么礼貌,他甚至都没法去挖苦。

刘长就好像忽然忘掉了韩信这么一个人,整日不是在读书,就是跟盖公询问各种道理,再也不提去韩信那里学习的事情。

……

韩信孤独的坐在内屋内,落寞的看着门外。

刘长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来了。

蒯彻又开始催韩信动手,韩信依旧是那种迟疑的状态,不急不躁,仿佛他现在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去郊游一样。

蒯彻已经注意到了韩信的状态,心里大概也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这样。

“您又在等着?”

“呵,刘长是不会再来了。”

“我没有等他。”

“那您在等什么呢?”

“正如您在利用刘长一样,刘邦和吕雉,也未必不是利用刘长来打探您的情况。”

“我这辈子都不曾见过那样的弟子,他对你,可曾有半点的敬意?可曾有一刻将您当作自己的老师?”

“陈豨已经造反,他先前又曾是您的部将。没有人会相信,他的造反与您没有关系,即使您怎么也不做,等他失败的时候,刘邦照样会因为您与陈豨的关系而将您杀死!”

“刘长没有来,就是最好的证明,吕雉他们已经开始怀疑您了。”

“不要再迟疑了!您到底是要做刘邦的淮阴侯?还是天下之主?!!”

蒯彻甚至咆哮了起来。

韩信低着头,说道:“刘邦已经带走了其他人,可是吕释之还是在的,他麾下还有军队,没有除掉他,大事不能成。”

“只要抓住了吕雉,他就不是什么问题!”

韩信又看了一眼门外,“那就开始准备吧。”

……

此刻的刘长,正在跟着刘如意看战马。大汉的皇宫里,那是应有尽有,有为他们打造工具的,也有为他们养马的,而养马的这个官还是九卿之一,看得出,大汉对出行工具和战马都是非常重视的。

大汉很缺马,因为缺马,在与匈奴等游牧文明作战的时候,总是吃亏。而汉初,大概是最缺马的,虽然汉初的贵族老爷们常常吃马肉,但战马的确是稀罕物。

刘如意能得到刘邦亲自赐予的一匹战马,这绝对算得上是天大的荣耀了。看得出,刘邦的确很喜欢这个儿子,连刘盈都没有这个待遇。虽然刘如意一再强调这是刘邦的爱马,可刘长觉得并非如此。

因为这匹战马还是个半大的马驹,虽然也很高大,但是远没有达到可以上战场的年纪,大概就是刘邦的某匹战马的后代。刘如意非常的得意,并让刘长骑马试一试。

大概是刘长体内还真藏着武将之魂,这匹马驹对他完全不抗拒,刘长学的也很快,很快就骑着战马在周围转悠了起来。因为缺乏骑马所用的工具,所以上马尚且需要别人帮忙,刘长注意到了这一点。

或许可以做个上马骑马的工具,应该也没什么难度,不过是个小物件。

刘如意看着骑着马,在身边不断转悠的刘长,有些感慨的说道:“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你原先的样子,不过,人总是要成长的,你能成长起来,我也很高兴……很欣慰,长弟啊,你要继续用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诸侯王。”

“你的改变,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都很为你高兴。”

“那你是高兴早了……”

“嗯?你什么意思?”

“哈哈哈,驾!!驾!!驾!!!”

刘长猛地抱着马驹的脖颈,大声怒吼了起来。

那一刻,马驹飞驰而出,这养马的地方虽然在皇宫,可是远离皇帝皇后所居住的中心地区,每天这里的宦官去配马的时候,就会打开一侧的小宫门,留下可以让骏马进出的位置出来。

刘长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抱着马驹的脖子,从刘如意面前飞驰而过,冲向了那个小宫门的方向。

刘如意愣住了,就在他呆愣的时候,刘长已经冲向了远处。

“刘长!!!!”

第31章 韩信舞剑,意在沛公

镇守在小城门的士卒眼前一晃,就有什么东西嗖的一声就过去了。

这些半辈子都在打仗,从西打到动,从北杀到南的老卒,瞬间举起了强弩,对准了远处的一人一马,开始瞄准。

“不要!不要!!那是公子长!”

“住手!住手!!”

刘如意在远处大叫着,一路狂奔而来,履都甩飞了,就这样一路冲到这两个老卒的面前,伸出手来,挡在他们面前,不断的解释道:“刚出去的是公子长,不许射击!”

那两个老卒的表情极为平淡,其中一人抬起头对着宫墙上头吼了几句。刘如意听不懂他的方言,片刻之内,就有骑兵从两个方向奔驰而出,朝着刘长的方向飞去,他们全副武装,气势汹汹!

同时,也有甲士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椒房殿内。

“你说什么?!”

吕后起身的那一刻,久经沙场的老甲士额头也开始冒汗了,吕后的脸色非常的难看,冷若冰霜,杀气腾腾。在刘邦不在京城的时候,大汉的诸事就是要她来负责。

在这个还没有确定皇位地位的年代,大汉更像是二元君主,吕雉同样对大汉拥有统治权。在她之后,华夏才逐渐拥有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经验。

很多不曾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在看到吕后的作为后,都觉得为什么没有人想要造吕后的反呢?其实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吕后本身的能力,功臣的相助,以及吕后本身就有统治权。

“他现在在哪里?”

“已经出宫了,但是我们的人正在追他……”

“让他们回来,不要再跟在他的身后,将城门都尉斩首。”

“唯!”

甲士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

在甲士离开之后,吕后冷着脸,叫道:“出来吧。”

一人从侧室走了进来,正是萧何。

“臣恭贺皇后殿下,臣很为皇后殿下而高兴!”

萧何走进来,便笑呵呵开始祝贺起吕后。

吕后脸上的杀气没有褪去半点,她愤怒的质问道:“丞相是在讽刺我吗?”

“不是这样的,我从前认为,公子长空有勇气,与大事无补,今日才知道,公子长有勇有智,乃是重情之赤子啊!”

“他今天为了老师都能公然逃出宫去,不怕您的惩罚;可以看出,将来他也可以为了您而做出更多的事情。”

萧何几句话,就让吕后的心情好了很多,她的脸色稍缓,大概她也知道自己在刘长心里的位置。她又无奈的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皇后在担心什么呢?淮阴侯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蒯彻的话,如今蒯彻已经在他的身边了。”

“若是他造反,那他就要被杀死。”

“若是他没有造反的想法,难道您还会担心一个长安城里的淮阴侯吗?”

吕后冷笑了起来,她说道:“韩信必反,自从来到长安,他就多次对旁人说,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蒯彻的话,才有了今日。我特意给了他这个机会,他这个人,只要下定了决心,那就没有人能说的动他。”

“皇帝不行,你不行,刘长更不行。”

萧何看起来有些怅然,他点了点头,说道:“您说的对。”

“可是,他在战场上可以当机立断,但是在其他方面,总是优柔寡断,被他人所左右。若是他能有在战场上的半成果断,他也就不会被抓进长安城里了……他从封国之后就开始筹划着所谓大事,到被生擒的时候都没有下定决心……”

可以说,萧何是将韩信这个人给看透了,韩信两次谋反,都是这样,第一次是封国之后,开始硬拖,拖到被抓,第二次更狠,从刘邦出征之后就开始拖,拖到被杀。

韩信两次造反,大概造成了几十个人的巨大伤亡,这些死掉的人里,除了他自己和宗族之外,就是当初跟他去见刘邦的那几个武士了。

韩信在战争中是大汉天花板,或许还可能是整个华夏的军事天花板之一,可是在其他方面,那真的是给吕后提鞋都不配……

刘邦当初不杀他,估计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刘邦看别人贼准,虽然看自己的时候总是戴滤镜,他早就看穿韩信这个人造反能力简直是负数。

两次造反只祸害自己人,不伤刘邦分毫,这已经是伟人了。

吕后很快也反应过来,她问道:“你的意思,难道是说韩信会被长说动?”

“不会。”

“为什么?”

“野心,不甘。”

“他或许真的将刘长当作了自己的嫡传弟子,可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忍气吞声的人。”

吕雉眯着双眼,点了点头,说道:“你做好准备吧,我们不管他有没有准备好,先送他上路吧。”

“可……若是陛下问起?”

“蒯彻。”

“唯。”

……

完全不知道自己险些惨死的刘长,此刻正朝着韩信的府邸狂奔而去,风凶狠的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早已鼓了起来,随着风发出呼呼之声,头发也是随风飘荡,簪子早已不知被丢在了哪里。

按理来说,他这个年纪,应该是梳总角的,但是刘长很不喜欢那个喜羊羊一样的发型,胡搅蛮缠之下,就没有留。好在大汉没有留发不留头一说,刘长可以安心的留发,若是乐意,也可以提前戴冠,叫嚣着礼法的儒家现在还没有上台呢。

刘长张开嘴,嘴里也被狠狠灌进冷气。

长安很冷,从皇宫外出,直到韩信的府邸,这路上看不到行人,有些时候,刘长都怀疑这长安城里到底有没有平民?除了罪犯,官员,甲士,根本没有平民百姓的身影。

当刘长冲到淮阴侯府的时候,他尝试着勒马,纵马飞驰不算太难,可让马停下来却不太容易。马驹是最容易燥起来的,尤其是他们没有经过训练,带着人就喜欢在地上翻滚(我小的时候差点被压断腿),对人是非常不友好的。

刘长心里其实也犯怵,手忙脚乱的忙活了许久,总算是安抚住了马驹。

“师父~~~”

刘长冲进了内屋,这一路上,他连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韩信站立着,惊愕的看着刘长。

七八个人站在韩信的两旁,他们也是一样的惊讶,瞪大了双眼,不知从哪里冒出了这么个小家伙。

蒯彻就站在韩信的身边,听到那一声,他的脸上就已经出现了愤怒。

韩信的穿着与平日里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将平日里总是挂在墙壁上的那把宝剑挂在了腰间,他戴着楚冠,看起来很是威严。而站在他面前的那些人,也大多佩戴着利剑,刘长似乎是打断了他们的什么宣誓。

刘长顿时说不出话来,他紧盯着韩信,仿佛有一股火在胸口燃烧着,他的手都不由得颤抖着,眼里满是不可置信,悲痛,愤怒。在刘长的紧盯下,韩信第一次露出了些许不安的神色,眼神始终没有与刘长对视。

蒯彻站在一旁,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假笑。

“公子怎么来了?淮阴侯许久没有练剑,我便找了些人来与他对练,公子可有兴趣?”

刘长压根就没有理会这货,他的确不聪明,无论是这些人,还是那几个哥哥,都比自己聪明的多,可是,他不至于看不懂这些人在干什么,他果然准备要造反了,可是,为什么呢?

“师父……你为什么要造反呢?”

“难道权力就真的那么重要吗?你就那么想要当皇帝?”

“你一直都在骗我吗?”

“你为什么这样对我?”

众人皆没有开口,蒯彻脸色阴沉,也没有再解释什么。

韩信愣了许久,方才摇了摇头。

“太迟了。”

第32章 刘长舞剑,意在蒯彻

韩信知道,一切都太迟了,现在无论怎么做,都没有生还的希望,除非成就大事。

早在自己叫住陈豨的那一天,就已经没有反悔的可能了。

就算自己现在收手,他们也不会放过自己,不是因为自己要造反,只是因为自己有造反的能力而已。

他坚信,给自己一万人,他就能打烂长安,给自己十万人,他能将刘邦生擒!

这就是自己的能力,谁不害怕呢?

“什么叫太迟?我听不明白!”

刘长指着一旁的蒯彻,骂道:“就因为他的话吗?我的另一位老师告诉我,他们这样的人,只有在乱世里才能施展本事,在太平盛世,就跟一般人差不多,因为,他们刻意挑拨,就是想要引起大乱,想要让自己成就大事,获得声名!”

“可师父你图什么呢?你不愁吃,不愁穿,没有人敢不尊重你,哪怕千年之后,后人提起你,也没有一个不佩服你的,这已经是完人了,您到底图什么呢?”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