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8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樊伉大叫着。

“去做个甲士。”

“啊??”

……

所谓的舍人,其实就是给太子准备的,让太子按着朝中群臣的人选来挑选舍人,一旦时机成熟,即刻就能凑出一个全新的庙堂,当然,刘长也是这么做的,在上任之后,便以自己的舍人来担任要位。

次日的朝议里,刘长公布了自己的这个决定。

而群臣并没有觉得不妥,毕竟舍人本来就是这么用的。

刘长傲然的坐在上位,看着麾下的群臣。

左相张苍,右相王陵,太尉李左车,御史朱建,奉常盖公,廷尉张不疑,郎中令季布,卫尉栾布,治粟内史召平,太仆好兄弟,典客冯敬,宗正刘广……当真是人才济济啊!

群臣全部到齐,刘长威严的看着他们,他们拜见了大王。

好兄弟朝着刘长笑了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刘长却有些尴尬,这好兄弟都已经干到太仆了,自己还不知道他的名字,这可怎么办啊!!

而三公九卿之中,与刘长不太熟的,也就只有担任典客的冯敬和宗正刘广了。刘广是知道刘长的,刘广比刘长要年长几岁,是他的亲堂兄,是燕王刘濞的弟弟,而冯敬,刘长就不太认识了。

在群臣参拜之后,刘长便开口吩咐了一些,大概就是让他们齐心协力,一同治理好大唐什么的。

这是刘长的第一次朝议,可刘长并没有觉得局势,反而是很熟练,他傲然的坐在上位,声音响亮,倒是颇有高皇帝的作风,群臣装模作样的说起了唐国的发展之事,刘长也只是随意的听着,等到众人说完,刘长直接走了下来,大步走到了好兄弟的身边,一把拍着他的肩膀,搂着他,大叫道:“好兄弟啊!”

好兄弟都被吓了一跳,用非常流利的雅言急忙说道:“大王实在折杀臣!”

刘长却不在乎,只是说道:“没想到,你真的都做上太仆了!太好了!”

群臣看着如此模样的刘长,不由得看向了掌管礼仪的奉常。

盖公此刻却看着刘长,眯着双眼,完全不理会,只有腐儒才计较什么朝议之礼!

刘长跟好兄弟攀谈了片刻,随即看向了一旁刘广。

“哈哈哈,没想到兄长竟然在唐国!”

“大王!”

刘广急忙俯身行礼,他虽然也是宗室,可地位远不如刘长,他的兄弟担任燕王,都对刘长极为的推崇,常常对左右说恨不得为唐国的燕郡守,他又怎么敢对刘长无礼呢。

刘长又跟他寒暄了许久,这才看向了一旁的冯敬。

这个人身材高大,脸色很是肃穆,面对刘长也是不卑不亢的态度。

刘长傲然的问道:“你谁啊?”

“臣乃冯敬,因太后之看重,担任唐国典客。”

冯敬说着,刘长却很不喜欢,因太后的看重??这里可是唐国!

刘长看着不远处的季布,叫道:“季郎中令,这是你的同僚啊!”

季布急忙上前,说道:“大王,此人乃是当初战国时韩国大将冯亭的玄孙,冯劫,冯去疾之同族,秦将冯无择之子!”

“为人颇有才能,能教化蛮夷,通四方蛮夷之习俗……劝说鲜卑山的胡人来攻打匈奴的就是他。”

听到这番话,刘长眼前一亮,急忙伸出手来,热情的抓着冯敬的手,笑着说道:“寡人早就听闻了您的贤名,今日居然能相见,实在是幸事啊!!”

“不过,寡人不明白,您是怎么会被太后知道的呢?”

“臣曾跟随魏王谋反,被淮阴侯所破,随后归降,后来跟随淮阴侯,又被陛下所抓……”

刘长看着他,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这些人。

寡人这庙堂里,有不是反贼出身的人吗?

第225章 没有人比寡人更懂治国

唐王宫,夫武殿内。

两位剑客正在对峙。

从外人的视线来看,这是一场非常不道德的比试,毕竟其中一位形如高塔,身强力壮,高大威猛,手持木剑,虎视眈眈,而另外一位,看起来却是白发苍苍,身形佝偻,行将就木。

盖公没有先出招,他知道,自己年纪太大了,若是一击不成,就会被面前这竖子找到机会,因此,他必须要等到这竖子动手之后,趁着他的破绽,一击制敌。

而刘长看起来就轻松很多,他得意的挥舞着手里的木剑,甚至甩出了个剑花,“师父啊,我如今的剑法,可早已不是当年的水平,您可要留神啊!”

盖公并没有回话,只是平静的盯着刘长,不断平复着呼吸,微微调整着自己持剑的姿势。

忽然,刘长朝着盖公冲了过来,恍如一辆战车那般冲锋而来,巨大的压迫感,也就是盖公,并没有觉得害怕,打起了全部的精神,就在这一刻,刘长的长剑刺向了盖公的腹部,速度极快,威力又猛,在木剑即将碰到盖公的那一刻,盖公终于找到了刘长的破绽,他瞬间转身,让刘长的木剑贴着自己的身体刺空。

而他的木剑,则是对着刘长的肩口刺了过去。

刘长却猛地往前一步,手中木剑不收,朝着盖公的方向划去,同时,肩膀朝着盖公一撞,盖公哪里受得了这巨力,直接就被撞倒在了地上。

盖公坐在地上,无奈的摇着头,他的身体跟不上思考了,出剑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明明刘长这竖子浑身都是破绽,可盖公就是无法刺中他,看到盖公败了,刘长仰头大笑了起来。

“师父,我的剑法如何?!可有精进?”

“剑法有没有精进没看出来,不过,饭应该吃的不少……”

盖公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方才要不是这竖子收力,自己岂不是要被这竖子给撞死?

“当初师父曾说我有剑圣的资质,如今看来,我刘长也算是一代剑圣了!”

刘长收起了木剑,感慨道:“只恨天下没有敌手啊。”

盖公瞥了他一眼,自己若是年轻二十岁,现在躺下的就是你了。

“师父,起来,我们再比试!”

刘长大叫着。

盖公摇了摇头,“我打不过你。”

刘长皱起眉头来,大声的训斥道:“要练剑的人,怎么能心生畏惧呢?若是连这都惧怕,还练什么剑呢?!”

“好你个竖子!在这里等着老夫是吧!”

盖公顿时也不讲武德,丢了手里的木剑,脱下鞋履就起身来殴打唐王,刘长抱头鼠窜。

师徒两人坐在阶上,看着远处,原本就有些佝偻的盖公坐在高大的刘长身边,仿佛一个孩子,当年的角色互换了。

“师父……我年幼的时候很崇拜您,很想要做一个游侠。”

刘长认真的说道。

“那现在呢?”

“现在不崇拜了……我也不想要当游侠了。”

盖公并不生气,只是又问道:“为何啊?”

“做游侠在各地行侠仗义,纵然一生,也不过能保护数百数千人……我现在想当一个将军,一个好的将军,可以保护几十万几百万的人。”

盖公笑了起来,他看起来很是自豪,“你说的对,这就是我当年为什么要开始读书的原因了。”

“长啊……勇武并非是一个人的外在,这与一个人的体魄,武艺,势力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强如项籍,也绝对算不上是勇武,若是他足够勇武,那他就不该因为一次的失败而自杀,他就是一个空有武力却没有勇武的人啊。”

“而高皇帝,武力不如项籍,一生都在惧怕着他,可却一直都在与比自己强大了数倍的敌人作战,连战连败,且连败连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勇武的人。”

“你有保护天下苍生的想法,这是令我自豪的……”

“而空有武力,是做不到的,你得要变成一个真正的勇士,从身躯到内心,都要一样的强大。”

“有楚霸王的体魄,有高皇帝的勇气,就再也没有人能击败你了。”

“师父这话听着怪怪的,说的我好像是阿父和项籍的孩子一样……”

“哈哈哈~~”

“你这竖子!”

……

在下午,刘长就要去接见军中的各级将领。

唐军的规模在三万左右,将领们的数量也不少。

刘长便在主殿,也就是刚刚取了名的大宣室殿内接见了众人,这个名字是刘长自己取的,众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将领们并不像大臣们那般安静,他们刚走进了殿内,便开始大声的喧哗了起来,议论着接下来对匈奴的战事,斗志昂扬,他们的身上大大小小的挂着一些匈奴贵族的装饰品,这都是他们的斩获,是作为功勋来炫耀的。

骄兵悍将,用来形容唐是最合适不过,所谓上梁不正……咳咳,所谓物随其主,唐国的军功制氛围最浓厚,打过大战的将领又极多,桀骜不驯,他们打匈奴打得猛,欺负友军的事也没少干,其余诸国厌恶唐国,大多都是因为这些人。

在他们到齐之后,刘长这才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刘长披着甲,仰起头来,比这些悍将们还要桀骜,众人急忙起身拜见,刘长却不坐在上位,直接坐在殿内,又令其余众人围坐在他的身边,愣是将朝议变成了宴席。

“哈哈哈,各位将军,寡人便是刘长!”

“你们觉得,寡人如何啊?”

刘长趾高气扬的问道,一开口便知道是老昏君了。

将领们哪里会料到,唐王刚见面,就会询问这么一句,可他们也上道,急忙说道:“大王实乃明君!”

“大王乃贤明之主!”

“大王乃勇猛之君王!”

众人纷纷夸赞,在这方面,英布的那些不长脑子光长肌肉的猛将部下们是最有经验的,因为他们当初跟随英布,也是要不断的夸,谁夸的最好,谁就跟英布的关系最亲近,刘长听着他们的夸赞,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冒顿仗着寡人不在唐国,多次派兵劫掠,如今寡人来了,冒顿的死期也就到了,寡人想要带着各位将军去龙城里撒泡鸟,将军们觉得如何啊?!”

“哈哈哈,应当如此!”

“大王!我们现在就去!!”

众人纷纷赞和,刘长不由得便跟他们吹了起来,刘长用了很短的时间,便跟这些将领们熟络了起来,在这方面,刘长真的是有着不一样的天赋,刘长的性格很对这些将军们的胃口,将军们就喜欢这样的君王,不摆什么架子,不搞什么礼仪,说的话比他们都难听。

刘长跟众人饮酒,仗着酒劲,那吹的也就更厉害了。

“当初那场对匈奴的大战,你们都知道吧?那便是寡人亲自策划的!当时满朝公卿都不同意,听闻冒顿的名字,各个惊恐,只有我说要开战,当时陈平就来求我,苦苦哀求,让我改变想法,我一脚就把他给踹飞了,我就是要打!”

“你们不知道,当时有个叫蒯彻的,想要阻止寡人出战,寡人便将他烹杀!”

“周勃听从我的命令,击败了匈奴,回到长安,他就给寡人跪下了,说要奉寡人为主,寡人岂能同意啊?”

刘长这么一吹,将军们听的是一愣一愣的。

渐渐的,大家也就不再拘束,纷纷开始商讨如何攻打匈奴,刘不害也在这里,他正跟一位将军聊的兴起。

刘长看着他,问道:“不害,这里居然还有你认识的将军?”

那位将军上前,笑着说道:“末将陈弄,曾跟刘不害在南国征战。”

“哦??那也是老资历了呀,你当时是在北军还是在南军?”

“末将当时在对面……”

对于唐国,刘长最满意的就是这些将军们了。

跟他们相处,刘长就觉得很惬意,随心所欲,有种当初在长安跟群贤们赴宴的感觉。

镇守在王宫的栾布觉得,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将军们都没怎么长脑子的缘故,让大王倍感亲切。

唐国的将领构成是很复杂的,从太尉开始说的话,太尉李左车,曾经的赵国将领,被韩信俘虏后成为楚王的心腹,其余的几个高级将军里,除却刘不害之外,其余几位都是彭越的将军,中级将领们大多都是英布的将领,还有月氏人,匈奴人,底层将领大多以陈豨军,最初的燕王军,还有一部分唐国本地军里的将领所构成。

这些人来自各地,除了造反都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

这就能看出太尉李左车的才能了,他能将这些人凝成一股绳,全部用来对付匈奴,将功赎罪,虽然他们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罪行。

刘长跟他们惺惺相惜,不依不舍。

英布的将领流着泪,说是在刘长身上看到了自家君王的模样,而其余几位,听闻这殿叫大宣室殿之后,也是赞许的点着头,真我主也!

唯独栾布知道,自家大王是真的没有谋反的想法。

他之所以敢僭越,敢这么胡闹,大概只是为了炫耀,他觉得六匹马的战车很威武,很好看,他就坐了,他觉得大宣室殿很霸气,就用了,他觉得如今的制度不适合,他就改了,想要攻打匈奴,就开始召集士卒囤积粮食了。

虽然这些行为在长安人看起来就是铁定的反贼行为,可栾布知道,自己大王虽僭越,欺上,蛮横,可他依旧是一个好大王。

自家大王是在不断成长的,他如今居然都能在案牍前坐半个时辰来处理奏表了!

半个时辰啊!

栾布热泪盈眶,大王真的是付出太大了,有贤王之资啊。

这也不怪栾布,毕竟刘长从来都是坐不住的性格,能坐半个时辰,对他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让步了。

而同样感觉到刘长进步巨大的,还有张苍。

张苍是很惊讶的,他知道这个竖子很聪明,可是没有想到,短短几天之内,这竖子就对奏表之事已经上手,随意翻阅几眼,就能看出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直接下令,无论是眼光还是做出的决定,都令张苍感慨不已,奈何,这竖子就是太懒,有机会就要出去玩。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