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204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长拿出了些钱,放在了案上,“来,王相你看看……”

王陵惊讶的看着那案牍上的钱财,有些狐疑的问道:“大王这是何意呢?”

“近侍来长安宣读诏令,将这些钱留在这里,其余财物还没送来,这是名单……沿路的官吏跟他行贿,寡人也是迷茫啊,你说寡人这样的行贿近侍,了解宫中动向,倒也合理,就这些地方小官吏,他们结交宫中近侍,有什么用呢?这些又蠢又坏的官吏,王相不去说,整日在这里训斥寡人!!说寡人重用酷吏!!”

“这就是王相所提拔的贤吏吗?!”

刘长猛地锤了木案一下,神色凶悍。

王陵此刻却目瞪口呆,他看着手里的名单,脸色越来越黑,虽然这些大多人都不是他所举荐,而是长安那边安排的,可他没有反驳,毕竟,是他在管着吏治……他低下了头,无奈的说道:“臣有不察之过,请大王治罪。”

刘长怒气冲冲的看着他,“寡人素来敬重您的为人,这才将选贤举能这样的大事托付给您,您实在是让寡人失望啊!”

“臣有罪!”

王陵再次大拜,几乎抬不起头来。

刘长却沉默了下来,沉默了许久,这才说道:“庙堂下了令,要推行科举,让我们将有意参与的才俊送往长安,这件事,还是您来负责,请您将功折罪,做好这件事,还有对朔方和五原的官吏任免,也要用心……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一次,寡人不做计较!”

在王陵离开之后,刘长再也没有原先的严肃,反而是咧嘴笑了起来,他哼着曲,便朝着内殿走去。

“大王?何事如此开心啊?”

樊卿好奇的问道。

“哈哈哈,你不知道,寡人今天可是出了口恶气,将王陵狠狠骂了一顿!”

“啊?王相大才,张相都那么尊重他,大王为何要骂他呢?”

刘长傲然的说道:“你不懂!不同的大臣,要以不同的办法去对待,像张相这样只做自己份内之事,只在意自己享福的,就应该交给他更多的事情,鞭策他去做事……而王相这样刚烈,事事都想要去管的,就要常常骂上几句……像朱建这样有才能却怕事的,就得不断的奖赏,让他可以全力的发挥……”

樊卿惊讶的看着刘长,眼里闪着小星星。

“我还以为大王只知道打仗,不会去想这些事情呢!”

“其实寡人也是很贤明的君王,只是世人不了解,诸国都认为寡人是残暴的昏君,却不知寡人心怀天下,一心想要造福唐国百姓……”

“大王?”

“嗯?”

“白日宣淫也是贤君吗?”

“这不也是为了让唐国多几个人口嘛……好了,别说了,安心办事!”

……

曹姝并不在晋阳,她去了长安。

要去看刘安。

本来,是没有说诸侯王的妃可以去长安的先例的,但是,刘长哪管这个,他说有就有,从晋阳到长安,也要不了多少时日,唐国处处都是平坦的道路,曹姝便常常前往长安,去见刘安。太后也不生气,她对曹姝的感官是非常不错的,虽说不可能当作刘乐这样的亲女儿来对待,但是爱屋及乌,也允许她留在椒房殿内陪伴自己。

如今的刘安,已经能开口,也能走路,虽说走起路来总是摇摇晃晃的。

这小子整日待在太后的身边,被养的膘肥体壮的,圆嘟嘟的胖脸,捏起来手感极佳,跟他那个不靠谱的亲爹一样,虎头虎脑的,低着头就开始冲,近侍们小心翼翼的跟在他的周围,就怕他摔伤了。

可是,他比阿父要乖巧很多。

太后坐在椒房殿内,跟曹姝聊着天,小家伙就很乖巧的坐在太后的怀里,低着头,玩面前的奏表,好奇的打量着。

“安可比那竖子要乖巧很多……我在这里读奏表,一读就是一整天,他整日都在我身边,乖巧的陪着我……”

曹姝却有些担忧的说道:“阿母不能如此操劳啊……”

太后笑了笑,说道:“无碍……我听闻,长在王宫里养了很多猎犬?”

“是啊……大王他养了六条猎犬……还非要取名……甚至还想要册封他们官职,册封什么狩猎校尉,狩猎丞相之类的……后来盖公冲进了王宫里,举起拐杖便打,大王这才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给狗封官??”

太后摇着头,长叹了一声,“天下还有比他更昏庸的王吗?”

“大王扩建了尚方令,重赏匠人,下了招贤令,召集全天下的匠人来到唐国,只要能做出一件有用之物,便可升爵,最少四级,上不封顶……结果,晋阳城内匠人汇集,纷纷献物,其中有可以为人指方向的工具,还有人献出了一艘可以用脚来推行的船……各种新奇的物件……”

“大王还让太医令夏无且召集自己的子弟们,说是要搞什么医什么的……大王做的好事也很多,不能算是昏庸的王。”

太后瞥了曹姝一眼,随即看着怀里的刘安,认真的说道:“不管那个昏君了,还是我的安儿好……他一定会是个贤明的君王!”

曹姝看着儿子,笑了笑,“定然如此。”

而在此刻,老昏君正在王宫内逗着自家的猎犬。

其中一只毛发全黑的,正是当初老如意的后人,同样也叫如意,除却如意之外,还有五条猎犬,最凶的那个叫义,矮点的那个叫平,总是吐舌头的叫通,喜欢咬人的那个叫喜……反正都是熟悉的名字,其中一只他本来想取名叫参,又怕姝生气,因此取名叫第二。

刘长正逗着狗,夏无且便赶到了这里。

“大王……”

“我已经给众人写信,他们很快就要赶来了……大王是要安排随军医吗?”

刘长蹲在了平的面前,揉着平的狗头,笑着说道:“随军医当然要安排,不过,现在,还是得想办法增加医者的数量……整个唐国,将你算上,医者还不到五百人……这可不行。”

夏无且愣了一下,又摇着头,“不,大王,应当是不到百人。”

“您说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医者,他们不懂药,不懂治,只懂得祈求祝福的办法。”

秦国和楚国,是当初战国时迷信思想最为严重的两个国家,他们很信奉鬼神,甚至秦人还有书来记载各种鬼,还写下了如何去对付这些鬼……在秦朝建立之后,很多人得了病,通常是去找巫,而不是去找医。巫和医的分别,还没有太清晰,毕竟是同源。不过,夏无且这样的肯定是看不起那种只会跳大舞的巫医的。

刘长起了身,认真的说道:“对,匠人太少,医者太少……这就是寡人要解决的两个办法。”

“寡人想要修建一个类似国学的地方,专门教导医学,就让你来担任祭酒,十年之内,为唐国培养出十万个医,你能做到吗?”

“大……大王……臣做不到啊!”

“我当初求学,用了足足十年的时日,才略知医术,除非您的国学能同时招募十万人入学,否则十年内根本教不出十万人来啊……”

“要十年??”

刘长也是被吓了一跳,他问道:“若是不必达到你的水平,能稍微看病的话呢?”

夏无且非常认真的说道:“大王,所谓医,乃是治病救人,这是关系到人性命的大事,岂能草草求成?学医,要么学到精通,出去救人,若是学个大概,出去害人,那还不如不学!”

“你说的很对……”

刘长点了点头,抚摸着下巴,询问道:“你们医家,现在有哪些人啊?”

“除却我之外,甾川有位公孙光,临菑有位阳庆,曾为随军医,有大功,获公乘爵……大家很多……”

夏无且一一讲述,刘长认真的听着,“那这些人全部到唐国来,一同来教导的话,能快一点吗?”

“额……若是医家云集,或许六七年,也能成……”

夏无且也不太敢肯定。

“不过,大王……除却阳庆之外,其余医家,都对王侯是敬而远之……因为看病这件事……容易给自己惹祸……”夏无且小心翼翼的说着,刘长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怕医闹嘛,想想诸侯王的家人医闹,那对医者来说也太可怕了。连当初的扁鹊都害怕医闹,何况是他们呢?

所谓的医家,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学派,天下人将学医有成的人称为医家,而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力,也不会结伴成群,分布在各地,根本无法保护自己。

刘长还在思索着,夏无且又说道:“何况,大王要的是随军医,只怕他们都不肯。”

“谁说寡人是要随军医呢?”

“寡人是要小儿医!”

“啊??”

夏无且大惊,问道:“这是为何啊?”

“寡人看过张相的奏表,寻常百姓之家,生十子,五六夭折,庙堂一直都是在不断的鼓励百姓生子,对没有成家者收取苛刻的税,却没有想过要保护那些出生的幼儿,若是能避免幼儿夭折,那比收税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刘长说着,随即又感慨道:“何况,寡人也是人父,夭折之痛,寡人虽不知,却也惊惧……”

夏无且看着面前真情流露的刘长,他从未见过如此严肃模样的大王,他猛地行礼,说道:“臣定要为大王办成这件事!!”

“那些名医,臣也定然想办法请来他们!”

刘长正要说什么,忽然看到了什么,蹲下来看着面前的狗窝,顿时勃然大怒,叫道:“来人啊!!”

负责看管这里的近侍急忙走了过来,满脸谄媚,笑着问道:“大王?有何吩咐?”

“这猎犬是你喂养的??”

“正是臣亲自所……”

近侍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一个巨大的拳头朝着自己砸了过来,近侍甚至都没反应过来,一拳中了面门,近侍顿时倒地,刘长收起了拳头,愤怒的对一旁的夏无且说道:“这厮居然敢用肉来喂犬,我唐国的人都还没这个待遇呢!却让犬先得到了!”

“将这厮给寡人带下去,将他送去矿产!”

“唯!!”

顿时有甲士前来,将那近侍抗走。

刘长看着夏无且,说道:“一定要将那些有名的医家都请过来,对阳庆这样的,可以直说,解释其中的利害,而对于那些不愿意从事王侯的医家,你也可以讲究策略,你就给他们写信,说是在唐国发现了扁鹊的医书,请他们前来观看……等他们来了唐国,可就别想着能离开了……”

“十年之内,寡人要在唐国各地都设立医肆,让每个乡都有十个不同的医!”

“唯!!”

“寡人去打猎了,这件事,你一定要办好!越快越好!”

“唯!!”

第242章 唐国最危险的职业,樵夫

“嗡~~”

箭矢飞过,直直钉在了不远处的树上。

豹大惊,转身就跑,刘长纵马追赶在它的身后,刘长连续再射,射了几发,准头都不是很好,刘长沉不住气,还没瞄准就容易射击,这让他的命中率很是感人,豹四处逃窜,刘长看到自己数次都没有射中,而豹就要消失在灌木之中,不由得勃然大怒,他猛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朝着豹的方向丢出了手里的长矛。

随着一声哀嚎,那豹直接被钉在了地上,扑腾了几下,随即倒地不起。

刘长大喜,上前,踹了几脚,骂道:“让你再跑!”

将士们这才追上了大王,纷纷站在刘长的身边,“大王神射……额……大王神掷!”

刘长仰头大笑,如今的各地,尚且还有猛兽出没,有的会害人,有的则是伤家畜,因此,猛兽也是大害,当然,在晋阳这样百姓较多的地区,猛兽还是比较少的,只是在上党太原的某些山林之中,还常常有猛兽来害人。

而这些猛兽若是袭击了家畜,它们往往不会见好就收,反而是要咬死所有的牲畜,再带走其中一只……因为长期与匈奴作战,唐国的畜牧业非常的发达,有大量的牛羊,马,还有豚,鸡等,每次斩获的物资,刘长都是喜欢散发给各地百姓,让他们去养。这大概也是唐人好战的原因了,参战的能拿到爵位,就是没有参战的百姓,也能分到好处。

刘长在唐国深得民心,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的勇武,在唐国口口相传,感染了太多神秘色彩,另外一方面,就是刘长对百姓还不错,可能不如赵王吴王他们,因为刘长常常征发徭役,又是修路,又是修城,又是运粮……可他不白用啊,给唐王做事,那是可以吃肉的。反而像赵王,赵王对百姓是很好,可赵国百姓依旧吃不饱。

刘长令人收起了尸体,傲然的问道:“还有没有奏表?”

刘长之所以来这里狩猎,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接到了地方的奏表,说有猛兽害人,这才前来消灭猛兽,栾布摇了摇头,“没有了……都被大王杀干净了……大王该回去了。”

“大王……若是过度的杀害这些猛兽,那其他动物便没有了天敌,野兔之类,会危害耕地……”

栾布劝说了起来,“好了,好了,你别说了,寡人知道了!”

“赵王有使者前来吗?”

“尚且没有。”

刘长骑上了骏马,带着众人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栾布低声说道:“大王,赵王先前曾帮助唐国出兵,伤亡惨重……万余人全部死在了前线……我们应当有所补偿才是。”

“寡人知道。”

“这次燕国要出征辽东,庙堂能应允,也是因为大王的原因……我看燕王这个人,虽与您亲近,但是他与诸王不合,雄心勃勃……”

“怎么,你觉得燕王要谋反吗?”

“这倒不会……燕王虽武断,却连六驾之车都不曾坐过……不曾有僭越的行为。”

刘长总觉得栾布这句话别有他意。

“只是,燕王穷兵黩武,绝非是善事……等到会见的时候,请大王缓一缓,我看他有逼迫大王进位的想法,这是很危险的……张不疑不过是一个廷尉,便是有这样的想法,也做不了什么,可燕王的国家虽然虚弱,那也是一方诸侯……”

“寡人知道!你放心吧!”

他们边说边聊,进了城,刘长不喜欢狩猎的时候被人打扰,因此都是便装,除了地方的县令,没有人知道他是王,他到各地打猎,也是喜欢给自己编造身份,就说自己乃是太尉家的子辈。

“大王,还有夏无且的那件事……方才来了书信,说庙堂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还派人询问是否能将扁鹊的书抄写一份,送到长安去……”

“哈哈哈,长安的群贤也上了当?难道连陈平都被骗了?”

“是周相。”

“哎,这个老头啊,这老头就是直,你知道吧,太老实了……”

刘长下了马,来到了一家酒肆前,跟卖酒的美妇人要了些酒水,便继续跟栾布说道:“就把寡人的想法告诉他们,让庙堂也学习,多培养些医,这不比收税好多了吗?这庙堂做什么事都比我们慢一步!”

刘长说着,又看向了面前的美妇人,笑着问道:“好美的女人,怎么会在这里孤身卖酒呢?”

栾布脸一黑,转身头去,不看这昏君。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