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5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张苍眼角一跳,起身受命。

“陛下赦免官隶的事情,就交给冯君来操办,望冯君能照顾周道,要安排好他们往后的生活,粮食,生计,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陛下是如何的仁慈,是如何的爱护他们,要让他们知道,是陛下的仁爱,才让他们得到了庶民之身!”

“唯!”

“私隶的事情,交由刘公来操办,刘公即刻就可以离开长安来做这件事,我允许您前往任何地方,若是不配合陛下之政,那是谋反的行为,您可以先杀掉他们!”

“唯!”

“还有就是百姓这里的事情,少府即刻给各地郡县下令,要他们宣读陛下之仁政,将陛下真正要做的事情告知天下,不可使天下人再被教唆愚弄,不要像太学的那些反贼一样!”

张不疑迅速的下令,将诸多繁杂的事情交给了诸多的大臣们。

大臣们又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商谈了两个多时辰,总算是初步谈妥了一些事情,张不疑这才起身离开,群臣拜送。

张不疑离开皇宫之后,并没有返回自己的家,反而是在一家食肆里用餐。

店家将他带上了楼,在熟悉的老位置上,张不疑享用了自己的午餐。

吃完了饭,张不疑带着人前往廷尉。

王恬启亲自前来迎接,拜见三公。

张不疑直接走到了牢狱内,要求见那几个行刺刘敬的太学生。

随即,不曾受伤的七位太学生被送到了张不疑的面前,看着这些人,张不疑有些吃惊,“不是说有十五人嘛?怎么只有七位?”

王恬启急忙解释道:“其余八人里,有三人受伤正在医治,还有五人……他们也受了轻伤,送到各自的府内修养……等着有进展后召见……”

王恬启张了张嘴,无声的说出了两个字,“姓吕。”

张不疑冷笑了起来,“王公的廷尉之职,是太后所任命的还是陛下所任命的?!”

“这……臣……”

“当今天子是姓刘还是姓吕?!”

“张公低声些……”

“来人啊!王恬启办事不利,私放囚犯,将他送进去冷静几天……”,张不疑说着,又看向了一旁,打量着张释之,“你来顶替王恬启,继续操办这件事!”

“唯!”

张释之上前一步,迅速下令,“来人啊!将囚犯全部抓过来!胆敢庇护者,格杀勿论!”

王恬启有些无奈,被几个甲士包围起来,被迫离开了这里。

张不疑看着离开的王恬启,不屑的说道:“这老狗,真的是越老越怕事!他是看出了这件事不好办,可能会牵连到陛下,刘敬,或者陈平,故意如此,就是想让我罢免他呢,既然如此,我就让他如愿,释之,这次,你好好干,若是干好了,这廷尉,就由你来办,如此胆小怕事的人,怎么配当廷尉呢?”

张不疑随即令人押着那些太学生们上前。

这些人看起来很是悲愤,眼神里充斥着不服气,张不疑打量了他们片刻,冷冷问道:“陛下乃是千古一帝,圣人天子,你们怎么敢谋反呢?”

“我们不曾谋反!陛下英明,都是那小人刘敬蛊惑陛下,想要祸乱天下,我们是为天子除贼!”

这些年轻人纷纷大叫道。

张不疑的眼神闪烁了一番,感慨道:“真义士也!”

“奈何啊,就是被人所欺,却是落得这般下场。”

张不疑摇着头,更加悲愤的说道:“你们为什么就不去想一想,圣天子那么贤明的人,怎么可能被小人所蛊惑呢?圣天子的政策,是故意被奸贼所扭曲,圣天子是爱惜天下百姓,觉得那些隶臣被无故打杀,于心不忍,才想要专门为他们设籍,赦免他们……你们怎么就能被欺骗呢??”

“这就是那些小人们,为了让陛下厌恶太学,方才做出的事情啊!”

“圣天子创立太学,就是要为国家选拔贤才,那些奸贼们,早已厌恶太学,生怕你们会抢夺他们子弟的位置,你们看,这次闹事,被关起来的只有你们,那些姓吕的在哪里?!”

听到这句话,这些年轻的太学生们眼里顿时冒出火来,他们愤怒的问道:“张公所言当真?!!”

“呵,你们自己看看,是谁领着你们前来的,如今又是谁安心在家?”

“我虽没有什么才能,却愿意为了圣天子处置这些败类!”

“你们都是被欺骗了的,陛下也肯定会因为这件事而对太学有所芥蒂,我要放你们回去,我不能看着太学大业,毁于一旦啊……你们回去之后,要将这件事告诉你们的同学,要让他们都知道圣天子的苦心,要带着他们重新赢得圣天子的原谅!”

几个年轻人显然是被说懵了,他们迟疑的问道:“可我们做了错事,要如何让圣天子原谅呢?”

“这很简单……只要支持圣天子的诏令,在皇宫前去请求圣天子原谅,我想,圣天子也一定不会为难你们,他是最爱你们的……他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跟我询问你们的情况,有时甚至想要让我带着饭菜去送到太学去,让你们也尝一口……”

张不疑擦着眼泪,回忆着圣天子的那些言语,感激涕零。

太学生们就更夸张了,有几个已经朝着皇宫的方向跪了下来。

当张不疑令人送走他们的时候,张释之还有些懵,“这……张公……他们行刺九卿……这如何能……”

“呵,行刺张公的主谋已经被他所伤,这些人都是不知情的……何况,你以为那刘敬就是无辜的吗?我看啊,这些事很可能就是他来操办的!”

“啊??”

张释之茫然的瞪大了双眼,“可刘公为什么要……”

“呵呵,逼迫陛下……这厮居然敢坏陛下之事,迟早要杀了他!”

张不疑说着,又吩咐道:“不必审问出主谋,但是暂时不要让那些吕家的跟外人联系,这些人可以派上大用场,谁不配合新政,谁就是行刺刘敬的凶手,明白了吗?”

张释之点了点头,看起来却有些不太开心。

张不疑安抚道:“我知道你做事认真,不愿意做这些事情,可这些事情,也总得有人来做,陛下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先前还有人怀疑这次行刺是陛下安排的,这就是不了解陛下了,陛下要做什么事,他会直接去做,陛下从不用这种伎俩,可我们得做……你放心吧,往后国内太平了,你就可以安心当你的好廷尉,按着律法来办事!”

在从廷尉离开之后,张不疑的下一站,则是自己的御史台。

回到了御史台,迎着众人的拜见,张不疑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内,开始处置今日所堆积的政务,其中包括了对一些官吏的监察结果,各地的弹劾,以及百官最近的活动况状等等,御史要管的东西很多,也很复杂,从地方到庙堂的吏治情况,几乎都要经过御史的手。

在这里忙到了晚上,张不疑舒展了一下身体。

只是觉得浑身酸痛,他拿起了笔,拿出了一堆厚厚的纸张,开始书写了起来。

“帝治政宽仁,有逆贼,谅其行恕其罪,弗诛也。孔子重仁,见从之。然贼猖,伤朝臣,帝怜之,不惜贤名,皆捕而刑之,罪死不赦,韩子明法,见亦从。”

写了一段,张不疑顿了顿,又重新提笔。

“帝宽仁,敬伤人,赦。”

没错,张不疑通常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写圣略的,圣略跟那些史官们所记载的不同,史官是记载哪年发生了什么事,而圣略只是围绕着帝,讲述着帝平日里的言行和行为,就像是论语那般,没有准确的时日和人物,主要就是记载天子的言行。

写了许久,张不疑走出了内屋,御史台的群臣正在等候着他。

张不疑冷冷的看了他们一眼,随即说道:“诸君当勤勉。”

“唯!!!”

群臣大拜,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人,最年轻的大汉三公,陛下的绝对心腹,只手遮天算不上,权倾朝野还是勉强算的,插手了国家基本上所有的事情,手握对官员们的监察处置大权,基本上是属于想砍谁的头就能砍谁的头的那种,从地方到庙堂,无人不敬,无人不惧,官员们见到他,双股颤颤,话都说不利索,就是诸侯王看到他,也不敢无礼。

如今大汉最大的家族,不算宗室,那就是吕家了,可吕家见到这位,都得绕路走,见都不敢去见他。

张不疑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御史台。

一路来到了皇宫,天渐渐泛黑,他走进了厚德殿。

走进厚德殿的那一刻,他弯下了腰,板着的脸顿时舒展,露出了一个谄媚的笑容,满脸堆着笑,朝着刘长附身大拜。

“陛下!!!”

第371章 可用之才

“水……火……”

“水……火……”

“安!”

刘启猛地拍了一下刘安的肩膀,刘安顿时惊醒,连忙站起身来,“师父……我听您的教诲,深有感悟……”,他说着,抬起头来一看,天禄阁内哪里还有老师的踪影,就只有几个傻乎乎的兄弟们,围坐在他的周围,聚精会神的看着他。

“还师父呢,师父早就走了……这下课都已经快半个时辰了,你最近是怎么回事啊,平日里就你上课最为认真,这几天整日低着头嘀咕着什么水火的,这水火是谁家的女子?姓水,莫不是吴人?吴县水姓最多。”

刘启好奇的问道。

“不是谁家的女子……”

听到这句话,刘启瞪大了双眼,痛心疾首的看着刘安,“你……你怎么也开始……我……唉……那是谁家的男子?”

“放屁!我就是思考我阿父的话,什么女子男子的!”

那一刻,刘安恍如刘长附体,对着刘启破口大骂。

刘启这才松了一口气,认真的对他说道:“千万不能染上这恶习!”

刘祥迟疑了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恶习……”

刘贤,刘卬等“纯血”宗室们深以为然的点着头。

刘安索性也不再去执着与阿父所说的神仙之术,几个人觉得有些恶,在刘安的提议下,决定出去找些吃的,刘卬和刘贤都有不少私钱,完全可以去食肆大吃一顿,可是,刘安他们却认为,身为宗室,得自食其力,要靠自己来解决温饱问题。

因此,他们特意翻进了平阳侯家的府邸,本来是想要拿些羊的,可他们翻进来之后,却没能如愿。

平阳侯曹窋坐在书房内,正在读着书,就有人闯了进来。

曹窋茫然的抬起头来,他的面前俨然已经站着五位竖子。

“舅父!”

“你家的羊呢?”

刘祥皱着眉头,看起来很是不悦。

曹窋脸色一黑,身为汉初著名暴躁人曹参的儿子,曹窋却完全不类父,曹参暴躁,好战,易怒,爱动手的这些缺点,他是完全没有继承,当然,曹参上马能干项羽,下马能当国相的优点他也完全没有继承。在高皇帝身边的诸多猛将里,曹参是唯一被韩信所看得起的。

曹参有多能打呢,开国之初,也就是不算后来的叠加,樊哙得五千户,灌婴五千户,夏侯婴六千九百户,军功狂人周勃八千户,萧何八千户,而曹参,一万零六百户。

至于在文方面,治理齐国,使得齐国大治,短时间内就让齐国恢复到了抽出二十万大军作战的水平。

大概做阿父的太过强势,子女就会变得软弱。

曹窋跟刘盈的关系很好,曹窋待人温和,为人宽厚,却没有什么才干,无论是作战,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

也就是这样的好脾气,在面对刘祥的质问的时候,才不会脱鞋。

“你不先拜见我,却先质问,这是什么道理?”

曹窋反问道。

刘祥这才与众人拜见了他,“拜见舅父!你的羊呢?”

“没了!一只都不剩了!”

相比刘祥的莽,刘安就更懂得做人了,他笑呵呵的走到了舅父的身边,坐了下来,“舅父~~整个长安之中,唯独您家的羊肉是最好吃的,我们今日特意前来,怎么就没有了呢?”

曹窋伸出手来,揉了揉刘安的头,对比刘祥,他也更喜欢这位更加老实的刘安,他无奈的说道:“我一直都是给你们留着的,奈何,你阿父亲自来取,我也不敢不给啊。”

得知羊都被刘长所带走,刘祥满脸的绝望。

“仲父都这般年纪了,怎么还做这种事情呢?还跟我们抢羊,他可是天子啊……”

刘安倒是毫不意外,他阿父做出什么事都是合理的,若是觉得不合理,那一定是对阿父不够了解。

“阿父要这么多的羊做什么?他一个人又吃不完……”

刘安沉思了片刻,只好转变了目标。

“那我们还是去舞阳侯家看一看吧。”

……

没有找到羊的二代群贤们失魂落魄的回到了皇宫,刚刚接近皇宫,就听到了一阵阵的高呼声,远远的,就能看到一群人聚集在皇宫之外,声势浩大,远处还有甲士们来回的奔波,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群贤们心里好奇,急忙加快了脚步,走上前去。

走的近了,方才看清了聚集在这里的人的真面目,都是太学的学子们,这些人看起来神色高亢,正跪坐在皇宫之外,朝着皇宫的方向纷纷大拜,口呼万岁。

“这是什么情况啊?”

在刘安他们靠近之后,即刻就有甲士护在他们周围,将他们与那些太学生们拉开距离,不让他们靠近,当刘安询问之后,带头的甲士急忙行礼说道:“这些太学生,说是要为先前行刺刘公的事情向陛下请罪……先前,他们还多次说要支持陛下之政……这些人还是有些危险,都佩着剑……”

“跟阿父请罪??”

“太学的学子们不都是很傲气的吗?怎么还会主动来请罪呢?不应该是聚集起来请求阿父释放浮丘伯吗?”

“浮丘伯已经被放走了……”

就在几个小崽子胡思乱想的时候,皇宫大门缓缓被打开,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马车上,从皇宫里行驶而出,看到这个人影,太学生们更加激动,纷纷高呼了起来,来人正是刘长,刘长俯视着面前这些太学生们,直接将马车开到了他们之中,甲士们想要上前保护,刘长只是看了他们几眼,甲士们便退下来了。

“朕知道……先前有学子被教唆,犯下大错……大汉自有律法,朕也不能赦免这样的罪行,可是朕能从轻发落,允许他们弥补自己的过错!”

刘长大声说着,刘长的声音本就洪亮,哪怕是在远处的刘安他们,都能听的很清楚。

“你们都是未来的官吏,是朕将来的重臣,望你们在做事之前,能够分明是非,不要轻信谣言,更不能因息怒而行事!”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