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61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这个圆球是陈陶亲自制作的,这是蒸汽动力第一次彰显自己的存在,这东西没什么用,只是一个娱乐的玩具,但是,他却是蒸汽动力的先驱,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汽转球……提前出现了两百年。

没错,就是两百年,大概在两百五年后,古罗马有位数学家希罗,当然,对他的国籍尚且还有争论,他做了这么一台东西,将其原理记录在了自己的手稿里,他还记录了很多东西……其中甚至包括一台最早最古老的自动售货机,在未来的蒸汽狂热里,这位的手稿被多次翻阅,能为一千多年后的科学发明提供依据的……也是没谁了。

在公元前后的这段时日里,东西方都是大家辈出,思想科学两开花,两边的数学家,思想家,发明家们拿出了一个又一个令后人震撼的理论和发明,堪称人类光芒闪耀时。

陈陶激动的看着面前这台装置,其实有了刘长的理论基础,想要做出这样的东西就不难了。

但是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明白了原理,那陛下所说的车,或许也能开始钻研?通过蒸汽来赋予动力,若是将这个圆球变成车轮……那陛下说的汽车是不是就做出来??可以自己动的车??

“这是啥啊?”

刘长忽然开口询问。

正在认真观察气转球的陈陶被吓得险些跳了起来,他猛地转头看去,陛下居然站在自己的身边。

“陛下!!”

“陛下!!!”

尚方众人都慌了,急忙行礼拜见,刘长却不在意的拉起了陈陶,“你做的?”

“是的,臣做出好几台,只有这台成功了……臣在想,若是有一个足够大的鼎,下方烧火,有四个这般的圆球,连接车轮……通过转动来带动整辆车……”

刘长眼前一亮,“你继续说!”

“陛下,这些还只是在理论阶段……臣还得先……”

“做!尽管放手去做!!无论成本!”

刘长大手一挥,眼神里满是憧憬,他让吕禄将东西拿了出来,将几份设计草图丢给了陈陶,“这些肯定能帮到你……这里头都是最简单的蒸汽机的设计图……跟你所想的差不多,来,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说……”

陈陶在这里并没有书房,两人干脆就找了个阶,直接坐在阶上,刘长拿出了草图,认真的解释了起来,陈陶坐在他的身边,看的很是仔细,时不时开口询问。

“火枪的研发如何了?”

“完成的那三把都在射击时炸开了……第四把倒是没有炸开,但是压根就没有什么杀伤力……只能唬人……”

“火药的比例和枪管都大有问题……”

在这段时日里,尚方最大的发明应该是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简易的车床,用来切割和制作工具,随后又改善了玻璃,顺带解锁了镜和望远镜……如今他们又开始着力蒸汽机和军事方面的火枪,这进度让刘长颇为满意。

这些年里他往尚方的投入,似乎没有白费,陈陶和他的墨家并没有让自己失望。

如今的墨家在太学里也有了不错的影响力,他们一边着手应用科学,一边也是重新开始了对理论科学的研究,太学里的墨家学子数量超过了四百人,虽然比不上儒黄老这样的庞然大物,那也是非常不错了,能吸收到太学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陈陶也不知从哪里挖来了几个理论派的墨家,墨家的理论派早就随着齐国灰飞烟灭,如今他能找到的都不是很给力的,其中两位还是从其他学派跳槽过来的。

他们拿着被刘长所注释过的墨经,开始给弟子们讲述墨家的逻辑学,光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等。

刘长所注释过的墨经,极为的详细,字数翻了四倍,刘长借着注释的名义将相关的科学知识都给放了进去。

当墨家弟子们得知注释者的身份后,即刻打起了精神,这节课但凡不好好上那都有欺君的嫌疑。

老师也是如此说的,若是考核没有通过,那可就是对天子大不敬,最好想想后果,认真学习!

其他学派考核不通过要被骂,在这里可是要被治罪的。

“你做的不错,继续努力!好好干!若是能做出真的蒸汽机……我封你为国相!”

刘长拍打着陈陶的肩膀,熟练的为他画了一张大饼。

刘长确实很高兴,若是能运用蒸汽动力,那还要什么朝贡啊,自己坐着火车就去砍身毒各国君的脑袋,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汉的土地。

从尚方府走出来的时候,刘长开心的哼着燕国的曲子,开始畅想着未来的大汉。

只是,刘长这开心的心情只是持续了半个时辰左右,当他刚刚进入长安后,迎面就遇到了让他血压飙升的一幕。

没错,还是那个小崽子。

此刻,那个小崽子正在与一伙人斗殴,身边还有个虎头虎脑的夏侯赐。

不远处还有个董仲舒,这看似憨厚老实的家伙,手里却提着木棍,趁着他们打成一片的时候,偷偷上去打闷棍。

隐约能看到有几个绣衣,正纠结的站在不远处,手足无措。

“陛下……这……”

“我们什么都没有看到……走吧!”

吕禄倒是饶有兴致,绕开了他们,看着远处狂奔而来的甲士,笑着说道:“他们怎么跟我家的打起来了?那个挨了一棍的是我堂哥家的……那个站在远处不敢靠近的是大哥家的老二……”

“打的还挺凶……不过没有我们当初那么凶……我们当初是连甲士一起揍的……”

“报应啊……报应啊。”

刘长忽然间感受到了阿父的那种心累。

“我得尽快让他就国……他待在长安,我迟早被他给气死……”

刚刚回到了皇宫门口,刘长就看到站在门口的韩婴。

他似乎在这里等待了很久,只是几天不见,此人的气质却完全不同了,不再是原先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自信,开始变得有些内敛。

看到天子车架,他急忙行礼拜见,刘长招了招手,让他上了自己的马车。

韩婴变得沉默了些。

刘长对此心知肚明,整个长安几乎对他没有任何的秘密。

尤其是安的府邸,那里人多嘴杂,都不需要刘长派人去打探,他们自家的那些门客就会往外透露,刘章都感慨太子府的工作是最好做的,听着就好。

“陛下……这是后续的几篇奏章,请您过目。”

刘长接过了奏章,也没有急着观看,放在了一旁。

“听闻你还去拜访了太子?”

“是的。”

“那他说了什么啊?”

韩婴有些迟疑,支支吾吾的说道:“殿下对我的主张提出了新的看法。”

韩婴确实不敢直说,毕竟太子改进的那个思想,虽然很符合当今的大汉,但是吧……当着陛下的面提出这样的主张容易掉脑袋,那思想是对忠君体系的一种质疑,有着不忠的嫌疑。

“就是那什么忠于社稷之类的对吧?”

刘长并不是很在意这个,他笑着说道:“其实也不过是孟子思想的变种而已……民最贵,以前我每次吃酒的时候啊,都喜欢拉着这个竖子讲述一些道理……有的东西被这竖子给偷学去了,朕现在都不知道,他到底领悟了多少东西……不过,他这个主张确实不错,当今的大汉,各国百姓彼此陌生对立,郡与郡的百姓都彼此视为外人,更别谈那些偏僻地区了……简单来说,就是缺乏了安所说的统一国家观念。”

“他倒是将你的思想改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啊。”

“如果黄老正式吸纳了这个体系,那对如今这散沙一般的大汉倒是有很大的意义……你啊,躲着安多好啊,干嘛去招惹他呢?那竖子就是个小心眼……被你抢了先,心里本来就不悦,你若是不说,他也不会在乎,你去找他主动说这件事,他岂能善罢甘休?如今长安都在谈论这件事……你做的急了些。”

听到皇帝的评价,韩婴深吸了一口气。

他鼓足了勇气,大声说道:“臣才学不足,特意请教殿下,想要学习黄老之精髓。”

“殿下言传身教,不以臣卑鄙,精心教授,臣虽愚笨,却颇有广益。”

“哦???”

看着重新爆发出自信的韩婴,刘长有些惊讶。

韩婴则是迅速从衣袖里拿出了另外一篇奏章。

“陛下,请看……”

“这是什么??”

“这是臣根据殿下的忠国之体系而改进的,臣效仿黄老,对殿下改进的主张再次进行了改进……殿下的主张虽好,却有瑕疵,容易被不轨之人所篡,形成对立,而臣以为,忠国与忠君并非是对立的,君王与家国是有一体的,忠国既是忠君……”

韩婴大声说着,眼神无比的坚定。

刘长这次是真的惊到了。

你还真的学啊???

第631章 心有猛虎,头插蔷薇

现在的学问家都这么卷吗?

刘长实在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先是刘安改进韩婴的思想,现在又是韩婴来改进刘安的思想,那明天是不是又该刘安继续改进了??

刘长在梦里明明只听说过董仲舒的名头,可此刻他却发现,原来大汉的猛人并不少,无论是在阿父时期,还是在当下,或者在未来,大汉却不缺乏各类的人才。

就比如面前这位韩婴,明明刘长对他没有任何的印象,可在被未来的黄老圣人按着头暴击后,他还是能迅速调整心态,不将刘安的教诲当作耻辱,反而是用心钻研,在刘安改进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自己的部分。

他不是轻易可以被摧毁的,这类的挫折会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刘长很少会赞赏别人,可这一次,他对韩婴却有了些敬佩。

有这般勇气,断然是能成大事的。

刘长随即看起了他所整理的礼,目前大汉的礼法,来自于叔孙通,而韩婴显然是对叔孙通的礼法进行过一定钻研的,他对叔孙通当初的礼法进行了简化,在不破坏根基的基础上,削减掉了那些枝叶,而在民间的礼法,则是带上了点黄老的影子,开始逐步亲民化,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刘长还是很满意的,并非人人都是叔孙通,以韩婴的年纪,能做到如今这一步,相当不容易。

两人一同进了厚德殿,刘长依旧捧着手里的奏章,坐在了上位。

韩婴坐在了一旁,刘长看的极为满意。

“不错,不错,你这五十篇礼……什么都讲到了,没有什么遗漏的。”

“听闻当初周文王曾邀请众人来制定礼法,就有他的弟弟周鸡蛋来上书,制定了只有皇帝才能入别人的礼法……”

刘长侃侃而谈,吕禄只是捂着脸,听陛下在这里讲述典故,简直是痛不欲生啊。

韩婴也是呆愣了片刻,随即想起了什么,急忙附和道:“周公的礼确实是如陛下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算是礼法的根源了……”

“对,对,对,朕要说的就是这个!!”

“他不是还挑了一万个舞女骑着大象喝着酒打架吗?不愧是周公啊,这排场真是大,如今那些群臣还多次劝谏我,说我的排场很大,我的排场哪里能比得上人周公呢?”

韩婴倒吸了一口气。

“陛……陛下说的对……周公以《万》舞为基础,设立了彰显武功的《象》舞和彰显仁德的《酌》舞……合称《大武》……排场确实不小。”

“不过,朕也不太喜欢他的礼法……我记得我的老师曾给我说过……周公的礼法,我听着就觉得怪,哪有见面就要亲亲的礼法呢?”

吕禄已经看不下去了,您还是放过张相吧……可别说这是他教您的。

韩婴此刻格外的纠结,忠君的主张和他文化人的属性在此刻开始激烈的争斗,就陛下说的这些话,但凡是读过书的人,都绝对受不了,韩婴颤抖了许久,终于忍住了。

“陛下……说的对,亲亲相隐确实不妥……”

刘长正要再次谈论礼法,韩婴却忍不住了,“陛下……不如我为您讲讲这制定的礼?”

“不如你给我讲讲这个万人骑大象打架的礼法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

当韩婴从厚德殿出来的时候,人已经有些麻了。

他甚至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知识,脑海里都不太肯定自己所记得知识是不是对的,当真是听君一席话,白读十年书啊……

韩婴忽然对浮丘伯诞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敬意。

过去总是听说浮丘公能跟刘长聊到一起,还能为众人解释陛下的言语,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而今天他见识到了……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见浮丘公的学问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程度,否则如何能理解陛下的话,还能解释给众人听呢?太子不是什么黄老,陛下才是真正的黄老,学的那叫一个杂,啥都记,可就是没一个是对的上的,张冠李戴都是基本操作,时不时改个辈分,甚至直接跨越时间。

例如陛下就信誓旦旦的说起了孔子和周公讨论礼法的事情……韩婴怎么都想不明白,孔子到底是怎么才能碰到周公,两人要怎么才能去辩论?是在太一那边辩论的吗??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凭空捏造……

陛下信誓旦旦的说起了某个叫邑的人简化礼法,然后因为不得重用而被灭国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跟任何事情都对不上,纯属瞎编乱造。

韩婴今日所遭受的精神污染实在是有些大,坐在马车上,还有些后怕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以后没事还是少去见陛下吧。

而在厚德殿里,刘长似乎对韩婴的表现也有些不满。

“这厮的学问不如浮丘公啊,朕给他说了那么多的典故,他居然还有不知道的……现在的儒家啊,都不肯认真学习典故了……”

吕禄目瞪口呆的站在刘长面前,“陛下……我觉得这些典故可能有点问题……”

“你是说我的老师教错了??”

“额……”

“不管了,等老师来查看礼法的时候,我要问个究竟!”

……

“慢点……慢点。”

刘姈蹦蹦跳跳的在皇宫里前进着,而年迈的吕后只是拄着拐杖,跟在她的身后,几个宫女站在吕后的身边,想要扶持她,奈何,吕后不肯。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