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1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李广兴致勃勃的跟在夏侯灶的身边,笑着说道:“君侯,我们这次生擒了敌人的君王,这算是我们至今为止立下的最大的功劳吧?”

“不要因为这点小军功就沾沾自喜,我们将来是要去入安息王的!”

夏侯灶严厉的训斥了李广。

李广急忙板正了脸色,心里有些羞愧,不愧是将军啊,眼光就是远,志向更是如此之大,自己怎么能因为这点小功劳就沾沾自喜呢?

夏侯灶一眼就看到了远处那些来迎接自己的队伍,他得意的伸出手来,朝着周围挥舞着,见到大王的车架,他居然也不下马,就这么大大咧咧的一路纵马到了对方的身边,等到刘启等人笑呵呵的上前的时候,他才慢条斯理的跳下马来,“大王!!那什么康居王,我给你抓过来了!!这次他们总算没有跑掉,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能走脱!!”

“哈哈哈,我这次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夏侯灶狂笑了起来,李广欲言又止。

刘启在这种时候,反而是很大度。

刘启将麾下的文武大臣都治的服服帖帖的,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这位悍将,甚至这位悍将是最好哄的,刘启急忙说道:“不愧是寡人的常胜将军啊,这次又立下了大功,将康居人彻底灭国!如此大功,寡人都不知该如何赏赐了,这下,您的名声就要传遍天下,您的阿父大概都自愧不如了!!”

听到刘启的话,夏侯灶的嘴都要笑歪了,眼睛更是眯成了一团,睁都睁不开。

“哈哈哈,我阿父向来轻视我,他都不曾有过灭国之功,而我却有,这次回去,我就要教他如何去打仗了!看他还敢不服气?”

夏侯灶说着,便迫不及待的拉着刘启的手,“走!我带着您去看那个康居王!!”

刘启轻笑着点了点头。

在自家的大臣里,刘启是真的很喜欢这位夏侯灶,虽然他性格混蛋,对自己不够恭敬,但却是最好拿捏的,没有什么小心思,完全可以放心去用,而且背景又大,有些事情,自己不能做,这位将军却能放心大胆的去做,谁不喜欢有这样的属下呢?在夏侯灶的带领下,刘启也见到了那位被捆绑起来的康居王。

康居王看起来满脸的惊恐,浑身都是伤,奄奄一息。

刘启笑吟吟的打量着这位多次从自己手里逃脱的老对手。

“将他送去长安,献给陛下。”

刘启给与了这支凯旋的军队极大的宠爱,大设宴席,犒劳大军,而自己则是拉着夏侯灶的手,与他同乘一车,返回了王宫。

坐在宴席里,刘启都是紧紧握着夏侯灶的手,两人一同用食。

“夏侯将军是寡人的福将啊……这次立下这般大功,陛下肯定是要大赏了……”

“陛下那有什么好东西,其实大王还不如将那俘虏献给吕禄,他那里好东西可不少,他的赏赐更多啊!”

“夏侯将军啊,且不提这赏赐了,我听闻,安息人有异动,陛下传来了命令,让我们多加小心。”

夏侯灶大怒,“什么?我当时就说了,大军既然到了身毒,就不该后退,应当去灭了安息国,可是没有人听我的,却听那太尉的,选择了退兵?如今如何呢?那韩太尉年迈昏聩,他哪里知道这些用兵的道理?当初若是听我的,直接与安息交战,杀了那安息王,不久没有现在的情况了吗?我这就写信去跟韩信问个……”

“将军!将军!”

刘启急忙死死拉着夏侯灶,“莫要如此啊……这与太尉无关,乃是当初陛下下令撤退的,您可以写信去质问陛下!”

夏侯灶却不乐意了。

“我要是质问陛下,那陛下不得来打我吗?我又打不过他,若是非要质问,那就等他生病了的时候,再写信去质问……”

“咳,夏侯将军啊,其实寡人是想问您,愿不愿意往身毒走一走?”

“啊?去身毒?”

夏侯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去身毒是为了安息国的事情吧?”

刘启有些惊讶,怎么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像是您的风格啊??

“您说的对,就是因为安息国的事情,安息国太远了……”

“您不必多说,我都明白,安息国对大汉不敬,而他们又太远了,我们打不了,所以我们要去身毒,将身毒人狠狠打一顿,然后就逼他们承认自己是安息人!!”

刘启脸色一黑,“其实是因为身毒北部的一些贵族想与安息人联系,并非是您所说的屈打成招。”

“庙堂准备让申屠嘉前往那边,而身毒目前的汉军太少,而且大多驻扎在南,北部完全靠阿列将军一个人,实在不妥,故而想让您前往身毒,能略微震慑一二……”

经过了刘启的解释,夏侯灶方才明白了,“没问题,我休整三天,就可以出发!”

“不行……要等到申屠嘉前来此处,您跟着他一同前去。”

“哦?大王是觉得没有申屠嘉,我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吗?”

“不是这样,只是朝中人向来不知道您的威名,你们一同赶路,您就有机会跟朝中大臣诉说自己的战绩了,岂不美哉?”

“善!!!”

……

刘启搞定了夏侯灶,天色也已经很晚了,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返回了后宫。

“阿父!!”

“阿父!!”

一个被妇人所抱着的娃娃大声的叫了起来,刘启的脸上缓缓出现了一抹笑容,这个娃娃就是他的长子,刘荣。

可当目光从这娃娃身上渐渐转到抱着他的妇人身上的时候,刘启脸上的笑容却忽然凝固了。

栗姬。

这女人是阿母给自己安排的女人,是他第二个女人,跟自己迟迟没有生育的正妻不同,这个女人嫁给自己之后,就火速生下了刘荣,让刘启成功的当上了阿父。

孩子很是可爱,模样像极了他的阿母。

整日哇哇大叫,刘启很喜欢他。

可是嘛,有个问题,这个女人在生下孩子之后,顿时就变了个人,她不许儿子喊王后为母,甚至多次主动找茬,想要挑战正妻的位置,而刘启的正妻是个性格温和的,不愿意与她争执,这让她更是变本加厉,到了如今,她甚至敢与刘启顶撞,还多次违背刘启的命令,就比如今日,刘启本来是要去找正妻的,她却抱着孩子站在了这里,挡着刘启的道路。

刘启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沉吟了片刻,看在孩子的颜面上,他还是隐忍了下来。

“今日不是你侍寝,你怎么过来了啊?”

“孩子哭着闹着要见他阿父,我就带着他来了,怎么,大王是不愿意见到他了嘛?”

“自然不是。”

“孩子的年数也大了,我听闻,孩子长大了就要给与名分,这太子的位置是不是该确定下来了?”

刘启脸色大变,“胡说八道!!!”

他的咆哮声,瞬间吓哭了那在怀里的小刘荣,刘启冷哼了一声,直接从他们身边走过。

栗姬咬着牙,同样冷哼了一声,抱着孩子也离开了这里。

第741章 妙计

“你个犬入的是康居王嘛?!”

刘长坐在上位,看着那被五花大绑,丢在自己面前的贼酋,开口说出了第一句话。

刘恒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陛下的意思是……西庭国冒功?”

刘长意识到自己将四哥吓了一跳,急忙解释道:“哦,我不是怀疑启那个竖子,我只是怀疑夏侯灶而已,这厮向来是个丧心病狂的,为了军功什么都干得出来,就怕他抓了别人,用武力来逼迫他承认自己是康居王,就给朕送过来求功了……”

刘恒作为御史大夫,听到这种话,自然是格外的严肃。

这可是要诛族的过错啊!

“我常常听闻神行将军的威名,原来他还有这般行为??”

“那可不,他原先将一王送来,说是大宛王……结果抓起来一审问,人家是坚昆王……他都给夏侯灶解释了自己不是大宛国,乃是坚昆,可夏侯灶不信,一直打他,最后那坚昆王就承认自己是大宛王了……我就怕这康居王又是别的什么王啊……”

刘恒沉默了许久,你这麾下倒是什么人才都有啊。

就这样的放在其他皇帝麾下,怕是早就连根拔起,宗族里一个人都不剩了。

刘长再次大声质问道:“你是康居王吗?!”

一旁的译者急忙进行了传译,那俘虏抬起头来,看着面色狰狞,身材魁梧的刘长,不知想起了什么,惊悚的点着头,大声的说道:“我是康居王!我是康居王!”

“你到底是不是?!”

“我是啊!!!”

“你给我说实话!!”

“我真的是康居王!!”

因为有前科的缘故,刘长看到人家那惊恐的脸,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而康居王看到皇帝的追问,神色更加惊恐,很是认真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

“你麾下原先有多少人口?!”

“我……我不知道啊……”

“混账!连自己麾下到底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你还敢说自己是康居王?”

康居王欲哭无泪,早知如今,当初就该勤勉治政,问问自家国相,不该整日吃喝玩乐,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证明。

好在,刘启的上书里明确的记录了康居国的情况,诸多国臣,领地之类的,可以确定,这人大概是真的康居王,刘长再三确定后,这才点了点头,质问道:“我大汉以仁义为政,曾多次好言相劝,让你善待百姓,受圣人教化,让你前来长安拜见,你周边有诸多小国,都已经接受大汉的恩德,迎娶了仲姓,成为大汉之君侯,你个康居小国,怎么敢不识好歹?!与朕作对?!”

康居王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急忙说道:“我不知道陛下的仁德,冒犯了陛下,实在是羞愧,请陛下饶恕我的性命,我再也不敢与陛下作对了!!”

刘长看到此人很是上道,顿时大笑了起来。

“不错,知错能改,朕非滥杀之人,既然你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可以住在长安,学习大汉的文字,圣人的道理,充实自己的才能,成为大汉的臣子!你可愿意?”

“臣愿意!!臣愿意!!”

刘长大手一挥,顿时就有甲士带着这位康居王离开了这里,康居王的脸上满是后怕和侥幸。

刘恒目送着这位大王离开,再次皱起了眉头,“长……你为什么要留着这些人呢?”

刘长很少会杀掉这些被俘虏的外王,当初的朝鲜王,扶余王,乃至后来的真腊王,坚昆王,大宛王,扶南王,百乘王等等,都没有被处死,刘长将他们都留了下来,安置在长安,甚至让他们迎娶仲姓女子,生下子嗣,让他们安心在长安生活,派人让他们读书,写写文章什么的,在长安最北部,就有一处街道,这里所安顿的几乎都是这些被俘虏的外王。

很多大臣也想不明白这件事,以自家陛下这般暴虐的性格,居然没有杀掉这些人来炫耀自己的武功?

刘长此刻却笑了起来,“四哥啊,这些人活着,可比死了更有用啊,杀掉他们很容易,可这有什么用呢?但留下他们,让他们都变成大汉的臣子,则有利与对那些土地的掌控,他们的君王都开始做大汉的臣子了,那他们国内的人还有理由来反叛嘛?扶余国先前几次动荡,我在派人镇压的时候,直接让扶余王的儿子随同大军前往,敌人不战而溃,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况且,我还时不时看望他们,让他们书写文章,他们的文章虽然写的不好,可以过去外王的身份来书写文章,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歌颂大汉之恩德,这对全天下的民心都是巨大的鼓舞啊……至于留下来的威胁,他们在有数万大军的时候,都不是我的对手,难道如今在长安,还能对我造成威胁嘛?”

刘恒若有所思,“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也不多说,你自己看着办,西庭国那边,不要赏赐太过……刺史那边传来的文书,指责西庭王偏爱妾室,轻视正室,后宫风气不正……”

刘长嘀咕道:“这刺史是没事做了嘛?后宫女人争风吃醋这样的小事也需要上书给御史?”

刘恒却很严肃的说道:“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里,就会弄得一家不和,分崩离析,若是出现在王宫里,那就会使得国内动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内乱……这怎么能说是小事呢?!”

“这是您儿子和儿媳的事情,朕就不参合了,您自己看着办吧,反正赏赐的事情我自己会下达……”

刘恒再次说道:“我这次前来找陛下,倒也不是为了西庭国的事情,还是运河,造船坊等诸事……臣与赵佗已经确定了大概的计划,张左相准备交由地方来做这些事,庙堂派遣一人统筹大局,督促各地相互配合,合力完成……左相举荐了大臣胡毋生和堪舆家罗镞来做这件事。”

“罗镞啊,就是那个楚太子的老师?他还懂运河?”

“工程之事,他们都有些了解,胡毋生为人公正,不会偏袒,不会被收买,有罗镞来协助他,这件事肯定是能办好的。”

“好,那就按着左相的想法来操办吧,不过,还是要多问问人家的意愿……不要逼迫人家去做事,被逼着去做事,和自发的去做事,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懂水运的又不只是他们一个堪舆家,还有墨家什么的……可以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四哥,明白我的意思吧??”

刘长兴奋的眨了眨眼睛。

刘恒抿了抿嘴,你这厮真坏啊。

……

“愿意!我当然愿意!我们都十分愿意!!”

罗镞激动的握着前来找自己的官吏的手,说什么都不愿意松开,而那官吏的手被他握的已经开始颤抖了。

这老头好大的力气啊。

官吏痛苦的收回了自己的手,急忙说道:“陛下说了,不能胁迫你们,要充分询问你们的想法,毕竟你们堪舆家很久不曾做过工程,而墨家也颇为擅长这些事情,若是你们不愿意,完全可以让墨家来顶上。”

“什么?”

罗镞大惊,急忙再次抓住了官吏的手,“不必那什么墨家!就让我们来办!我们绝对办的比墨家要好!!我可以给陛下立下令状,若是做不好,就砍我的头!!”

官吏再次颤抖了起来,第二次痛苦的缩回了自己的手。

说事就说事,能不能别这么折磨我的手啊!

官吏双手放在了背后,认真的说道:“可是墨家已经拿出了一套具体的执行方案,还积极的表示愿意代替你们来吃苦……”

“放屁!!”

“我们定然能做好!请您转告陛下,若是做不好这件事,我就领着弟子们一头跳进那江水里!!”

官吏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就急忙逃离了这里。

罗镞转过身来,看向了站在面前的诸多弟子们,在这些时日里,因为陛下的厚爱,堪舆家从一个频临灭亡的小学派,变成了一个还能传承的小学派……虽然还是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情况,可总算是逃离了灭亡的边缘,罗老师也不必再去抓人来上课了,说起来,他当下的弟子们也有四十余人,不容小觑。

况且,弟子里还有楚太子这样的大人物。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