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64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长撇了撇嘴,“不能让你参与,你是对这些很熟练,但是我还是很担心,若是让你参与制定,你会优先考虑怎么去挣钱,我开海可不是为了让你们更好的挣钱,是为了庙堂,出发点就不同,你还是安心在这里等着吧。”

吕禄有些悲愤的说道:“臣乃是建成侯,并非是商贾,陛下何以如此轻视我呢?”

“我就这么轻视你了,你能如何啊?”

吕禄顿时就泄气了,遇到耍流氓的皇帝,还能怎么办呢?

刘长也不理会他,只是翻起了一旁的奏章,看了片刻,刘长勃然大怒,“这个竖子!!我在这里忙着国事,这厮居然敢在长安惹事!”

吕禄一愣,正要询问,刘长便怒吼道:“派人去将夏王给我抓回来!!”

……

当刘安领着西北三王开开心心的走进厚德殿的时候,却听到了一阵阵凄惨的叫声。

四人走进来,就看到刘赐被挂在了墙上,刘长手持鞋履,打的刘赐惨叫连连。

刘赐看到大哥前来,急忙大声求助。

刘安也不好看着,火速挡在了两人的面前,“阿父!您这是做什么啊?勿要动怒,勿要动怒啊!”

刘长愤怒的说道:“这竖子不当人,一点都不给我省心,刚刚接到长安令的上奏,说他领着权贵在城内纵车,甲士不敢近,还在城外与人斗殴……我岂能饶他!!”

刘赐叫道:“阿父饶了……嗯??纵车?斗殴??”

刘赐忽然反应过来,叫道:“冤枉啊!!我的车被夏侯赐撞坏了,哪里能纵车?这几天我都在兵学里,上哪里跟人斗殴?!长安令陷害我!!”

刘安和西北三王脸色大变,刘安更是急忙皱起了眉头,大声的训斥道:“赐!大丈夫要敢作敢当!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何以说谎?!”

刘赐惨叫道:“我真的没有啊!这犬入的长安令!我非不饶他啊!!”

刘安严肃的说道:“阿父,您还是莫要为了这个竖子而动怒,我代替您来管教他,请您放心吧。”

刘祥也急忙说道:“是啊,是啊,这竖子现在还不认罪,仲父莫要为了他而气坏了身子。”

刘长此刻却缓缓眯起了双眼,“有宗室贵者与城内纵车,城外斗殴,甲士不敢近,臣惶恐,不敢制,好教陛下得知……这个宗室贵者原来是你们这些竖子啊!”

“仲父……你听我们解释……”

很快,五个竖子全部跪坐在了刘长的面前,刘长坐在上位,收起了鞋履。

五大竖子看起来都是狼狈不堪,唯独刘赐是最委屈的,正愤怒的看着身边的几个兄长,骂道:“你们犯事,却让我无端挨了一顿打,我未壮,壮了非要打回来!”

刘长瞪了他一眼,“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既然没有犯错,我打你的时候为什么不辩解?分明是心里有鬼!”

“仲父,过错在我们……”

刘长看着面前鼻青脸肿的西北三傻,更是气不打一出来,“还有你们三个,刚在身毒立了功,就狂妄的没了边?一个太子,三个诸侯王,也难怪甲士不敢近身,本来看你们都年纪大了,不愿意动手,可看你们做的这事!!”

刘卬不服气的说道:“仲父!我们没错!”

“您有所不知啊,那贼子欺人太甚,我们在长安城内游玩,本来也没有招惹是非,就看到一人当街戏耍目不能视之人,故意在那人面前丢杂物,想看他绊倒……我当时就没忍住,上前要揍他,结果他的跟班还挺多,缠着我们,他自己倒是跑了,我们纵车就去追,在城外追上了他们,按着就是一顿打……仲父难道觉得我们做的不对嘛?”

刘长顿时皱起了眉头,“哪里来的这般恶劣之人?”

“我们殴打他的时候,他可是好大的来头,说自己乃是吕家近亲……哼,打的就是他吕家近亲……”

刘长不动声色的说道:“可不能这么说……”

随即压低了声音,问道:“打的够狠不?记住了名字嘛?”

“打的老狠了,估计这辈子都不敢再欺负别人了,我差点把他的眼睛给扣下来了……名字也记住了……”

刘卬开心的说道。

刘长点了点头,“嗯,身为诸侯王,最好还是不要在私下里斗殴,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报官,让官吏来处置。”

“嗯,我们打完就报官了。”

刘长坐在上位,看着面前的几个人,让刘赐先离去,随即看向了三位犹子。

“西北的事情啊,我是完全交给了你们三个人,启啊,在他们里,你算是最有谋略的,我知道你的想法,也知道你这些年里的行为,但是我并不在乎,你们跟我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以我为父的……你想要开疆扩土,想要当一代贤王,我都不管你,但是吧,要对你的兄弟爱护些,有这样的机会,莫要忘记了他们,尤其是卬,要多与他合作,多帮衬!”

刘启急忙低头称是。

“卬,你性格勇悍,颇类我,但是治国就不是你的强项了,你要多听你两个兄弟的话,不要鲁莽的做事,不要过多的参与治国的事情,多听你麾下的劝谏,还有你兄弟的意见。”

“唯!”

“祥……你的年纪最大,这些年里也算是做的不错,可惜你没有启这样开拓的决心,安于现状,这也不算坏事,但是作为兄长,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启若是急着要操办什么大事,不论后果,你就拽一拽他,卬若是犯了傻,听不进劝谏,你就拉一拉他,你们三人要齐心协力,一同办事,如此,西北才能平静。”

“接下来,我大概是要忙着海外的事情,西北边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你们这三个竖子了,希望你们三个勿要辜负啊!”

三王急忙行礼,皆称是。

刘长这才看向了刘安,吩咐道:“带着他们做点正事,莫要再做这孩子般的行为了!”

“唯!!”

送走了这些竖子们,刘长的嘴角不由得挂上了一抹笑容,大汉西北交给这三个竖子,刘长倒是挺放心的,这三人虽然都不怎么样,但是好歹能稳得住事,三人也都是一同玩到大的,感情也不错,起码在这一代,不至于闹出什么事来。自己也就能安心操办海外的事情,不必太分心与边塞。

再过几年,等良和赐也就了国,北部边塞也会是三王鼎立,他们都是亲兄弟,彼此扶持,有老二坐镇,庙堂的压力就能少一些。

等他们多生几个孩子,看看其中有没有特别贤明的次子,可以封到南边去。

分封制虽然有不少的坏处,可是在当下是真的实用。

三王刚刚走出了皇宫,就被刘赐给拦住了。

“几位兄长,因为你们的缘故,我可是挨了一顿打,你们不给点补偿,说不过去吧?”

看着面前模样很是凄惨的刘赐,几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该给,该给。”

刘赐这才少了些怨气,他信誓旦旦的说道:“诸位兄长,等我就了国,你们若是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一声,我那两百多万骑兵,随时能赶到你们身边,保护你们!”

“两百万铁骑?好嘛,这还需要我们给什么补偿啊……我举国也不过五千骑兵……倒是你该援助我们啊!”

“别,别……其实我国内只有几百个骑士……”

第793章 福之为祸

倭郡,樊将军城。

随着一阵豪爽的笑声,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走进了将军府内。

“君侯!许久不见,您这是愈发的硬朗了,果真类父!豪杰也!”

来人朝着樊伉行着礼,嘴里也没有放下对他的吹捧。

只是,樊伉板着脸,坐在上位,看向这人的眼神并不是很温和,樊伉的脸色很是凶狠,死死瞪着此人,“你这厮还敢回来见我?!”

来人唤作丁安城,乃是阳都敬侯丁复的孙子,他的大父在开国君侯里排名第十七位,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可樊伉对他的态度却很是恶劣,对他很是不喜。

不只是樊伉,就是樊伉麾下的几个副将文吏之类,此刻也是很愤怒的瞪着此人。

“将军,此人狡诈,上次所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忘却,可以将他打出去!免得又中了他的算计!”

有副将愤怒的说道。

樊伉正要开口,郡丞却拦住了樊伉,低声说道:“将军,此人乃是燕王所派的,若是就这样赶出去,将军固然解恨,只是对燕王有不敬之意……这次有吾等在,您不必担心,只管询问他的来意。”

郡丞唤作直不疑,乃是太子的心腹之一。

在樊伉上书庙堂,请求庙堂给自己送一批大臣之后,刘安就将自己的一些门客派到了这里来,其中直不疑更是成为了当地的郡丞,辅佐樊伉来治理地方。

可以说,在所有偏僻的地区,都能找到太子的门客,不少边塞地区的官吏系统都是太子系所构成的。

樊伉愤怒的看着丁安城,大声的说道:“上次你来我这里,我与你商谈互相迁徙胡人的事情,你详细的询问了我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可是回去之后,你就劝谏燕王,让他在内部进行迁徙,不与我们合作,盗取了我们的想法,用来治理你们自己的领地……你们燕国倒是很惬意,四处迁徙国内的胡人,弄得百姓大量外逃到赵国……我呢?!今日你再次前来,就必须要给我一个交代!否则,就算你是燕王派来的,我也要将你丢进海里喂鱼!他人怕了那燕王,乃公可不惧!!”

“今日就是燕王来了,也得给我个交代,否则照样丢进海里喂鱼!!”

樊伉的声音很是洪亮,虎目圆睁。

丁安城皱了皱眉头,樊伉当然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他并非是一般的郡守或者将军,他的阿父是舞阳武侯,阿母是太后的亲妹妹,妹妹是皇帝的妃子,自己更是自幼跟皇帝一同玩到大的,在群贤里也属于是最不能招惹的人了。

他连忙跪坐在樊伉的面前,苦涩的说道:“将军啊,这件事并不能怪我啊,我是如实对大王告知这些事情的,可是大王身边的谋臣并非我一人,他们都说与倭郡联络,实在麻烦,不如在国内迁徙打乱,就没有采用我的建议……君侯啊,我对您向来是极为尊敬的,从来都不敢轻视您啊,不然,我当初又何必往来奔波呢?”

“若是我真的有对不起您的地方,又怎么敢来找您呢?”

“上次的事情,确实是燕国对不住您,我愿意代替我家大王向您请罪。”

丁安城说着,又再三大拜。

樊伉脸上的怒火总算是消弱了不少,随即冷笑着问道:“这次又前来我这里,不知是又打起了什么坏主意?”

丁安城急忙说道:“怎么敢对君侯有不敬之意呢?这次前来,是为了补偿先前的过错而来。”

“哦?燕国还能有这般心思?”

“君侯对我燕国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燕国上下,对君侯都是极为的敬爱……我家大王……”

“好了,说吧,准备如何补偿啊?”

丁安城笑着说道:“我这次并非是独自前来,我还带回了半岛以及扶余地的三万胡人,因为我们的船只不足,他们要分批送来,大王决定要与君侯互换国内的胡人,另外,大王还特意送来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帮助您来治理倭郡……大王知道您修建城池的不便,特意委派了很多的匠人,想要帮助您修建几座城池,加强与你们的贸易……”

“为了通商便利,我家大王还准备免去倭国船只的停靠以及商税等,愿意与君互免,只愿君侯能给与几个位置,让我们修建港口,方便与您的合作……”

樊伉瞪圆了双眼,只是因为有上次被欺骗的先例,他不敢太相信面前这个家伙。

“你能如此好心?相助这么多?你们到底有什么图谋的?!”

丁安城抿了抿嘴,“不敢欺骗君侯,没有什么图谋,就是愿意全力与您合作,没有其他想法,君侯有所不知啊,自从上次的事情后,陛下就写了书信,将我家大王训斥了一顿,要他全力与您合作,故而如此,请您谅解……我们这次就是为了补偿原先的过错,绝对没有任何的非分之念……若是您觉得可以,我们现在就可以联名上书……”

直不疑轻笑了起来,“您远道而来,怕是有些疲惫了,可以先去休息,我们晚点再谈论这件事。”

丁安城有些不甘心,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看到眉头紧锁的樊伉,又怕激怒了他,只好行礼后离去。

等到他离开了,樊伉方才狐疑的看着直不疑,“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先他们可是半点都看不起我们,这要么是卿当了皇后,要么是代王登基了……否则没有理由啊!”

“将军慎言啊!!”

直不疑差点就要捂住樊伉的嘴,看了看周围,方才无奈的说道:“我目前也看不出他们的想法,只是,他们忽然对我们如此客气,还要给与这么多的援助,这一定是有图谋的,将军啊,我觉得,这样忽如其来的好处,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我听闻,忽如其来的福气,伴随着巨大的祸患,我们如今齐心协力来治理此处,教化当地的百姓,开了数个城池,只要安心做事,凭借着此处的优势,迟早都能发展起来,何以去索要燕国的好处呢?”

“燕国是大国,国力胜过我们数十倍,不会无缘无故的对我们示好,最好还是拒绝了吧。”

其余将领和文吏在此刻却是愣住了,他们都低下头来,回味着方才丁安城所说的好处,说到底,其实他们也很心动,倭郡有着自己的优势,可短板也很明显,方才宁安城所说的那些,能很好的解决他们现在的诸多麻烦,能让他们少奋斗十年,他们怎么会甘心就这么放弃呢?而樊伉看起来也是有些纠结,迟疑。

他们还在犹豫不决,可宁安城这里却很是急切,几次要求拜见樊伉,整日都是急躁不安的模样。

为了能见到樊伉,他甚至还增添了很多的好处。

更多的赞助,更多的人口,甚至愿意免费为倭郡提供启蒙人才……

樊伉已经是有些坐不住了,他来到倭岛这么久,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援助,而副将和文吏们,也纷纷上书请求樊伉答应下来,唯独直不疑,还是坚定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可接受。

樊伉无奈之下,再次接见了丁安城,这次减免,樊伉开门见山的问起了原因。

“你若是不说实话,我是不敢接受的,非要告知我实情才行!!”

“若是再敢用瞎话来糊弄我,我现在就将你驱赶出去!”

丁安城苦笑了起来,“君侯,事到如今,臣也不敢再瞒着您了……是这样的,代王就了国,代国与燕国是近邻,向来是互相帮衬的,可是代王觉得燕国原先的行为对您不够尊敬,就不愿意与我们继续合作,我们这才前来补偿,只愿您能宽恕我们过去的罪行,能与我们联名上书……”

樊伉恍然大悟,顿时仰头大笑了起来。

“原来如此!”

“我那犹子,倒是知道为他舅父出气啊!你早说这些,我又何必迟疑呢?”

“我们三国本来就近,本就该互相帮衬,你们燕国先前的作为可是不太地道!”

丁安城笑着点头,“往后肯定不会如此。”

樊伉也安下心来,“联名上书是吧?可以,现在就与你上书!”

如今的联名上书,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诸侯盟誓,双方就一问题达成协议,随即将合作内容上书给庙堂,跟过去的诸侯盟誓所不同的是,过去违背盟誓了没有人管你,可现在违背了其中的内容,那庙堂可就不会惯着你了……樊伉正要取来笔墨,直不疑却再次挡在了樊伉的面前。

直不疑这个人,哪怕是在太子的门下,也是很得众人的拥戴。

此人平日里沉默寡言,对待任何人都是谦逊有礼,从来不会对别人发火,宽容大度,被称为太子门下的长者……不是因为他年长,而是因为有长者之风。

自从他来到倭岛之后,也是全力辅佐樊伉,联系当地的官吏,以宽厚的风格得到了众人的喜爱,就连樊伉也很重视他的意见,否则也不会再三询问宁安城。

可是此刻他再次阻挡,樊伉就有些不理解了。

“直君啊,他也说了自己的理由,这并非是什么坏事,三家合作,这是好事啊,您这是何必呢?”

直不疑还是那副憨厚老实的模样,他先是请求樊伉原谅自己的失礼,随即看向了宁安城,“这位君子,我是知道您的,您是都阳敬侯的嫡孙,开国十八侯之一……当初在长安犯下了些过错,如今在燕国做事,您有如此尊贵的身份,每次却都急着立下功勋,不能以诚待人,这实在不是开国功侯的子孙所该做的事情啊,您的大父所立下的功勋,能给与您施展才能的机会,可不计后果的谋取功劳,会葬送了你们一家的富贵,更是会堕了你们家族的威名。”

“我请您深思,勿要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大丈夫要立下功劳,要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不能通过一些狡诈的手段啊。”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