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10章

作者:寂寞剑客

崇祯对李香君的尊重当然是发自内心,怕唐突佳人嘛。

虽然霸王硬上弓、凭借权势为所欲为好像也是挺爽的,但那终究只是低级趣味,对于皇帝玩家来说实在太low。

当下崇祯苦笑一下说:“李卿,你别听高起潜这老货胡咧咧……”

然而还没等崇祯说完,李香君就抢着说道:“圣上,臣愿意侍寝。”

“啊?”崇祯啊一声然后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接李香君的话。

跟李香君说,那你就留下来侍寝吧,好像挺无耻的,可如果跟她说朕不勉强你,你回去吧,又实在虚伪,毕竟他现在想得要命。

李香君却自顾自说道:“臣愿意侍寝,也愿意放弃当女将军的梦想,但是圣上能不能不要把臣关在宫里,让臣继续留在戏班唱戏?”

“咳,这个……”崇祯这就有些不乐意。

如果真的收了李香君,唱戏肯定是不能唱了。

不光是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不会答应,他也不愿意。

见崇祯这样,李香君就知道留在戏班唱戏也是没指望。

“好吧,可以不唱戏,但是圣上外出时能不能带上臣?”李香君峨眉轻蹙,一双美目也是微微泛红,看上去格外显得楚楚可怜,“圣上不用给臣后妃的名分,只当个宫女或者女使都是可以的,只求不要一直关在皇宫里。”

“咳,那个……”崇祯顾左右而言他。

李香君一颗芳心便沉下去,这也不行吗?

却忽然又听到崇祯跟她说:“其实你可以接着当将军。”

后妃当戏子唱戏肯定不行,当武将好像就没有明文规定过不允许。

而且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后妃领军的先例,妇好甚至还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还有西夏梁太后、前秦毛皇后以及唐朝的平阳公主都曾以女子身份领军。

只要能在历史上找出成例,就不怕那些御史言官作妖。

而且相比把后妃留在宫里,崇祯更愿意把她们带在身边。

崇祯非常清楚将来的规划,他这辈子呆在皇宫的时间估计会非常非常少,相比留在皇宫里过安生日子,他更喜欢折腾,尤其喜欢带着军队到处打仗。

总而言之,相比留在皇宫里勾心斗角,他更愿意开疆拓土。

所以让李香君继续当将军就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带她在身边。

听到崇祯这话,李香君却是惊喜莫名:“圣上,你此话可当真?”

“君无戏言。”崇祯笑着说,“朕何曾说过假话?”

“那,那……”李香君俏脸慢慢变红。

看到这,崇祯便再也忍不住。

过来吧,你!

……

行辕外,堵胤锡皱着眉往自己寓所走。

“都宪?都宪!”身后忽响起一个声音。

回头看,却是兵部武选司郎中兼暂摄援剿徐州总兵事金铉。

“是金郎中啊。”堵胤锡对着金铉一揖,又问道,“有一事,不知你听说没有?”

“何事?”金铉讶然说道,“都宪如此重视,想必不是小事。”

堵胤锡道:“是小事,但也不是小事。”

金铉笑道:“到底何事?说得下官都糊涂了。”

堵胤锡便小声说道:“圣上方才召李参将去了行在。”

“嗨,你说这事呀?”金铉摆摆手说,“食色性也,圣上春秋正盛,召人侍寝不也是人之常情么?此事不足道。”

堵胤锡道:“问题是圣上召的是李参将。”

“这不挺正常的么?”金铉道,“若召的是王参将或曹参将才麻烦。”

“嗨,不是那意思。”堵胤锡道,“我说的是李参将的身份不太合适。”

“不过就是个嫔妃,甚至都未必是嫔妃,要何身份?”金铉摇头说,“就算诞下皇子也不是嫡子,更不可能威胁太子的地位。”

“倒也是。”堵胤锡顿时也释然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太子地位稳如磐石。”

“甚至连定王和永王都是撼动不了,遑论其他皇子?”

“所以说,都宪你有什么好忧愁的。”金铉笑着说道。

“嗨,我这不是还有个御史身份嘛。”堵胤锡自嘲道,“职责所在,不敢轻忽。”

“说到御史,我倒是更担心都宪您的一位同僚。”金铉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都察院那位左佥都御史。”

“左述之么?”都胤锡脸色也是一沉。

左光先现在也算是名人,名声甚至不亚于他的兄长左光斗。

这也说明传言都是真的,大明朝的御史言官想要快速成名,怼皇帝、骂皇帝就是终南捷径,海瑞痛骂嘉靖一战成名,左光先怒怼崇祯之后也一朝成名。

只不过在堵胤锡的心里,左光先是断然无法跟海瑞相比的。

海瑞是真正的诤臣能臣,但是左光先算个什么?宰辅门下一走狗耳。

“正是此人。”金铉点头道,“左光先审查内务府账目,也不知查得如何了?”

“此事倒无须担心。”堵胤锡摆手说,“内务府副主事马鸣騄官声还是不错的,我相信他不会胡乱伸手授人以柄。”

“都宪你是真糊涂,还是在假装糊涂?”

金铉摇了摇头又道:“此事就不是马副主事伸不伸手的事,左光先若真想抓内务府的把柄,怎么也能抓到把柄。”

“马副主事能清廉自守,底下吏员呢?”

“就算马鸣騄驭人有术,底下吏员也能清廉自守,可内务府大小也是个衙门,就半点没有请托之事?薪水俸禄又是否有多给多支?”

顿了顿,金铉又说:“我可是听说内务府的薪水颇为丰厚,远胜过其他府寺,甚至连内阁六部之吏员也颇不如,对此京中吏员早就怨声载道。”

“啊这?”堵胤锡皱眉道,“不至于此吧?不至于。”

“不至于。”金铉道,“都宪你把他们想得太清高了。”

说此一顿,金铉又道:“当年他们清算阉党、浙党、齐党及楚党中人时可是无所不用其极,风闻奏事、捕风捉影,此皆是彼辈拿手好戏。”

堵胤锡顿时就沉默了,党争误国,党争误国哪!

“众正盈朝?我呸!”金铉对着南京方向呸一声,又骂道,“皆蠹虫耳!”

堵胤锡想了想又说:“我还是觉得不至于,眼下徐州大战正酣,彼辈于此时挑起党争只会误国误民,贻害无穷。”

“我担心的就是这。”金铉沉声道,“眼下徐州城被建奴围得水泄不通,与外界的消息往来几乎完全隔断,永王又年幼,朝堂中之大小事务还不是由彼辈一言而决?很难说这些人就不会来一次大明朝的灵武之变!”

“灵武之变?”堵胤锡勃然色变,“他们不敢罢?”

“有何不敢?”金铉冷哼一声道,“都宪莫非忘了万历二十三年之蓟州兵变?”

堵胤锡当即沉默了,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堪称是大明朝的耻辱,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为了赖掉浙兵之饷银及赏赐,竟授意蓟镇总兵王保将3700名手无寸铁的浙兵射杀在蓟镇之大校场,事后还污称浙兵意图造反。

“此等丧心病狂之事他们都能干得出来,还有何不敢?”

说到这一顿,金铉又说道:“更何况彼辈也并非是傻瓜,定然也能看出圣上绝不会只满足于在归德均田,待北方平定,圣上势必要在江南发起均田,古人云,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如此一来彼辈就更有理由发动灵武之变!”

“此事应该不至于。”堵胤锡连连摇头道。

“朝中之衮衮诸公断无可能如此不识大体?”

“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金铉喟然说道,“如若不然,徐州危矣,大明国祚危矣,我汉家衣冠及宗庙社稷皆危在旦夕。”

“不至于。”堵胤锡连连摇头。

“朝中衮衮诸公断然不至于此。”

第二百六十七章 要出大事

内阁首辅史可法已经气得告病在家。

现在主持内阁工作的是次辅高弘图。

这天早上,高弘图就把左佥都御史左光先召到他的值房。

“下官左光先,参见次辅。”左光先恭恭敬敬的长揖到地。

左光先能从正七品十三道巡按御史连升六级,直接晋升正四品左佥都御史,仰仗的就是次辅高弘图的力推。

为此差点跟史可法反目。

所以左光先对高弘图也是感恩戴德。

这次高弘图让左光先找马鸣騄的茬,左光先也是十分卖力。

“起来吧。”高弘图一边继续写票拟,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内务府的账,你查得怎么样了?可有发现什么谬误之处?”

好家伙,敢情高弘图压根就没有听史可法的。

当初史可法让都察院暂停查内务府账,左光先却根本没停。

“次辅,暂时还没有查到什么谬误处。”左光先压低声音说,“但下官相信,内务府的账目不可能没有问题,几百万两银子的度支,就不信马鸣騄能忍住不从中啄一嘴,所以只要坚持追查下去,就一定能查出问题。”

高弘图手上毛笔便不由得停顿在空中。

这就是没查出问题?马鸣騄竟然真没有伸手?

过得片刻,高弘图又问道:“马鸣騄没问题,那么内务府呢?”

“内务府?”左光先一下子没有听懂高弘图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即愣在那。

高弘图的脸色当即垮下来,没好气道:“内务府现在百多号人,马鸣騄这个副主事没有问题,底下那些吏目、掌固、录事也都没有问题?”

“这么多钱粮债券过手,人人都能如马鸣騄般清廉自守?”

“纵然是人人清廉自守,内务府难道就没有滥支薪俸及年例之问题?”

说此一顿,高弘图又恨铁不成钢的说:“这些事也需要本阁部教你吗?”

“明白了,下官明白了!”左光先眼睛亮起来,当即兴冲冲的转身离去。

出门之前,左光先心忖,到底是阁老,眼界就是比他高,看得也比他远,一下就找到内务府的突破口,马鸣騄啊马鸣騄,这回你跑不掉了。

左光先前脚刚走,解学龙后脚就进了高弘图值房。

“高阁老。”解学龙小声问道,“左光先还在查内务府呀?”

“原来是解阁老。”高弘图搁下毛笔,又从鼻梁上摘下老花镜,叹息道,“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担起这个职责,不查不行哪。”

同为内阁之宰辅,解学龙岂能听不出高弘图的弦外之音?

别看他们身为内阁宰辅,整个大明朝廷的政柄皆出自他们四位阁辅之手,但其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阁老的风光下也隐藏着诸多无奈。

整个官场就像一张大网,他们也不过是网中之人。

但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总得有个轻重缓解吧?

当下解学龙劝道:“高阁老,如此行事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

“你这叫什么话?”高弘图皱眉说道,“惩贪除恶当只争朝夕,岂能缓图?”

解学龙便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有心想说如今江南的缙绅商贾已不是一条心,但是又怕高弘图听不进去,甚至反过来怀疑他的立场。

好吧,事实就是解学龙的立场确实已经发生转变。

整个江南的缙绅商贾也不再像之前那般铁板一块。

圣上搞的市易所和债券买卖,固然搞得许多缙绅商贾倾家荡产,但是也有不少像他们解家这样的缙绅商贾从中大赚一笔。

所以现在很多人念圣上的好。

因为圣上能够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机会。

最近几天,连续有故交旧友、同年同乡甚至同窗前来找他叙旧,言辞之间对圣上的力保可谓毫不掩饰,甚至于隐含警告。

这些人的意思解学龙自然都懂。

他们显然也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所以寄希望于他解学龙能出面阻止。

但是看高弘图这个态度,解学龙就知道多言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