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2章

作者:寂寞剑客

其中一个流贼还自作主张将兜鏊的面甲拉开。

“总算是不虚此行,也总算没有辜负主上的期……”

李岩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目光扫过崇祯脸上,然而下一霎那,李岩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住,没说完的话也是嘎然而止。

“兄长,你怎么不说了?”李牟问道。

李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跟着猛的转头看向崇祯。

下一刻,李年脸上的笑意便也凝固住,没有胡子?这不是崇祯!

“老三,你这是咋了?见鬼了?”李牟拿手在李年面前晃了晃,见李年毫无反应便也跟着勒马转身,把目光投向崇祯身上。

再然后,李牟也是一下愣在那。

“怪了。”李牟道,“怎么没胡子,看着不太像哪。”

“像什么像,这根本就不是崇祯!”李年厉声大喝道,“这就是个太监!”

“我们中了关宁军的金蝉脱壳之计了!”李岩沉声道,“他们弄了个假的崇祯挑起我们跟拱兔部落的混战,却带着真的崇祯逃走了。”

“好心计啊,关宁军这是早有预谋啊。”

“兄长放心,他们跑不掉。”李牟说完勒马转身。

然后下一秒,李牟便也愣在原地,整个人都傻掉。

李岩和李年跟着猛然转身,随即也是瞳孔猛然间收缩。

只见刚散开的薄薄晨曦中,一支全副武装的骑兵已经幽灵般立在河湾外,既便是最保守估计,也至少拥有上千骑之众!

“这是?”李年难以置信的道,“关宁军?”

关宁军抢到崇祯之后没有逃走,反而到了护墙外列阵?

“不可能!”李牟断然道,“关宁军在强攻明军大营的战斗之中损失惨重,能够剩下三四百骑就不错了,哪还有这么多?”

李岩却忽然明白了,说道:“没错,他们就是关宁军!”

“啊?”李年和李牟愕然回头,瞠目结舌的看着李岩。

李岩却沉声说道:“看起来,我们不是中了关宁军的金蝉脱壳之计,而分明是中了崇祯的瞒天过海计以及借刀杀人计啊!”

“啊?瞒天海海?借刀杀人?”

李年和李牟更懵,这都哪跟哪?越说越玄乎了。

“对,瞒天过海!”李岩凛然道,“之前关宁军对明军营地的强攻是假的,这不过就是关宁军配合明军上演的一出好戏罢了。”

“假的?不能吧。”李牟茫然道,“那放铳可不是假的。”

李岩道:“放铳当然是真的,但是肯定没有装铅子,所以不会造成杀伤,还有关宁军的箭矢多半也去了箭头!”

这一切说起来长,其实也就片刻。

兄弟仨说话之间,对面关宁军阵中忽然响起喇叭声。

伴随天鹅音响起,原本像雕像般肃立在草原上的骑兵便立刻开始了冲锋,向着刚刚与拱兔部大战了一场的流贼骑兵冲杀过来。

“撤!”没有丝毫犹豫,李岩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大顺军的骑兵刚刚与拱兔部的骑兵恶战了半个多时辰,无论战马还是将士的体力都消耗得很严重,所以这仗根本没有办法打。

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紧跑。

就是不知道,最后能跑回去几个?

胡心水的这一千夷丁可都是蒙古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总好过全军覆灭。

……

一千夷丁追着流贼骑兵很快就跑远了。

明军营地中却响起了难以抑制的欢呼。

金铉、王家彦、吴麟征、巩永固等文官勋戚感觉就跟做梦似的。

就在不到两个时辰之前,这里都还是四方对峙的混乱局面,而且明军还是力量最为弱小的那一方,要不是凭着地形及预设的工事,只怕早就被人灭掉。

然而短短两个时辰之后,这里的局面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拱兔部落的两千骑兵被打得狼奔豖突,流贼的两千骑兵也被打得丢盔弃甲,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则还是关宁军左营的一千夷丁!

这一千夷丁莫名其妙就从敌军变成了他们的友军!

金铉和王家彦自诩知兵,也从不敢想,用兵竟然还能这个用法。

两人忍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站在护墙后的那个背影,心中忖道,圣上用兵,称之为用兵如神真是实至名归,能在如此绝境下翻盘,也只有军神。

胡心水也有些心情复杂,他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今天凌晨之前,如果有人告诉他能这么破局,肯定啐对方一脸,想什么呢?你当打仗是小孩过家家,玩呢?

你说流贼会信他们就会信啊?

你说拱兔部会和流贼打起来他们就会打起来?

然而最终结果,却是狠狠的打了吴心水的脸。

流贼不仅信了关宁军和明军之间的这场混战,拱兔部也果然跟流贼爆发混战,而且打了个昏天黑地,直接把两家都打残。

只能说,圣上策划的太精妙!

对流贼和拱兔部的心理把握,简直妙到巅毫。

于是不可遏止的,一个念头便从胡心水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也许为大明朝廷而战为崇祯皇帝而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至少从目前看,活着离开草原是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将来,没准真能一路杀到南京呢?

真要是这样的话,他胡心水岂不成了赴难元勋?就跟当年跟随太祖高皇帝打下江山的淮西勋贵,还有跟着成祖文皇帝夺了江山的靖难功臣,捞个国公绝不在话下,没准真有机会闹个郡王,亲王什么的他是不敢想。

胡心水的心思一下活泛起来。

不过还是得看,看有没有机会杀回南京。

如果真有机会杀回南京,真就死心塌地跟了崇祯。

背对着众人的崇祯却却忽然转身回头,笑着说:“朕也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那样的神仙人物,都是那些神棍道士编出来欺骗愚夫愚妇的,朕可没有这样的本事,这次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巩永固以及王家彦等勋贵官员面面相觑,圣上这袒诚得有些过了啊?

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的,怎么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看来京师沦陷、丢失祖宗陵寝这事对他的刺激确实不小,以致于整个人性情大变。

但这对于大明,似乎反而成了一件好事。

崇祯又说道:“说实话,这次深入草原,朕确实存了拿拱兔部落来练兵的念头。”

“要不然,带着从朝阳门溃围的这一千乌合之众,朕可没多大信心活着杀回南京。”

“所以朕想通过跟拱兔部落这样的小部队打几仗,来个以战代练,至少得见见血,不至于被流贼一冲立刻就土崩瓦解。”

“但要说朕能预知今天这般局面,那是胡说八道。”

“朕不仅没有料到流贼会追上来,更没料到关宁军也会找过来,要不然早就找个隐秘的山谷躲起来了,又哪敢在草原上乱跑?”

崇祯说着就乐了,勋贵官员们也跟着笑。

王家彦笑过了又道:“通过这一次的哈喇河套之战,臣对于圣上的用兵之能已经是再无怀疑,纵然是太祖成祖再世只怕也是不过如此,以后再遇到战事时,圣上就是让老臣单枪匹马前去攻杀几十万流贼也是绝不会有一丝见疑。”

听到这话,其他官员及勋贵不由侧目以视。

王家彦的这个评价,可是相当之高啊。

“臣也是。”金铉跟着严肃的说道。

“两位爱卿过誉了。”崇祯笑道。

“不过你们放心,朕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两位爱卿皆督师之才,用来冲锋陷阵浪费了。”

在崇祯的内心,金铉或有督师之才,王家彦就算了。

不过在这种时候没有必要瞎说大实话,干吗要扫人兴?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屁颠屁颠跑过来:“万岁爷……”

高起潜这老阉货,竟然没死。

第二十九章 追赃助饷

“高伴伴,你竟然没死?”

崇祯也颇感意外,这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高起潜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到崇祯的马前,一脸谄媚的道:“圣上洪福齐天,老奴沾了一丁点的福气,才侥幸活下来。”

崇祯道:“行了,就跟在朕的身边伺候吧。”

这次不行,下次再给你找机会,终归让你当成太监王才好。

高起潜应了一声嗳,然后乐颠颠的牵过崇祯战马的缰绳。

崇祯又回头说道:“抓紧时间收拾行装吧,然后启程南下。”

王家彦上前一步道:“圣上,接下来是不是要返回燕山暂避?”

“说对了。”崇祯颔首道,“察哈尔蒙古大军将至,草原我们是不能再呆了。”

胡心水便跟着说道:“拱兔部落已经遭重创,其余部落只是要驱逐我们即可,此时返回燕山暂避乃是明智之举。”

崇祯心下便一动,胡心水开始献策了?好现象啊。

不过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回到燕山也并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了,察哈尔蒙古的部落联军不会为了拱兔部落进入燕山跟咱们拼命,但是流贼绝不会善罢干休,李岩的先锋骑兵之后肯定还会有大军!”

王家彦道:“但总不至于比之前还糟。”

孟兆祥和吴麟征等官员也道:“是啊,这么难的绝境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又有了关宁军一千夷丁,区区几千流贼又何足道哉。”

高起潜道:“主要是圣上洪福齐天,有列祖列宗保佑。”

“闭嘴!”崇祯脸色当即垮下来,骂道,“什么洪福齐天,什么列祖列宗保佑,全都是屁话!朕能活到现在靠的是将士们的浴血奋战。”

附近的明军将士便齐刷刷向崇祯看过来。

高起潜却是唯唯后退,心说又拍马腿上了。

如今的圣上可真是难伺候啊,日子不好过。

……

李自成也觉得日子不太好过,治国太复杂。

这不大明“前首辅”魏藻德还有“次辅”陈演又带着几百个三品以上的高官,跑到承天门外跪地请愿来了。

李自成要出门办事,结果被堵个正着。

面对魏藻德的诘难,李自成生气的道:“用你?用你我怕是要成为崇祯第二。”

“主上此言大谬矣。”魏藻德大言不惭的说道,“臣实有宰相之才,崇祯因不听臣言,致有今日,若是肯听臣言,又何至于沦落成丧家之犬。”

“住口!”李自成这下真怒了,大骂道,“崇祯再怎么不堪也是君,而且还提拔你当了伪明首辅,你不思上报君王下安百姓,却反而跑到我这求官,还骂故主是丧家之犬?但凡还有点人臣本分,你就应该效仿倪元潞、李邦华他们杀身成仁。”

就在大顺军进入北京的那个夜晚,就在崇祯率领一千乌合众突围的那一晚,以吏部尚书倪元潞以及兵部尚书李邦华为首的上千名官绅士子,都在绝望中上吊或者投井,甲申国难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上演。

面对李自成的训斥,魏藻德却毫不脸红。

反而厚着脸皮说道:“主上乃是旷世名君,微臣早有辅佐之意。”

李自成闻言顿时气极而笑,指着魏藻德鼻子骂道:“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来人,把这老匹夫投入大牢,严刑拷问!”

魏藻德他们的逼宫,终于替自己招来了杀身大祸。

自从进入北京以来,刘宗敏和牛金星就一直在劝李自成展开大规模追赃助饷,只是因为有李岩以及宋献策拦着,所以一直处于左右摇摆之中。

但是现在李自成心中的天平终于倒向刘宗敏这边。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顺军的军饷也已经告磬,急需银子。

当下李自成对随行的刘宗敏说道:“看来我们对伪明的这些降官还是太客气,一个个都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刘宗敏大喜道:“大哥,你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