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84章

作者:寂寞剑客

……

数日后,崇祯的御辇再次出现在了乌衣巷口。

说是御辇,其实就是一辆再普通不过的马车,甚至连那些高门大户的马车都比不上,在这方面崇祯是真的不讲究。

崇祯觉得,只有弱者才会讲排面。

讲排面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得到别人肯定?

但是真正的强者,需要别人肯定?不存在的。

真正的强者,穿双布鞋都能胜过别人穿名牌。

如果不是马车前后的数十骑全副武装的夷丁,南京百姓甚至很难把这辆普通的马车,与皇帝的御辇联系起来。

崇祯穿着铁札甲,铁札内还穿着一身锁子甲。

头上戴着凤翅盔,脸上也蒙着面甲,只剩下两条狭窄的眼窟可以视物。

透过狭窄的眼窟,崇祯不停的打量着来燕桥两侧的行人,时不时的还会扫过马车内,隔着薄薄的帷幄,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身影斜依车窗。

马车驶过来燕桥,又缓缓驶入到狭窄的乌衣巷。

就在这时,右侧一家茶馆二楼的临街窗户内有人影一闪。

随即就是“咻”的一声尖啸,一支弩箭便闪电般射穿马车薄薄的帷幄,正中靠窗而坐的那个模糊身影,接着是一声痛哼。

“有刺客!”胡国柱立刻大吼起来,“茶馆二楼!”

夷丁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胡国柱话音刚落,七八个夷丁便迅速做出反应,其中的六七个夷丁翻身下马冲进茶馆一楼。

两个夷丁则直接在马背上站起身来,接着一跃,就伸手攀住了茶馆二楼楼板,然后直接就翻上了二楼,又从窗户翻进去。

可惜的是,刺客的速度比他们更快。

当夷丁冲进茶楼,刺客早不知去向。

“去后门!”兀把炭大吼道,“刺客从后门走了!”

夷丁当即兵分两路,一部分从茶馆后门往外追,另外一部分则绕过茶馆迂回。

而这时候,乌衣巷口已经乱成一团,圣上遇刺的消息在短时间内传遍秦淮河,又在短短半个时辰内传遍了全城。

当天晚上全城大索。

……

次日上午,戒严仍未解除。

骆养志想让骆虎出去打听一下消息,看看崇祯死了没有,结果出去不到片刻便又回到了二楼的上房内。

“咋这么快就回来了?”骆伥问道。

“根本出不去。”骆虎说道,“外面街上全是官兵,会馆大门都被京营兵封了,说是要等到应天府的检查之后才可以解除。”

“这么大阵仗?”骆养志道,“看来崇祯多半死了。”

“二爷你放心,崇祯死定了。”骆伥极为笃定的道,“我那一箭是照着他胸口射的,而且绝对是射中了胸口,绝对错不了。”

骆养志道:“箭头抹有剧毒,只要射中那就死定了!”

“所以嘛。”骆伥嘿嘿笑道,“二爷,我们可以回了。”

“那不行。”骆养志摆手说,“还得有确切消息才行。”

正说话间,外面响起“嘭嘭嘭”的敲门声:“开门查行脚!”

骆养志给骆虎使了个眼色,骆虎便上前将房门打开,门刚开,便有两个应天府的衙役推开骆虎闯进来,上下左右打量,最终目光锁定了骆养志。

“二位差爷,你们这是?”骆养志站起身,抱拳作揖。

“你们是哪里人?”一个衙役虎着脸问道,“来留都有何公干?”

“回差爷话,我们是青州府诸城县的行商,这次来留都是贩米。”

“贩米?”衙役上上下下打量着骆养志,又问道,“可有官府公函?”

“啊这,还要官府公函?朝廷不是已经明令取消了么?现在行商连路引都不需要了,大明境内人货两便。”一边说话,骆养志一边塞过去一锭碎银。

拿了碎银子,衙役的脸色明显好看多了,又说道:“这几天别到处跑,要不然把你们自己个搭进去,谁也救不了你们。”

骆虎道:“敢问差也,出了何事?”

“别瞎打听。”衙役训斥道,“知道的太多对你们没好处。”

“还不退下。”骆养志训斥了骆虎一句,又向那衙役道歉,“真对不住,我的这位长随从未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

“无妨。”衙役一摆手,又对同伴说道,“走,去下一间。”

没一会,衙役查完客商之后就收队走人,山东会馆也恢复了正常营业。

三人在会馆内吃过中饭,再来到街上时,只见街上的戒严也已经取消,秩序已经恢复正常,就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看到这,骆养志心下便感觉有些不太妙。

当下三人便驾着租来的马车直奔钞库街。

到了钞库街之后又直奔清源茶楼,只见柳麻子已经开始了下午的说书。

来南京这几个月,骆养志发现这清源茶楼的消息是最灵通的,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其他地方听不到的内幕消息,不过真假难辩。

三人要了一壶茶,装着在听说书,时不时的还跟着喝一声彩。

但其实,三人的耳朵都在聆听附近几桌茶客的对话,昨天傍晚崇祯在乌衣巷口遇刺,就不信这些茶客不讨论。

附近茶客果然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张兄,记得你在国子监有熟人,圣上到底怎么样?”

“牛兄,你问我这算是问对人了,我跟你说,圣上煤山悟道之后已经成就圣人之体,区区弩箭岂能伤得了他?”

“这么说圣上没事?”

“没事,圣上好着呢。”

“谢天谢天,幸好圣上没事。”

“是啊,圣上要是有个好歹,咱们大明就悬了。”

听到这,骆养志三个人的脸色就变得极为难堪,尤其是骆伥,直恨不得揪住那个茶客的衣襟吼一句,绝对不可能!

那几个茶客的讨论仍在继续。

“圣上虽说没事,却也被气个半死。”

“那肯定,换成是我,也非把刺客揪出来不可。”

“这伙刺客可也着实不好找,这回应天府衙役、京营兵、操江提督署下的水师,甚至连勤王士子都被惊动了,噢,还有锦衣卫,几万官兵大索全城找了一夜再加一个上午,愣是没能找着刺客,圣上为此雷霆大怒。”

“此事我也是听说了,据说锦卫衣都被裁撤了。”

“是的,圣上一怒之下把锦衣卫都给裁撤掉了,圣上还说了,连几个刺客都找不着,还养着锦衣卫这帮废物点心做什么?”

“何止?据说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都挨了廷杖。”

听到这,骆养志便心头一动,崇祯居然把锦衣卫都给裁撤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还挨了一顿廷杖?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这次来南京,对于骆养志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严重不足。

骆虎还有骆伥虽然都是好手,但毕竟只有两个人,想收买人手的话又需要花费银子,这方面建奴又极抠,总共也只给了区区五百两银子而已。

可现在好了,现在锦衣卫遭到崇祯裁撤,他的机会也就来了。

因为锦衣卫被裁撤之后,锦衣卫官兵就没了着落,对崇祯就难免会心生怨怼,尤其是挨了廷杖的李若琏,心里估计已经恨死了崇祯。

所以这个时候找上门去,很容易就能策反李若琏。

只要策反了李若琏一人,也就策反了整个锦衣卫!

第三百五十八章 策反

此时在国子监彝伦堂内。

“高伴伴,你没什么问题吧?”

崇祯难得的对高起潜表露出关切之意。

“万岁爷,老奴没啥事。”高起潜顿时感激得想哭,“就是胸口疼。”

旁边的傅山对崇祯说道:“圣上,高公公并无大碍,刺客用的劲弩力道不小,但是高公公披了锁子甲,又在胸口垫了块木板,所以只是被撞伤。”

“没事就好。”崇祯笑了笑,又对高起潜说,“高伴伴你可不能有事,今后还得继续指着你来替朕挡箭呢。”

“能给万岁爷挡箭,是老奴的福份。”

高起潜脸上笑得像朵花似的,心下已经在破口大骂,崇祯你不是人,我高起潜真倒了八辈子血霉,给你当奴才。

“高伴伴,你在骂朕?”崇祯脸色垮下来。

“啊,老奴没有,老奴不敢,老奴冤枉哪。”高起潜魂都被吓出来,赶紧在心里默念万岁爷是古今罕有的明君圣君仁君,能给万岁爷当奴才是我高起潜的福份。

“这才像话。”崇祯转怒为喜,旋即转头看向彝伦堂外暗沉沉的天空,仿佛能看到覆舟山下李若琏府邸,应该找上门了吧?

……

“骆养志?是你?原来刺驾的是你!”

瞪着骆养志,李若琏眼中几欲喷出火来。

来见李若琏之前,骆养志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

但是看到李若琏这个反应,骆养志却反而松了口气。

道理很简单,如果李若琏真要抓他的话,就绝对不会是这个反应。

“李指挥使,你干吗以这等眼神看着我?”骆养志笑吟吟的说道,“不管怎么说吧,你我都曾同僚一场,多少总该有点儿香火情吧。”

“我呸。”李若琏黑着脸道,“你但凡还念一点旧日同僚的香火情,就不会干出刺驾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骆养志,你把我们害惨了!”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几百个弟兄因为你丢了饭碗!”

“李指挥使,你这真是进错庙烧错香了。”骆养志道,“裁锦衣卫的是崇祯这狗皇帝,害得你们丢了饭碗的也是他,让你挨了八十廷仗的也是崇祯,而不是我!”

“满嘴胡言。”李若琏怒道,“要不是你,圣上又怎么会裁撤锦衣卫?”

“李若琏啊李若琏,你真是个榆木脑袋。”骆养志说道,“事到如今你还看不出来吗?崇祯其实早就看我们锦衣卫不顺眼,自从这个狗皇帝登基以来,我们锦衣卫的密侦数量是一裁再裁,用度也是一减再减,到了崇祯十七年,弟兄们几乎连饭都吃不上了,所以你还坚持认为是因为刺驾才导致锦衣卫被裁?”

李若琏便立刻沉默了,似乎是被说服了。

“没话说了?”骆养志哼声道,“李若琏,你也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总该为跟着你的弟兄考虑吧?”

“你想干吗?”李若琏一个翻身想要坐起。

结果不小心碰到了臀部的伤口,顿时疼得闷哼一声。

“你别激动,你这么激动干吗?”骆养志摆摆手道,“都到这个时候,你居然还想着对大明,对崇祯这么个狗皇帝尽忠吗?”

李若琏说道:“国朝养士三百年,从未曾对不起我等。”

“一派胡言。”骆养志黑着脸道,“甲申国难,流贼破京师,崇祯这狗皇帝自己拍拍屁股跑了,却把满城百姓以及满朝文武都扔给了流贼,他可曾管过我们的死活?你知道有多少人死于流贼之拷掠?就这你敢说他没有对不起我们?”

李若琏沉默片刻之后问道:“我的妻儿还好吗?”

“都好着呢。”骆养志说道,“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乃是亘古未有之仁君,彼虽是蛮族入主中原,但是所作所为却比崇祯这汉人不知强多少倍,自入京师,我大清兵对京师百姓以及故明官员家属是秋毫无犯,嫂夫人和几位侄儿以及侄女尽皆无恙。”

“没事就好。”李若琏说着就流下了眼泪,这下是真的高兴。

骆养志又道:“崇祯这个狗皇帝连给皇父摄政王提鞋都不配,大清取代大明已经是大势所趋,兄长你也该为自己、为嫂夫人和几位侄儿侄女考虑一下了。”

李若琏叹道:“搁去年你这么说我或许还会相信,现在却不会。”

稍稍一停顿,李若琏又道:“骆兄该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徐州之战吧?”

“好吧,我承认崇祯这个狗皇帝还是挺会用兵的。”骆养志点点头,又道,“但是兄长也应该看得出,大明全靠崇祯一人支撑着,若崇祯一死,大明立刻就会分崩离析,重新陷入党争泥潭之中,如此大清一统天下便再也没有任何阻碍。”

“还想刺驾?”李若琏摇头道,“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你们没机会的。”

“事在人为。”骆养志沉声说道,“我就不相信崇祯真的已经成就圣人之体,只要兄长你能全力助我,就定能杀了这个狗皇帝。”

“杀不了的。”李若琏叹息一声道。

“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崇祯住在哪里。”

“你甚至都不知道看到的是否崇祯真身?”

说到这一顿,李若琏又道:“崇祯的狡猾,远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