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47章

作者:寂寞剑客

“一门好,二门好、二十门好……”

“开炮!”孙繁祉高举的右手猛然落下来。

20个炮长立刻将烧得通红的铁钎插进炮门。

下一刻,便是连续的“嘭嘭嘭嘭”的巨大炸响。

同时响起的,还有炮弹撕裂空气后发出的尖啸声。

伴随着刺耳的尖啸声以及巨大的炸响,连炮带车足有1600斤的大炮都猛的跳起来,得亏有铁钎固定住了尾座,不然非得往后溜。

……

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也惊动了建奴。

其中有一颗炮弹落在了卫河的冰面上,瞬间在冰面砸出一个白点,弹起少许之后又落在冰面上,然后骨碌碌往前滚了很远才停下。

当弹丸彻底静止时,正好停在一辆冰爬犁的前面。

只见这时候,前面的几十辆冰爬犁已经纷纷停下,但是后面的冰爬犁仍在往前滑,卫河冰面立刻显得有些拥挤。

“吁。”骑马沿着卫河南岸行进的多尔衮喝住战马。

跟在多尔衮身后的福临、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侯方域、曹尔玉以及阿山等人也纷纷跟着勒住战马,停在河边。

多尔衮更是举起了望远镜。

观察片刻之后不屑的问道:“阿山,能估计出明军红衣大炮的射程吗?”

“能。”阿山手里也有一具望远镜,观察片刻之后说,“主子,明军红衣大炮的射程只有两里多点,比不上我们大清的红衣大炮。”

福临听到这,就很想问大清的红衣大炮射程能有多远?

但想到额娘临行前的吩咐,便又咽生生的咽回肚子里。

很快,正白旗汉军固山额真石廷柱接着说:“经过汤若望的改进之后,我们大清的红衣大炮射程已经从两里多增加到将近四里!”

【注:明代1里=180丈=360步=576米】

福临心忖道,果然,额娘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多尔衮笑道:“看来南明的铸炮技术并没有丝毫的进步。”

侯方域便不失时机的说道:“汤若望曾是明朝钦天监正,然而如此大才崇祯这狗皇帝却竟然不懂得重用,足可见南明气数已尽,为我大清取代乃是顺天意应民心。”

这话说得多尔衮十分舒坦,点头说:“石廷柱,可以让红衣大炮上岸了。”

“嗻。”石廷柱答应了一声,随即打马来到河边大喝道,“皇父摄政王有旨,各旗汉军立刻将红衣大炮拖拽上岸,赶紧的。”

“轰!”然而石廷柱话音刚落,耳畔便听到了一声巨响。

紧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爆炸声,河面上溅起大片的碎冰。

“这……什么情况?”石廷柱有些懵,这是冰层崩了吗?

可是按说不应该啊,开春之后的冰层强度虽然不比冬天,可是仍有数尺厚,而且卫河也没有多宽,按说冰层无论如何也不该崩解。

正在一头雾水之际,石廷柱隐隐约约听到喀嚓一声脆响。

这一声喀嚓,就像一枚石子投入湖面,瞬间打破了平静。

下一个霎那,前方差不多三百步长的卫河冰面突然崩裂,原本停放在冰面上的数百辆铁爬犁还有驾犁的汉军及骡马立刻下饺子般噗嗵噗嗵掉进水里。

跟着掉进卫河里的还有八旗汉军携带的数十门红衣大炮。

“啊?”看到这幕,石廷柱一下子懵掉,这是怎么说的?

不光石廷柱,福临、洪承畴、范文程还有宁完我等人也懵掉。

这也太坑了,居然在冰层下埋藏了火药,专等着他们踏入陷阱?

这一波损失可不小,少说也有五六百辆冰爬犁翻入卫河,冰爬犁上装载的几万石粮食算是白瞎了,就算捞起来,也会很快发霉烂掉。

此外还有数十门红衣大炮也落进了卫河。

虽说卫河也没多深,这些红衣大炮最后肯定也能捞上来,但是这次的大沽口之战肯定是赶不上了,这也太狡猾。

然而,事情还没完。

爬犁上的近千个八旗汉军纷纷落水,好在卫河水并不深,河面上也飘了好多骡马,所以落水的八旗汉军纷纷抱着骡马往岸边游。

很快,卫河南北两岸就挤满了八旗汉军。

与此同时,后续的八旗汉军以及绿营兵也纷纷到达。

这就使得卫河的南北两岸变得更加拥挤,变得简直跟闹市一般。

多尔衮皱了下眉头,正要让石廷柱上前控制局面时,耳畔陡然听到轰的一声。

紧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爆炸声,那巨大的爆炸声几乎将多尔衮的耳膜都震碎,同时感到脚下地面都在剧烈颤动。

“主子小心!”侯方域猛扑过来,将多尔衮扑倒在地。

苏茉尔也是一把将福临搂入怀中,试图用她那副柔弱的身体保护福临的安全。

但其实这是多余的,因为爆炸并未波及到多尔衮这边,就只是一场虚惊而已。

但是接连不断的意外使得多尔衮的心态有些崩了,推开侯方域坐起来怒吼道:“此人是谁?此人究竟是谁?谁?”

“主子,不用问,肯定是阎应元!”阿山黑着脸道。

身为正白旗的固山额真,阿山是参加过山阳大战的,对于阎应元的那些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可以说记忆犹新。

“主子,肯定是阎应元。”

阿山咬牙着吼道:“肯定是阎应元!”

“阎应元?”洪承畴等人心头凛然。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马威

“阎应元?守山阳的那个?”

多尔衮的脸色瞬间就冷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人的名树的影,山阳一战使得阎应元名声大噪,就连多尔衮都已经听说过阎应元的大名。

“还真是名不虚传呢。”

“一上来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冷笑一声,多尔衮又道:“只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的阴谋诡计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他不该来大沽口的。”

“主子所言极是。”侯方域恭维道。

“阎应元来大沽口只能是自寻死路。”

“崇祯自以为得计,其实是在葬送将才。”

侯方域真是恨透了崇祯,逮着机会就抹黑。

多尔衮轻哼一声又说道:“传旨,就在这扎营。”

多尔衮的旨意传达下去,随行的八旗汉军、绿营以及少量八旗兵便开始在卫河的南岸安营扎寨,一共扎了三座营盘。

八旗汉军一座营盘,绿营一座营盘。

在八旗汉军和绿营之间,两千白甲兵单独一座营盘。

忙碌到将近中午时,清军的三座营盘便基本安顿好。

因为袭占大沽口的明军只有五千左右,所以多尔衮也没有征调太多军队,除了吴三桂的两万绿营兵外,就只有一万八旗汉军以及两千巴牙喇兵。

两千白甲,一千是正白旗的,另外一千是镶黄旗的。

不用多说,镶黄旗的一千巴牙喇兵是来保护福临的。

营寨刚刚扎好,石廷柱也统计好了八旗汉军的损失。

石廷柱脸色难看的走进中军大帐,向多尔衮禀报道:“主子,损失已经核算清楚,计有四百八十一辆冰爬犁落水,装载的物资共计有四十八门红衣大炮、八千多石麦或小米、一千多桶火药及两万多斤肉脯。”

多尔衮脸色当即也变得难看起来。

黑着脸问:“红衣大炮和物资还能捞起来吗?”

石廷柱道:“回主子话,粮食还有肉脯捞起来并不难,而且捞起来之后仍可食用,但是落水的红衣大炮急切间很难再捞起来,因为卫河尚未解冻,水师的战船开不到这里来,也就没有办法找打捞沉入河底的红衣大炮。”

多尔衮道:“就不能等到卫河重新结冰之后凿冰打捞?”

打捞河流或者湖泊中的沉船货物,一般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用船加绞轮打捞,再一个就是趁河流或者湖泊结冰之后凿冰,然后从冰洞中打捞。

不过凿冰打捞法只能在冷天使用,而且不能打捞重物。

“回主子,重新结冰之后的冰层太薄,而且太脆。”石廷柱苦笑着说,“根本承受不住红衣大炮的重量,所以只能等待卫河解冻之后水师到来。”

“真该死。”多尔衮道,“那现在还剩下多少门红衣大炮?”

石廷柱道:“这次总共带了一百门红衣大炮,现在还剩五十二门,应该是够用了,主子若是觉得不够,可以再调五十门前来。”

多尔衮道:“算了,先将就着用吧。”

到了大沽口一仗还没打,就又要从北京调兵,传出去也是很丢人,而且会严重打击他的威信,所以能不调还是不调。

稍稍一顿,多尔衮又问:“绿营和八旗汉军伤亡了多少?”

“三千多。”石廷柱的脸色黯淡下来,低声说,“其中五百多人被炸死,一百多人落水后溺死,再还有八百多人重伤,就算救活也是残废了。”

“那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处理了吧。”多尔衮冷酷的道。

大清的粮食很有限,养废人是不可能养废人的,所以只能处理掉。

“嗻!”石廷柱答应一声,阴沉着脸离开了大帐,此刻他的心情无疑是很恶劣的,因为今天又损失了好几百精锐汉军。

至于绿营的死活他是不关心的。

多尔衮的目光又落在阿山身上,喝道:“阿山,你可知罪?”

阿山耷拉着脑袋,一声都没吭,这次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他身为正白旗的固山额真可谓是罪责难逃,因为替大军打前站的夜不收就是他亲自率领的。

昨天晚上,他亲自率领百多个巴牙喇前来侦察,距离大沽口明军最近的时候甚至只有不到百步的距离,期间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多尔衮又接着说:“你参加过两年之前的山阳大战,也领教过阎应元的阴谋诡计,这一次为什么会疏忽对卫河的侦察?唵?”

阿山很想说我又不是萨满,我哪儿知道阎应元会来?

再说卫河那么宽又那么长,我哪知道明军把火药埋在哪里?难不成我拿个冰碴子,沿着卫河到处扎吗?扎得过来吗我?

不过最终,阿山还是一句辩解都没有。

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他的疏忽造成的这总是事实。

阿山良好的认罪态度让多尔衮好受些,舒了口气说:“阿山,由于你的疏忽大意给大军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朕要降你的爵位两级并罚银一百两,不过,朕允许你戴罪立功,只要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立下功勋,可以抵罪。”

“奴才叩谢主子不杀之恩。”阿山跪地打了个千又退下。

多尔衮目光又力向石廷柱:“石廷柱,限你们一个时辰之内将红衣大炮都架起来,然后先把大沽口外围的两个铳台给朕摧毁掉。”

“嗻!”石廷柱跪地打千转身离开。

……

在明军前沿阵地。

趁着建奴还没有发动进攻,孙繁祉正带着新军将士抓紧时间加固铳台,铳台的护墙以及护坡都已经夯打紧实,现在主要是加深壕沟。

周培公也在帮忙,用簸箕将壕沟中挖出的泥土扬到护坡外。

这些覆盖在护坡上的松软土层,可以对护坡形成一定保护,这样一来,建奴的炮弹在经过松土层的消解之后就会减轻对护坡的伤害。

那么外围护坡的寿命就会得到极大延长。

周培公对于眼前的铳台工事感到十分好奇。

“恩公,这个也是城堡吗?”周培公问道,“书上没见过啊。”

“书上?”孙繁祉一边往上扬土一边问道,“你都看过一些什么样的兵书呀?”

“也没看过几本,就只看了一本绩效新书。”周培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上面的布城诸器图说篇里没有这个。”

“绩效新书上当然没这个。”

孙繁祉笑着说道:“这个叫铳台,是当今圣上根据西洋铳台改进而来的,用来防御火炮可以收奇效,甚至比几丈厚的城墙都还要坚固。”

“就这?”周培公明显有些不信,“能比几丈厚的城墙坚固?”

“小子,这你就不懂了吧,你可不要小觑这护坡,这护坡的最厉害之处是其与地面之间的这个夹角,由于这夹角极小,所以炮弹打中护坡后会形成跳弹,这样一来护坡本身受到的冲击力就会大大减低。”孙繁祉耐心的给周培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