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6章

作者:寂寞剑客

这支步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到的。

黑压压的骑兵以及步兵已经将他们包围。

高杰的亲军顿时骚动起来,他们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但这时候高杰不在,李本深又被控制住,营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围在王承恩身边的十几个把总,剩下的都是哨官、队长甚至什长啥的。

王承恩再次冲那十几个把总尖声喝叱道:“跪下接旨!”

那十几个把总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一个接一个的跪地。

这个老太监到底是个钦差,除非他们敢杀官造反,否则就只能乖乖跪下接旨,但就算造反,也总得有人挑头吧?

现在缺的就是敢于挑头的。

李本深刚想要阻止,就被夷丁一脚将整张脸都踩进泥里。

看到十几个把总都跪下了,其他的将士便也跟着泄了气。

如果有高杰或李本深带头,这些兵痞真有胆量造反,但是现在高杰不在,李本深又被朝廷的钦差抓住,他们没有了主心骨也就怂了。

迫近到营前的骑兵还有步兵便蜂拥而入。

整个大营落入控制,崇祯终于出现在辕门外。

在崇祯身后还跟着黄得功、巩永固、许定国等人。

看到崇祯恩威并施,一夜之间就分化瓦解掉高杰的大军,黄得功、巩永固和刘文炳等人都是钦佩不已,许定国、刘启光还有王应龙等人则暗暗心惊,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崇祯行事竟如此老辣,以前还真的是小觑他了。

两个夷丁将李本深押到了崇祯跟前。

“圣上?!”见到崇祯,李本深也非常吃惊。

崇祯却根本连看都没看一眼李本深,李本深也必须得死。

因为李本深是高杰的外甥,统率的又是高杰的中营亲军,可说是高杰的铁杆心腹,但这都不是崇祯要杀李本深的原因。

崇祯要杀李本深是因为他见过大钱!

老话常说功高难封,其实还有下句。

功高难封的下一句,就是钱多不赏。

一个吃过山珍海味的人,很难再吃糠咽菜。

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人,怎么赏赐都不会得到他的感恩。

高杰抢来的财物肯定会交给心腹负责保管,李本深是他的外甥,当然是不二人选,所以说李本深肯定是见过大钱的。

所以赏赐李本深几十两几百两银子,根本不会得到感恩。

正如崇祯之前赏了唐通四十两银子,结果反而激怒唐通,老子差你这四十两银子?侮辱谁呢。

所以,留着李成栋他们,进封总兵,以后再赏赐点金银,就能使得他们感恩戴德,但李本深不行,李本深无论怎么赏都不落好。

反而只会记着是崇祯黑了他家的钱财。

是的没错,崇祯已经盯上了高杰的浮财。

高杰从山西一路抢到河南,又从河南一路抢到了南直隶,途中抢到手的金银财宝绝不是个小数目,正好吃进这笔浮财充当军饷。

所以,高杰得死,李本深也必须死。

同样道理,二刘,也就是刘泽清和刘良佐两人也必须死。

左良玉嘛,虽然也跟二刘、高杰一样敛财无度,而且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割据军阀,但是短时间内恐怕还拿他无可奈何。

大明还要指着他镇守荆襄。

这一切说来话长,其实就一个转念。

“杀了吧。”崇祯撇下一句,就径直进了大营。

抵住李本深的夷丁便立刻抽出腰刀,一刀斩下。

跪地的十几个把总及附近的亲军家丁看到这幕,顿时噤若寒蝉,这就杀了啊?

崇祯很快来到高杰的行辕外,兀把炭和金铉担心行辕内有埋伏,当即抢到崇祯前面用斩马刀撩开帐帘。

只见行辕内摆放了一张软榻,还有大量的木箱。

不少箱子敞开着,里边装的赫然是一锭锭白银。

跟在崇祯身后的高起潜立刻露出贪婪之色,整个人也跃跃欲试,万岁爷,你就让老奴帮你清点银子吧,可好?

崇祯却道:“王大伴。”

王承恩上前一步道:“老奴在。”

崇祯说道:“抓紧清点财物并逐一登记在册。”

回过头,崇祯又对金铉说道:“金卿,高杰除了这处大营之外,肯定还另有窝点,你这就查清楚他的窝点所在,然后带兵抄了他的家产!这狗东西抢的都是大明的民脂民膏,自然也该用来为大明做贡献!”

“臣领旨。”金铉转身扬长而去。

崇祯又对黄得功道:“靖安伯,高杰的这一万亲军就交给你了,你仔细甄别一下,但凡能用就给他们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实在不堪用的就直接处死吧。”

“臣领旨。”黄得功拱手一揖,也转身扬长而去。

忙完这些,崇祯便走到行辕中的榻上倒头躺下。

不到片刻,便响起了如雷鼾声。

这一个月,崇祯是真的累坏了。

……

崇祯累坏了,扬州城内的南直巡抚黄家瑞还有扬州兵备副使马鸣騄也是一夜未睡,始终坚守在城头上。

昨天晚上,高杰军在城外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

黄家瑞、马鸣騄及扬州军民也担心了一个晚上。

直到天色大亮,扬州军民才错愕的发现,原本围在扬州城外的乱军竟撤走了大半,只剩西门外的乱军还在。

马鸣騄愕然道:“这是怎么回事?”

“你问我?”黄家瑞没好气的道,“我又问谁去?”

马鸣騄讨了个没趣,又道:“抚台,要不要派一队人摸出去看看?”

黄家瑞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说:“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搞不好这是高杰贼子的欲擒故纵之计,我们不能上了他的当。”

正说话之间,一队骑兵忽然靠近城门。

待离得近了,才发现领头的那个穿一身蟒袍,头上戴一顶三山帽,而且面白无须,竟然是个太监,而且看着似乎品级颇不低。

“这位公公,有些面熟啊?”马鸣騄小声道。

“是高公公!”黄家瑞却已经低叫起来,“高起潜!”

两人说话间,高起潜已经来到了城门前,尖着嗓子问道:“城上是哪位大人在呀?咱家宁前监军高起潜,进城有要事。”

“公公稍等。”黄家瑞示意乡勇放下吊篮。

面对高起潜这样的大太监,没有人敢怠慢。

但是又不敢轻易打开城门,所以只能用吊篮。

高起潜很快坐着吊篮上来,第一句话就问道:“咱家早就听说过扬州瘦马的大名,你们立即替咱家物色几个扬州瘦马,要快。”

第四十七章 扬州瘦马

“啊?”

“扬州瘦马?”

黄家瑞和马鸣騄当即黑了脸。

你一个太监,要这个做啥子?

再说你也不看看现在啥时候?

“啊什么啊?”高起潜怒道,“你们赶紧的去找几个扬州瘦马来,万岁爷可就在城外等着呢,赶紧的啊。”

“万岁爷?福王?”

黄家瑞和马鸣騄面面相觑道。

“什么福王。”高起潜道,“咱家说的是万岁爷。”

“莫非是圣驾到了扬州?”黄家瑞和马鸣騄闻言顿时吃了一惊。

遂即两人又是狂怒,心说你个昏君,刚从北京逃到扬州,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不思抓紧安民整兵,就先想着找女子?

找的还他妈不是正经女子。

不过怒归怒,圣旨还得服从。

当下两人黑着脸去找扬州瘦马。

……

崇祯没有急着想找女人,朱由崧才是真想。

因为南京宫城年久失修,早已经破败不堪,根本就没办法住人,所以朱由崧这几天一直都住在南京守备太监的行辕。

不得不说,南京守备太监的行辕是真奢华。

不仅是占地面积非常广,行辕内亭台楼阁、池塘假山应有尽有。

行辕之内甚至还有戏台,还养了个戏班子,只因为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喜欢听戏,底下那些干儿子就替他置办齐全。

现在却全便宜了朱由崧。

戏班子里也有一个旦角。

但是朱由崧连着临幸几晚立时就觉得腻了,庸脂俗粉耳。

今天一早,朱由崧就把韩赞周叫过来问道:“韩大伴,孤在河南潜邸之时就听闻秦淮名妓色艺双绝,你去替孤寻几个来。”

“啊这?”韩赞周面露难色。

这事可真不好办,且相当难办。

“怎么?”朱由崧问道,“不好办?”

韩赞周耐心的道:“殿下,秦淮河上的名妓与江南的士子缙绅多有交游,而这些士子缙绅甚至可以左右大明朝的士论,不好惹。”

“可以左右士论?”朱由崧吃了一惊。

韩赞周道:“阮大铖阮胡子,殿下可记得?”

“孤记得。”朱由崧道,“刚给孤送了一万两银子。”

韩赞周道:“阮胡子就因为得罪了江南的士子缙绅,结果被一篇《留都防乱公揭》搞得身败名裂,从此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样啊,那还是算了。”朱由崧立时怂了。

韩赞周松了口气,正要转身离开时,一个小太监匆匆闯进来。

“干爹,干爹不好了!”小太监慌里慌张的大叫道,“出事了!”

“住口!”韩赞周怒道,“就算天塌下来也砸不到你,慌个什么?”

“干爹,真是出大事了。”小太监擦了把额头的冷汗,接着说道,“万岁爷都已经到了江北的仪真了。”

“我当是什么事,不就是万岁爷……”

说到这,韩赞周顿了顿,随即就是嗷的一声:“说啥?万岁爷?!”

万岁爷?坐在椅子上的朱由崧也是当场懵掉,啥情况?这啥情况?

小太监重重的嗯了一声,又说道:“万岁爷昨天晚上就已经到仪真,随驾南巡的右司寇等七名官员这会已经到了燕子矶码头!”

“噗通!”朱由崧从椅子滑落在地。

韩赞周却已经懒得再理会朱由崧了。

万岁爷都已经到了仪真,还要你这监国干鸟?

“走走,快走快走!”韩赞周带着小太监跑了。

目送韩赞周身影出门而去,朱由崧真一脸懵逼。

我是谁?我在哪?这些天我都干了些啥呀?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