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96章

作者:寂寞剑客

从老奴时代始,建奴就很重视人才选拔。

黄台吉当政时,曾先后五次举行科举考试

这五次科举考试一共选拔了一千多名举人。

不过因为举人量少质次,黄台吉并未进一步举行礼部试。

自从进关之后,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甚至刚林都不只一次的跟多尔衮提过,应该尽早筹备礼部试选拔高级人才。

也就是可以直接授官的进士。

但是因为事多,就一直耽搁下来。

今天,侯方域再次提及科举考试。

看完书信,多尔衮顿觉事态严重。

“南明的国子试竟然要录取一万多个生员?”

“是的,一科就要录取一万多人,而且今年已经是第三科了。”侯方域肃然道,“到明年的这个时候,第一科录取的一万多名生员就可以从国子监中毕业,届时崇祯这狗皇帝就又有了一万个勤王士子可以驱策。”

多尔衮的脸色顿时变得越发难堪。

“不行,我们大清也必须尽快举行礼部试!”

“除了北直、山西及山东的生员,还要吸引陕西、河南甚至湖广的生员应试。”

多尔衮黑着脸说道:“小侯子,你立刻派人将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冯铨他们几个请来东暖阁,朕要与他们商议礼部试的一应事宜,赶紧去。”

“嗻。”侯方域当即派人去请洪承畴等人前来睿亲王府。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和冯铨先后到来。

再一次走进东暖阁,洪承畴、范文程和宁完我三人都有些唏嘘,因为他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踏入睿亲王府了。

显然,上次他们三个在建议中夹带私货,此举激怒了多尔衮。

此事也算是多尔衮对洪承畴三人的警告,你们可以保留意见,甚至于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千万别把朕当傻子,暗戳戳带节奏。

“刷刷刷。”洪承畴四人齐刷刷的跪地打千。

“奴才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冯铨叩请主子金安。”

“起来吧。”背对着房门的多尔衮这才转身面向洪承畴三人,“三位先生还真是好生清闲呢,三个多月就只顾着养花种草。”

洪承畴三人闻此只能相对苦笑。

只有冯铨一脸得色,这三个月来他可是春风得意。

好在多尔衮只是稍稍讽刺一句,就直接切入正题:“今天朕把你们几位先生找来,就只为了一件事情,礼部试。”

“礼部试?”洪承畴三人大喜,主子终于要开礼部试了吗?

冯铨更是精神大振,有了礼部试,他这个大清礼部尚书才是真正意义的礼部尚书,否则就只是个空头尚书而已。

多尔衮又接着说道:“最近这几年来,天下板荡、战事频仍,所以我大清就疏忽了对天下英才的简拔,但是南明却半点不曾耽搁,除了三年一次的礼部试之外,从前年开始还额外增加了国子试,而且一录取就是上万生员。”

“长此以往,天下英才皆为南明网罗。”

“所以,我大清必须改变此等不利局面。”

顿了顿,多尔衮又问:“不知诸位先生有何高见?”

“主子明鉴。”听到这,冯铨激动得差点流眼泪,“国与国之间的相争,归根结底其实是英才之间的相争,如果任由南明继续网罗天下之英才,则我大清早晚不济,是以举行礼部试与南明争夺英才,乃是当务之急,再不可有片刻耽搁。”

说了这么多,冯铨其实说的全都是空话,等于没说。

这就是个典型的官僚,干啥啥不行,争权夺利第一名。

洪承畴就提出了真正的建议:“主子,要争夺南明的生员怕是不现实,不过陕西还有四川的生员却可以尽量的争取一下。”

“奴才建议,给应试生员核销车马费并提供免费食宿。”

说到这一顿,洪承畴又说道:“此外,乡试录取数额也要有一个提升,就算做不到一科录取上万名举人,也至少要录取五千以上。”

“还有会试,一科最好录取千人以上。”

“奴才附议。”范文程附和道,“非如此,不足以吸引陕西以及四川的生员前来应试,非如此,不足以吸引天下之英才为我大清所用。”

“奴才亦附议。”宁完我也跟着出列跪倒。

冯铨原本想反对,一看这架势也赶紧附议。

“好。”多尔衮当场拍板道,“就这么定了。”

说到这稍稍一顿,又接着说:“今科礼部试,就以翰林院大学士刚林为主考,四位先生为副主考,四位先生这便过去军机房与刚林商定具体的考试日期以及细则,商定好细则之后再尽快诏告天下,吸引天下英才来北京参加乡试。”

“嗻!”洪承畴四人齐齐应诺。

……

与此同时,在南京。

崇祯决定连夜出兵。

“高伴伴,将这幅舆图收起来吧。”

崇祯示意高起潜收起墙上的全图,又对朱慈烺说:“烺儿,国子试还有格物科的诸多杂事就交给你了,密侦科那边也盯紧些。”

“最近这段,建奴的间谍着实有些嚣张。”

“一定要督促张煌言尽快捣毁建奴的谍报组织。”

“儿臣遵旨。”朱慈烺恭应了一声,又道,“父皇今晚就走?”

“嗯,今晚就走。”崇祯点点头又道,“算算时间,你三弟差不多也该到盖州卫了,徐应伟那边随时可能动手,所以父皇也得尽快赶去大沽口,否则的话时间上就会出现脱节,一旦脱节就没法形成呼应,也就无法对建奴造成太大压力。”

朱慈烺有些不舍的说道:“如此,容儿臣送送父皇。”

“送就不必送了。”崇祯摆手说,“这又不是生离死别。”

说话之间,崇祯已经在王承恩和卢九德的服侍下披挂整齐。

最后从王承恩的手中接过凤翅盔扣在头上,再将面甲拉下。

等到崇祯在王承恩等几个同样身披山文甲的大太监簇拥下走出彝伦堂时,兀把炭等十大夷将早已经带着八百夷丁在外面等着。

很快,一行八百余骑直奔神策门而来。

神策门外,两万新军早已经摆好列队等着。

这两万新军已经从军械库领了火器,合编为四个步兵旅加四个炮营,装备了16000多支燧发枪、80门4寸野战炮再加上120门虎蹲炮。

与新军会合之后,又径直奔燕子矶码头而来。

在燕子矶码头上,郑芝龙的水师早已经等着。

……

随着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水陆交通要冲的燕子矶码头也迅速繁荣起来,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大集镇。

上百艘水师战船进入燕子矶码头。

并且对早先停泊在码头的商船进行清场。

再接着,又有数以万计的新军开到码头。

虽然是在夜间,但是这么大的动静仍旧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在一家距离燕子矶码头不远的客栈二层,其中一间客房的窗户后面,两双眼睛正紧紧的盯着码头上的战船。

这俩人不是别人,就是骆祚昌、骆祚久。

“大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了。”骆祚久沉声说道,“明军这是要向盖州卫或者大沽口方向大举增兵,而且大概率是大沽口。”

顿了顿,又说道:“搞不好要发起北伐了。”

骆祚久嗯了一声,阴着脸说道:“得尽快上报北京。”

两兄弟正说话间,外间陡然响起一声沉闷的咳嗽声。

这是留在外间警戒的骆虎在向他们示警,有明廷鹰犬!

骆祚昌和骆祚久兄弟当即噤声,然而已经迟了,他们已经被发现了。

外间大门突然被人从外面踹开,守在外间的骆虎果断举起手铳并扣下扳机,只听呯的一声响,冲在最前面的鹰犬应声倒地。

下一刻,就响起密集的放铳声。

骆虎来不及躲避,瞬间就被打成了筛子。

“快走!”骆祚昌低喝一声,推开窗户示意骆祚久先走。

骆祚久没有推辞,当即一个纵身跳下去,窗外就是长江,只听得噗嗵一声,骆祚久就掉入到冰冷的江水之中。

再抬头往上看时,只听客房内先是响起铳声,接着就是密集的兵器撞击声。

很显然,留下断后的骆祚昌已经跟明廷的鹰犬交上了手,骆祚久暗叹一声,一个猛子扎进河水之中消失不见。

第五百零一章 前哨战

与此同时在辽东盛京。

李氵窅已经带着朴东熙、金在愚等十几个侍从“逃”回盛京。

接到消息,盛京将军叶克舒立刻派兵将李氵窅带到他的行辕,朴东熙、金在愚等十几个侍从也一并羁押。

“麟坪大君,你们是怎么潜逃出来的?”

“据我所知,盖州卫的明军戒备森严,几乎没有半点破绽。”

叶克舒用审视的眼神打量着李氵窅等人,语气中也充满怀疑。

对于叶克舒的反应,徐应伟早有预料,也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李氵窅直接如实相告:“回禀将军,是明军故意放小臣回来做内应的,并非是小臣等自己想办法逃出来的。”

“啊?明军故意放你们回来做内应的?”叶克舒这下真是措不及防。

“就是如此。”李氵窅一脸诚恳的道,“所以将军赶紧把我们关起来吧。”

叶克舒原本是真打算把李氵窅关起来,至少也要关上十天半个月才行,可现在李氵窅主动承认是明军放回来,再关就显得有些不妥。

不管怎么说,李氵窅都是朝鲜的王子。

真要把李氵窅关起来,势必会影响到五千朝鲜军的军心及士气。

万一因此导致五千朝鲜军发生哗变,那就得不偿失,如果明军趁着朝鲜军哗变的时候来打盛京就更麻烦,所以必须得谨慎处理。

当下叶克舒摆手说:“麟坪大君说笑了,朝鲜乃我大清藩属国,而你又是朝鲜王子,本将军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把你关起来,不过,明军既然肯放麟坪大君你回来,想必还有后续的计划,却不知道明军的后续计划又是什么?”

李氵窅没有任何隐瞒:“明军的计划就是让小臣暗中策反朝鲜军发动兵变,夺取一座或者几座城门,放明军进城。”

“这……”叶克舒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

分立两侧的几个建奴武将也是面面相觑。

要说明军的这个计划,根本不见得高明。

就算是白痴,也能轻松猜到明军的计划。

但是能猜到是一回事,怎么应对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好半晌后,叶克舒才有些干巴巴的问道:“麟坪大君又是如何答复明军的?”

李氵窅有些愧疚的说道:“回禀将军,小臣为了尽快脱身,不得不虚以委蛇,假装答应明军所提的条件,不过小臣无法证明自己,所以还请将军羁押小臣以及随行侍从,等到核实过小臣所言非虚再放人不迟。”

“没必要。”叶克舒却只能摆手拒绝。

李氵窅越是主动要求把他关起来,叶克舒就越不能关。

因为纸包不住火,李氵窅在将军行辕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传到朝鲜人耳朵,而朝鲜人历来自卑又敏感,叶克舒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就羁押李氵窅及随行的十余侍从,就必定会冒犯到朝鲜人敏感的自尊心,就会留下隐患。

更糟的是,朝鲜当了几百年明朝属国,上至朝鲜国王,下到最底层的百姓,对明朝的好感及忠诚可谓是根深蒂固,就说暂驻盛京的这五千朝鲜军,亲明的也不在少数,再迭加李氵窅遭羁押的事实,就真的有可能会酿成兵变。

所以,叶克舒只能放李氵窅和侍从离开。

就算监视,也只能背后偷偷监视李氵窅。

等李氵窅等人离开之后,叶克舒把长子道喇叫到跟前。

“道喇,你派几个人,暗中盯着李氵窅,尤其是跟在他身边的那十几个侍从,一旦发现有人偷偷出城,或者趁夜色往城外传递消息,立刻抓起来。”

“嗻!”道喇答应一声,转身快步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