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15章

作者:寂寞剑客

可千万千万不要出事啊。

我高起潜,可还没有当上太监王呢。

“没什么,一点小问题。”徐应伟迅速恢复镇定。

为将者,最忌心浮气躁,所以他必须得冷静下来。

顿了顿,徐应伟又喝道:“各野战炮总,目标西北方向的建奴骆驼炮兵,重新设定射击诸元并改用半定装纸壳炮弹!”

徐应伟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主炮兵阵地的100门4寸炮便赶紧调整射击参数。

同时将堆放在野战炮旁边的全定装纸壳炮弹搬走,换上半定装纸壳炮弹。

所谓半定装纸壳炮弹就是只有一半火药,是专门为了近距离炮击准备的。

明军炮兵的业务水平不可谓不高,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而且事先测定好了参数,但是再快也还是赶不上建奴的骆驼回旋炮。

明军炮兵才刚开始作业,建奴炮兵的第一排炮就打过来。

徐应伟可以清楚的看见,上百门骆驼炮的炮口之上接连不断的腾起白烟。

片刻之后,炮弹就打在西北角的明军空心方阵上,因为距离只有五百步,所以建奴的骆驼炮采取的是直瞄再加平射,所以命中率就非常之高,绝大部分炮弹都准确的打在了明军的偏厢车车墙上,只有小部分炮弹打高了又或者打低了。

但即便是打高或者打低的小部分炮弹,也大多形成跳弹。

霎那之间,阵前的拒马还有偏厢车墙就被打得碎木纷飞,守在偏厢车墙后面的明军将士也死伤了数十,甚至连空心方阵内的炮兵也是出现少许伤亡,这是打高了的炮弹落在空心方阵之内后形成的跳弹杀伤的。

“入娘贼!”徐应伟脸色垮下来。

他预感到,这次浑河之战要有麻烦了。

他们预料到了建奴会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而抛掉笨重的红夷大炮,却没有想到建奴居然找到了代替红夷大炮的骆驼炮。

而且建奴的骆驼炮数量还颇不少。

刚才郑森可是明确的向他报告了,建奴足足拥有四五百头骆驼。

这就意味着建奴至少有四百门骆驼炮,建奴有这么多的骆驼炮,明军的步兵空心方阵以及偏厢车阵还能作为倚仗吗?

……

徐应伟心情恶劣,多尔衮却心情大好。

看到出击的绿营仅只是一轮炮击,就将西北角的明军空心方阵的至少十几辆偏厢车打得分崩离析、碎木纷飞,多尔衮终于是笑了。

“打得好!”洪承畴也是用力的握紧拳头。

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两个狗汉奸也是弹冠相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骆驼回旋炮的威力还是略显不足。

这要是红衣大炮,在打穿明军空心方阵的偏厢车墙后,肯定还能对列阵于车墙后的明军造成致命杀伤,不说一炮糜烂数里,糜烂数丈是没问题的。

可是现在,骆驼回旋炮在打穿偏厢车之后就去势已竭。

不过也没有关系,一炮打不穿就两炮,两炮不行就三炮。

只要摧毁掉明军的偏厢车墙,墙内的明军步兵就是活靶子。

第五百二十五章 空军出击

多尔衮是这么想的,绿营炮兵也是这么想的。

一炮刚打完,绿营炮兵就迅速开始清理炮膛,准备再次装填。

骆驼回旋炮的装填流程跟红衣大炮基本相同,都是先熄灭炮膛内的火星子,再拿炮杆清理残渣然后将炮膛擦干。

然后装填火药以及实心铁弹。

花了差不多五分钟,绿营终于完成重新装填。

绿营的第二波炮击与对面中心阵地的明军炮兵几乎是同时开火。

在绿营的炮弹打在明军空心方阵上的同时,明军炮兵的炮弹也打在绿营的临时炮兵阵地上,其中的两头骆驼顷刻之间被打得血肉模飞。

明军那边则又有七八辆偏厢车被打得碎裂。

多尔衮见了这幕,便不由得泛起一阵肉疼。

也不知道那两门骆驼回旋炮是否还保持完好?

骆驼死了好补充,但是骆驼回旋炮的铸造就挺麻烦。

当下多尔衮喝道:“传朕旨意,绿营完成装填后即刻侧移百步。”

早在河套大战时,多尔衮就已经认识到骆驼回旋炮相比红衣大炮的最大优势,那就是起身就能跑,移动快捷!

红衣大炮调整射击角度却要好长时间。

所以,红衣大炮虽然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但是仍旧很难压制骆驼回旋炮。

多尔衮的旨意很快就传达下去,接到旨意的绿营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完成装填,然后抢在明军炮兵再次发炮前牵着驼骆起身。

几乎是绿营刚走,明军的炮弹就落下。

上百颗炮弹顷刻在黑土地上犁出一道道深槽。

然而,已经提前完成转移的绿营却毫发无损。

快速侧移了一百步之后,绿营又牵着骆驼再次横卧在地,黑洞洞的炮口再一次瞄准了西北角的明军空心方阵,轰轰!

又一排炮弹过去,又有七八辆偏厢车被打碎。

而且这次,有两颗炮弹打进了之前砸开的偏厢车墙缺口,这下列队站在偏厢车墙后面的明军将士就吃了大亏。

因为明军将士站的是密集阵列。

挤到什么程度呢?一米就能够侧身站立三人。

所以,这两发炮弹瞬间杀伤了八个明军将士,其中两人当场牺牲,四人胳膊尽碎彻底丧失战斗力,还有两人也负了轻伤,好在伤势不重。

阵中的医务兵赶紧上前救治。

……

“入娘贼!”

徐应伟心下恨恨的咒骂一句。

不过脸上却是丝毫不露声色。

徐应伟的战场洞察力也是十分敏锐。

他敏锐的预见到,4寸野战炮只怕是很难有效压制建奴的骆驼炮,所以外围四个空心方阵的偏厢车墙遭到摧毁已经是不可避免。

甚至连中央方阵的偏厢车墙也未必能保得住。

一旦失去了偏厢车墙的保护,所有五个步兵旅的将士就会直接暴露在建奴的骆驼炮以及步枪的枪口下,这时就只能变阵。

密集队形是为了强化火力密度。

对付骑兵的时候需要强化火力密度。

但是对付建奴步兵就无需加强火力密度。

因为建奴步兵没有骑兵那样强的冲击力。

当下徐应伟喝道:“传令,第1步兵旅即刻抢修被损毁之偏厢车,尽最大努力保证偏厢车墙完整,同时还要加大步兵队列间隔,另,各野战炮总不必再理会建奴之骆驼炮,重新锁定出击之建奴步兵阵,火力全开给我轰!”

既然没有能力压制建奴的骆驼炮,那就只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建奴用骆驼炮打明军的步兵方阵,明军就用4寸野战炮打出击的建奴步兵方阵,然后再来看哪支军队对炮击的承受能力更强。

“是!”传令兵迅速用旗语下达命令。

西北角的第1步兵旅以及中央阵地上的野战炮总迅速做出反应。

在崇祯给明军制定的未来规划中,每个步兵旅都有一个辎重营,这个辎重营专门负责看管步兵旅携带的辎重。

按照明军的建制,每一个队配有一辆偏厢车。

所以每个步兵旅装备的偏厢车数量是135辆。

徐应伟先带来辽东的两个步兵旅及崇祯后带来的四个步兵旅都没有专属辎重营,但是都有一个步兵营临时兼管辎重营的差遣。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换另外一个步兵营兼管。

所以,徐应伟的命令下达之后,第一步兵旅下兼管辎重营差遣的那个步兵营便迅速脱离了线列阵,找来马车轮、车辕及护板等备用零部件抢修被建奴骆驼炮打坏的偏厢车,实在没法修补的,就用多出来的偏厢车补上。

外围明军的四个偏厢车阵,因为是横向拼接,所以每个车阵只用112辆偏厢车,而每个步兵旅配属的偏厢车有135辆,所以有23辆偏厢车可以多出来备用。

除了抢修被打坏的偏厢车,第一步兵旅的队列也从三排变成九排。

线列阵从三排变成了九排,整个空心方阵立刻变得稀疏许多,再没有之前拥挤。

徐应伟做的这一系列应变,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西北角的偏厢车阵很快被修复,车阵中的明军将士重新得到有效保护。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建奴的炮击持续下去,

明军的偏厢车阵最终还是会被摧毁,明军将士还是会暴露在炮口下。

但是至少,这一刻的明军将士得到了有效保护,再不用承受建奴骆驼炮的炮击,也不会出现无谓伤亡。

与此同时,明军再一次开始对建奴步兵的炮击,建奴的伤亡急剧增加。

因为这个时候,分路出击的8牛录的八旗汉军,距离明军方阵已经不到六百步,距离明军的中心主阵地也不到八百步,在这个距离,明军炮营所装备的4寸野战炮的准度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杀伤效率也就有了极大提升。

……

战场之上风云突变。

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的几个铁杆汉奸笑容凝固住。

多尔衮的脸色更是一下子变得阴沉,能刮下霜。

多尔衮和身边几个汉奸之所以变脸,是因为明军炮兵的每一次炮击,都必然会在出击的两路八旗汉军的兵阵中犁出十数道或者数十道血路。

而绿营对明军空心方阵的炮击却忽然没了效果。

因为每当绿营摧毁了数辆甚至于十数辆偏厢车,阵中的明军就会找来车轮、车辕或者护板等备用零件快速修好被打坏的偏厢辆。

绿营到现在已经打了不下六排炮弹。

然而明军的空心方阵却仍旧完好无损。

侯方域黑着脸说:“主子,崇祯打算跟我们换命。”

“朕也看出来了。”多尔衮黑着脸说道,“不过他这是妄想,朕不会如他意。”

说此一顿,多尔衮又喝道:“传朕旨意,出击的8牛录八旗汉军立刻撤回来,绿营的骆驼回旋炮则全线出击,先把明军的偏厢车阵给朕打掉。”

必须得承认,多尔衮这家伙的学习总结能力是真强。

这么点时间,多尔衮就敏锐的捕捉到了明军的弱点。

旨意下达,退兵的号角声响起,出击的8牛录八旗汉军便立刻后队改为前队,前队则拖着偏厢车快速退回去。

与此同时,更多的绿营兵赶着骆驼从大阵中跑出来。

刚开始出击的那一百头骆驼,到现在还剩九十八头,再加上后来出击的骆驼,总共三百九十八头骆驼,分成了八个炮队,分别对着四角的四个明军空心方阵发起了炮击,而且打一炮就换个阵地,从来不在同一个地方打二发。

……

这下子又轮到徐应伟傻眼了。

“入娘贼,建奴也太可恶了!”这下子就连高起潜都看出了不对。

“徐给谏,这下咱们不就拿建奴没辙了?建奴的炮兵可以打着咱们的偏厢车阵,可咱们的炮兵却打不着建奴的步兵方阵,也打不着建奴炮兵,这岂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建奴炮兵把咱们的偏厢车阵一点点的啃掉?”

徐应伟的脸色变得极为难堪,因为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

如果按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顶多一个时辰,车轮、车辕以及护板等零部件以及备用偏厢车就会耗尽,顶多到下午未时,外围的全部四座偏厢车城就会被打得七零八落,再也无法对阵中的明军将士提供有效保护。

但是好在,明军还有一个杀手锏。

正思忖间,郑森的飞车正好降落下来。

因为飞车携带的四桶桐油已经烧完了,得再次补充。

徐应伟便立刻下令道:“传令,空军出击,携带满弹!”

接到徐应伟命令之后,郑森和原本坐地休息的空军将士顿时兴奋的欢呼出声,随即开始组装飞并且车准备手榴弹。

很快,另外九架飞车也先后点火开始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