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76章

作者:寂寞剑客

阎应元很严肃的对崇祯说道:“圣上,西伯利亚诚然是一片令人心动的宝地,但是距离大明中枢实在太遥远了,比安南都更遥远,而且气候苦寒,道路阻隔,转运军需给养极其困难,所以要想长期驻守,代价太大,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郑森道:“驻守大军当然是糜耗粮饷,但若少量驻军呢?”

“少量驻军没有用。”徐应伟摇头道,“因为这片土地实在太过广袤,纵然是十万大军往这么大的土地上一分摊,百里之内也是寥寥无几。”

崇祯深以为然的道:“有贞和皕亨说的对,派大军驻守西伯利亚,糜耗粮饷而且得不偿失,所以只能用其他办法控制西伯利亚,比如说,假借科尔沁人之手。”

“假借科尔沁人之手控制西伯利亚?”阎应元错愕的问,“此话何解?”

崇祯道:“直白点说就是以利益驱动,西伯利亚的森林草地中蕴藏着大量奇珍异兽,河流中甚至于还有狗头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向科尔沁人收购动物皮毛、人参等中药材以及黄金来驱使他们深入西伯利亚乃至远东淘金。”

顿了顿,又接着说:“不光科尔沁人,对于察哈尔人、土默特人甚至喀尔喀人也可以采取同样策略,时日一长,各路蒙古人为了自生安全及补给,必然会在西伯利亚的各处要隘修建军事据点,如此一来广袤的西伯利亚就变成大明的领地。”

“圣上英明。”徐应伟由衷的道,“此策确实堪称良策。”

其余士子也纷纷应和,见众士子都赞同,崇祯便下定决心。

当下崇祯又对高起潜说道:“高伴伴,立刻给定王回信,捷报已收讫,关于科尔沁蒙古之后续处置,朕有如下之考虑……”

……

此时在远东白令海峡的附近有一个名叫阿纳德尔的据点。

当然了,此时的白令海峡还没名字,白令都还没出生呢。

阿纳德尔只是一个很小的武装据点,有几十个哥萨克常年驻守在这里,打渔狩猎收集皮毛运回莫斯科卖给那些贵族以换取金钱。

据点内,几十个哥萨克正围坐在壁炉前喝酒吃肉。

一个阿衣奴女孩过来给他们送烤肉,结果被一个哥萨克一把搂入怀里,粗糙的大手对着女孩胸口就是一顿乱摸,女孩却也不恼,还抛送媚眼。

但是摸了还没两下,那个哥萨克就陡然打个冷颤。

趁着这短暂的间隙,阿衣奴女孩轻盈的一个转身从哥萨克的怀中逃离。

另一个身材高壮的哥萨克便调侃道:“杰日尼奥夫,昨天晚上你在爱娃身上折腾了多少次?怎么就有心无力了,哈哈。”

其他的哥萨克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闭嘴。”名叫杰日尼奥夫的哥萨克却黑着脸骂道,“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要发生。”

“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你是担心把爱娃肚子搞大吗?”

“有私生子找上门让你支付抚养费吗?”

十几个哥萨克姿意调笑,气氛异常热烈。

杰日尼奥夫却总觉得背脊发凉,难道真是因为搞太多了的缘故,身子虚了?看来以后得节制了,这玩意不仅费戈比,关键还费腰子。

……

就在辽东的捷报送到大沽口的同一时间,科尔沁的败报也送到了北京城。

前来北京送败报的是额森的长子诺济颜,当时带着一千骑兵留下来看马,后来发现科尔沁骑兵中计之后,这怂货也没敢带着一千骑兵前去救援,而是果断率军逃跑,甚至连那三万多匹马都顾不上,真丢尽了黄金家族的脸面。

话又说回来,诺济颜真要是冲上去救援,那就正好撞到朱慈炯的枪口上,不光救不出他的老子,还会把自己的一千骑兵都给搭进去。

从这个逻辑,诺济颜的选择似乎又没错。

听完诺济颜的亲口阐述,多尔衮竟从炕上一惊而起。

科尔沁三万多壮丁全灭,额森生死未卜,十旗的吉台贝勒也是多数失陷,这对于整个科尔沁蒙古乃至整个大清来说,都是塌天之祸!

因为科尔沁人不仅是女真人的铁杆盟友,更是大清连接蒙古各部的纽带,现在科尔沁这条纽带被明军一刀斩断,土默特蒙古和察哈尔蒙古就必定会跟大清离心离德,开春后再想调这两个部落的骑兵南下勤王,就没那么容易。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多尔衮感到忧心的。

最让多尔衮感到忧心的,还是紫禁城里的那个女人。

当下多尔衮强撑着病体,对曹尔玉说道:“替朕更衣,朕要进宫。”

“主子,现在可是亥时,宫门已经落锁。”曹尔玉小声劝阻道,“而且您的身子也没有好利索,郎中交代吹不得冷风……”

“怎么,你在教朕做事?”多尔衮目光冷下来。

“呃不,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奴才该死……”曹尔玉赶紧跪下来叩头。

“行了,把朕的皮裘拿过来。”多尔衮冷冷的瞪了曹尔玉一眼,又说道,“再让那些狗奴才准备暖轿,朕这次坐暖轿进宫。”

多尔衮还是很爱惜自己小命的。

郎中说不能吹冷风,就坐暖轿。

第六百零五章 直接打京师

所谓的宫禁,对于多尔衮来说根本不存在。

见到多尔衮,布木布泰眼神中隐藏着幽怨,同时又有些小惊喜。

幽怨的是多尔衮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宫了,布木布泰今年也不过三十五周岁多点,而且也是个正常女人,同样有生理需求。

惊喜的则是,多尔衮终于肯进宫来找她了。

不过布木布泰也有一点点担心,小声问道:“你的身子好些了吗?”

“还是那样,一受凉就会咳血,药吃了不老少,可是总也不见好。”看着布木布泰略微有些清减的娇靥,多尔衮心下便不免生出几分惭愧。

布木布泰心下真失望至极,脸上却关切的说道:“那还是先把身子将养好了,不要贪一时之欢娱,在府里也要悠着点。”

“玉儿,朕寅夜进宫找你,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多尔衮叹道:“科尔沁蒙古那边出大事了,额森那个蠢货不慎中了明军诡计,三万多骑兵已经遭到全歼,你父亲布和还有几位哥哥也……”

布木布泰顿时间眼前一黑,险些一跤跌坐在地。

得亏多尔衮眼疾手快,赶紧抢前一步搀扶住了。

不过布木布泰这女人确实不一般,很快稳住心神。

“摄政王,你不用担心奴家。”布木布泰依偎在多尔衮怀里,幽幽说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只有你才能让大清转危为安,奴家绝不会拖后腿。”

停顿了下,又说道:“也绝不会让福临拖你的后腿。”

布木布泰很清楚自家母子的处境,表面上看福临是大清皇帝,身份尊贵,但无论是索尼他们这些两黄旗的大臣,还是阿济格、多铎他们这些大清的宗室,有哪一个真正把他们母子放眼里?若没有多尔衮,哪会有今天?

现如今他们母子就更加离不开多尔衮。

因为洪承畴他们这些汉臣只忠于多尔衮。

见布木布泰如此识大体,多尔衮大为感激。

当下多尔衮双手就从布木布的纤腰滑落下去。

入手只觉翘挺异常,心说这女人当真是极品,睿亲王府那么多年轻貌美的福晋、侧福晋就没一个能够及得上她。

布木布泰脸上涌起一抹淡淡红晕。

“摄政王你的身子,还是别了吧。”

“无妨,多日不见,朕也想得紧。”

布木布泰不再多说,任由多尔衮宽衣解带。

寝宫里很快响起让宫女脸红心跳的呢喃声。

……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崇祯22年1月20日(1649年)。

第二批3个镇台的新军也由水师送到登州,再经由莱州湾海岸赶到了大沽口,与驻扎在这里的第一批新军会合。

这时候,大沽口的兵力增加到5个半镇台。

崇祯当即率明军从大沽口以南十里处上岸。

胡国柱率领骑兵镇台作为前锋,率先上岸。

游曳在海岸附近的蒙古夜不收很快遭到驱逐。

不过这些蒙古夜不收也在第一时间报告洪承畴。

……

“什么?”

“明军在大沽以南十里处上岸?”

在接到蒙古夜不收的报告之后,洪承畴第一反应是不信。

大沽口以南十里?那里又没有大河,没有水道,明军在瞎折腾什么呢?就算上了岸又能怎样?难不成还敢从陆路进兵京师不成?

明军真敢走陆路,洪承畴能笑出声。

最近这段时间,洪承畴一直在琢磨如何切断明军的粮道。

结果却发现从登州到大沽口九百多里竟然遍布明军据点,虽然每个据点的明军数量并不多,也就两三百人这样,但是每隔百里就会有一个大型据点。

大型据点里的明军数量足有上千人,可以快速就近支援。

所以清军除非调集重兵携带红衣大炮前去攻打,否则根本就拿不下来。

但是调集重兵去打,就瞒不过明军的斥候骑兵,到时候明军肯定也会出兵救援,而且明军可以从北海冰面行军,借助冰爬犁速度就会更快,这样一来局面就变成了打野战,而野战是洪承畴极力要避免的。

洪承畴琢磨了很久,发现无处下手。

但如果明军上了岸,那就另当别论。

所以洪承畴绝不相信崇祯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当下洪承畴又问道:“上岸的明军大概有多少人?携带了多少门大炮?”

夜不收队长禀报道:“回禀洪部堂,已经上岸的明军至少有十几万人,随军携带的各型大门也至少有一千多门,还有无数骡马。”

“十几万人,上千门大炮?!”洪承畴愣在那里。

这什么情况?难道明军真准备上岸改走陆路不成?

“继续刺探,本部堂倒要看看崇祯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打发走夜不收队长,洪承畴又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还有侯方域请过来,就在元宵节之前,尚可喜也率领浮河口大营的驻军赶到卫河口,到现在,12万八旗汉军以及4万绿营已经齐聚卫河口大营。

清军都已经准备好了在卫河口跟明军长期对峙了。

结果夜不收却突然报告说,明军居然要改走陆路。

“明军要改走陆路?”孔有德闻言也是一脸错愕,“洪部堂,你跟侯参军不是说明军肯定不会走陆路吗?这是咋回事?”

尚可喜也道:“真要是这样,卫河沿岸的铳台不是白修了吗?”

耿仲明也道:“铳台白修倒是没什么要紧,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军如果改走陆路,就能绕过卫河口大营,到那个时候我们是按兵不动,还是主动攻击呢?”

“主动攻击,是肯定不行的。”洪承畴摇头,“野战我们没有胜算。”

“洪部堂的意思是按兵不动?”孔有德反问道,“任由明军向前推进?”

尚可喜接着说道:“如果我们按兵不动,单凭沿途各州县的练勇肯定拦不住明军,运河沿岸虽然有不少铳台,但如果没有八旗汉军以及绿营,也同样挡不住明军,也就是说,如果明军不顾一切往前打,半个月之内就能打到朝阳门外!”

地堡大厅内瞬间就安静下来,洪承畴也是脸色微沉。

好半晌,洪承畴问侯方域道:“侯参军,不知你有何高见?”

侯方域哂然笑道:“明军若真改走陆路,不正是洪部堂你所希望的吗?”

“话虽如此,可也需要摄政王信任才行。”洪承畴有些讪讪然的说道,“本部堂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

“这一点洪部堂尽可以放心。”侯方域一摆手说道,“皇父摄政王绝对不会是崇祯,所以你也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袁崇焕。”

“有侯参军这话本部堂就放心了。”洪承畴释然道。

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却听得一头雾水,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怎么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能有这么大吗?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确实挺大。

洪承畴、侯方域他们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以为崇祯会效仿当年的黄台吉行反间计,假借多尔衮之手除掉洪承畴。

当年清军绕过宁锦防线突然出现在了广渠门外,给了大明君臣巨大的刺激,也为后来崇祯斩杀袁崇焕埋下伏笔,所以洪承畴就不能不担心,假如明军绕过卫河口大营,突然间出现在京师城外,会不会吓着多尔衮?

多尔衮会不会怀疑他勾连明军?

然后把他召回京师,直接赐死?

但其实,崇祯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