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08章

作者:寂寞剑客

两天之后,派往果阿的使者回到多拉维拉,并且转达了阿方索开出的条件。

“什么?将帝国的海关交给尼德兰人管辖?”奥伦则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铁青着脸嘶吼道,“阿方索是疯了吗?他想控制整个帝国的财权?”

“陛下,这仅只是条件之一。”出使果阿的扈从苦笑道,“此外阿方索还提出了另外两个过份的条件,一是帝国东西沿海所有城镇无条件向尼德兰商人开放,自由通商,当地官府还得给尼德兰籍商船平价提供补给,二是组建一支尼莫联军,并且需要由尼德兰派遣军官对军队进行训练,作战之时也要由尼德兰军官来指挥。”

“疯了,阿方索一定是疯了!”奥伦则布气极反笑道,“也别提这些条件了,干脆让他来当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好了,真是。”

这时候,刚刚带着一支小部队赶来护驾的摩地姬说道:“陛下,阿方索之所以会狮子大开口开出这么离谱的条件,只是为了向我们施加压力而已,这是一种谈判技巧,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想要达成这样的意图,所以条件还是有得商谈。”

“阿方索敢开出这样的条件,就足以证明他们毫无结盟的诚意。”奥伦则布对此却有不同意见,“他只是想要借机羞辱朕,羞辱莫卧儿帝国而已。”

摩地姬却还是想要再争取一下:“陛下,不如由臣去跟阿方索谈?臣保证,会将尼德兰人的条件谈下来,断不会如此过分。”

听到这,奥伦则布便也有些犹豫。

主要也是因为奥伦则布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不跟尼德兰人结盟,不向尼德兰人借兵,一旦让各地的土邦以及各省的总督知道莫卧儿帝国的境况,整个帝国可能顷刻间土崩瓦解。

到时候不要说海关财权,又或者兵权指挥权,就连国家都保不住。

只不过,就在奥伦则布想要答应摩地姬之时,又一个扈卫走进来。

“陛下!大明帝国派了一个使者来多拉维拉,说是想要跟帝国议和。”

“什么,明国想要跟帝国议和?”这个消息属实有些出乎奥伦则布的预料。

说实话,奥伦则布真是让明军打出阴影来了,一听到明军这个词就能尿意拉满属于,他甚至在担心会被明军赶到科伦坡去。

因为明军的强大实在超出了奥伦则布的想象。

而这也是奥伦则布找上尼德兰人的主要原因,因为单以火器而论,似乎也只有来自欧洲的尼德兰人能够与明军比拼一二了。

反正莫卧儿军肯定打不过明军。

可是现在,明国居然派来使者要跟帝国议和?

一时间奥伦则布真是又惊又喜,明国肯议和,还要什么尼德兰啊?

摩地姬却是下意识的反对议和:“陛下,明国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却又出人意料的提出跟帝国议和,肯定没安什么好心,千万别答应。”

奥伦则布却不以为然的反驳道:“刚才果阿总督阿方索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摩地姬你却坚持要与尼德兰人谈判,可现在明国提出议和,摩地姬你却坚决反对,朕倒是想要问你一个问题,我们找尼德兰人谈判又是为了什么目的?”

摩地姬不假思索的道:“自然是为了向尼德兰人借兵,驱逐明国军队。”

“可是现在不用向尼德兰人借兵就能让明国军队离开。”奥伦则布一摊手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忍受尼德兰人提出的苛刻条件向他们借兵?没这个必要嘛。”

摩地姬皱眉道:“陛下,姑且不说明国议和是真还是假,就算是真的,明国也必定会提出极其苛刻的条件。”

“尼德兰人的条件难道不苛刻?”奥伦则布反唇相讥道,“且不说我们还不知道明国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就算真的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帝国不是也可以还价么?摩地姬你既然有能力将尼德兰人的条件谈下来,自然也会有能力将明朝人的条件谈下来。”

“当然,臣有这样的信心。”说到自己的能力,摩地姬立刻又充满自信。

作为一个从古吉拉特邦土著民中成长起来的莫卧儿军官,摩地姬对于自己的能力向来就充满了自信,蜜汁自信属于是。

“那好,议和的事就交给你了。”

奥伦则布果断将这份差事交给了摩地姬。

……

一个月之后,摩地姬率领谈判团队风尘仆仆的赶到德里,并在红堡富丽堂皇的宏伟大厅里见到了朱慈炯。

朱慈炯并未参与这次议和,而只是旁听。

整个议和都是由李岩总办,夏完淳协办。

“自我介绍一下,鄙人达摩德拉摩地姬,乃是莫卧儿帝国新任外交总理大臣。”摩地姬高昂着头颅,眼神中充满自信,“奉莫卧儿帝国皇帝陛下之命,前来与尔明军议和,我们莫卧儿帝国的条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国的军队必须无条件退出德里,并且还要向伟大的莫卧儿帝国赔偿一千万金卢比外加一亿银卢比。”

夏完淳、李岩两人闻言,一下子就愣在那里。

不是吧?这是什么条件?我他妈没有听错吧?

我怎么感觉,这次战事是我们明军战败了呢?

看到明国的两个议和使者露出目瞪口呆的表情,摩地姬脸上不禁露出得意之色,明国的使者显然被他的“强硬”给震惊到了,甚至吓到了。

对没错,这就是摩地姬给这次议和确定的基调,就是强硬。

一定要尽可能的向明国展示强硬的一面,当然,莫卧儿帝国也真有强硬的资本,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可是不多,莫卧儿帝国乃天选之国!

至于莫卧儿大军刚刚吃下的败仗?不不,那根本不是败仗,这只是莫卧儿大军的一种战术,什么战术呢?就是凭借巨大的伤亡数吓住对手、吓坏对手。

作为明朝人,一定没有见过十万以上的军队吧?所以当他们看到五十万甚至于一百万人以上的大军之时,肯定胆都吓破了吧?

一百万不够,就再给你们一百万。

两百万不够,那就给你们五百万!

就不信你们没有杀到手软的时候!

就不信你们没有杀到害怕的时候!

等到你们手软了,害怕了,你们就会反过来求着我们议和。

果不其然,明国现在不就求着莫卧儿帝国跟他们议和了么?这些明朝人显然是被这么巨大的伤亡数字吓到了,吓怕了。

摩地姬深深陶醉在自己的逻辑中。

啊,莫卧儿帝国是如此强大,如此强盛。

所以,只让明国赔偿一千万金卢比和一亿银卢比,已经是对他们的从轻发落,如果按照他的意思,甚至还要求明国割让藏地。

别笑,就知道你们一定在笑,但摩地姬是认真的。

魔地姬又对李岩和夏完淳道:“这是本次和谈的底线,底线是不容许退让的,现在你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你们的要求。”

李岩、夏完淳脸上流露出日了狗的表情。

坐在“皇位”上的朱慈炯却噗的笑出声。

把玩着原本属于莫卧儿皇帝的黄金权仗,朱慈炯笑道:“奥伦则布怎么回事?这是派了个傻子来跟我们和谈?这他妈不就是个傻子?”

“简直岂有此理。”听完通译的转译之后,摩地姬大怒。

“我乃是莫卧儿帝国的外交总理大臣,你们必须为你们的无礼向我郑重道歉,否则就不用和谈了,你们就等着莫卧儿帝国再次调集大军征讨你们吧。”

朱慈炯脸色一沉喝道:“先拉下去打一顿,然后再跟他谈。”

第七百八十五章 南亚番(9)——德里条约

一刻钟后,摩地姬被两个士官架进皇宫大殿。

“怎么样?”这次朱慈炯直接从御座走下来,俯视着摩地姬问道,“这下脑子恢复正常了吗?可以正常交流了吗?”

却没想到,摩地姬还是嘴硬。

“你们应该珍惜这次议和的机会。”

“这是我们莫卧儿帝国给予你们的最后机会。”

“一旦错过这次机会,你们将付出沉重代价。”

朱慈炯有些哭笑不得,心说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脑残到这种程度也是真的少见,这还怎么议和?

当下朱慈炯一挥手说:“拖下去,再打,打到他求饶为止!”

“是!”两个士官答应一声,当即又像拖死狗一样把摩地姬拖下去。

很快,大殿外就再次响起啪啪的击打声,中间还伴随着一声接一声的惨叫,打板子其实是很疼的,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住。

夏完淳有些担心的说:“定王,这样下去会打死。”

“打死就打死,这样的傻子你怎么议和。”朱慈炯闷哼一声,又道,“大不了以后就长期驻守在南亚次大陆,慢慢跟这些垃圾耗就是。”

李岩无奈的道:“目前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好在,两顿板子下去,摩地姬脑子终于恢复正常。

在意识到不可能“吓”住明国,不可能凭借“嘴炮”赢得优势之后,摩地姬终于还是弯下了腰板,终于低下了头。

而且,这次的姿态放得非常低。

都说倭人是最好的狗,其实这话不对。

最好的狗并不是倭人,而是南亚阿三。

看着趴在担架上面,终于可以正常交流的摩地姬,朱慈炯终于笑了:“傻劲过了?终于可以正常交流了,是吧?”

听完了通译的转译,摩地姬谦卑的说:“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大明帝国的强盛,也领教了明军的强大,我们莫卧儿帝国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只求大明帝国能够高抬贵手,允许莫卧儿帝国的继续存在,其他的事都好说。”

朱慈炯忍不住跟李岩和夏完淳对视一眼。

这前后反差也太大,简直就是180度转弯。

这是直接就把莫卧儿帝国的底线给漏出来了?

那还有啥好客气的,直接往死里压榨就是了。

当下朱慈炯笑问道:“只要求允许莫卧儿帝国的存在?”

“是的,只要求允许我们莫卧儿帝国继续存在,别的都好商量。”摩地姬直接就把谈判底线说出来,真是没办法理解这些阿三的思维方式。

但是这真就是莫卧儿帝国皇帝奥伦则布的底线。

顿了顿,朱慈炯又问道:“莫卧儿帝国岁入多少?”

朱慈炯这也是随口一问,并不认为摩地姬会告诉他。

然而摩地姬却直接回道:“去年的岁入大约三亿银卢比。”

“三亿?”朱慈炯闻言先是一愣,还真的连这样的机密都肯说?这些南亚阿三的脑子里难道都是屎?就没有一点保密的觉悟?

紧接着,朱慈炯就不免吃了一惊。

三个亿,好大一笔财富,莫卧儿帝国竟然这么富有的么?

李岩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三个银卢比折合大明一元银票,三亿银卢比相当于一亿元银票,也就是岁入一亿两银子!”

夏完淳闻言也吃了一惊,莫卧儿帝国这么富有的?

要知道,大明帝国在工商业大发展之前,一年的岁入也就两千多万不到三千万银票,相当于只有莫卧儿帝国岁入的四分之一!娘嘞!

当然了,大明帝国现在的岁入已经超过五亿银票。

但是莫卧儿帝国可没有大明朝的工商业,只是靠着种地以及通商,居然就获得价值一亿银票的税赋,属实有些夸张。

由此也足见南亚次大陆有多富庶。

当下朱慈炯跟李岩和夏完淳凑在一起商量了半天。

商量完了,朱慈炯又对摩地姬说:“我们的条件是:第一、莫卧儿帝国需要向大明帝国赔偿军费共计五十亿银卢比,分五十年还清,本息合计一百亿银卢比,每年两亿银卢比;第二、印度半岛靠海五十里宽的狭窄区域割让给大明帝国,居住在这一万多里长五十里宽区域内的莫卧儿人,需尽快清空。”

“每年偿还两亿银卢比?”

“靠海五十里也要割让给大明?”

摩地姬闻言不由得面露为难之色。

朱慈炯却拍了拍摩地姬的肩膀说:“放心,大明帝国不会干杀鸡取卵的事情,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我们大明帝国拿了你们莫卧儿帝国给的赔款,自然也就会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说莫卧儿帝国发生叛乱,或者遭受欧洲人入侵这种事情,我们大明帝国派的驻军就会替你们摆平,你们再不用操心。”

顿了顿,又道:“此外还有一桩天大好处。”

“天大的好处?”摩地姬怦然心动,“什么好处?”

朱慈炯笑了笑,又说道:“你们莫卧儿帝国不是人多么?你们可以贩卖奴工,我们大明现在急需大量奴工,我们可以按照一个奴工十个银卢比的价格来求购,所以你们莫卧儿帝国完全不用担心没钱支付赔款。”

“一个奴工价值十个银卢比?”

摩地姬闻言大喜,这真是个好消息。

“怎么样?”朱慈炯笑问道,“大明朝够仁慈吧?”

“是是是,大明朝确实仁慈。”摩地姬连连点头,对此深表赞同。

朱慈炯道:“摩地姬是吧?如果你没有异议的话,那就签协议吧。”

说话之间,两个士官已经拿来了一式两份的文本,一份用蒙古文书写,另一份则是用汉字书写,朱慈炯先签上自己的大名,再盖上自己大印,摩地姬也签名盖单,然后互换文本再然后签名盖章,协议就算正式生效。

这份协议,史称《德里条约》。

……

电报发给崇祯时,崇祯已经在满喇甲,即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