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战记 第225章

作者:十二楼月明

所以商人们都打算往南边先靠一靠,也好占据先机,免得大军正式出战的时候在后面挤着跟不上。

其实目前来汇合的都是些小领主,全部加起来真实军力还不到一千,但商人们不知道啊……

结果各个商队争相往南边靠,这就导致‘大军’一直在缓慢的向南挪动,那些刚加入到帅旗下的烈狮境小领主也不怎么明白情况,看大部分人都在移动,自然也就跟着动。

埃里克虽然持着元帅权杖,但权杖这玩意只对烈狮境的领主有用,对商人可没作用。他毕竟不是李昂,在商人眼中可没有领主大人那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所以埃里克实在是没法把产生异动的商人们拽回来……

于是,原本打算在七岔要塞东边集合的商队与集团军,就这样渐渐挪到了萨瓦河边,眼看就要与固守桥头的雷曼的部队汇合了。

雷曼之所以一直在桥头固守,主要是因为提图斯一直在桥的另一边作势进攻——提图斯想要诱使烈狮王国与德夏公国打在一起,他当然得把雷曼的部队拖在桥头。

如今七岔要塞被攻占,雷曼知道如果自己离开桥面防区,那就意味着烈狮城有可能被巴克斯帝国长驱直入,而提图斯的做派看起来似乎正是想这么做,所以雷曼自然只能一直守着桥不敢离开。

但烈狮境的大军出现在河对岸,原本在萨瓦河另一侧桥头拖住雷曼的提图斯将军被吓着了——他确实想让三个国家之间的战斗持续打下去,但他可没想到烈狮王国动静这么大,这么快就出动了如此规模的大军……

而且烈狮王国的大军压根没管七岔要塞,反倒像是起倾国之兵全军出动来找他萨瓦河堡的麻烦了?

这种情况还谈什么隔岸观火或是火中取栗……这不得赶紧跑路?

于是提图斯一熘烟的撤到了雷拉要塞,跑得飞快——阿迦松离开雷拉要塞的时候基本没留人,雷拉要塞是个空城,正好可以让提图斯驻扎。

而提图斯这一撤,雷曼爵士自然就觉得出现了大好的机会,因为萨瓦河堡空了啊,这不得抓住机会赶紧拿下?

雷曼年纪轻轻就成了名满天下的狂狮骑士,自然有着心高气傲的性格,七岔要塞是从他手里丢掉的,所以他一心想着将功补过。

他在七岔要塞守了一年多了,很清楚只要七岔要塞里边有个千八百的守军,就很难打得下来,因此他也很理解‘王国的集团军’没有轻易进攻。

而现在,如果趁着萨瓦河堡空虚快速攻克,然后用萨瓦河堡换回七岔要塞,这不也就等于弥补了之前丢掉七岔要塞的罪过了么?

再加上后面有‘王国的集团军’,而现任元帅是李昂——以雷曼对李昂的了解,他觉得李昂也会这么想,所以才让‘集团军’往河边靠拢。

于是雷曼就没跟集团军打什么招呼,而是直接放弃桥头,全军出动,快速攻进了萨瓦河堡——他要抢功。

赶在集团军到来之前,独自打下萨瓦河堡,对雷曼而言才算是将功补过。

这想法其实没什么问题,而且雷曼实施得也还不错,他确实一度攻占了萨瓦河堡……

但他仅仅只占据了一天半的时间。

因为提图斯撤离的时候带走了所有人手与物资,还毁掉了萨瓦河堡的城门与吊桥,城防设施也全部被毁——主动撤离的时候毁坏城防本来就是常规操作。

萨瓦河堡的城门压根关不上,里面也没人防守,雷曼当然是轻松得手。

但是,雷曼刚进萨瓦河堡,德夏公国的大部队就冲过来了——德夏人也见到了萨瓦河堡城门大开,这自然是要打一打的……

由于他们之前一直在南边,位置原因,德夏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河对面的‘集团军’,他们以为是因为自己大军开过来把提图斯给吓跑了。

和雷曼一样,德夏公国的领主们面对这种情况当然也要抢抢功劳,全都冲得相当快。

而雷曼一支孤军刚刚入驻萨瓦河堡,在城门洞开而且来不及封堵的情况,离,伤亡惨重,雷曼本人都差点被砍死在里面。

但德夏人其实也不好受,雷曼的队伍战斗力挺强的,德夏人的部队死伤比雷曼还多一些——雷曼一直以为‘集团军’会来增援,打得极为顽强。

但直到雷曼带着一身的伤撤到元帅大旗下准备骂娘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集团军居然只是一大群闹哄哄的商人……

为了约束商人们不出现什么异动,埃里克都快忙疯了,仅有的千把人的来自各家小领主的部队都被埃里克用上,好不容易才把商人们安抚住。

这种状态当然是不可能来增援的,没出现什么聚众闹事之类的负面事件就已经算是埃里克能力不错了。

所以雷曼也只能欲哭无泪的骂自己太冲动,他真不该抢什么功的……

而得知了现在的情况之后,埃里克和雷曼两人就都有点担心了——德夏人的大军就在河对面,要是被德夏人发现这是支庞大的商队,那对于德夏人而言可就是加量豪华大餐啊,他们要是吃了这一顿恐怕能顶好几年……

于是雷曼和埃里克两人齐心协力,连哄带骗的好不容易的又把商队给慢慢带回了七岔要塞东边,打算往东躲远一点,远离危险地带……

而攻下萨瓦河堡之后,德夏人却发现这地方穷得一匹,基本没有任何收获——之前萨瓦河堡被布伦努斯刮了地皮,本来就没剩多少东西,而提图斯将军又是主动撤离的,当然会把能带走的都带走。

大规模出兵,死伤近千人,却只得到一座空城,连周边村镇都没什么东西,大多数德夏领主都觉得这一仗实在是太亏本了……

德夏的领军者巴哈德汗卡丹更是觉得实在太亏了……

巴哈德汗卡丹是德夏公国的统治者,如果是潘德王国统治的时候,他应该被称为卡丹公爵。

其实‘巴哈德汗’并不是卡丹的名或姓,他就叫卡丹,他的部族也叫卡丹部,‘巴哈德汗’其实是一种尊号,大体上等同于‘神灵指定的汗王’。

现在的德夏是个独立国家,潘德王国时代的公爵头衔已经多年没用过了,事实上德夏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公国——他们早就不再依附于任何王国了。

被称为公国,只是因为德夏曾是潘德王国的附庸,几百年前德夏统治者被潘德国王封为公爵,历史原因使得其他国家称德夏为公国而已。

而卡丹在被所有德夏部族推举为现任首领之后,便重新用上了‘巴哈德汗’这个代表了神灵的尊号。

当然,这并不是指神灵本身。德夏人的神叫‘瓦塔’,形象是一匹黑色的雄马,这是沙凡尼尔沙漠上生活的所有牧民共同的信仰,没人敢自称神灵本尊。

巴哈德汗这个尊号,在德夏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里,代表的是政治、军事、司法、宗教等所有方面的共同首脑,也就是指‘瓦塔神在人间的使者’。

这与‘汗’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德夏有资格被称为汗的人很多,事实上所有的德夏领主都是汗——他们是由多个部族构成的联盟,每个部族的首领都叫汗,‘汗’这个称呼仅仅是指部族首领。

‘巴哈德汗卡丹’,其实是指他是神灵指定的所有汗的领袖,名叫卡丹。

而卡丹的部族,核心势力范围在德夏境内最中心的首都‘托巴’——那地方距离萨瓦河堡其实相当远,得穿过大半个沙凡尼尔沙漠。

也就是说,卡丹这次出兵的成本其实是相当高的。

但他在萨瓦河堡却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只得了个空城,而且卡丹也不太想长久的占据萨瓦河堡——谁占着萨瓦河堡,谁就会同时面对两个国家……

卡丹是个聪明人,他自然不会守着一个没好处的地盘耗费实力。

于是他打算再找个繁华点的地方抢劫一票,弥补一下出兵的损耗,打算赚一笔就走人。

这也是德夏人一贯的作战思路——虽然他们从来不承认自己与迦图人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与迦图人的行为逻辑确实很相似,基本都属于劫掠者。只不过德夏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转变为半游牧半定居状态了,如今也算是个政体完备的国家。

而萨瓦河堡南北两边距离最近的是两个国家的军事要塞——北边是被阿迦松占据的七岔要塞,南边是巴克斯帝国的雷拉要塞。

七岔要塞那种大规模棱堡一看就不好打,而且打了也照样不会有收获,反正阿迦松看样子也不会出来,完全可以绕过去。

而雷拉要塞那边也不太好打,而且也同样不会有收获……

再加上德夏人在七岔要塞东边几十里的位置发现了烈狮王国的元帅大旗,以及一支规模浩大的‘集团军’,看样子乌尔里克国王的部队好像也在里面——鸢尾花旗打得挺多的。

而这支集团军此时正在往东边慢慢移动,看样子是要从东边进入巴克斯帝国?

——其实这时候埃里克在雷曼的帮助下正在带着商队远离危险地带……

而李昂伯爵刚占据了卡伦鹿堡,并且随后便成为了元帅,这种大事身为君王当然是知道的。

在卡丹看来,既然烈狮王让李昂担任元帅,那么烈狮王国的大军从李昂的地盘攻进巴克斯境内,那就是很正常的情况。

所以卡丹与手下商量了半天之后,打算趁着七岔要塞被巴克斯帝国占据,同时烈狮王国的大军全部在往东边行动的机会,从七岔要塞西侧没人管的通道跑到烈狮城辖区去抢劫一票……

反正现在萨瓦河那座桥也没人把守。

卡丹认为,既然烈狮王国的‘主力集团军’连同‘乌尔里克的部队’都在七岔要塞东边,那烈狮城目前多半就比较空虚。

而烈狮城是整个大陆的中心,全大陆最繁华的所在,抓紧时间抢完就跑,想必一定能大赚一笔……

德夏人其实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压根没打算攻克烈狮城,只是想趁着‘烈狮王国的集团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把烈狮城周边的繁华村镇抢完就走——德夏人是沙漠游牧民族,骑兵机动力很强,但与迦图人一样不太擅长攻打坚城。

但问题是,烈狮城现在可一点都不空虚,甚至称得上兵多将广……

第255章 两败俱伤

乌尔里克可没把他的部队交给李昂……

由于七岔要塞被阿迦松占据,为了防备巴克斯帝国有可能对烈狮城发起的突袭,如今刚刚完成补充的狮骑士团全员都在烈狮城。

如今的狮骑士团已经恢复到六百名狮骑士与两千多名狮扈从的满编状态,乌尔里克这几个月都在烈狮城进行骑士选拔。

而狮骑士团这样的皇家骑士团进行大规模的成员补充,自然就会有大量贵族子弟来到烈狮城参与选拔,这些年轻人全都是长期接受训练的现成战斗力,而且都是自带了马匹干粮的……

同时,重新招募了更多人手的超编王城侍卫队也在烈狮城——乌尔里克趁着贵族子弟都来到烈狮城的时候顺便提高了自己扈从队伍的规模。

现在的王城侍卫队足足两千八百人,与满编的狮骑士团人数相当——要不是担心数量太多养不起,一直缺乏安全感的乌尔里克大概会招募更多人的。

与狮骑士团不同,王城侍卫是完全属于乌尔里克个人的私人武装,国家财政只会对其补贴武器装备,但人吃马嚼的日常消耗都得用国王私人的钱粮养活。

而且国王的扈从待遇自然会比一般的骑士扈从高得多,不仅有阵亡抚恤和伤残津贴,工资也不低,所以乌尔里克现在手头这么紧。

除了狮骑士团与王城侍卫队之外,布伦努斯公爵如今也在烈狮城。他刚吃了败仗,所以也趁着那些贵族子弟全都在烈狮城的时候重新整编部队。

很多贵族子弟在选拔中失利,没能加入狮骑士团。他们当然愿意在此时加入狮骑士团大团长的部队,说不定将来就有机会成为皇家骑士团的一员。

因此布伦努斯也很快就重新组织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

不仅如此,王国西北部的其他领主也正在一波又一波的往烈狮城而来——他们要去七岔要塞集合,必然会从烈狮城过路。

而到了烈狮城之后,这些领主自然会先留在烈狮城辖区观察几天,与其他领主汇合之后再一起过去,免得被七岔要塞里的敌人伏击。

反正烈狮城和七岔要塞之间距离不远,即便是等到离集合截止日期只剩一两天,他们再从烈狮城出发也赶得上。

眼下的烈狮城,正是兵力最充足的时候,甚至充足得满大街到处都是马粪,根本来不及清理……

结果卡丹带着德夏大军刚进入烈狮城东边的雅拉加尔村,就一头撞上了烈狮王国真正的主力,而且还是乌尔里克亲自领军的……

这是由于王城侍卫队严重超编,布伦努斯新整编的部队又临时占用了城防军驻军营地,导致烈狮城内营房不够住。

而且那些来参与皇家骑士选拔的贵族子弟实在太多了,个个都有马,把城内所有酒馆旅店全都占完了不说,还把整个烈狮城都搞得像个大粪坑一样,完全没地方下脚。

就连烈狮城内的干草和豆子之类的马料都涨价了好几倍——李昂麦香国际旗下的人在烈狮城不用交商税,自然是什么生意都做,他们抓住机会狠狠的赚了一波。

所以此时乌尔里克正在亲自安排,把雅拉加尔村作为骑军部队的临时军营,将烈狮城从粪坑中解救出来,顺便也把自己的钱包从高价马料中解救出来……

而卡丹带德夏人来的时候本来就没打算攻打烈狮城,而是打着快速袭击周边村镇抢完就跑的主意。

带着大军抢劫村子自然不会磨磨蹭蹭的搞什么情报刺探,秉承着卡丹大汗‘行动要快,抢完就走’的八字方针,德夏大军快马加鞭一头就扎进了雅拉加尔村。

但卡丹可完全没想到,这个村子里竟然有茫茫多的部队……

乌尔里克也是真没想到,巴克斯帝国的部队没来,反倒是德夏人来了?

这位卡丹大汗胆子是不是太肥了点,居然敢打烈狮城的主意?

真把狮子当病猫了是吧?

这要是不把德夏人弄死在这里,那烈狮城辖区的富户肯定全都会觉得不安全,他们会拖家带口跑路的啊!

于是愤怒的乌尔里克亲自吹响了冲锋号……

首都辖地遇到袭击,这可就与一般的作战不一样了。

烈狮王国这些部队那可全都积极得很,连同那些贵族子弟在内,基本上全都出动了,甚至都没给巴哈德汗卡丹调头跑路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刚被提拔为狮骑士的年轻贵族们,个个都正是向往建功立业的时候,冲得那叫一个狠。

仅仅一天之后,雅拉加尔村子外面就死伤了一地,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

两边都是大规模骑兵部队,突然遭遇之下也没法布置什么战术,这种仗打得挺快,人死得也挺快……

结果,巴哈德汗和乌尔里克国王两人基本上同时欲哭无泪……

刚刚重建的狮骑士团冲得太勐,又被打没了三分之一,死的大多数是新晋皇家骑士和他们的新扈从——配合不娴熟,有这个结果也属正常;

而王城侍卫队的新兵蛋子死得更多,从超编状态一下子又打回了原本一千五百人的编制,这下子烈狮城的营房够用了……

乌尔里克当时就觉得自己说不定要破产了……这特么得花多少抚恤金啊?

而巴哈德汗卡丹的德夏大军伤亡更是惨重,而且还一丁点好处都没捞到。于是卡丹带着残兵快速撤回了德夏境内,连伤员都放弃了。

全员骑兵的德夏人倒是有能力跑路,甚至还能带走大部分失去主人的战马。

所以,虽然烈狮王国看起来算是打赢了,但基本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战利品,损失却相当大。

而德夏这边,卡丹这次出兵带的都是支持他的铁杆亲信,如今实力损耗过于惨重,天知道回了德夏之后他这‘巴哈德汗’的位置还稳不稳当……

要知道德夏公国在卡丹统治之前其实是个半世袭半选举制的国家,‘巴哈德汗’这个‘神在人间的使者’原本是被各部族推举出来的。

就像‘哈里发’这个头衔,在德夏是指‘神使的继承人’,原本同样是由各个部族推举出来的,哈里发就是下一任巴哈德汗的候选人之一,通常会有三到四个。

而‘拜尹’原本是指‘协助神使为民众领路之人’,是军政教合一的地方执政官,类似于将军或者城主,同时也是地方上的宗教负责人。从这个头衔的意义上也能看出,这原本也是被地方上的民众推举出来的领路人。

只有各部族的汗位大多是世袭的。但实际上两百多年前就连汗位也是由各部族内部推举最有威望的人担任,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一些小部族在用推举的方式选出他们的汗。

但卡丹上位之后,完全改变了制度。

或者说,他是因为改变制度而上位成为巴哈德的——他用世袭制度向那些有实力的部族首领进行许诺,承诺让支持他的部族首领成为世袭的‘哈里发’或是‘拜尹’,子子孙孙都能掌控更大的权势。

于是在各部族推举中,当时年纪轻轻的卡丹成功当选为巴哈德。

随后,卡丹履行了他的诺言,他带着因为支持他而成为哈里发与拜尹的那些新任当权者,用武力和暴力强行将德夏公国的推举制全面改成了世袭制,并且采用了与各王国类似的分封自治。

也就是说,卡丹将‘巴哈德’、‘哈里发’、‘拜尹’这些与宗教有关的头衔,直接全面对应了烈狮王国的‘国王’、‘公爵’、‘男爵’等爵位。

各个头衔都可以传给自己的继承人,除非有哪家绝了后,否则不再进行推举。

在一场充满了鲜血与暴力的大清洗之后,卡丹让德夏出现了一批永久的高级贵族阶层。

这种从推举制度全面转变为世袭制度的做法,确实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迅速稳固了卡丹的统治——得到权力的那些人当然想永久的维持下去,所以他们必然支持卡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