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123章

作者:520农民

宋健和张萍想到沐阳的公司去看一看,想看看他的公司是怎么样的,下午再去西湖走走。

第174章 张萍的复杂心思

刚起床下来的沐小灵,听到哥哥说公司有元旦活动,也想去看一下,让哥等一会,然后跑回卧室,赶紧回把她的可爱睡衣换了,换上一身休闲装,然后从桌上拿起面包鸡蛋牛奶,坐上嫂子开的总裁车,靠在后座上,美味地吃起早餐。

沐阳和宋雪露各开一辆车,往星海公司方向驶去。

女人坐一车,男人坐一车。

车上,马兰看着女儿狼吞虎咽吃早餐,有些埋汰地说:

“太阳都晒到屁股了才起床,一到放假就野了,吃东西不像个女孩,昨晚我看到一楼灯还亮,又搞什么了?”

沐小灵喝了一口牛奶,咽了下,说:“妈,我就歇一两天而已,在影视厅看外语片看晚了些,看完后睡不着,去健身房跑了一会,又感觉饿了,到厨房热点东西吃,实在太累了,就不想起床了。”

她边吃边说,刚才吃得有点快,还打嗝了下,也不注意形象。

张萍坐在副驾驶室,通过听母女的对话,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的生活有多优越,作为曾经的语文老师,好奇问了一句:“小灵高二了吧,成绩怎么样?”

“是的,张老师,在初三时,你还上过我们课。成绩嘛,现在班级中上水平吧。”沐小灵听到成绩,有些头疼,班里竞争太激烈了。

“中上水平呀,争取上重本。”张萍点点头,这成绩不能算差吧,但她感觉想上重点大学太难了。

开车的宋雪露莞尔一笑:“妈,小灵已经不在县一中读书了,就在我们大学附近的学军中学西溪校区,H城数一数二的高中,每年高考重本上线率90%以上,被清北录取三十人左右,国外名校也有三四十人,小灵这个水平,考上一般985是没问题的,可不是争取上重本哦。”

“哦,原来这样呀,我还以为在县里读书呢,那小灵真厉害,不是还有一年多才高考嘛,那努力点考上清北说不定也有机会,申城上交和复D应该没问题。”张萍略有惊讶,这真好呀,学区房,有钱想在哪里读就在哪里读。

她曾经还想过,要是雪露初中高中在绿城的好高中读书,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说不定真能上清北。

当然,她跟小灵说努力点上清北,也只是勉励而已,那清北不管在哪个地方,包括首都,都不是想上就上的。

天赋不够,再努力也没用。

“张老师,我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去嫂子的学校,到时候,嫂子读大四,我刚上大一,我们俩可以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嫂子要是再读研的话,那就更好了,又是三年,刚好我大学毕业,嫂子也研究生毕业。

然后呢,嫂子再读博,我再读研,又是三年陪伴多好。

而且,省城大学离家还近,我跑那么远干嘛。我班上的同学,有些还想出国,真不知道他们脑袋怎么想的。”沐小灵早有计划,胸有成竹,然后格格地笑起来。

“嗯,这计划真好,江浙大学很厉害了。”张萍赞同。

马兰白了一眼女儿:“她有什么好嘚瑟的,他哥买学区房,又向学校捐款,雪露帮她补习,还有老师帮她补习,要不然,以她那学习水平,想进这学校,想得美。”

沐小灵被说得不敢反驳了,瘪了下小嘴,说到底还是老哥厉害,钱能通神。

想当时,她老哥直接找到校长商量:我妹要插班,家里的学区房有,原则上入学是没问题,她成绩也是可以的,可以进行测试,清北难说,隔壁的985不是问题,也能为学校增加一本升学率。

校长解释很难做,如果这么放开,有一就有二,想上985也不是那么容易。

老哥跟校长说道理说不通,也难敲开校长的嘴。

后来,她老哥觉得有些不耐烦,直接霸气跟校长说:“我公司忙,校长你事情也多,大家时间都宝贵,就说我捐多少钱才行吧,一千万我很随便拿出来,但不可能砸给你们学校,我直接砸给隔壁985,直接录取我妹了。

但我不想那么砸钱,我还是希望我妹妹通过正规途径考上大学,若实在考不上,我最多再砸钱。”

当时,校长吃惊地张大着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后来,校长同意让她先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后,她最终插班成功,而且还是快班,但没进那种清北种子的实验班,说进了实验班也跟不上学习进度。

她不知道老哥给学校捐了多少钱,问了老哥也没跟她说,但几十万元肯定是有的。

直到现在,沐小灵还憋着一股气,想靠自己能力进实验班,不能让老哥白花钱,也想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但是,学军学校的学生太厉害了,沐小灵跟他们上课,随时感觉到高智商的碾压,那是怎么努力都赶不上。

如今,她把目标定在班级中上水平,实验班不敢想了。

哎,自己是废物么?

沐小灵不承认,她不是废物,而是那些同学太变态了。这么一想,她其实挺厉害的,至少比老家的同学厉害多了,如果回老家县城,她的成绩说不定在全校前十名,这是她一直不敢想的。

她们县一中不准学生带手机,只有周末才能出学校上网,用扣扣聊天。沐小灵周末回家,和同学视频聊天,现在班里同学都知道她已经转学到H城了,那种被同学羡慕的夸赞,她感觉挺爽的。

在哥哥还没发家之前,她在班里就是小透明,说她是村姑也差不多,只有几个同病相怜的女同学能聊得上话,当然,还有个别男生想跟她搭话,她不理睬。

现在么,感觉也没什么好炫耀得了,感觉挺无趣的,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

她喜欢家里的影视厅,可以一个人躺在大沙发上,抱着爆米花,一个人看电影;

也喜欢家里的游泳池,躺在沙滩椅上,戴着墨镜晒太阳听HIFI音响音乐。

其实,她想养只小狗,只是上学没空照顾。

说到学军中学,她的不少同学知道她家里有钱,毕竟父母开不同的豪车去接她,有些同学还问她要不要出国读书,她没那个打算。

若是在半年前,沐小灵根本不懂这些。

省城大学每年在本省录取三四千人,学军中学每年在省城大学上线率有三四百人,沐小灵觉得自己再努力一点,就稳进这学校了。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努力,不然真是废物了,对不起老哥砸的钱。

张萍闻言,感触很大,真是越有钱子女受到的教育就越好,寒门子弟考上好大学太难了。

她女儿学习好,除了孩子本身聪明之外,她有很大功劳,从小到初中有她帮打好基础,高中学习才那么轻松,最终考上江浙大学。

那些贫困家庭,别说上重本,上二本都难,这可不是努力就能考上的。

当初雪露的同年级初三同学有350人,最终只有5人考上县一中,12人考上县二中,最终去读高中的学生,只有25人!

上高中比例约为7%!

其余的初中毕业生,少量去读技校,更多的是直接粤省打工。

每年县城两千多人高考,只有一百多人上重本线,约四百人上二本线。

从初中晋升到高中,再从高中升二本,上本科大学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二。

若是她们那个年代,上大学的比例更低。

在教育贫困县,这是一个很真实很吓人的大学上升率。

相比城市里的教育那就很好了,初中毕业后,一般都去读高中,然后上大学,上本科线也很高,上本科大学的比例很高。

第175章 终得所愿

元旦活动在公司宿舍楼前的空地举行,沐阳和家人到公司的时候,已经开始举办活动了。

有些员工带了家人过来参加活动,沐阳看到这些员工家属满脸高兴,很有成就感。

沐阳带未来岳父岳母看了下活动,然后带他们到公司转一转。

张萍看着崭新的建筑物,特别是眼前的办公楼,赞道:“公司挺大的,办公楼很漂亮。”

宋健脸上若有或无的笑意,也频频点头。

“很紧凑,没几块空地,停车场只能停几辆车。”沐阳乐呵呵笑道。

如果再过几年,员工收入提高了,也买得起小车了,想停车只能停在公司附近。

幸好这里不是市区,几年后的市区,上班想停车非常难,还不如骑电瓶车方便。

员工看到老板身边的人,不少员工好奇谈论起来。

“老板旁边的人是他的家人吧?”

“应该是吧,老板的父母我见过,但另外两个,可能是老板娘的父母吧,昨天年会宴席上在的。”

“真羡慕他们有老板这样的儿子,再想想我家里的儿子,哎。”

“不要拿老板来对比,常人有几个能比得上的。”

……

看完办公楼和宿舍楼,沐阳带家人到车间走一走。

如今员工休息,车间停工,放假前工人已经把车间进行了大扫除,地面比较干净。

沐小灵也是第一次来到车间,像个好奇宝宝,问这问那的,宋雪露为她回答。

马兰也没到车间走过,她在外面听到车间内轰轰响,看到叉车来回走动,就不敢走进去,只在外面看几眼,就是怕打扰工人干活。

倒是沐林,他挺好奇的,有空就戴着安全帽进去溜一溜,他不干活,就在旁边看着。有些工人还以为他是临时工,后来,工人知道他是老板的父亲,对他就客气多了。

张萍指着一台等离子喷焊设备问道:“这是什么设备,我看车间里很多。”

宋雪露帮解释道:“妈,这是等离子喷焊,阿阳发明的,公司前期主要靠这个赚钱。”

“哦,看不懂。”

“霍霍,我也看不懂。”

众人走到一台机器人面前,宋健知道是啥东西,主要是镇上的企业没有工业机器人,但他见过相关的视频,转向沐阳问:“这是工业机器人吧,也是焊接用的嘛?”

沐林来过车间,看过工人培训,帮解释说:“这是机器人激光焊,专门焊不锈钢的。”

沐阳点头:“嗯,是的。”

“哦,老哥,你懂这个呀。”宋健眉头微抬。

“见过工人安装,多问了几句,大概知道是干吗用的,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沐林被人夸赞,心里暗自窃喜,看来以后得多学学,专门帮人介绍,挺有成就感的。

沐阳带家人在几个车间走了一圈,让大家知道他是做什么的,然后在办公室坐一会喝茶,看了一会拔河比赛,很快到了中午时间,一家人在外面的餐馆吃饭。

下午的时候,沐阳和家人到西湖游逛,再带他们到西湖附近的奈雪门店坐一坐。

沐小灵最喜欢坐在自家门店里喝奶茶,有时候还带同学来,请她们吃喝。

一到店里,沐小灵就很娴熟地帮家人点了奶茶和点心。

宋健和张萍看到奶茶店生意很火,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在店里呆了半个小时,就离开到步行街走走。

回到别墅家里的时候,已经五点多钟,马兰和沐林亲自做晚餐。

第二天下午,沐阳亲自送未来岳父岳母到机场,他让李一开那辆劳斯莱斯幻影。

宋健夫妇也是第一次坐劳斯莱斯,被车内的装饰所震撼。宋健听说这款车的很多装饰是人工做的,还认真看了下。

张萍感觉到车子行驶时坐在里面真的很平衡,好奇地问坐在副驾驶室的沐阳:“阿阳,这车真要一千万呀?”

“办下来差不多八百多万吧。”沐阳风轻云淡笑了下。

“真贵,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了一百万,更不用说八百多万了。”

张萍点头,感慨一辆车就近千万元,她如何知道沐阳的大概身价,买这种车的确是小意思,但花近千万元买一辆车,的确超乎她的想象力。

一辆车一般开十几万公里,平均一公里就是几十块钱的折损费,这么一算,感觉太破费了。

“物以稀为贵,加上产量低,老外的手工费高,的确贵了些。”

沐阳解释道,若是卖便宜,估计那些富豪还看不上。

但他感觉,相对于上千万的顶级手表百达翡丽,劳斯莱斯算便宜了。

还有那个近防炮,每分钟射速超万发,土豪也顶不了几分钟。

B-2轰炸机,每架造价24亿美刀,这些军火才是烧钱大头。

转回话题,沐阳想给岳父岳母买辆车代步,但此时以他这个还不是女婿的身份来买不太合适,最好让雪露给他们买更合适一些。

几十分钟后,车子到达机场入口处,路人纷纷注目这辆劳斯莱斯,好奇车上坐的是什么人。

当沐阳下车时,感觉没多惊讶,倒是另外两个中年夫妇,感觉不匹配。

沐阳打开后车厢,帮两老提行李到安检。

他临时走,张萍郑重跟沐阳说:“阿阳,雪露性子弱,她有时候自己有心事不说出来,你俩要多沟通。我现在算是把女儿交给你了,你俩可是要好好地过日子。”

女儿都跟沐阳滚床单了,张萍已经把沐阳当成自己女婿了,在沐阳家里不方便说,此时该说的还是要提醒他。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沐阳认真回道,“等我俩毕业了,我和雪露就领证结婚。”

他如此说,第一次给未来岳父岳母一个承诺吧,以前都没有这样表态过。他是过来人,理解张萍的担忧。

听到沐阳的话,张萍温和地笑了:“就送到这吧,我和你宋叔先进去了,你早点回去吧,本来就不用你亲自送的,让司机送一下就行。”

“没事,一路顺风,到家了给我们打个电话。”

沐阳挥挥手,离开安检,给李一打个电话,让他开车到1号入口处。

机场候机厅里,宋健对老婆说:“其实,沐阳是个聪明人,你不必那样跟他说。”

“我不那样说,我不放心,我就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