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130章

作者:520农民

突然之间,他有一种暴富的感觉。

给父母各买一双冬鞋和一件外套,再买一辆电瓶车,否则过年探亲就不方便了。

这么一想,他突然感觉,巴不得立刻飞到家里。

……

沐阳巡逻完焊接车间,又到其它车间巡逻,然后回办公室巡逻。

办公室人员已经关闭电脑,拔掉电源,现在正在擦玻璃窗拖地板,他们看到老板过来,纷纷打招呼,沐阳微笑点头。

去年的时候,沐阳一个人从头到尾检查几遍,如今他只是巡逻一下而已,这事不用他亲自管,有车间主管、生产经理、专门成立的临时巡逻小组,还有三个高层,层层检查。

下午一点钟,公司领导和检查小组到各车间再次巡逻,重点检查设备,要求关好电闸,如果设备没有擦干净,没有保养到位,还会要求继续弄。

各车间主管等公司领导和检查小组认可后,自己再检查一遍,才允许工人用塑料薄膜封设备。

设备若不用薄膜包装好,半个月不动设备,表面会有一层灰尘。

到了下午三点钟,公司开始发放年货。

老办公楼前,各部门领导带领下属领取自己部门的年货,然后再分发。

激光研发部,满屋子荡漾着欢快的笑声。

技术经理汪海交代大家:“大家先数一下,看看数量对不对,都不要急。”

“我数一数都有啥,东西太多了,看得眼花了。

每人两份坚果礼盒,一袋10公斤的香米,一桶5公斤的花生油,这个花生油好,可比什么菜仔油调和油好多了,卖得也贼贵,一壶1公斤装的芝麻香油,一份武城鸭脖子礼盒,嗯,这个我喜欢,谁采购的,我给他点个赞!”

“估计是人事部那几个女的吧,贼喜欢吃这个,还有一袋牛肉干,挺重的,估计有2斤,公司真舍得;一袋真空包装腊肠,两公斤重的,没了,一共7样,估价六七百块钱吧。”

“哈哈,东西太多了,没车的话,你一次性也带不走。”

目前激光研发部一共27人,大家感觉今年的年货非常棒。

最重要的,大家都拿到了丰厚的年终奖,也在年前完成了激光器批量生产任务,过年就轻松多了。

过年后,他们会有新的研发任务,将研发1500W光纤激光器。

当然,1000W光纤激光器还需要继续优化,批量生产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正如董事长所说,不断优化后,争取在2010年年中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研发部开始发年货,沐阳刚好走进来,大家赶紧把手上的东西停下来,看老板要说什么。

沐阳只是罢下手微笑说:“大家对年货还满意吧,如果不满意,今年是没法了,明年再提意见。”

“满意,非常满意,现在就是有些愁不知道把这些年货搬回去。”有个工程师笑呵呵说。

“那我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慢慢搬吧,放在公司也没事,但要注意老鼠咬洞。”沐阳笑道,人事上报年货时他看到采购清单了,米油不好搬,但不少公司都发米油,这是老传统了,他们总不好不发。

沐阳跟大额聊了几句,然后到其它部门走走,看到员工们脸上荡漾着欢快的笑容,他特有成就感。

下午五点钟时,他才关好办公室门,离开公司。

他让司机李一回家过年,自己再开车回到别墅家里。

沐阳老家在装修新房子,父亲前段时间已经坐飞机回家监督房子装修,留在H城的家人还有沐阳的母亲和妹妹。

今年回家,沐阳不打算开车回去了,开车太累了,他老爸已经把卡宴开回家,过年有车使用就好。

在2月9号上午,H城本地的赖春琴开车送沐阳一家人到机场。

9号中午十一点时,沐林开车来绿城机场接人。

中午十二点钟,沐阳和家人回到镇上,来到宋雪露的家里。

这是沐阳父母第一次来到宋雪露家,两家人见面,格外亲热。

这次坐飞机回来,不方便带重的年货,只带了公司发的轻便类年货。

沐阳一家人在宋雪露家里吃过午饭,再坐了个把小时才回农村的家。

今年回家过年,沐阳打算好好考察一下家乡,看看有什么可以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他得好好考虑一下,已经拥有150点成就点,下一步可以购买新技术了。

第184章 发展家乡

路还是那条砂石路,村还是那个贫困村。

家里一连几天阴雨绵绵,原本充满颠簸的石子路,变得更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车上沾了不少泥淖。

幸好开的是SUV,沐林慢悠悠地开,避开坑洼处行驶,车子向老家驶走。

路上有不少村民,沐林怕车子路过时溅到旁人,把车速降下来,缓慢驶过。

沐阳感触很大,如今不缺钱了,应该捐钱把这条村路修起来了。

村民对这辆挂着江南省牌照的卡宴已经很熟悉了,沐林在老家监督新房子建设时,开着这辆车进进出出地,时常也有村民好奇过来围观新建房,找沐林唠嗑进度,也看到了这辆车。

沐林开车,打开车载音乐: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沐阳坐在副驾驶室,听到老爸一边低音吟唱,一边嗨着开车。

这首放完,又是一首村歌。

这辆车上的车载音乐,原本很多流行歌曲的,沐阳把这车给他父亲开后,被他父亲换成他自己喜欢的,此时车内飘荡着一股乡村味道,挺应景的。

沐阳透过车窗看车外村景,还是那条破路,树还是那棵树,变化不大。

可能变化最大的还是父母,半年前,父母皮肤粗糙黝黑,纯地道的庄稼农民,现在皮肤稍微变得红润了,脸没那么黑了,稍微变白了一些,穿着也变得光鲜多了。

最重要的是,父母每天过得很欢快,感觉年轻了许多,这才是沐阳最想见到的。

父亲跟他说,上次回家时,爷爷奶奶差点认不出自己儿子来了。

沐林说他买了邻居的地基,花了不少钱,老楼房已经装修好,新房子就在旁边,主体已经建好,但还有装修,年前想住进不可能,明年再回来就可以住进去了。

沐阳有些好奇新家是怎么样的,不仅是他,母亲和妹妹同样很好奇。

快到村口时,不再是砂石路,而是水泥路,父亲花钱请人铺的,直通到家门口。

沐林打开院子大门,把车子开进院子里。

车子停在院子划好的车位上,妹妹看到车停了,就打开车门跳下车,观察新家。

沐阳也有些期待,不急着搬行李,而是观察新房子来。

新房子地基为14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再加上周围200平土地使用面积,占地面积为340平方米,再加上和隔壁老房子连在一起,用外墙圈起来,总占地面积已经接近一亩地。

建筑风格为欧式,外墙采用防石漆+大块玻璃,别墅门前就是典型的高大立柱,直到二楼楼顶。

别墅外墙整体浮雕壁画,看上去很高档、大气。

不仅如此,就连围墙和大门做了不少浮雕,和别墅主体融合为一体。

新房子建筑风格与村里的楼房格格不入,而且还是在村里最高处,村民在自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想不被关注都不行。

这有些显摆的意思,时不时地触动村民的神经。

每天都有村民过来观赏,问沐林花了多少钱,沐林只是保守说没花多少钱,不敢说真实情况。

但搞建筑的明眼人就知道,带装修全部弄下来,最少两百万元。

沐林家的别墅地基打得很深,钢筋水泥不要钱似的往里面砸,光打地基的钱,用来盖两层楼房都可以了,不少村民说太奢侈了。

当然,村民更好奇地是,沐林一家为什么突然暴富起来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就听说是沐阳在江南省开了一家代工厂,难道这么赚钱嘛,刚过一年时间,建新房就花了上百万元。

而且,沐林开的那辆车,去年村民还以为是国产车改造,但看到内饰后,明眼人打死也不相信,明明就是卡宴,上百万的车子。

沐阳让父亲随意花钱盖房子,就没打算隐瞒自己财富的意思。

他打算在家乡投资带动家乡经济发展,捐钱修村路,就不可能隐瞒财富。

对沐阳来说,修村路花不了多少钱,他们是在原路基上建设,建设成本就更低了。

一般村路为水泥路,路基宽约5米,水泥混凝土厚度为18-20公分,包工包料每平方为70-85元,如此算下来,每公里造价为35万元到42.5万元之间。

从县道村口到村里不到一公里,村里支路就多了,但他不打算修到各家门口,总路程最多3公里。

沐阳不打算包工包料,只打算捐材料,各家各户出劳力,全村村民一起修路,增加全体凝聚力。

路基水泥混凝土厚度搞到24公分,以免大车载货压垮路基,又得返修,影响通行。

不包工只包料的话,一百万元就足够了。

“新房子真漂亮,回到老家真好。”妹妹沐小灵欢快地笑道。

沐林得意地说道:“当然漂亮了,我亲自监督,可不能让工头乱来。”

“其实也没必须新盖,把老房子修一下就好了,我们都不常住,白白浪费钱。”母亲马兰唠叨着,感觉白花钱了,不是几十万,而是好几百万。

“这你得问阿阳了,他说富贵不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

我们在江南省,你也看到了,很多乡村别墅,而且造价比我们高得多去了,人家有钱了,也要在老家盖一栋,哎,我们这边经济不发达,村民能盖起小别墅太难了。”沐林悠悠地说,若是以前,他也不同意花三四百万元盖房子,而且比预算的还要多很多。

自从在H城的别墅住过段日子后,眼界宽了,又到村下看人家乡村别墅如何盖,觉得最早预算的一百多万还不够,加大投资。

儿子先后总共给他五百万元折腾,说不够用再问。

沐林经常到公司溜达,清楚儿子公司的赚钱速度,明白几百万元对儿子来说真不是什么钱,按照儿子的要求,用在老家房子上,该花的就要花。

当天晚上,沐阳一家人和叔叔一家人,还有爷爷奶奶一起在沐阳家吃晚饭。

饭桌上,三道蔬菜,两盘木耳炒鸡,一大锅排骨萝卜汤,还有两碟柠檬鸭。

鸡是叔叔家自养的,柠檬鸭是镇上熟食摊买回来的。

老家的柠檬鸭特别香,沐阳很久没有吃过了,这鸭子就是土水鸭,养了好几个月,可不是那种只养了30天左右的速成鸭。

像街上卖的烤鸭、BJ烤鸭,都是速成鸭,沐阳如今都不喜欢吃这些速成鸡鸭,一是没味道,还有股骚味,二是如今有条件了,他对吃比较挑剔,不是说要贵,而是对食材挑剔。

“看阿阳这么喜欢吃鸭子,明天再买一只柠檬鸭吧。”婶婶笑道。

“我老哥已经吃腻山珍海味了,唯独喜欢老家的柠檬鸭,还有生鱼片。”沐小灵笑呵呵,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客厅里。

四十来岁叔叔沐山说道:“生鱼片明天弄吧,下午早跟我说,我就去买鱼回来弄了,隔壁村的水库鱼就很不错,没有污染。”

“细叔,偶尔吃一顿就行了,生鱼片吃多了也不好。”马兰劝戒,其实她也喜欢吃,本地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但一般不会让小孩子吃,除非已经年满16岁了。

叔叔一家和爷爷奶奶通过沐林,在前段日子,已经知道沐阳在H城做什么生意了,大概做到多大,知道家族里出了个大人物。

吃过晚餐,两家人坐在沙发上聊天。

沐阳说,等旁边的别墅建好后,沐阳就让爷爷奶奶住进来,两位老子再执拗,再不住进来,他都想推倒老房子了。

“我打算捐钱修村路,叔叔负责这件事,包括钱款开支,明早去联系村委,一起过来谈一谈。

我明天中午还要去找下宋叔,打算在家乡投资,看看做什么好。”

“叔婶以后监督老家的投资,拿15%收益,我是没空管理家里的投资的,但会另外找经理人负责这一块,你们有空就多学一点。”

沐阳刚说完,叔叔沐山不知道侄子会投资多少,但觉得15%收益肯定不少,赶紧劝道:“阿阳,我们不要收益,随便给我们安排一份工作,有一份工资就行了。”

沐阳淡淡笑了笑,说:“叔,你听我说完,不仅仅你们家有,三伯家也会有,我爸和三伯只是堂兄弟,我只给5%。

嫁出去的三个亲姑姑,同样每人5%,这份收益归姑姑本人管,而不是亲家,咱家族嫁出去的姑姑必须有身份地位,不能让亲家看低了。

为了避免股份分散,今后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我家还是100%持股,但分红只拿60%,你们拿35%,另外5%,当做家庭基金。

我们富贵了,当然不能忘记曾经照顾我们的兄弟姐妹,我希望家族的人通过自己双手赚到钱,而不是我直接给钱,这样不劳而获,没学到本事,只会害了大家。

具体在老家投资多少,哪一块用来分红,我目前只是个计划。”

具体要投资多少,沐阳还没有定性,这个还要去调查。

但他已经有了计划,今年总投资不会低于两千万元。

沐阳只是给分红,而不是给股份,也是好控制公司股份,免得以后发生一些让他很不爽快的事情出来,也能随时收回分红的承诺: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虽然他不看中家乡投资,但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很大的财富,肯定有眼红的,想方设法买分出去的股份,而由他的投资公司控制,就不会发生这种破烂事。

自己富裕了,肯定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自己的亲戚,但他更希望这些姑姑叔叔及家人能学点有用的谋生手段,而不仅仅是吃分红。

沐阳投资家乡,主要目的是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同时能把先进理念带进来,改变家乡人的赚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