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170章

作者:520农民

“陆豫有约那边,节目组说什么时候都可以,然后他们安排时间,或者过来采访您。”

“那就先拖着吧,我还没想好要不要接受采访。”沐阳如今的心思全在钛合金事情上。

“好的!”蒋军汇报完退下。

……

几天后,大学开学。

沐阳准备找候院长,想不到对方先给他打电话。

“沐阳呀,有空吗?青华的招生老师找你来了,在我办公室呢,有空的话过来一趟吧。”

沐阳闻言,感觉有些奇怪,找他干吗?

还是招生老师?

“好的,正好我也有事,我一会到。”

沐阳挂了电话,轮到候院长一脸狐疑:找我有啥事?

不会又是捐款吧?

还是又请长假?

沐阳现在请不请都一个样了。

院长办公室里,候院长看着两个不速之客,有些无奈,对方的来意他已经知道了。

此时,

校外门。

劳斯莱斯缓慢进入校园,这几天正值一年一度新生开学。

新生报名处,青涩的新生、疲惫的家长们看到一辆劳斯莱斯驶进校园,纷纷投去惊讶的目光,有些惊讶:竟然有新生家长开劳斯莱斯送孩子上学!

个别家长不禁摇头叹气道:“现在的学生呀,越来越高调了。”

有些没开车或没车的家长,就鄙夷这种家长的话:开BBA送小孩上学就不高调呀,就不允许人家开劳斯莱斯,都一个模样,像我这种开火车来的、开民航飞机来的就比较低调。

老生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帮解释了一下:“那是我们学校沐阳的车子,可不是什么新生。不过,最近好少见他来学校了。”

“超级富豪沐阳?当然知道他,但不知道他的车子呀,我报考工业大学时就知道学校有个学生大佬,我就是冲着星海奖学金来着。”一个学弟有些期望想看到沐阳真人,他高考分数过了重本线二十几分,但他报考了江南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是看上了江南省工业大学官网上所说的奖学金,普及率很高。

他家境不好,如果报考其它学校,还得另外掏学费。

但在工业大学,可以申请助学金,无息贷款,获得星海奖学金的概率就大一些。

这学生不知道的是,如同他一样的想法的学生可不少,引得江南省工业大学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排位要高许多。

“是的。”老生回答,“你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以后进星海集团的机会就大许多,而且实习也方便,星海集团薪酬待遇很好,今年的大四学生估计要抢着进星海集团了。”

新生和家长们好奇聆听着沐阳在工业大学的传说,他们大多数人知道沐阳这个人,但刚才是看不清楚劳斯莱斯里面情况。

他们议论中的沐阳,此时,他已经坐劳斯莱斯到机电院办公区域,思学楼。

劳斯莱斯停在思学楼外,老生来院系领书,看到熟悉的车子,多看了一眼。

沐阳下车后,路过的十几名学生跟他打招呼。

“沐总,好久不见了。”

“沐总你好,越来越帅气了。”

“嗯,你们好。”沐阳微笑点头。

他来到院长办公室门外,还没走进屋里,就看到两位陌生青年人,都是三四十岁左右,一男一女坐在候院长对面,喝茶、谈笑风生。

候院长看到沐阳到来,站起身儒雅笑道:“我们的正主来了,沐阳,这两位是青华的招生老师,找你有事谈。”

“你好,沐先生,真人一见,果然是青年才俊,一表人才。”

“是的,气宇轩昂、文质彬彬。”

“过奖了,我就是平平无奇而已。”沐阳同时打量一下两位老师,伸出右手与两人握手,同时展露出一个阳光的笑容:“两位老师远道而来,不知有什么事找学生?”

年长的招生老师想不到沐阳那么直接,和同事默契对视一下,然后向沐阳说:“我们学校领导对沐先生在科研技术上取得的成果感到佩服,特授意我俩到H城来和你约谈,不知沐先生有没有兴趣到青华大学深造,我们可以帮你推荐一下导师,甚至院士都可以。”

果然,沐阳料到是这事,可惜,我已经被人预定了,你们不用抢了。

“不瞒两位,前几天,我已经答应江浙大学的周恒院士了,报他的研究生了。”

“啊,这?”

两位招生老师想不到别人早一步了。

但是,比较年轻的招生老师不想白跑一趟,况且还没正式去读,于是劝道:“沐先生,江浙大学不管从名气,还是实力上,还是比不过青华大学的,我们学校也有数十名院士,比较出名的,且和你专业比较相近的,比如关肇、陆佑、孟锟等院士。”

沐阳听这老师劝说,心里有些不高兴,好像江浙大学比青华大学差很多似的,况且他又不是非常看重学校名气,另一方面,难道别的院士在你们眼中,这么不入流了嘛。

倒是有些好奇还给他推荐孟老,问道:“两位跟孟锟院士熟悉吗?”

“当然认识,他是电子工程院的院士。”较年轻的招生老师以为沐阳要选择孟锟院士,喜上眉梢。

可是,沐阳接下来的话,让他心情沉入低谷。

“其实,前段时间,我和孟老一起喝过茶,其实他已经邀请过我了,但由于我家离青华大学太远了,我事业又在这边,所以,并不是青华大学不好,而是其它原因。

况且,我已经答应周恒院士,不可能再改变主意。两位老师能明白吗?”沐阳略有遗憾说道。

年长的招生老师叹了口气:“哎,那真遗憾,不管如何,我们青华大学永远欢迎沐先生到来。”

两位招生老师站起身,与沐阳和候院长握手,然后遗憾离开。

刚离开不久,年轻的招生老师犹豫了下,直接打电话给孟锟院士,把情况说明一下。

结果,孟锟院士把他臭骂一顿:“抢什么抢,现在才去抢,要抢我早就抢到了,还用得着你们出动。你们招生办要是有先见之明,为什么不在人家大一时抢,甚至上高中时就去抢。”

这位招生老师看着被挂掉的电话,哑然失笑:“高中时抢,我要是能预知到这,早就是教授了。”

候院长看青华大学的两位招生老师走之后,看了一眼坐在沙发上喝茶的沐阳,叹了一口气,看来没法留住他了。

他同时略有惊讶,沐阳竟然拒绝青华大学的孟院长收为弟子!

想不到,有多名院士主动找沐阳收为学生。

候院长当然清楚沐阳的身份和能量,的确值得同行业的院士收到学生,说不定今后院士都要学生带。

沐阳去当人家名义上的学生,混个名头并不影响他做生意呀,也不必长期在青华读书。

不过,细想一下,感觉跑那么远读书,哪怕很少到帝都上课,还是很不方便。

从学校方面来说,候院长当然希望沐阳留在工业大学,但不太可能,他上个学期都很少来学校上课了,是整个学校的“逃课大王”,而且是光明正大的。

他若不是去图书馆,估计都不想来学校了。

哎!

留不住人呀。

候院长长叹:“沐阳,想不到学校还是留不住你,不过,说实话,工业大学的老师也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说不定得反过来请教你。”

“工业大学还是我的母校呀,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我应该感恩才是。”沐阳说道,“候院长,我来找你也是为此事,我打算提前一年修好学分,然后到江浙大学读研。

但说读研,其实也没什么时间去学校,就是混个文凭而已。”

候院长温和笑道:“哈哈,你的这知识水平比一般博士都厉害了,外面又有事业,是该提前本科毕业了,我和校领导提一下,到时候给你安排。”

第237章 集团前三季度营收:68.7亿元!

两天后,沐阳提前毕业的流程定下来了。

在未来一年内,他要同时参加大三大四学生的考试,不用上课,平时分打满,也不用参加什么金工实习和毕业实习。到了明年七月份,提交毕业论文,参加毕业答辩,论文题目由沐阳自己定。

这是因为,沐阳的学术水平非常高了,而且还是高科技公司的老板,导师给他设论文题目,那是打他脸。一般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导师根据自己项目设定几个,然后让学生选择。

毕业论文只是一个形式流程,沐阳没有意见,这才想个正常毕业的本科学生,给自己大学本科划一个完美的句号。

副校长跟沐阳说了,说是毕业答辩,其实就是沐阳的个人演讲会,当作学校和他个人的纪念。

……

星海集团,

董事长办公室。

集团虽然没有董事会,但不少员工不太清楚公司股份结构情况,都喊沐阳为“董事长”,沐阳感觉无所谓,感觉喊“董事长”比“老板”好听一些,也接受这个叫法,大家喊着喊着也习惯了。

沐阳旗下多个公司,杨念就占有一些股份。

未来也许会有董事会,所以提前喊董事长也没错,沐阳也以董事长自居。

9月5号的时候,沐阳在办公室里查看上个月的销售业绩情况。

手持激光焊设备业绩还是占集团业务第一名,出口暴增,达到1245台,营收3869.46万USD(不含税价),折合2.6145亿元,再加上国内业绩,以及配套设备,销售额竟然达到9.3196亿元。

手持激光焊设备是由于垄断市场,才能达到这个业绩。

二保焊机方面,蓉城和D莞的工厂已经开始生产,三个工厂一共9条生产线,但目前产能还不能饱满,只生产了13210台二保焊机。

而二保焊机的销售量达到17487台!

营收2.693亿元!

据各个工厂的生产负责人汇报,下个月产能有望达到3万台。

虽然目前二保焊机的销售额比不上手持激光焊设备,但是,二保焊机的上升空间很大,未来说不定会超过手持激光焊设备。

而手持激光焊设备,随着国内竞争厂家加进来,国内市场慢慢饱满,国内销售额肯定会下跌。

星海集团三个主要业务,在8月份营收约12.45亿元,达到新的高度。

9月份有望达到15亿元,那么,前三个季度,总营收可以达到83.7亿元。(标题少加了9月份)

今年营业破一百亿元不是问题。

截止9月5号,星海集团总部的员工也达到1495名员工,若是再加上蓉城和D莞的工厂员工,估计不久将达到三千名员工。

现在,沐阳已经是大集团的老板了,一举一动影响到员工及其一家人的命运。

沐阳放下销售报表,沉吟了下说:“是该时候成立战略发展部了。”

头转向办公室外,喊了一声:“蒋军,来一下。”

蒋军突然听到老板的喊话,全身一个激灵。

他现在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耳朵随时听着隔壁老板的动静。

带上笔记本,马上过去。

“喊下人事赖春琴和人事总监张总过来下。”沐阳看到蒋军敲门进来后,先给他交代事。

“好的。”蒋军一边打电话,一边到对方办公室喊人,这是找人最快的效率。

几分钟后,沐阳和三人围聚着茶桌而坐。

沐阳说:“集团人数越来越多,我们的确要成立战略发展部了,主要负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监督公司战略部署的执行,收集和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公司各类科技项目报奖等工作。

张总有什么好建议吗?一般这个部门都需要什么人员?”

张总早有集团组织规划方案,说道:“根据工作内容,可以设置发展战略分析师、项目申报员、法务专员和文员等岗位吧,估计几名就能应付目前的情况了。等规模达到一万人时,再增加一些岗位。”

沐阳思索了下同意:“可以,张总你看着办,赖经理,我要求三个月内人员到位,现在招聘工作怎么样?”

赖春琴恭敬回道:“最近的确很忙,三个新工厂招了上千人,不过,就一个部门的几名人员,不是问题。”

张总点头,又向老板说:“老板,我们设备越来越多,建议在生产部门下划分出设备管理部;虽然我们产品很少有客户投诉,但应该成立客服中心了,不少客户咨询到前台来了,前台忙不过来。”

公司大框架设计由张萧峰负责,沐阳赞同:“可以,这件事你看着办。”

蒋军提醒了下老板关于双选会的事,沐阳差点遗漏了,问张总:“双选会工作也要开始准备了,我们集团发展很快,特别是研发部,老是社招不好,我不是说经验问题,而是对公司忠诚的问题,而且,我们公司越来越多先进技术,要考虑到外部渗透问题。

不怕人多,要考虑到三年之后,这批人才能独立解决问题。招进来之后,要尽快用,大胆用,必须考虑到人才梯队问题。”

沐阳要跟这些中高层提醒,否则他们定招聘计划时会有保守,到时候又缺人。他相信星海集团的发展快到他自己不敢相信的地步,现在他有成就点,差的就是人,当然,他资料输出也是一个大问题,太慢了。

如果哪天能够解决资料输出问题,集团人员就是大问题了。

张总说道:“老板,我是这样计划的,今年双选会,我定了五百人的毕业生需求,博士硕士学士按照1:3:6的比例招聘科技人才,主要面向985和211院校,打算过几天就开始到各院校宣传。”

沐阳脑子思路高速转了下,很快算出来未来三年后的情况,分析道:“五百人么,如果对比如今几千人,还算比较多。

但我感觉,一年后,我们集团员工肯定要破万,三年后肯定要达到三万人的规模!

而且,研发人员的比例会占到20%以上,逐年提升,那么,你这五百人肯定远远不够用,到时候缺口会很大,你可以按照一千到一千五百人进行招聘,博士硕士学士按照1:4:5的比例进行招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