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176章

作者:520农民

陆豫对头镜头,边走边说:“大一白手起家创业,挣到第一桶金,创立一家只有十多亩大小的公司,自己研发出全国第一台应用于钴基合金的等离子喷焊设备,进入特种材料加工;创立新式奶茶奈雪……”

“我们想不到的是,家境贫穷的他,成绩全系第一,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接近满分的成绩,还创立了两家公司,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还拿了两项金牌,真是多才多艺,两年时间,个人财富达到数百亿元,而且年龄才20岁,他就是星海集团的董事长沐阳。”

“星海集团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拥有多项世界顶尖技术,目前集团人数虽然只有三千多人,其中总部约一千五百人,但是星海集团月营收已经超过十亿元,发展非常迅速。”

这是陆豫的台词,她说得不多,主要以旁白的形式介绍沐阳和他的星海集团。

“沐阳第一次曝光身份是在奈雪奶茶妹妹活动,也是这一次,沐阳的身份第一次公开在媒体面前,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企业家。”

“第二次,也是沐阳真正出名,那是国际激光巨头IGP与星海集团打知识产权侵权案,让我们知道了国内还有一家这么厉害的高科技公司,而且是一位年轻人创立;

第三次,当然是前段时间刚落幕的二保焊机《反价格垄断法》,而且还是岛国大企被逼无奈后起诉,让我们知道了星海集团还有这么厉害的产品。

星海集团,目前已经是国际上有名的焊机生产厂家。”

介绍完之后,陆豫与沐阳碰面,双方寒暄了一下。

镜头特写中的沐阳,身材挺拔、阳光帅气、自信微笑,入秋天气微凉,他穿了薄西装衬衣,一身高档休闲西装把他的魅力身段呈现出来。

很多人穿西装大多不好看,主要是没选好,不合身,说到底还是身材影响最大。不过有些人,身材再好,也难穿出想要的气质。

但在沐阳身上,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办公室灯光下,柔软的头发折射着黑色的光泽,那张轮廓深邃的脸散发逼人的英气。

见过偶像剧里的帅气霸道总裁吧?

他们帅是帅,但是缺乏一种气质,毕竟他们是徒有虚表,兴有架子没有灵魂,不是真实的总裁。

而沐阳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气场足、够自信,已经从骨子里洋溢出来,透过电视屏幕,观众都可以感觉到那种独有的魅力和气质。

如果偶像剧的导演看到了,肯定会这么想:这就是我想要的总裁男主角!

可惜,他们出不起价钱。

“好有型!”不少电视台前的学生妹子忍不住震惊,“真的好喜欢!”

有些富婆也被惊讶到了:“身材真的好棒,可惜比我有钱,包不起!”

也有一些少妇幻想着:“梦中小情人。”

陆豫保持着笑容,问道:“沐总,你一般几点来公司,平时会不会很忙?又要学习,还要处理公司事情。”

沐阳没看镜头,很自然地说:“我一般不会到这么早,以前学校有事时,会到学校上课。现在公司事多了,很少去了;我们公司8点钟上班,我差不多这个时间点到公司,有时会晚一些。”

然后指着旁边的办公室,“我的几个秘书比我到的早多了,不过我不要求他们到这么早,没必要,正常上班就行了。自从有了四个秘书帮我整理资料和处理一些琐事,我现在比以前轻松多了,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投入研发和学习当中。”

沐阳说完后,镜头中,给了秘书办公室的四个秘书一个镜头。

“我们董事长事情很多,不仅要处理公司事,还要学习,而且还参与公司研发,身兼多职。”一个秘书见陆豫问之后笑道。

沐阳带陆豫参观公司各办公室,再到车间走一下,然后到总部基地进行拍摄。

从总部基地回来的时候,快到午餐点,沐阳带陆豫走往公司食堂的路上。

陆豫问沐阳:“员工吃一顿多少钱?”

沐阳笑道:“不要钱,吃多少拿多少,饮料水果免费提供。”

“网上评论,星海集团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免费的单身宿舍、购物卡一年几千块、工作中提供水果饮料、员工伙食很丰富等。”

“公司效益好,都是员工创造的。其实这个花不了多少钱,就像那些水果,都是直接从果农手中采购的,买的都是时令水果,便宜,我感觉吧,他们也不容易,我们能买到新鲜不打蜡的水果,员工吃得也放心。”

很快,镜头转到食堂饭菜上。

果然,二十几个荤素,还有汤,色香味俱全,帮厨已经摆好,工人需要排队打饭菜,这会离下班还有十几分钟,员工还没过来就餐。

观众们看到这些员工饭菜,还有水果饮料,非常羡慕,这伙食真的很不错。

屏幕里,沐阳带陆豫走过洁净的食堂大厅,来到单独的包厢里,其它高层已经到了。

“你们平时都在这里吃吗?”

“不是,一般都在大厅里,工人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有客人的时候,会安排在这里吧。”沐阳说道。

镜头转到餐桌上。

咦,他们要吃什么?

主食有些不一样呀!

说是螺蛳粉?

镜头给了螺蛳粉几个特写,有煮好的,还有餐桌上的未拆开的几种包装袋子。

品牌是“星螺”。

为什么要给这样的镜头?

屏幕前的观众不太理解。

接下来,观众看到沐阳介绍螺蛳粉,看到陆豫吃螺蛳粉的那个津津有味模样,还有其它人吃螺蛳粉的表情。

竟然有一种幸福感!

搞什么吗?

有那么夸张?

竟然在介绍螺蛳粉了。

还有那个陆豫竟然吃完了一大碗螺蛳粉!

真的那么好吃吗?

试买一袋看看?

第245章 螺蛳粉突然火起来了

有些观众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竟然在网店上看到有星螺牌螺蛳粉的官方旗舰店。

129元/10袋!

竟然没有单袋卖的,只有一小箱十袋。

一箱五袋也行呀,太特么的贵!

虽然理解包运费,但一下子要出129元真的肉疼。

买不买?

有的舍得下单,有的不舍得,哪怕是单袋也要12.9元,真贵。

在外面吃碗面也就几块钱而已。

桂省的人,看到这个价格的确吐槽了:这老板好好做生意呀,我们这里只卖几块钱一碗!

但是,其他省份的人,当地是没有螺蛳粉卖的。

有些观众再查找其他的螺蛳粉,竟然没有袋卖,只有星螺这个品牌,公司是绿城星海食品公司,就是沐阳那个公司的。

一边骂沐阳黑,一边下订单。

但是,有些观众还是舍不得下单,但又想品尝一下。

不知道超市有没有卖,有些人就去小卖部或超市找,但也没找到。

真如那个沐阳所说,市场上还真不好找。

独家销售!

至少目前是这种情况。

实际上,这个价格是向沐阳汇报之后,沐阳让修改的。

原来定价只有79.9元/10包,被沐阳一刀切否定了,然后修改为129元/10包。

这个价格,如果在十年后,也比较合适。

十年后,小箱10袋装螺蛳粉,价格普遍在105元到150元。

但那个是什么情况,数十上百家螺蛳粉厂家一起竞争,那个竞争多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要是没这么多竞争厂家,估计价格飞到150+去了。

而如今2010年,哪怕消费水平比不上十年后,但没有厂家与星海集团竞争呀。

对某些人来说,8块钱一包跟13块钱一包,区别不大。

街上的面也才几块钱一碗,生粉肉才5块,柳市的真正螺蛳粉,便宜的四五块一碗,贵点的八九块,也只有飞机场那种情况才卖到几十块一碗,那种情况就不用多说了。

因此,第一个吃螃蟹,当然不能卖得太便宜。

网上食品,如果卖得太便宜,还以为食材以次充好,有些网友反而不敢吃。

那些小作坊什么的,穿着鞋子,甚至光着糜烂的脚丫踩在原食材上,也许吃到的就有脚气味。

这种厂家的老板,良心都喂狗了。

转回话题,螺蛳粉没什么技术含量,过几个月后,肯定各种螺蛳粉袋装厂家冒出来,到时候零售价肯定还会下调一点,或者甚至不调价。

……

《陆豫有约》在2010年收视率还不错,再加上沐阳是目前的热点人物,具有传奇性。

昨晚播放的一期,竟然达到最近一年的最高收视率。

然后这一期访谈在网上流传得很快,连带着螺蛳粉出名了。

《陆豫竟然喜欢上了螺蛳粉》《螺蛳粉是什么小吃?》《沐阳竟然也喜欢螺蛳粉!》《螺蛳粉的制作方法》《螺蛳粉的正宗吃法》……

一夜之间,这些软文竟然火起来了,只要在度娘上一查,随随便便找出几十篇。

如果说没有人运营,不可能火起来那么快。

是的,有不少软文是沐阳让总部市场营销部帮做的,有一些的确是小编为了稿费写的。

先在电视台火,然后火到网络上。

绿城星海食品公司,

八点钟刚上班,负责网络销售的店长风风火火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方世景汇报:“方总,我们的螺蛳粉突然火了,网店有很多人下单,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早点八点,已经下单了两千多小箱,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说不定今天能够突破五千单。”

“大惊小怪的,我知道了。”总经理方世景淡定笑了下。

他知道为什么火,自从昨晚播出老板的访谈节目后,他就知道螺蛳粉要火起来了。

前段时间,老板就跟他说了,螺蛳粉可能要上节目了,让他加大生产,先在网店铺货。

作为总经理,他对这些很敏感,老板作为名人,再上节目的话,多半能炒火起来。

于是,这段时间,又加大产能,哪怕其他管理者不理解,也要生产,买原材料,剩余的资金已经不多,总部不可能再支援,全靠他们撑着。

螺蛳粉的原材料成本不贵,目前共有三款,给料比较足,包装比较好,一包2.5元到3.2元之间,网店销售129元/10包,除去邮费成本和网店抽成,到手大概是105元到115元,若再算上人工成本等综合成本(不算设备投资、广告支出和工厂投资),毛利能够达到85元左右。

如果一天能卖出五千小箱,毛利42.5万元!

只是,网店销售有点不好就是到账比较慢。

在网店,只有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收货钱才会到卖家账户里面,发货不点确认10天后自动把钱打到卖家。

所以,快的话,两三天之后,有一部分钱会到账,慢则十多天。

这个到账速度还可以,也好过那种大型超市,压厂家资金至少一个月。

而且,这可比出厂价赚多了。

[厂家――代理商(拿到的是出厂价)――经销商(如果没有区域代理商,可以直接从厂家拿货)――小超市等实体店(进货价-零售价,量少拿不到出厂价)]

代理商或经销商拿到的出厂价定为8元,实体店进货价为10元,推荐零售价为14元/袋。

目前没有竞争对手,零售价才有这么高。

如果竞争对手多之后,出厂价定为6元,实体店进货价为8元,推荐零售价为10-11元/袋。

以方世景的估算,竞争再恶劣,出厂价低到4元就必须压榨原材料成本了,可能还有一两块的毛利空间。

公司账面上已经没有多少资金了,总部投资五千万元,买一百亩地花不了什么钱,才七万块钱一亩,镇上就是这种价格,有人来投资就不错了。

主要是建厂和买设备买了三千七八百万,最终留下来的资金只有几百万元做活动资金。

如果打不开销售局面,那只能去银行贷款,这又得通过总部批准。

这对他来说,这是能力不及格的表现,方世景不愿意这么干。

螺蛳粉卖得好,他拿到的业绩分红就越多。

他的薪酬待遇是24万元加食品公司1%税后利润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