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191章

作者:520农民

家里的小别墅已经建好,两层半,建筑面积共350平方米左右,舍得花钱装修的欧式别墅看上去很豪华。

院子里,还种有一些时令蔬菜,那是沐阳的爷爷奶奶种的,他们已经搬进小别墅住了。以前是死活都不愿意搬进来住,去年春节时,一家人说了不少话才愿意搬进来。

听到熟悉的汽车发动机声音,两位老人期盼地往大门处望,同时起身去看看。

“回来了!”

看到孙子孙女下车,两老慈祥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爷爷,奶奶,身体好吧?”妹妹小跑过去,抱着奶奶胳膊,笑眯眯问两老。

“好着呢,就等着抱曾孙。”奶奶笑得很开心,同时望了眼,感觉少了一个人,“阿阳,新媳不跟回来吗?”

“奶奶,雪露回家了,有空就过来陪你聊天。”

“哦,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办酒?”

“等她大学毕业吧,还有一年半。”

沐阳和爷爷奶奶唠叨了一会,就拿行李到自己房间。

他的卧室在新房子二楼,父母给他最好的一间房子,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沐浴室和衣柜室。

母亲帮他铺床,被子和席子都收藏在衣柜里。

晚上时候,沐阳一家人跟叔叔一家人一起吃晚餐,边吃边聊,淡笑风声。

叔叔目前在年青水库工作,专门收钓鱼钱;婶婶则在农家乐里负责收钱。

叔叔很有兴致地说:“现在生意还不错,每天有百来人次来钓鱼,大多是从市里开车过来的,我们目前是按坑位算,每小时5块钱,两小时起步,如果带鱼走,就称斤卖吧,比市场贵一些,不过他们很乐意带走,说我们家的鱼好。”

“这个价格不算贵,两三年都收不回坑位建设费,不过,目前刚起步,等人气起来后,可以略涨价。”沐阳说道。

“石总也是这么说的,他说坑位费能在两三年内回本就不错了,我们主要是从其它地方赚钱,人来了肯定要吃饭,买钓鱼的消耗用品,卖鱼也赚了一些。”叔叔乐呵呵说,“听石总说,趁着过年大家有闲情,初二开始就要举办钓鱼活动,广告都打到市里的晚报了,他说要先把名气打出去。”

“目前还是利用阿阳的名气,要不然,刚开业一两个月,我看每天能有几个人生意就不错了。”婶婶说。

“这样操作也是可以的,前期投入比较大,等人气起来就好了,一定不能把名声搞坏了。”沐阳提醒道,“修车店生意怎么样?”

叔叔与沐林碰了下杯,抿了一口酒后,乐呵呵地说:“那个修车店生意反而是最好的,我们那里地方宽敞,停几十辆大货车不是问题,而且我们还建有休息室,附近有吃的,越来越多货车司机喜欢停靠在那吃饭歇息,有些轿车司机也喜欢在这里洗车。”

通过叔叔婶婶的话,沐阳大概了解家乡的变化,村里不少村民去两家公司上班,两家公司的人事都是优先录用他们村的人。

所以说,不少村民是沐阳的员工。

而且这个数量可不少,全村三千多人,就有一两百人在沐阳的公司上班。

两家公司的总经理方世景和石勇能揣摩到老板的想法,要不是为了回报家乡,估计老板都不愿意回来投资。

吃过晚饭后,

沐阳打电话给村长,让他喊其它村委来他家里一趟,有重要事要说。

沐阳是全村的骄傲,如今很多村民更是在他的公司里上班,所以,沐阳在村民里的威望非常大。虽然沐阳回来很少,但村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他,常常跟外人提起他:我们村的大老板沐阳怎么样怎么样厉害!

嗯,好像说的就是他们自己一样。

半个小时后,村长和其它村委来到沐阳家。

等他们坐下来后,沐阳直入话题:“我们今天刚回来,有件事比较重要,我们村60岁老人不少,甚至还有不少五保户,无依无靠。本着回报家乡的想法,我打算给全村60岁及以上老人,还有小学老师,每人一万块钱的红包,希望他们能过个好年。”

沐阳刚说完,村长和其它村委全部惊讶,包括不知情的叔叔婶婶,还有爷爷奶奶。

“啊!”

“阿阳,这么多,发千把块就足够了,发一万块太多了吧?”

“是呀,我们村60岁老人要不少,我没有统计过,但五六百人是有的,你这一发就是五六百万元呀,这可不是小数目。”

“我知道,这事我早有打算,不是儿戏。”沐阳郑重说道,“几百万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作这个决定,并不是冲动。

实际上,他是学东哥的,这是堵嘴和收心。

东哥应该是在2015年春节的时候才做这事,沐阳提前四年做这事不算早了,如果沐阳之后再发,那他就被网友说“学人家东哥的”。

沐阳看过有关于东哥给老人发红包的原因分析。

那是2018年的报道,分析说东哥作为从农村走出的老板,出息了、发达了、有钱了,难免会遭到一些同村人的嫉妒和仇富,然后在背后说三道四或造谣生事。

然后说东哥深知这一点,所以想回馈家乡人,让大家感受到他的好,这一个个的红包发下去,看似花了不少金钱,却安抚了村里那些躁动的心,也堵住了很多话语,还打造出了好口碑。

但东哥也确实为家乡人做了不少好事,他每年回老家都会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1万元红包,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每年都是三四百万元,而不是几十万元。

不管东哥本人如何想,初衷如何,他的为人如何,但人家的确是为家乡做好事了。

沐阳佩服这种有钱了回报家乡的老板,去年是没什么钱,如今是不缺钱,更不缺几百万元。

这个钱,他是打算从慈善机构里面出。

回家之前,沐阳就让方世景帮他准备七八百万元的银行新钞。今天回来的时候,方世景就跟他提了句,说钱已经准备好了,已经向银行申请过,正放在银行里,随时可以拿。

“村长,你就回去,趁着晚上大家都在,向全村公布吧,让这些老人做好准备,明天早上九点钟,必须本人手持身份证或户口薄领取,年龄时间截止到大年初一,晚一两天的话没关系,只按照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那种说自己写老几岁的,除非有其它老人作证,否则如何说都不行,一乱来就真乱套了。

如果没有手持身份证或户口薄,你们作证,不能让人代领,除非卧病在床。同时告诫一下某些人,这个钱是给老人花的,不是给年轻人用的。老人愿意给小辈花,那是他们的事,但不能向老人索要,如果闹出什么荒唐事,你们看着处理。”沐阳郑重说道,表情非常严肃。

“那行,你决定了就好。”村长不再说什么了,知道沐阳有钱,几百万元对人家几百亿身家来说就是一根毛。

他和村委等人正要离开沐阳家,沐阳说了一句让他们兴奋的话:“你们有的村委虽然还没到六十岁,但为村里做贡献,同样获得一万元的红包,希望明年继续努力。”

“一定,一定!”村长及各村委可不敢说不要,带着一脸喜悦离开。

十五分钟后,村里广播突然响起来了。

“歪,歪歪,全村村民注意啦,全村村民注意啦,特别是本村60岁以上村民。”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村大企业家沐阳决定向村里60岁及以上老人,小学老师,每人发放一万元红包,要求明天早上九点钟到小学排队领取,有几点需要注意……”

村长那独有的声音,连喊三遍,散落在全村各个角落,甚至隔壁村的村民还隐隐约约听清楚一些。

很快,全村村民都知道了这件事。

没过多久,全村轰动起来了!

有些老人有耳背,还是年轻人跟他们说才知道,瞬间感动落泪:人到晚年,有些人行动不方便,连养活自己都难,身上没几块钱贴身。

有些小孩听清楚了,还跑到各家当传话筒:大老板回来啦,要给每个老人发一万块钱哦!

有些家庭,家里就有两个60岁以上的老人,甚至还有两个60+,再加两个80岁以上的老人。

在2011年初,一万块钱对这个不富裕的村庄来说,已经是非常多了。

有的家庭,光靠种不到两亩青皮甘蔗,一年收入都不到一万块钱,若论净收入,那更少了。

也就是最近两三个月,沐阳的公司在村里招工,能去上班的村民,拿到了年终奖和工资,经济情况稍微好起来了。

突然间,有些年轻人特别羡慕村里的老人,都希望自己也六十岁了。

一万块钱,一下子冲击这些收入不高,甚至长期没有收入的老人那无助的心神,他们感动了,流泪了。

有些老人问了很多次年轻人,真的不敢相信,搞清楚情况后,来到沐阳家亲口跟沐阳及他家人说声谢谢。

说完之后就离开了,他们知道,不方便过多打扰沐阳一家人。

第262章 威望暴涨

当天回家的晚上,沐阳检查阅读系统情况。

升到6级后,沐阳每天能够刷的经验大概有一千万,从元旦升级,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了,他又刷了接近三亿点经验。

升一门六级学科是两千万经验,他现在又刷出了几门六级学科,目前已经二十多门六级学科了,以及一门7级学科。

学科7级,已经能让他站在这个领域的顶尖水平。

沐阳从六级的成就点商店大概能猜测出阅读系统7级能出什么层次的技术了。

阅读系统刚升6级没多久,谈7级还遥远。

现在让他头疼的,则是成就点。

自从买了人脑信号转换仪技术,他的成就点一下子就减少一百点,目前只剩下101.5点。

话说这个技术很难普及,他也不可能去普及,说它是黑科技也对,但由于成就点问题,只能自己用,实际上就节省了他大量时间而已。

人脑信号转换仪技术所要求的超算不是黑科技,以目前的技术来看,也不可能弄出人工智能。以沐阳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他也知道自己弄不出来人工智能,目前成就点商店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可买。

他正愁着成就点。

在晚上十一点钟时,沐阳收到成就点系统的提示。

【系统提示:全村老人和老师对宿主感恩戴德,成就点+1】

总成就点:102.5

第二天,清晨时间。

听到公鸡鸣叫时,沐阳自然醒来,睁开双眼,看到时间才五六点钟,全身裹紧棉被又继续入睡。

小时候,沐阳很讨厌公鸡叫,村里养鸡多,一只叫,全村的鸡也跟着节奏一起叫,让人睡不安稳。

现在感觉不一样了,虽然被叫醒,但感觉这才像农村,他喜欢回到小时候的感觉,没有什么大的烦恼。

直到朝霞渐起,旭日东升,沐阳才揭开被子,到阳台处舒展一下身体,呼吸下清新空气,欣赏村庄风景。

听爷爷奶奶说,以前家里没有电磁炉时,烧饭都是用枯甘蔗叶和桑枝,在早上的时候,可以看到每家每户烟囱炊烟袅袅。

沐阳没见过那种宁静而美丽的风景,也许那个年代更具有农村特色吧。

他家里还有柴火灶台,但只有过年煮大粽子时才会用得上。如今有钱了,没有改变他家每年包粽子的习俗,今天他老妈要到镇上去买粽叶、绿豆、糯米等年货。

家里只有一辆车,沐阳从食品公司临时调来两辆车,一辆父母用,另一辆宋雪露用。

目前食品公司已经有一亿多元的毛利润,再多征收一百亩地作为原材料加工厂和仓库。

沐阳是放假了,但他事多,今天还有重要事要做,即要给村里老人发钱。

吃过早餐,差不多到八点钟时,看到方世景带公司的两名财务和两名会计过来,身后还有四名身体健壮的员工。

一会发红包,将由公司的员工帮忙,沐阳打算亲自发钱,这才有仪式感。

快八点半时,沐阳和方世景等人开车到小学。

到的时候,才八点四十分钟,但小学内已经聚满了老人,村委已经在篮球场上摆出几张桌子,老师帮忙维护现场排队秩序。

这些小学老师听到村长的电话说,他们也可以拿一万块钱红包时,欣喜若狂,他们的职业收入不高。有些老师不是本村的,发现能在那度村当老师真是幸运。

还有很多村民凑来热闹,现场已经来了数百人,还有很多村民络绎不绝赶来。

沐阳等人把车停在小学外围,村民看到沐阳下车后,纷纷让出路来。

“阳子来了!”

“大老板来了,大家让一让,不要挡路!”

“大家欢迎一下,但不要挡路。”

现场热烈掌声响起,村民们露出淳朴的笑容,现场气氛瞬间点燃起来。

沐阳面露微笑,向周围村民不断地挥手。

“三公,身体还好吧?”沐阳看到他们大队的一个老人,好像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向他亲切问候。

“阿阳,谢谢你关心,你三公已经抗不动甘蔗咯,但走路还是没问题的。”三公满脸皱纹,头发已经发白,躬着腰,手里拄着根拐杖,步履蹒跚,行动有些不方便。

沐阳轻扶他手,再看看周围,其实跟三公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很多。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不少人平时干活不小心摔倒伤了筋骨,却舍不得花钱去医治,落下了病根。

哪怕骨头摔断了,有的老人宁愿拿木头来绑着固定,也不愿意去医院,在村里找土秘方医治,咬咬牙熬过几个月,有的已经穷到这个份上。

沐阳看到很多老人过来跟他打招呼,他有点应付不过来,从村长那里拿过一个扩音器,站在一张桌子上大喊:

“各位长辈,大家安静一下,由于现场人数比较多,大家不要焦急,也不要挤,一挤就容易出事了,不少老人行动不便,我带钱带够的,每个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还有小学老师,都会有红包的。

如果没有达到年龄要求的各位叔伯和各位大娘,还有年轻一辈,就不要往这边挤啦,还请大家把空间让给老人。”

沐阳的喊声,让大家很快安静下来,没到年龄的村民自觉地退出篮球场。

突然间,有个大娘问:“阳仔,那我55岁的有没有资格领?”

沐阳还没回答,就有人骂她了:“55岁还可以养活自己,当然没有。”

“村长在广播里说了多少遍了,难道你耳背,你们大队长难道没跟你讲清楚?别在这里影响阿阳做事。”

“诶哟,说这话丢人咯,还是不是我们村的人。”

则说出口,全村60岁及以上老人纷纷转向她,怒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