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221章

作者:520农民

除了公司的事,他目前最重要的事还是刷经验。

刷经验也有精神疲惫的时候,没事就帮研发部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他的六七级技能,最大的作用还是用在解决公司的核心技术问题。

沐阳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创造发明,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必要,他的职责不是搞研发,而是战略规划,负责大方向。

公司有那么多研发人员,未来会越来越多,他一个人搞发明创造的效率是搞不过团队的。

就如目前的二保焊机项目组,自从他研发出基础款之后,项目组的研发人员已经开发出新的款式,增加了一些新功能。

这些研发人员同样很厉害,只是说,沐阳太变态了,他一个人光芒覆盖住所有人的闪光点,大家只知道老板搞研发最厉害。

实际上,以二保焊机项目组的研发能力来看,哪怕如今没有沐阳了,他们已经可以独立地延续二保焊机技术的领先,能够发明创造新的二保焊机技术。

当然,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一直是世界第一。

如果没有沐阳的帮助,也许有的项目组一直能保持世界第一,有的项目组会衰落,这个是必然的。

诺鸡亚当年多厉害,还不一样衰落。

沐阳找来张萧峰,和他商谈一下人才培养问题。

一会后,沐阳看过张萧峰的人才培养方案,觉得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张萧峰早就发现公司的技术研发问题,早期太依赖董事长。

不仅是张萧峰,周晨也明白,其它项目组的经理和专家都明白。

这很无奈,董事长太厉害了,才显得他们低能。

但是,这个太依赖董事长的问题必须解决。

最近一年,各项目组都憋着一口气,靠他们自己终于有点出色,但远远还不够。

如果某一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发明创造出新的世界第一,才算是不依赖董事长。

但世界第一,哪里有那么容易做出来。

不容易做,也得做,他们有这个信念,在思想观念上,他们已经改变了,眼光看得更远了:我们要做世界第一!

“张总,你这个方案可以的,我没什么异义。”

一个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梯队和提升方案。

就以新招的1503名毕业生,这数量都比目前的研发人员总数都多。

本科生三个月转正,硕士和博士一个月转正。

如何安排他们的工作,如何用好他们,发挥他们的特长,是张萧峰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

这些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少人已经有过独立研发的经验。

公司的几个项目组也塞不进那么多毕业生,重新开项目组是必然的。

张萧峰把研发项目分为公司立项+自由立项。

具备自由立项的新员工仅限于硕士和博士,不愿意加入老项目组或公司自拟项目的,那就必须立项。

毕业生提出立项方案后,公司专家组评审,评审通过后给予研发资金。

如果有异议,可以再向公司提出,进行二次评审。

如果没有能力,那只能服从命令安排;

如果觉得自己自命不凡,那公司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

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通过立项审批,又不服从安排,可以再协调,但最终没法协调,那只能辞退,说明不适合在星海集团工作。

这段时间,新员工要进行公司各方面的培训,包括生产安全、礼仪、公司规章制度、技术保密、ERP使用、公司产品了解等,所有新员工都必须参加,这类通用培训完之后,根据每个人的专业不同,还有专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规范。

比如机械专业的新员工,就要熟悉公司版本的CAD和三维软件,这部分培训老师由精通公司版本软件的工程师进行讲解;

除此之外,他们也要熟悉机器人操作和简单编程。因为大多机械类专业的学校不具备这些机器人,就算是有,可能机器人品牌都不一样,而且公司编制的机器人规范都不一样。

在这段时间里,这些新员工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新知识。

培训学习也很枯燥,人事部也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通过团队娱乐活动,大家能很快地相互认识。

这1503名毕业生中,其中研发人员大概有一千三百人,其余毕业生是非研发人员,将补充到法务部、人事部、生产管理、销售部等部分,还有一部分将补充到准备建立的海外公司。

老项目组也缺人,每个项目组将补充两倍人数,以老带新,专家带博士,高级工带硕士,中级工程师带本科毕业生的模式。

几个项目组,可以消化三百名毕业生,剩余一千名毕业生,将进入新项目组和自由项目组。

公司鼓励研发人员自由成立自由项目,成功的话,将获得更多的年终分红,如果失败,年终分红肯定比老项目组拿得少,但不会少太多。

公司新立项项目方面,沐阳划分为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新能源、三D打印、高温涂层、高强度钢、先进机械软件等七大项目。

沐阳称之为“117计划”,即2011年7月份制定的七大项目。

哪怕是自由项目组,也要尽量与公司的老项目和七大项目擦边。

总不能搞一个服装项目组吧,那肯定不行,公司尽量避开民生行业,重点发展国家薄弱技术。

117计划,每个项目计划投入不低于两亿元研发资金。

就比如高温涂层项目,应用广泛,在制造业中可以用于汽车制动系统零件、发动机零件、半导体工具、高温传感器探头;在航空中应用就更加广泛了。

这涂层可以是陶瓷、玻璃、金属等涂层材料,也可以作为陶瓷、玻璃、金属等粘合剂,并不仅限于金属涂层。

细分项非常多,需要的研发人员非常多。

大部分新项目,沐阳只制定大方向,不打算插手细项,就打算给他们自主研发,让他们犯错,让他们自由成长。

只有一些紧急项目,实在不是靠目前的研发能力发明创造,沐阳才会开挂,不影响公司研发人员锻炼成长。

沐阳把张萧峰的方案签字“同意”,这就意味着张萧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要执行。

第295章 铝合金汽车用板国际形势

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公布,在全体员工中引发热烈反响,特别是新员工中。

对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来说,他们当然想自主成立项目,一个人搞不定,就找人建立团队。

晚上时候,打算成立自由项目的硕士博士,走访宿舍,找志同道合的人员加入团队,一般都是先从本校找人,或者找最近认识的新同事。

小部分人的想法是进入老项目,压力小,有专家带队,能学到知识,而且稳定一些。

大部分人想加入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新能源、三D打印、高温涂层、高强度钢、先进机械软件等七大项目,新项目,提升机会大。

但有些毕业生还是想闯一下,如果成功,收获更多,但失败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申城交大的博士汪正传找到哈工大的博士梅杰,两人打算合作搞自由项目,再找来几个志同道合的硕士生,集中在一个宿舍里讨论。

一个硕士担忧问道:“汪老大,我们要是成立项目的话,公司能给多少资金?成功之后,我们能拿多少分红?”

汪正传说:“先不要想分红的事,按照董事长的脾性,公司不会亏待我们,还是想做什么课题好,能不能通过审核,项目科研经费的事,我觉得以公司的情况,我们不用担忧,几百万肯定没问题,上千万以上就有些难度了,过亿那不可能。公司有场地、有资源、不用我们另外开工资,很多东西不需要花钱,我觉得百来万足够花了。”

公布的人才培养中的自由立项文件中,说明得非常清楚了,项目组需要采购零部件,可以从公司里面申请,但这个成本要算到项目中。其它的,如场地费、机加工费、水电费等公司都可以不算账。

“能有一百万科研经费也是非常好了,我的导师,申请几十万科研经费都要经过层层审核。”

“学校情况跟企业情况不一样,况且像我们公司这么有钱的,也没几个,我们公司的科研环境实在太好了。我估计,董事长的意思是,哪怕砸钱,也要把我们培养起来。”

“谈起科研环境,我们公司的确很棒,没有那么多弯弯,要啥有啥,设备先进,国外科研机构不一定比得上,大家为了奖励,都卯足了劲儿做事,实力到了就提升等级,如果不服就去找董事长。”

“说实话,自由项目哪里有那么容易,我还想搞无人机呢,咦,对了,如果有重复项目申报,公司如何处理?”

“应该不会让我们搞重复项目,这样浪费资源,可以合并一起,要不就是胜者为王,淘汰方案差的。”

“自由项目虽然没有说有人数限制,但人一多,那么这个项目肯定要有社会价值,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否则,公司就白投钱了,还白养了我们。

按照公司的提倡,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最好跟公司的项目擦边,帮公司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他们还要培训大半个月,培训完之后一周内,就要提交项目计划,时间很紧迫。

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那只好进公司新项目了。

如同汪正传的团队,还有不少,都在讨论成立自由项目,实在没法,那只好认命吧。

……

星海集团,老公司。

沐阳还没搬到总部基地办公,他暂时不搬走,其它高层也在老公司办公。

技术部的人员基本搬到总部基地,星海大厦还没能投入使用,就把办公场所放在实验楼,也方便进行实验。

今天上午时,中铝高层一行参观星海集团铝合金生产基地,被星海集团的先进生产线震撼了。

而且,用地仅仅两百亩地,就足够安排年产二十万吨铝合金汽车用板用地。

相同年产二十万吨的铝厂,工厂面积估计有五百亩地才行。

星海集团的铝合金厂工厂用地紧凑,一是原材料占地面积不多,消化得快,二是库存极少,生产出来不到五天就出货。

中铝有意购买星海集团的生产线,不过沐阳不卖!

非卖品!

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怎么可能卖掉。

中铝高层尴尬,也知道不可能。

说起中铝,不得不先谈起世界几大铝生产商,目前是鹅铝、力拓矿业集团、中铝、美铝、海德鲁、加拿大铝业等,各家产铝在百万吨级别,前十中,华国占五席。

目前年产能最高的是鹅铝,接近三百万吨。

国内铝厂主要有华国中铝、南亚、坚美铝材、凤铝、新中亚铝材、兴发铝、南山铝、经阁铝型材、宏桥等。

星海集团是从中铝和宏桥集团采购铝锭,按照3:2比例进货,中铝是大头。

前者国企,后者民营。

中铝是规模最大,是国内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也是华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

中铝2010年营业收入2003亿元,盈利27亿元。其中,铝业方面营收约五百亿元,产铝约250万吨。

员工规模达到十几万人,这个盈利情况真的不算好,但能盈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后世一家国内民营铝业巨头是宏桥,目前还没达到五六百万吨的产能,去年仅有96万吨,但它利润率就比国企高很多。

电解铝的能耗当然是电!

中铝采用电网公司的电,而宏桥自办燃煤自备电厂、自建电网,从发电、供电到售电是一个完整环节,打破电网公司垄断,除自用外还外供附近居民及企业,正因这种一体化模式,中间环节少,所以销售电价比国家电网低3成。

也正如此,再加上管理团队没有中铝那么臃肿,每万吨铝利润却是中铝的几倍。

去年的时候,全国电解铝大概是1700万吨左右,市场铝价15500元—18000元;

今年铝锭价相差不大,最低还降到14500元,最高依然是18000元。

这个价格算是非常不错了,在08年的时候,电解铝过剩预计达到50万吨,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价在15000元/吨—17500元/吨,而电解铝的价格仅为13400元/吨,行业亏损严重。

卖铝锭或低端铝材真不赚钱,也只有星海集团或进口铝合金汽车用板那么“暴利”。

星海集团卖给各家汽车厂的铝合金汽车用板6009定价在3.45万元/吨,6010定价是3.7万元/吨,比进口价低一千元每吨。

铝锭熔炼成为铝合金,星海集团的综合成本大概在2万元到2.1万元之间。

国内铝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国内各大铝厂都想不到星海集团竟然研发生产出顶尖铝合金汽车用板,这个业务与他们一点不冲突,而且还求着星海集团采购铝锭。

这也是昨天中铝高层亲自上门,若不然,一个年产值两千亿的集团高层,面子大的很,不会亲自出动拜访。

但星海集团是客户,而且是年采购二十万吨铝,未来有可能达到数十万吨铝的集团,而且还有其它有色金属采购。

中铝除了铝业务,其它有色金属业务也不少。

如今,星海集团还出口铝合金汽车用板,哪怕中铝是大企,也只能甘拜下风。

沐阳对中铝高层的讨好只是淡淡一笑,现在,星海集团的铝合金汽车用板业务有麻烦了。

星海集团是从4月份开始上市铝合金汽车用板,5月份出口。

国际各铝合金汽车用板厂商到五月份才察觉到市场上多了一个强劲对手。

这些厂商主要是Novelis(诺威利斯)、AluNorf GmbH(阿鲁诺夫)、Aleris(爱励)、Constellium(肯联铝业)、Hydro Aluminium(海德鲁铝业)、ALCOA美铝等。

Novelis(诺威利斯)创建于2005年,从铝制造商加国铝业分离出来,但目前,诺贝丽斯公司属于阿三国铝工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漂亮国亚特兰大,在全球10个国家有33个工厂。

今年,诺威利斯上半年营收55亿美金,它是全球最大的铝合金汽车板生产商。

可以说,星海集团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诺威利斯。

易拉罐材料领域,诺威利斯是世界最大的铝饮料罐材料供应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饮料罐循环利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