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418章

作者:520农民

“好啦,转回话题,现在如何补偿这个年轻人?”

“他的成就足以评得上两院院士了,我觉得这个可以加一个。”与沐阳交际最多的大佬提倡道,“GUO家科学技术发明特等奖、一等奖都拿了,其它方向的硬指标也不是问题。”

“这么年轻就评院士,而且还是两院院士,会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当然,我不否定他的成就和贡献。”一位大佬平淡说道。

“多多少少有一些,其实,民众已经认可他,只是觉得太年轻了。

但我们破例,也是充分展示了学术成就而非Z治主张的推选理念,既然成就没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遵循资历和年龄这件事呢。

我们一直强调人才遴选不要讲究资历,要跳出这些条条框框,但真正落实下去的,难。

我们上面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基层能做到?

老是讲资历,也是因为这些条条框框,让我们多少人才跑到国外。”老大语气加重,强调了下。

“领导说的是,我支持。”

“我赞同。”

“我也赞同。”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最高学术职称,是终身荣誉,这本来不用这些大佬讨论的,但下面的没有落实下去,就是担忧争议太大,他们直接插手了。

一会后,全体通过沐阳当选工程院士的事,激励沐阳在工程实践方面的成果;

同时,也通过了科学院院士的决定,激励沐阳在数学界的成果。

也就是,直接通过两院院士的决定,从荣誉上进行补偿。

院士评选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段,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不过,最终的文件还是通过工程院和科学院下达并公布。

“GUO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的初选是没机会了,明年的遴选应该加上他。”与沐阳交际最多的大佬又建议道,这个奖励,一年最多两个名额。

“这倒没什么问题,如果再不选,外界都争议我们这个奖项的公平性了。”老大说道,今年的评选工作基本收尾了,只是要到明年年初才公布。

其它大佬见老大都这么说,也纷纷表态赞同,这本来就是年轻与资历之间的辩论而已。

既然基调都定下来了,沐阳本身的硬指标都达到了,超出其他候选人一大截,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这下面的人做事,脑子糊涂了一些,甚至还有一些声音,觉得对方35岁之后再评选也不晚。

除了这两个荣誉上的补偿,众大佬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较适合沐阳和星海集团的。

当然,他们有一件重要的事,最好与沐阳当面沟通,想不到的补偿就暂时放着,仅仅这两个荣誉,对沐阳来说,也许对方不是很在意。

在H城的沐阳,他是不知道自己被上面已经定调了。

谁说他不看重荣誉,他太看重了,荣誉可以给他成就点。

第二天,周四,

上午十点钟时,

沐阳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有一个让他想象不到的惊喜。

刚开始之时,他开始还以为是股票又涨停了,用得着打电话通知嘛。

结果,却不是。

第505章 双喜临门

“我得奖了?”

听到这个消息,沐阳刚开始觉得不太相信。

他并不是很惊喜,只是“哦”了一声,感觉就像一个普通人在地上捡到一块钱似的。

而不是一个普通人中了五百万大奖那种兴奋。

沐阳登录电脑,打开经常看的网站,很快找到相关他的获奖报道。

他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是电子束方面的成就。

查看了诺贝尔奖官网Nobelpriset,证实了国内报道如实。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诺贝尔奖是全世界的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而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进行。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共有三人获得,另外两人是岛国的梶田隆章和加国的麦克唐纳。

每年举行一次,获奖人数1到3人。

以沐阳的成就来说,他以EBL光刻机的成就获得这个奖并不算什么奇怪,真正以电子束应用到芯片上。

至于这个奖项有没有什么内幕,沐阳没有看到,他不会偏见地去评判,但桦国人获得的次数少的确是事实。

但不管怎么样说,诺贝尔奖本来就是有限的评委们认定的,他们的偏好决定了诺贝尔奖得主,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也许有人说这个奖是某些国家的操纵奖项,用来忽悠某些人的。

但对沐阳来说,这些什么内幕并不重要。

到了他这个层次,他已经不是很看重这个奖,而是看重的是,这个奖能否给他带来丰厚的成就点。

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看问题是不一样的。

前几年的时候,很多年轻人觉得拥有一部平果手机很了不起的事,整天显摆着,坐在公交车上拿着手机,恨不得全车的人都知道他拥有平果手机;

但过了十年后,感觉啥手机都无所谓了,一千多块的手机也很不错,已经过了拿手机来炫耀的劲头了。

现在的沐阳也是这样的心境,也许在几年前,他获得这个奖,感觉自己真的好牛叉,巴不得全世界的人吹他牛叉。

现在么,已经是很牛叉了,诺贝尔奖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而已。

以他目前的影响力,他也可以设置一个奖项,叫做“沐阳奖”,只要奖金够多,看上去公平一些,底蕴够了,影响力照样够大,甚至比诺贝尔奖的影响力更大,这并不是不可能,只要是人为造成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诺奖奖金可不少,每个奖项有1000万克朗,2012年后缩水至800万克朗,折合六百多万元。

说到底,如果奖励少,那它的影响力就没那么高。

沐阳没当自己获奖很重要,而国内媒体却铺天盖地进行了疯狂报道。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国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桦国人。

不,应该是同时,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多了一个沐阳。

当然,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晚一天才公布,诺贝尔奖各奖项并不是当天一起公布,而是陆续揭晓。

昨天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上市,全是它的报道和热点新闻,让大部分人遗漏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有一名桦国人。

“贡献沐神,贡献屠老,双双获得诺贝尔奖!”

“一下子两个获奖,双喜临门。”

“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奖项,还是恭喜沐神获得,桦国人想获得这个奖太难了,西方的人偏见,想征服他们真难。”

“如果诺奖再不颁给沐阳,那就显得愚蠢了。”

“这几年时间,星海集团让西方国家更多人认识了桦国科技,沐阳的影响力是全球的。”

大部分网友祝贺沐阳和屠老获得诺奖,少部分人舆论对诺奖还是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诺贝尔是西方的勇谋,认为诺奖是用来攻击桦国的工具。

沐阳刚看完新闻,对这些舆论不作什么表态,也没有打算在微薄上说明什么,他老婆就给他打电话,心情很激动。

“老公,大喜事耶,你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耶,今天刚刚公布,我看到新闻了,同期一共有3个人。”

“知道了,老婆。”

“老公,好像你不是很激动。”电话那头的宋雪露有些迷惑不解。

“小惊喜而已,谈不上激动,两个小家伙在做什么?”

“在玩积木呢,那老公你先忙吧,我挂了。”

“嗯,好的。”

沐阳把电话挂了,突然感觉,是不是自己获得快乐的阈值太高了点。

这也正常,幸福感阈值一定是随着年岁、经历与物质成就的积累而正比增长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跟自己心态有关。

普通人觉得有一辆十多万的车就觉得很幸福了,但有的人觉得开十来万的车太丢脸。

沐阳关闭电脑,到火箭发动机实验室去看看星火一号的研制进度。

路上,员工碰上他时,有些员工向他祝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沐阳礼貌地笑了笑点头回应。

他解决了一款民航发动机,就不想再设计新的民航发动机了,项目组有能力就研制新的型号,没能力的话,他也懒得管了。

再说,十年后,民航被他的超级高铁淘汰是迟早的事。

在大范围普及超级高铁之前,捞够民航发动机的钱就行了。

等时机差不多了,再跟上飞公司的吴院士沟通一下。

至于君用发动机,暂时足够应付了,想再设计新型号,那等他有空再说吧。

来到火箭发动机实验室,看到项目经理叶凡,跟他聊了一会,询问这段时间的研制进展。

“董事长,我们的发动机星火一号燃烧室要耐高温高压,样机研制比较困难,预计下个月初样机研制完成。

但说实话,我还是担忧,毕竟液氢和液氧的反应太激烈了,燃烧室压强非常高,很容易引起爆炸。”叶凡略有忧愁说道,他是没什么信心,但还是得按照董事长的设计图进行研制。

同时,公司民航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也给他带来不少压力。

他们项目是在今年1月份正式启动,现在已经过去九个月了。

如果换作其它公司,一年样机就能研制成功,那进展就是非常快了。

但在星海集团可不行,全集团助力,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软硬件设施基础强悍,差什么零部件,很快就有部门帮研制出来。

如果仅仅是金属加工件,那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沐阳闻言后点点头,说道:“任何前沿科技的研制都是非常艰险的,甚至有生命危险,我们作为开拓者,走在最前方,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我也没指望一两次点火试验就能够成功。”

沐阳没法跟他解释,他给的设计图纸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只要按照工艺要求去研制,出问题的概率太小了。

从目前来看,沐阳从系统拿到的图纸,的确没有一次失败过,出问题的都是制造问题或组装问题,或者零部件质量问题。

“董事长,我明白了。”叶凡眼里透着坚毅,自己太怕失败了,给自己造成很大心理压力。

太空探索技术项目组一共一千多名科研人员,就盯着技术难度最大的发动机项目组,作为发动机项目组的总负责人,叶凡压力大是很正常。

叶凡带沐阳来到已经组装好85%的一台星火一号发动机面前。

星火一号本身重量并不重,仅有一吨多,很多采用耐高温复合材料制造,材料密度比较低。

星火一号重量能有这么轻,主要还是采用了金属3D增材技术制造,看似结构很大,但是内部是镂空结构,保证了刚性大,重量减轻。

垂直方向,它一共有10个喷管,中间一个大喷管,周围9个喷管沿中心喷管均匀分布,每一个喷管的推力都可以进行微调节,从而调整火箭的姿态。

不同于猎鹰9号火箭采用9台小型发动机,星空一号火箭仅使用一台星火一号发动机,对发动机的推力分布控制要求很苛刻。

除此之外,火箭发动机组装到火箭主体上后,火箭主体筒体侧方向还有6个微型喷管和气动控制系统,微型喷管连接到发动机,采用发动机的动力,正常情况下是关闭的,当需要空中微调姿态时,它就打开窗口。

火箭稳定姿态的网状翼鳍也会同时打开,使火箭以垂直的姿态降落。

如此一来,火箭可以360度调节姿态,调整降落位置,更方便、更稳地、更精准地回收火箭。

如果星火一号加上附加喷管结构,总重量当然不止一吨重,两吨重都有。

但如果没有这些附加喷管结构,发动机的推力还是一样的,并不影响它的推力,只是在计算推重比的时候,算法不一样而已。

这台设计最大推力达到969吨的发动机,最终如何,沐阳非常期待。

星火一号研制进展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已经不需要沐阳再花太多精力在上面。

看完星火一号发动机,沐阳移步到火箭实验室观察星空一号火箭体研制情况。

火箭工厂还没有启用,目前由总部基地负责制造。

等火箭制造好后,那么长的箭体结构,运输是没法隐瞒的,星海集团也没打算隐瞒。

本来,火箭项目就是公开建造的,外界肯定知道星海集团在研制火箭发动机,只是暂时不知道星海集团计划研制的发动机要求这么高,发动机推重比这么变态。

全流量分级燃烧,还是采用液氢+液氧,这是多个国家敢想却研制不出来的。

弄不好,直接“BOM”爆炸。

火箭主体箭体的制造并不难,外型是钣金。

钣金成形,即一块板如何形成一个筒体,拉弯、压弯、滚圆、校圆。

如果仅仅是滚圆,大部分结构厂都能制造,不就是三辊或多辊辊压机嘛,这设备又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