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465章

作者:520农民

这把火很快烧到桦国互联网上,几个小时后,星海集团公关部门知息。

然后,星海集团直接在官方网站回复:“针对SPACEX公司总裁马丝克表态我方恶意竞争火箭发射市场一事,逻辑有些荒谬。

我们成本低,利润空间大,不算是恶意破坏市场,而是有助于全球太空发展。

SPACEX公司曾经号称为人类太空发展做贡献,为什么行动与口号完全不一致。

SPACEX公司应该想办法提升技术水平,而不是把心思放在报价上。

针对此类打着为人类贡献口号旗帜而行动不一致的公司,星海集团旗下新能源公司决定:一个月合同到期后,终止与特丝拉公司的合作关系!”

双方直接撕破脸皮,甚至星海集团单方面终止与特丝拉的新能源电池、电机合作关系,合同到期后,给钱也不卖了。

这个消息公布开来,特丝拉股票当天就跌落9.5%。

马丝克看到跌落的股价,都有些后悔瞎表态了,胳膊腕子拗不过别人,就老实吃鳖得了。

实力不够强大时,就得忍着,不能冲动,现在看到星海集团的决定,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FUCK!”

沐阳知道很难打死马丝克的公司,上面有丑国支持,但能把对方摧残得遍体鳞伤也可以的,等过几年,特丝拉和SPACEX就不成气候了。

星海集团的报价,对大众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一下子抗拒星网卫星的声音少了许多。

丑国已经向国际相关部门提议,重新召开太空资源方面的规则制定。

最终服从大众,决定2017年1月20日召开新的会议。

其实到了这个时间点,星海集团已经发射三分之二卫星了。

会议召开、讨论,扯皮,可能又是几天时间,等到真正落实下去,又过七八天时间。

对丑国来说,不能让星海集团发射完五万颗卫星。

这五万颗卫星,也是他们相关部门估算出来的,能够完美布局太空资源。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星海集团的星斗一号卫星要先进许多,仅需要2万颗卫星就足够了。

所以,星海集团是更希望新的规则落实,今后不管国家还是企业,都不能发射那么多卫星了。

至于如何分配,那就是得好好争议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

1月15日下午三点钟,星海集团第30次星空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1月18日,星海集团第37次星空一号火箭发射成功,星网共12585颗卫星,气候已成。

丑国看到太空上星斗一号卫星越来越多,越来越烦恼,越糟糕。

但很无奈,星海集团的发射成本太低了,拿什么炸都不划算。

时间,很快到了1月20日,星海集团已经成功发射40次星空一号火箭,共发射13605颗卫星。

而在这一天,国际相关部门商议太空卫星资源规则一事。

也是在这一天,星海集团开年会,明天即将放假。

卫星项目部的员工,暂时还不能放假,生产部继续生产,火箭基地的控制中心员工还要继续上班。

如今处于紧要关头,员工都理解,集团很多员工报名留下来加班,打算一起渡过这个关键时期。

所有员工都知道,公司需要大家。

周晨同意一部分员工留下来加班,但大部分岗位用不上,必须要熟悉工作流程才行,而且生产部实际已经完成任务了,只是要留下来协助质量部检查。

沐阳得到信息比较紧急,命令下去,要求最后几天加班加点,要开始拼命了!

一定要在新规则下来之前完成任务!

第545章 星网终成!

不仅沐阳在等待新规则,不少人也在等待。

头天,参会人员争吵得跟菜市场一样。

“时代在变,规则也得变,当初提的建议,最适合当初发展,而如今已经不适合了。”

“我们也觉得晚几个月挺正常的,我建议,今天的会议暂时结束吧,各方争议太大,不必急于一时下决定,应该多考虑一下,免得太草率了。”

根据惯例,想要发射卫星,就必须先申报,通过后才能去占用轨道。

在申请卫星轨道和频率后,必须在限定时间八年内发射卫星,否则超过有效时间范围,申请的轨道就会作废。

现在星海集团打破了众人的观念,再用过去那套规则感觉不太适合了。

近地太空轨道的极限容量是50000至65000颗,而且是不可再生的。

星网直接就抢占了大部分的轨道资源,几万颗卫星对于宇宙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在近地轨道上却显得拥挤了。

众人讨论的内容就是近地轨道的资源分配一事,如果真让星海集团这样搞下去,没有他们一回事了。

星海集团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射卫星,多发射三四万颗卫星就要多花一千多亿元,沐阳最希望把星链计划打乱,也不希望他国再搞什么星链卫星。

反正只有星网就行。

争论了三天时间,新规则还没有定下来。

在这三天时间内,星海集团加紧发射火箭。

但如果新规则是晚几天执行,那就无关痛痒了。

他们挖了一个大坑,最终如何,沐阳也想知道。

各国网友看到星海集团发射频率加快,一天3射呀,太恐怖了。

也就是说,火箭回收之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维护,直接组装卫星,就连大组装完成后调试时间都压缩。

非常惊讶星海集团的技术能力,估算一下都知道这发射成本太廉价了。

1月24日,星海集团又继续发射了三次火箭。

到了1月25日下午五点钟,新制定的规则公布,对星海集团有利有弊。

媒体公布新制定规定后,各国网友各抒己见。

大多数觉得星海集团吃亏了,如果按照新规定,原本计划发射5万颗卫星,那只能发射两万颗左右。

国内网友非常不满,但总的来说还能接受,能发射两万颗,算是不错的结果。

马丝克几天前的担忧,想不到真的发生了。

垂头丧气靠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地说:“完了,一切都OVER了!”

星链计划,真的完蛋了。

他的梦想也破灭了。

……

周晨与沐阳看到新规则后,两人讨论了一下,就差6次发射就完成任务了,但还有5天时间,时间足够充裕,没必要太赶了,把最后1次发射卡在1月31日就行。

如果提前几天发射完成,但最后几天却没有发射,之前宣布的5万颗卫星计划就有漏洞了。

要抗议,显得自己吃亏,戏要演足。

他现在只想安稳地过日子,其它的,以后再说。

不管如何,在这一场争辩中,星海集团是赢者,不仅赢了,还把海对面给坑了。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后。

早上9点钟,

星海集团完成第59次火箭发射,完美发射两万颗卫星,星网终成。

当完成这个任务时,星海集团火箭基地控制中心的所有员工都兴奋地跳起来欢呼。

他们这段时间太忙碌了,春节这几天都在加班。

当然,星海集团董事长沐阳也经常来基地陪他们,也没有安稳地过个好年。

为了布局这个星网,星海集团准备了好长时间。

研制火箭发动机、建造火箭发射基地、火箭制造厂、卫星设计和研制、卫星发射等等,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星海集团前后投资了一千多亿元,其中两万颗星斗一号卫星的生产成本就不低于五百亿元。

收获也是巨大,拥有了星网。

第一,星海集团旗下的汽车,都可以更新车机系统,联网到星网,在地下车库不再担忧信号不好了,同时,未来可以把智能驾驶级别上升,有利于星海集团汽车销售;

第二,星海集团可以全球布局全球WIFI,如果真的能执行,如果全球有一亿人使用卫星通信,每个月5到10美刀,星海集团一年就能收费几十亿美刀。

当然,这还不算桦国民众使用,现在上面还在讨论这事,争议很大,估计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如果有更多人使用星网通信,一年收费几百亿美刀也很正常。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提供一个星网。

星海集团完成了航天发展的伟大里程,为下一步空间站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任务完成后,

沐阳宣布,除了正常值班外,给卫星项目组的员工放个长假,年终奖加倍,全家最多四人国内七天旅游免费。

两万颗卫星,没有发生什么质量问题,生产部和质量部的员工也拿到沐阳当初承诺的奖励,普通工人最低可以拿到6万元的奖励。

除此之外,他们的年终奖同样加倍,平时加班费按照国家法规补偿。

2月1日,初五,沐阳难得放松一下。

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还有更大的后招,星海集团的航天发展进度令人难以想象。

这段时间,媒体的关注点都在星海集团的星网上。

一年过去,星海集团今年由于特殊原因没有举行年会,但沐阳的财富增加了不少。

没有再登上财富榜首,但有国外某媒体帮他统计了他的财富,公布之后,再次震惊全球。

第546章 新的财富高度

2016年,星海集团各部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

金属3D的设备台数达到了750台,业绩有了很大提升,营收约530亿元,还有上升的空间;

技术授权费用营收比去年有很大提升,达到一百多亿元;

芯片部门贡献了三千五百多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5%;

而国内汽车营收也达到三千多亿元,与去年持平;

……

并不是所有业务都有增长,有不少业务同比去年下降了不少。

比如半导体制冷片营收降了一半,焊机较去年下降了10%,

电脑芯片和整机尚未上市场,暂无营收。

可以肯定的是,在2017年未来一年里,在星网、火箭发射业务和电脑业务会有新增长。

……

综上,星海集团在过去一年的营收额达到10820亿元,比去年的9615亿元增长了12.53%,增长速度猛降。

在去年,H城2015年的GDP达到了2.35万亿元,直接超越BJ的2.3万亿元,排在申城2.53万亿元之下。

而今年,H城2016年的GDP可能达到2.55万亿元,但还是比榜首申城的2.67万亿元相差一点,排在全国第二名。

个人财富方面,

一年前,沐阳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6300亿美刀。

一年过去,增长了不少。

一是集团总部增长的利润,二是沐阳转让海外悍马公司股份溢价的部分达到200亿美刀,三是星海新能源公司的股价增长,目前股价约37元,总市值约3.7万亿元,已经超过茅台酒市值成为A股第一股,沐阳个人持有54.12%,价值2万亿元。

以上是公开的,是有迹可循的。

其它方面,比如星海投资公司、星海银行等资产难以探测。

总的来说,估测沐阳个人财富可能达到了7000亿美刀。

他的家人,宋雪露持有星海新能源公司5%股份,价值1850亿元,如果论国内富豪榜,她排在第二名(不算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