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523章

作者:520农民

“一般人是不可以随意拜访的,除了高层,员工是不能去的,毕竟公司员工那么多,每个人都想去,老师岂不是被烦死。节日的时候,或者老师和小汐小凡生日这些,我们去是可以的,但不要带外人去。其实,老师就是我们的长辈,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毕竟我们吃喝穿住都是老师给的。”

“哦,这样呀,说的也是。”

饭后,众人聊了不少有关老师的话题,能说得都畅开聊。

聚餐之后,各自散去。

洛桦就是其中一名沐阳的学生,她这几天,又惊又喜,想不到被录用为沐阳的学生,接着亲朋好友都发来祝福,老家当地政府上门拜访,甚至老家的电视台上门采访她的父母。

父母都是工程师,家境条件对大多数人来说挺不错的,这也为她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第一次看到老师时,他那温和的举止、言谈都充满着高贵和优雅的气息,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要效仿,向他学习。

老师的眼神总是炯炯有神,仿佛能透过一切,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话语简洁而有力。

在师姐冷涵和师兄金伟的身上,洛桦好像也看到了老师的影子,说的话很简洁,直透自己所想,不画饼,有什么就说什么。

……

8月1日,下午。

万大老王带小王来拜访,沐阳正好没什么事,见就见吧,拒绝人家也不太好,对老王这人还是挺佩服的。

沐阳坐在办公室里,秘书带老王小王到来,敲了下门,沐阳抬起头,看到头发略白的老王西装革履,扎着领带,站在秘书旁边,在他后面,同样身穿西装的小王一脸拘谨,双手交叉在肚子前。

小王是不想来,老头子说,都是年轻人,难得沐先生答应见面,不趁着多认识一下,别人求着都不行。

“沐先生是搞科研的,我是搞啥的老头子你不清楚嘛,我们聊不来的,去了多尴尬,我怕他看到我还嫌烦。”

“那么啰唆,让你去就去,按照你这种性子,以后出事我不在的时候罩不住,有种人脉你求着要不来,现在给你搭路子,至少今后能有个熟人能求着。”老头子当时绷紧脸,小王在他面前可没有什么抗拒。

沐阳听到敲门声,抬起头,看到门口处三人,不紧不慢放下资料,回了一声:“请进吧”。

“沐先生,好久不见啦,今天带犬子带拜访一下,多有打扰。”老王笑哈哈跟着秘书走进来,碰了一下还有些怔的儿子。

小王很快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沐先生,您好。”

“客气了,请坐。”

沐阳才站起身,挪开椅子,边走边示意两人坐在沙发上。

秘书为三人倒茶,沐阳面对两人而坐。

“每次来星海集团都感到震撼,发展太快了,太空站、载人,也快登月了。”老王感慨万端,“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星环太空站旅游一下。”

“会有机会的,快的话,可能明年就开放吧。”

“哦,票价贵吗?”

“对普通人来说肯定很贵,估计平均每天每位一千万元左右吧,随着旅游人次越来越多,价格还会下调。”沐阳说道,他们计划在星环空间站上划出一片区域作为旅游,可以容纳一百人规模。

2018年全球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全球共有2604位,但资产过一亿元的富豪,那数量就非常多了。

星海集团要赚钱,就先从这超级富豪上赚,然后再降价票价,再坑次一级的。

可以说,太空旅游的市场规模非常大,星海集团很快从这上面赚够太空站的建造和发射成本。

星海集团上太空的成本并不高,如果是星空一号载人火箭,一次载十几人根本不是问题。

不过,沐阳没有打算使用火箭发射载人,那太没有安全感了。

等到空天飞机研制成功,就可以投入运营,一次性就可以载上百人旅客。

所以,他说快的话,明年空天飞机应该研制成功并可以投入运营了。

目前空天飞机已经开始大组装,顺利的话,年底有可能组装完成了。

“这个价格可以哦。”老王说道,如果这样的价格,会有很大的市场。

“是挺便宜的,我都心动了。”小王也是说道,他是真的心动了,如果安全的话,他会尝试的。

沐阳笑了笑:“也不便宜,我们在空间站投入非常大,很难收回成本。”

“嗯,说的也是。沐先生,此次来拜访主要感谢与星海集团的合作,我们在智慧城市投资万大商场生意很火爆,按照目前的情况,我们能够分到的利润就能顶得上我们目前几家经营不错的商城。”老王说正事,他知道沐阳比较繁忙,这一次预约上,但见面时间是有限的。

“合作共赢嘛,万大在管理商场这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所以我们才把商城委托给你们管理。”

“谢谢沐先生的信任,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也希望我们双方有更多的合作。”

老王与沐阳聊了约二十分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然后带小王离开。

看到两人离开后,沐阳静下心来,打算研制一种材料:石墨烯。

公司也有项目组研制石墨烯,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一流,远远还没达到沐阳的要求。

沐阳想把这个前沿材料制造成本给打下来,能够广泛应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晶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种材料是老生常谈了,发现于2004年,两位发明人还因此获得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发现到如今,也只有15个年头而已,对一种新生事物来说并不长。

第599章 恐怖的石墨烯

石墨烯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稀奇,也有不少人知道它拥有非常棒的性能。

但具体如何,大多数人说不上。

就只说它的力学性能,理论杨氏模量达1.0TPa,固有的拉伸强度为130GPa。

这是什么概念呢?

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杨氏模量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不同于水平及其它方向),是弹性模量的一种。

碳钢的弹性模量为196-206GPa,铝为68GPa,玻璃为55GPa,纵纹木材为9.8-12GPa,而横向木材为0.5-0.98GPa左右。

从这些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来,石墨烯是碳钢的5倍左右(1T=1024G)。

但它固有的抗拉强度竟然达到130GPA,是我们常见碳钢材料Q235B的350倍左右,这就很恐怖了。

当然,如果仅仅于此,并不稀罕。

比如玻璃的弹性模量比碳钢的弹性模量也差不少,但玻璃的韧性并不好。

而石墨烯的韧性非常好,可以弯曲,即具有柔韧性。

在金属材料界有个认知,越是抗拉强度大,它的硬度就大,韧性就差,即越脆。

石墨烯不属于金属材料,本质就是石墨,它是很硬,但它韧性并不差。

所以,它才引起科学界重视。

那么,如果能够量产,光凭这个力学性能应用就非常广了。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曾这样比喻其强度:利用单层石墨烯制作的吊床可以承载4Kg的重物。

这样可以估算,如果将多层石墨烯叠放在一起,使其厚度与食物保鲜膜相同的话,便可以承载一辆2吨重的汽车。

一层保鲜膜的厚度大概是0.01毫米,按照这比例估算的话,推算出单层石墨烯大概是0.00002毫米,十万分之二毫米。

实际上,单层石墨烯要薄许多。

其实,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

只不过,石墨中的石墨烯并不连成一起,没有编制成一张网。

再从其它性能来看,熔点3850℃左右,比金刚石还要高500℃,说明它的稳定性,如果熔点只有几百摄氏度,比如铝,高温情况下将不能使用,这个性能非常重要。

再加上的密度很低,优越的导电性等等,可应用的领域就多了。

不过,它的制造难度非常大,目前只活跃在实验室中,并没有实际应用。

星海集团有一个二十人左右的科研团队,目前累积也投入了一亿元科研资金(包括人员成本),在实验室可以提取出来,虽然水平处于世界一流,但依然没法量产。

这样的科研项目组在星海集团有不少,至今做出来的成果只限于实验室,没法量产。

沐阳打算研制它,主要应用于超级计算机和柔性材料等。

石墨烯电池方面,它有个优势,解决了新能源电池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充电效率能达到锂电池的100倍,并且充电循环超过5万次,同时还避免了穿刺、撞击时起火风险,并且不需使用钴、镍等金属。

但是,在能量密度方面,就比较差了,按照各国目前实验室的理论来看,约为每公斤65 Wh,仅为星海集团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的四分之一。

如果这样的能量密度用在新能源电池上当然不行,客户宁愿充电时间长一些,但如果能够解决能量密度问题,接近三元锂电池的话,而且成本低,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才有市场。

否则,它就是鸡肋了。

石墨烯量产都难,想低成本不太可能。

所以,沐阳也没指望搞什么石墨烯电池,有那个精力,还不如继续深入提升三元锂电池的电池容量。毕竟星海集团在这个行业已经是龙头企业,也收购了大量原材料。

但不管如何,石墨烯的特殊力学性能作用,使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航天来说,可以减轻许多装置。

可以应用在防弹车上,使车辆更轻;

也可以应用在战斗机、军舰、坦克、防弹衣上,强度更强,可以整体轻型化。

沐阳打开成就点商店,搜索石墨烯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要求能够大量生产的。

很快跳出几十款技术,有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技术。

既然有多层石墨烯制造技术,沐阳更倾向于这个,毕竟单层石墨烯太过于薄了,真要投入使用,还是需要进行叠加。

石墨烯的原子间可以透过光子,只要不是很厚,可以说它是透明材料。

比如它可以与布、尼龙叠加,做成防弹衣、轻型防弹头盔及其它韧性好的工具,比如一把伞,也可以用来挡子弹,也可以用来制造强度非常强悍的柔性曲面屏幕,轻型防弹玻璃,太多太多用处了。

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不少种,比如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取向附生法、碳化硅外延法、赫默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而商店里的制备方法,大多与碳化硅外延法非常相似,称为碳化硅堆积法。

也说明了其它制备方法想走量产走不通。

碳化硅堆积法是通过在超高真空的高温环境下,使硅原子升华脱离材料,剩下的C原子通过自组形式重构,从而得到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

想搞多少层就可以搞多少层,也可以十层、一百层那样铺一起。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但是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

有些类似金属3D增材工艺制造方法,可以控制尺寸大小和任何形状。

沐阳一一浏览技术介绍,选择一项比较适合公司的技术。

成就点需求很多,高达1000点,让沐阳有些肉疼。

“确定购买!”

十多分钟后,沐阳吸收完【碳化硅堆积法】技术,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

按照技术介绍,基础设备有些类似金属3D增材设备,但需要在真空、超高温环境下制造。

这样子的生产制造要求,哪怕能量产,成本不会低到哪里去。

相对于实验室那种一克成本就高达上千元,那肯定廉价多了。

一台设备制造成本大概需要五千万元,每小时可生产10公斤,能耗主要是电,这种设备功率几百千瓦,每小时电费数百元。

大概估算下,一公斤石墨烯的生产成本约数百元,沐阳觉得很廉价了。

毕竟石墨烯材料是要与其它材料混用的,比如制作防弹衣,每层布掺杂上一丝厚度石墨烯,强度就相当于3.5毫米厚普通钢板,1毫米高强度板。

所以,如果用作防弹衣,10丝厚度石墨烯就足够防AK47十内攻击不破了。

假如一套防弹衣使用1平方米石墨烯,厚度为10丝,按照其密度2~2.3 g/cm3,质量仅仅200-230克,石墨烯原材料成本仅仅百来块钱。

如果用在防弹车上,铺设在玻璃、车皮上,仅需要几公斤石墨烯,就可以减轻数百公斤甚至上吨重防护装甲板。

换到坦克车上,那减轻的重量就更多了。

石墨烯,对轻型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花1000点成就点,可没白花。

沐阳越是了解它的性能和作用,越感到惊喜,非常期待研制出来。

接下来几天,沐阳花了不少时间输出石墨烯的设备资料,召开高层和战略部人员,宣布进入石墨烯项目,把它列为公司核心项目。

“董事长,我们研制的石墨烯有重大进展啦?”一位战略专家好奇问道。

“理论上有大突破,需要研制相关设备验证一下,也许我们能够实现量产。”沐阳大概透露一下。

大家听到董事长如此肯定,那多半真有大突破了,每个人脸上露出惊喜。

众人对石墨烯有所了解,知道它的作用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