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63章

作者:520农民

“身价数千万近亿,太夸张了吧?”

“谁知道呢,媒体这么说,校园里很多学生也觉得差不多吧,校园论坛里曝光,他的一辆豪华就值接近二百万元了,两家门店,火爆的很,一天营收二十万,一年就近亿了吧,况且还有一家机械公司。”

两人好奇心强烈,特别是见到真人真面目,忍不住多八卦一下。

只不过,想去认识的冲动,还是没有去实践。

……

沐阳看了一会书,发现手机在振动,有手机信息。

查看一下,是吴学兵,上个学期帮他打工看电脑的大四学生。

“沐阳,有空嘛,想请你吃顿饭。”

他在图书馆看书,把手机铃声关闭,调成振动模式。

思索了下,这家伙不会无缘无故请我吃饭,肯定有些什么事,还是打个电话问清楚好些。

走出图书馆,拨打他的电话。

“嘟嘟嘟”响几下,手机接通。

沐阳微笑道:“学兵呀,很久没联系了,请吃饭就算了,到底是什么事嘛?”

“沐阳,没打扰到你吧。”吴学兵客气说道,“是这样的,我和李创,有件事想求你。”

“哦,到小侧门来吧,见面再说,我几分钟到。”沐阳感觉电话里沟通不方便,还是见面好些。

回到自己的座位,归还书籍,收拾笔计本和背包,离开图书馆,来到路边,自己的车刚好停在路边。

来到车旁,发现雨刮器夹了一张小张条。

沐阳打开一看,被字条上的内容逗笑了。

“沐阳同学,我很仰慕你,可以认识一下你嘛?某院系的大一女生,我的扣扣是12451**”

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估计是怕其它人取走小纸条,然后在学校曝光。

如果沐阳真的想见她,自然会加上扣扣号。

沐阳把小纸条揉成一团,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这种事并不是第一回了,这就是有豪车的烦恼,特别是最近段时间出名后,车上被塞纸条的次数越来越多。

这有种错觉:求X

若沐阳是渣男,估计校园里多了数十个堕胎女生,说不定还多了不知是不是他孩子,却喊他爹的孩子。

启动车子,绕着校园外道缓慢行驶。

路上,不少学生回头望一眼校园内熟悉的车子。

沐阳喜欢打开车窗,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喜欢开车的时候,从车窗吹进来校园里清新的空气,特别是春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季节。

一会后,沐阳开车到小侧门,见到了李创和吴学兵,熄火下车。

两人见到熟悉的车子走过来。

吴学兵不好意思挠头:“沐阳,临近毕业,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些焦虑,不知你那里有没有合适的路子介绍一下?”

李创也说:“我机电院专业,情况比学兵体院的稍微好一些,工作是能找到,但不太满意,就业地方偏僻,我想留在浙省。

和学兵聊了下,感觉你见识非凡,思路灵活,就想一起约你出来问问,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沐阳还以为是什么急事,沉吟了下,感觉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聊完,拍下两人肩膀:“诶,我们到附近的茶馆聊一聊吧。”

“好的,知道你很忙,耽误你时间了。”

“没事,上车吧。”

沐阳让两人上车,开车到附近的茶馆,找了一个靠窗的四人雅座,让服务员端来一壶茶水和一些小吃。

他没有一下子就答应帮忙两人,先听一听,看看有什么难题。

大家坐下喝茶磕瓜子,很快把话题聊开。

沐阳做为听众,吴学兵和李创徐徐道来。

08年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大陆,对0809年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影响很大,一些冷门的专业,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比如吴学兵的体育专业。

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比较窄,除了高水平的运动员继续训练参加比赛或当职业教练外,一般体育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老师。

中小学学校吸收不了那么多体育老师,而且体育老师,说得难听点,存在可代替性,并不一定要体育专业毕业。

江南省工业大学既不是师范大学,又不是高水平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就业就尴尬了。

李创这边,机械专业还是很好找工作的,特别在浙省,根本不愁找工作。

一般来说,大学召开就业双选会,安排时间在大四开学,一般集中在10月到12月。

而到了下学期,来校招的企业就少了很多。

李创帮助沐阳打工那段时间,刚好是找工作最佳时期,偏偏他错过了不少机会,一是没有经验,二是兼职错过关注来校招的企业,连去听企业宣讲会都没有时间。

后来,李创他自己也挑眼花了。

待遇高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城市。而浙省省城的工作机会,今年特别少,要不就是不满意薪酬和岗位。

对一般本科院校来说,特别是这两年,按照老师所说“先就业,后谋发展”的思路还是对的。

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的话,可能更在乎学生就业率,有些老师真不管学生在哪个旮旯生存。

如今,离七月份毕业时间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这个时间段极少有企业来校招了,还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基本等于失业了。

想毕业后再寻找工作,那难度上升一两个档次,企业也会用另类眼光看待学生,质疑:“为什么没找到工作,是不是太挑剔了,我们可不敢招收不稳定因素。”

“毕业后就是往届生了,企业招应届生可是有政策补贴的。”

“后面都是挑剩的,不是成绩垃圾就是眼光太挑剔。”

……

往届生被用人单位各种怀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两人的述说,沐阳同时在思索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第091章 两条路子

他这个时候捉摸不定两人的内心想法,是想到他的公司上班,还是真想让他推荐公司。

他能推荐的公司,就是他的合作伙伴,那几十家阀门厂,在省城而且待遇过得去的就他的老东家,李创是学机械的,他本人想去的话倒是没问题,专业对口。

吴学兵如果进机械厂,只能从事专业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销售。

但两人与他关系一般,沐阳不想欠太多人情,最多推荐一下,行不行就靠他自己。

沐阳又想到自己机械公司也紧缺人员,规模不大,很多一本大学毕业的招聘者听到他们公司连场地都是租的就不想来。

但公司发展极快,沐阳对人员要求越来越高。

沐阳没有贸然说想招两人进公司,而是先思索收下两人对公司的影响。

两人帮他打工过,了解他们的品性,感觉不错,也能吃苦。能招两人进公司,对公司也有好处,算是公司的第一批一本大学员工。

“我这有两条路子,你们先听下再做选择。

第一条路,是省城的华正阀门集团,年产值三四亿元,规模还可以,我只引荐一下你俩,能不能去就靠你们自己。

李创去的话可能是做专业对口的机械设计,学兵就难说了。他们对毕业生起薪大概两千三左右,包住包午餐。”

沐阳说道,他是14年才跳槽到华正阀门公司,18年离开,大概了解公司的薪水情况。

从官方数据来看,09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浙省省城起薪是1900元/月左右。

但这个要看学校的,像江浙大学,就很容易找到起薪三千以上的单位,甚至达到五千的很多。

而他们大学,一般起薪在两千到两千五之间。

两人认真聆听沐阳说话,听到沐阳说引荐他俩到华正阀门集团,总比去那些小公司强多了。薪水也不错,能有两千出头,还包住。

沐阳能帮他们到这个地步,他们感觉非常不错了。

沐阳拿起瓜子磕了几个,然后喝下茶,先让两人消化一下。

可吴学兵和李创内心很激动了,但此时他们更加想:沐阳,你赶紧说第二条路是什么样的吧。

“第二条路,是我自己的机械公司,起步晚,连场地都是租别人的,但发展迅速,4月份完成订单2000万元,五月份估计能完成订单2500万元,年产值将达到3亿元。

李创过来的话,可以从事机械专业,学兵适合跑业务。统一起薪两千五,三个月实习期,实习工资两千。暂时不包住,房补四百块,年终奖一个月薪水。

随着能力提升和经验增加,薪水也会随之提升,每年根据物价和个人能力提档一次薪水。

我们的焊接工程师和业务员,年薪就不低于八万块。这个是内部消息,如果进了我的公司,就不能乱谈薪水。

我对自己公司,只能这么承诺,其它我承诺不了什么。你俩好好想一下吧,关系到你们未来前途。”

沐阳画了个饼,让他俩有个盼头。

如果他们正常发展,再过五年,能力和经验上来了,很容易达到年薪十万。

吴学兵听完后,震惊的同时,很快下决定:“沐总,我就选择你的公司了,只要你不嫌弃我能力低就好。

我想不到你的公司发展这么快,我相信未来发展更快,能见证公司的发展,也是我的荣幸。”

有公司招他就不错了,至于华正阀门,一是工作难定,还不如直接挑沐阳的。

沐阳的公司虽然目前规模小,但发展极迅速,他给的薪水很不错。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熟人,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同等条件下,肯定比同事更有竞争力。

况且,沐阳都如此说了,非常直白想招他们进公司了。

若这点眼力都没有,真是白读书了。

以前叫沐阳或老板,如今直接改称叫沐总了。

反应过来的李创,也激动说道:“沐总,我也非常愿意到你的公司,为公司贡献我的一份子。”

“你俩不回去好好考虑一下,万一有更好的机会呢。”

吴学兵笑道:“还用考虑什么,你不嫌弃就好。”

“就是,就是。”李创附合道。

“嫌弃倒不会,你俩是人才,祝贺你俩加入星海机械,一起努力。”沐阳说道:“明天你俩拿就业协议书来,填好后让我签一下。

还有两三个月毕业,好好享受毕业期吧,顺便把学校的手续办完,毕业后到公司报到就行。”

学校制定的就业协议书也是为了统计学生就业情况和去向,最终统计就业率。

“好的,好的。”

两人激动,工作终于定下来了,心踏实了,非常高兴。

沐阳也高兴,晚餐时间也到了,顺便请两人吃顿饭。

……

临近毕业期,分别就在眼前。

大学情侣难舍难分,若双方离得远了,也不知几年后,她是否已为他人妇。

也不必懊悔,你还是赚了,至少泡过别人的媳妇。

最愁的莫过于还没找到工作的大四学生,前途迷茫。

大学四年,花了至少五万,不知毕业后要多少年才能赚回来。

他们内心充满了矛盾,这大学好像白读了,可能不值,连工作都没找到。

回家创业,只会得到邻居亲戚的鄙夷。

中学时,憧憬上大学。

上大学后,期望早点毕业赚钱。

没能签约,越临近毕业时间点,人越恐惧,不少学生借酒烧愁。

在这个夜晚。

吴学兵很兴奋,终于把签约与未签约划分开来。

他哼着不着调的歌曲走在校园上,来来回回就只会这一句,可在他心里,却是最美妙的歌曲。

“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求得一生乐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