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65章

作者:520农民

又到周四。

作为机械六班的班长郝仁,还负责接收本班的邮件。

09年手机已经流行,通讯类实物信件来往极少,邮件主要是各种文件、证件和书籍报刊等。

虽然学生写的邮件收件地址是本院本专业本班,但却由本院系的收发室接收邮件,需要各班负责人或本人拿学生证去签字领取。

贵重物品需要学生本人拿学生证和身份证来领取,班长也不能代领。

郝仁像往常一样,来到机电院的收发室,查看来件登记本。

“老师,你好,我们大一机械六班有五个邮件,麻烦取一下,谢谢。”

负责收发室的老师接过郝仁的学生证,看了一眼登记本:“稍等,先签个字。”

“好的。”

郝仁签完字,等了一会,工作人员把邮件递给他。

看了一眼,本班有五个邮件,其中就有四件是沐阳的。

嘀咕了下,沐阳这家伙经常从网上买资料,每周都有好几个邮件,上学期是国内邮件多一些,这学期,很多邮件是国外寄过来的。

回到准备上课的教室,郝仁把沐阳的邮件放到他坐的桌前:“沐阳,你的邮件,沉死了。”

“哈哈,谢谢班长,辛苦了。”

“没事,为同学服务,应该的。你这周又买了啥资料?”

“不太清楚。”沐阳摇头,开始拆邮件。

“你自己买了啥不知道?”

“买的资料挺多的,有些还没收到,谁知道哪样先到。”

沐阳一样一样打开邮件,发现有一个报刊邮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机械设计与制造》,还夹有一个审稿回复涵,翻看了下就扔在一旁。

他把收件地址写在学校而不是家里或公司,其实就是想刷学霸人设,让同学知道他买这么多资料来看,科研成果多是有原因的,等大家习惯后,再把收件地址修改为公司。

这种做法有点显摆,但却是最直接的方法,不用费心思。

在旁边好奇看他拆包裹的两名同学,见怪不怪了,大概翻看下沐阳都买了啥资料。

除了一本中文,其余三本全是英语,两人看不懂英语论文,英语专业词汇太多,只翻看了两眼就看中文的。

“沐阳,这报刊上有一篇论文作者写的是你的名字,这是你发表的嘛?”

“是的吧,想不到见刊这么快。”

离审核通过有两周时间了吧,见刊这么快,看来刚好碰上期刊出版时间,给安排上了。

论文审核通过了,但要见刊,周期还是非常长的,快就一个月,慢则数个月,甚至超过一年。

总之,最终得看出版社的效率,作者在下一刊就能见刊看到自己发表的论文就不错,印刷期刊后,杂志社会邮寄期刊给作者。

邮寄费和实物刊费用,有些杂志社还需要作者另外付钱。

“你发表论文了呀,就是这篇《等离子堆焊的焊接残余应力分析》。”胖子翻看了几分钟,结果看不懂内容。

“嗯,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当然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得到沐阳的承认,周围几个同学凑过来看看。

沐阳发表论文的消息很快在班里传开,好奇过来拜读一下发表的论文。

上机械制图的闽教授走进屋,看到十几名学生扎堆在沐阳那边,沐阳他是认识的,太有印象了,上学期笔试成绩唯一一名满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系成绩点第一。

此时离上课还有七八分钟,他放下书本后,好奇问下坐在前排的学生:“怎么一堆人扎在那里?”

“沐阳发表了论文,同学们好奇看一下,结果看不懂。”前排的一名女生回复。

哦!

大一学生竟然能发表论文了?!

闽教授走到沐阳桌前,问了下,翻阅一下沐阳发表的论文:“哦,竟然是中文核心期刊《机械设计与制造》,不错。”

大概看了下页码,总共3版面,即3页。看下题目和摘要,知道大概说什么。

时间有限,闽教授没有细看内容,走马观花看了下。

“沐阳,你会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了?”

闽教授有些惊讶,论文内容中有图示分析焊接应力,本科生阶段可不会教这个,一般是研究生才会自学。

使用有限元分析会用到三维软件,至于三维软件,他倒不惊讶,有些好学的机械专业学生,大一大二也接触了三维软件,但看论文三维图画得挺复杂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画的。

“没事鼓捣,学了段时间,勉强能用。”沐阳说话有所保留,其实他的ansys技能已经达到4级水平,相当于研究生学了好几年时间。

“你谦虚了,从图片上看,我看你用得挺溜了。”闽教授赞扬道,“《机械设计与制造》这期刊很不错,有些文章比一般的SCI三区文章更有水平。

你把英文练一练,以后有课题,也可以尝试发表一篇SCI论文,对你以后有好处。”

沐阳笑道:“老师,不瞒你说,其实我已经发表了两篇SCI,不过是四区的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MECHANICAL ENGINEERING,不过影响因子只有零点几,已经定刊了,杂志出来要过段时间吧。”

打算刷学霸人设,他就没必要低调,但也不会故意宣扬。

曲线向学校曝光自己的科研成就,也是为了争夺各种学校荣誉,争夺成就点。

扮猪吃老虎打脸?

他不会,有那心思还不如多刷经验。

两篇SCI?

闽教授嘴巴微张,久久没有合拢。

被震惊了,

被打脸了。

真的假的?

他有些怀疑,但刚才看了这学生的论文,水平是有的,不像是吹牛。

闽教授想再确认:“我刚才没听清,是哪两个期刊?”

沐阳平静回答:“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的机械工程类期刊目前维持在128种左右,按照国内分区规划,即前5%为一区,共有7个,四区约有60种左右。

作为机械行业的闽教授,也发表不少SCI,肯定对这些机械工程类期刊研究过,看自己所写的论文适合在哪个期刊发表。

所以,闽教授英语不差,认真听了下,的确听明白是哪两个期刊了。

“第一作者?”

闽教授想再确认。

除了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就打折了,但还能用来评职称。

第二作者之后,就没啥作用了。

至于通讯作者,一般是更高的学术地位以及专业水平的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此论文没有指导第一作者就不用写。

第094章 消息传开了

沐阳如实回答:“嗯,教授,是的,我没有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其它人的爱好。

刚好我那弄了两种新设备,把发明专利申请了,顺便发表了几篇论文,充实一下公司的科技实力。”

沐阳申请国家专利的时候,顺便申请PTC国际专利。PTC都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去申请,不能绕过国内直接去外国申请。

申请了PTC(加入的成员国有上百个国家),它涵盖了主要经济国家,就不必单独再向某个国家单独申请。

闽教授点头:“我看论文中说的设备,是你自己研发的吧,有没有申请发明专利?没有申请就得赶紧了。”

“呃,”沐阳笑得不好意思,“那个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都已经申请过了,也受理了,就是不知道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下来了没有?”

沐阳是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一起申请的,首先通过的肯定是实用新型,申请受理后,进入初审,一般几个月时间内会公布公告号。

至于发明专利,公告号时间一般晚一些。

申请实质审核后,通过才能授权,这个周期比较长。

闽教授细问了下,问完后赞叹:

“厉害,厉害,前江后浪推前浪,未来可期,想过在哪读研了嘛?”

“闽教授你过奖了,学生能有如今的水平,还是老师们指导的好。

至于考研,这个还早呢,没想好。”沐阳如实回道。

闽教授笑道,这学生发表的论文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就是喜欢听好话:“哈哈,你这学生太谦虚了。快到上课时间了,先上课,等你那两篇SCI到刊了,能不能给我看一下。”

“可以的,到时候再请闽教授指点一下。”

同学们听到闽教授和沐阳对话,他们听不懂SCI四区是啥意思,也不知道沐阳发表的那两篇老外期刊有多难。

只知道,沐阳能发表英文论文,就是很牛叉。

上课铃声响了,闽教授看到学生还在低语讨论SCI,没有直接讲正课内容,为学生科普了下论文。

大概科普了下SCI,SSCI,CSSCI,CSCD,EI,再加上北核,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还有什么A刊,B刊,一区、二区、三区……

看学生们有些懵逼,闽教授轻笑了下,换作自己是本科生时期也弄不懂这些,太容易搞混,也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大一学生对SCI论文就是小白,想一下子搞明白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划分,还是比较难的。

闽教授换个说法,简单地说明研究生和博士生,还有未来评中高级工程师对论文的需求情况。

说明SCI,SSCI和EI是老外的,其它全是华国的,吐槽这东西一到了国内,全被划分得乱七八糟。

最后,闽教授总结有兴趣就了解一下,但不是他们目前阶段的任务,而是学好基础知识,想发表论文还远着。

听完闽教授的述说,大一小白们一下子知道,沐阳已经甩开他们,走得有多远了。

下课后,闽教授来到机电院辅导员办公室,找秦健谈话:

“小秦呀,你们负责的班级有个很不错的学生,你知道不知道?”

秦健客气回道:“闽教授,你说的是沐阳嘛,这学生我是知道的,这个学生成绩很好,年级第一,而且还创业,如今身价数千万了。”

“你说的这些我大概知道,已经过时了。”

秦健略瞪大眼:“哦,难道我最近又漏掉了什么。”

“我刚上课回来,这学生已经发表两篇SCI论文,还有一篇中文核心论文,两项发明专利。虽然发表的SCI论文在四区,但好歹这学生才大一,比大多研究生强多了。”

闽教授把信息反馈一下,他是希望院里能把那小家伙留校,最好直博。

他感觉自己水平还次了些,不想误人子弟,要不真想招沐阳为自己的研究生。

当然,以那小家伙的能力,估计也看不上一般院校的硕导和博导,他有那个实力去那两所顶尖院校读研。

闽教授离开后,秦健被闽教授刚才的话久久不能平静。

SCI论文!

还是两篇,再加上中文核心论文和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不好判断市场价值,但SCI名头太大了。

秦健虽然是本科生毕业,但留校做辅导员,对学校的科研成果要求还是明白的。

哪怕他不会写SCI论文,但至少知道这么一回事。

这件事情最好上报院领导,免得被批评工作失察,到时候领导批评他就不好了。

还是打电话问问沐阳,万一消息是假的,报上去就尴尬了。

拿出手机,搜出沐阳的手机号码,拨打,可以接通。

“沐阳呀,还在学校嘛?

哦,准备开车离开学校呀,能不能到我办公室来一会,有些急事想确认一下……好的,麻烦你了。”秦健客气地回话,说不定这家伙以后就是大佬级别。

他等了约十分钟,看到沐阳敲门进来。

“哎呀,沐阳呀,麻烦你跑一趟了。事情是这样的……”

秦健热情地揽过沐阳肩膀,拉过一张椅子,让他坐下,倒热茶,询问他SCI论文的情况,确定后,又继续聊了一会,沐阳才离开。

看着沐阳离开后,秦健赞叹:“人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