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67章

作者:520农民

沐阳淡淡一笑:“院长清心寡欲,一心扑在学院管理和科研工作上,值得我们后辈学习。我喝白开水就好,很少喝饮料。”

“哈哈”候院长的笑如春风,“我们就不要商业互吹了,其实我和书/记找你来,是听了你的事迹,才发现我们机电院有个了不起的后辈人才,不仅仅在科研上高歌猛进,事业上同样搞得轰轰烈烈,把我们震惊了一把。

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年轻人才,如果你在哪方面有困难,可以向院里提出,我们尽量帮助你解决。”

“是的,学校在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这三方面狠下功夫,突破人才‘壁垒’,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可能对你来说,目前才大一,考虑未来两三年后可能有些早,但如果打算深造读研的话,学校是肯定希望你留校读研的。”院书/记抛出橄榄枝。

只要沐阳再拿到两篇SCI论文,再加上他目前的商业成就,国内那两所顶尖TB大学直接向沐阳抛来橄榄枝,直博来不来?

“费书/记也说对了,我目前考虑读研过早了,还是做好眼前事吧。”沐阳客气说道。

他记得,侯院长是好多年后才退居二线,而费书/记,毕业时就不在机电院了。

具体时间,沐阳记不清楚,他以前不太关注这些院领导的事,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费书/记的话似是引读学校政策,官腔较重,但无不有道理。

如果读研耽误商业发展,沐阳毫不犹豫就决定,肯定不再读研了。

或者,就在职读研,混个文凭就行。

现在不知道未来成就点功能如何发展,如今下定论过早。

接下来,院长和沐阳交流,大概了解一下沐阳的论文情况。

谈到创业的事,费书/记说:“沐阳,学校有创业孵化基地,你当初来申请的话,我们可以帮你到学校申请一处做为办公地点的,学校对在校学生创业大力支持。”

“谢谢书/记,我当初想着我的公司情况,估计不太方便,所以直接在外面租厂房了。”沐阳客气回道。

如今,他的研发成果不高,学校看不上他这点东西。

但当他研发出重大成果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背景,总会有一些跳梁小丑跳出来想摘他的成果。

哪怕摘不成,也想恶心一把。

他没有后台,就算有后台,抓不稳后台人物的想法。

有时候,当被庞大的利益诱惑时,人的智商极速下降,会做出一些难以想象的愚蠢行为。

沐阳开始不想在学校租用办公室,就是想前期撇清与大学的关系。

况且,利用学校的东西,做事束手束脚。

但是,沐阳也知道,他自己有一点强迫受害症,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看多套路小说被影响了。

他不会借力,都想完全靠自己,他明知道这样不好,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更好一些。

就如一艘帆船,顺风时借力行驶得快,但将要触礁时,风反而是害处,除非能驾驭这股风力。

如今,沐阳还没学会利用别人的助力,防备心理很强。

第096章 院领导参观星海机械

大家喝茶聊天,又聊了几分钟,候院长问沐阳:

“小阳,我看这会时间才下午四点钟,方便到你的机械公司参观嘛?”

“哈哈,当然方便,欢迎领导莅临公司指导工作。”沐阳没多犹豫,真诚欢迎,他是真心希望院长能发现些问题,帮他挑出来。

候院长儒雅回道:“我对商业不通,指导的话不敢说,就是想去学习取经。说实话,也好奇你的公司。”

“两位领导谦虚了,你们见多识广,我要学习的地方还多,况且我自己做为局内人,有问题不一定能看出来,下属对高层,可不是什么话都敢说的。”沐阳谦虚说道,

“就是公司有些简陋,还是租别人的厂房,就是怕招待不周。”

侯院长说:“月营收上千万的公司,业绩比空有架子的公司强太多了,你就是发展得太快,没来得急建立自己的厂房。我们就普通人,又不是国家领导,用不着招待。”

“好的,好的。”

沐阳点头,拿出手机给人事打个电话,让人事部准备些水果和茶。

“小阳,不要那么折腾。很多企业家最怕经常官员来公司检查,把公司上下折腾,没心思放在正事上,最后毁在对外招待上。”

“院长提醒得好,我以后碰上这种事注意点。”

几分钟后,众人来到思学楼楼下。

准备一起参观星海机械公司的人员有院长、书/记,秦健,还有得知消息后,来凑热闹的两个副院长,一共五人。

沐阳开着自己车载三人,开在前方带路,院长和费书/记另开一辆车。

“沐阳,托你的福,我还是第一次坐这种豪车。”秦健坐在副驾驶室上,乐呵呵地说。

“这车就是宽敞,就是太贵了,上百万。”坐在后座位的一位副院长笑道。

沐阳尴尬笑道:“当初也就是虚荣心作怪,买了这车。”

但他买SUV还真没错,要不然,老家里那破路开轿车绝对把他折腾烦死。

秦健说:“谈生意嘛,你配辆好车准没错。”

“是这个道理。”

沐阳赞同。

有的人认为,车相当于门面,好车给别人的感觉也比较有实力,放心合作。

现在是经济时代,什么样的配置显示什么样的地位,门面很重要,大家难免会带有色眼镜看人。

当你没有实力和名气的时候,只能借助一些高端品牌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等你有了名气,你骑自行车去谈生意,别人也会说你那是爱运动,讨厌开车。开国产车,别人也会说你那是爱国。

沐阳也不敢在两位副院长面前体现豪车的优越感。

其实上,这些教授并不缺钱,一两百万的车就难说了,但六七十万的车子还是买得起的,就看他们敢不敢买,或舍不舍得买。

做科研的教授并不缺钱,越牛的教授越有钱,做科研项目还有提成。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在较好的大学,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到上千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师收入的不均衡。

一边是高校经费不断增长,一边则是教授基本工资增长有限,在这样的体制下,个人创收变得顺理成章:开办公司、校外兼职走穴,有的教授每年的收入可高达数百万元,挣得盆满钵满。

在这种体制和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像能坚守学术呢?

近些年,各大学出台了各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想“捞钱”难度大增。

前些年熬出头的理工科专家,不少人富得流油,只是低调。

只是管理得不好,出现了一些科研蛀虫。

但不管怎么样说,人都是有物质欲望的,用提成来激励科研,利大于弊。

不能因为某些蛀虫而否定科研提成的作用,只是说没管理好而已。

以上只是沐阳的个人看法,也许有偏见。

厂房位于西湖双浦镇,离学校两三公里。

几分钟后,两车开到星海机械厂,车子直接停在办公楼前。

“小阳,你这公司规模可不小嘛?十几亩有吧?”

“十三亩多,地方不够用了,过段时间就找个地方建自己的厂房了,幸好不是密集工业,全是半自动化设备,需求人员少。”沐阳回道。

此时有五辆货车停在厂房前,叉车帮忙卸货或上货,还未进车间,就看出公司一片繁忙。

两个人事已经在办公楼前等待好,同时准备好几个安全帽。

进车间前,沐阳提醒说道:“各位领导,进车间要注意天车吊装和搬运车,一会一定要注意焊接弧光,辐射大,不要靠近三米内,更不要用眼直视,看久了伤眼睛,第二天就熊猫眼了。”

大家佩戴上安全帽,在沐阳的带领下,走进车间。

2.5米宽绿色物流通道,通道两侧画了约10厘米宽的黄线隔开,两侧就是托盘架,再里点就是设备和工人的工具箱。

当前一共有50台等离子喷焊设备,15台自动热丝TIG焊设备,还有正在加工、组装的新设备。

沐阳计划组装70台等离子喷焊设备和30台自动热丝TIG焊设备,满足产能需要,估计也达到了他能占据市场规模份量的天花板。

除这两类设备外,还有其它机加工设备,很多是沐阳新增的。

近百台焊接设备排成几排,一眼望过去,非常壮观。

车间内,工人佩戴红包安全帽,蓝色工装,或搬运工件,或准备焊接工作中,或坐在观察窗口观察设备焊接。

几个质检人员身穿红色工装,这为数不多的着装在车间内极为亮眼,推着滑动工具车,有的拿着光谱仪在测量堆焊层的合金元素含量,有的拿游标卡尺测量堆焊层厚度和宽度,并做检测记录。

来考察的众教授被车间内这几列设备和繁忙的车间惊讶到了,不说什么,光这几十台设备就花了不少钱。

车间内风扇呼呼响,是在吸走焊接时产生的烟。

原车间没有吸烟设备,沐阳打算建造自己的厂房,就不打算花钱建立吸烟管道和设备上,建立了没法拆除管道,目前只好开大风扇吸走烟。

每台等离子喷焊产生的烟不是很多,但几十台设备同时工作产生的量就很大,就看到车间上空有一片白蒙蒙的烟尘缭绕,车间内外空气明显不一样。

第097章 震惊的院领导

大家走在人行通道上,沐阳走在前方,大概述说车间情况。

每台设备间都架有焊接房,院领导站在一间焊接房前,观看工人操作焊接。

此时8号焊接房正在焊接3尺寸的闸板堆焊STL6,人工搬工件,摆放到工作台,对准焊枪位置微调工件位置,检查无误后,然后回到控制盒前,按下“启动”,焊接就开始,焊枪发出耀眼的弧光,大家赶紧把目光移走,不敢直视。

闸板尺寸小,焊接量不大,很快焊好。

一会后,工人拿夹钳取工件,放在水泥地上。

刚焊完的工件温度很高,哪怕焊接结束后过一分钟,尚有三百度左右。若是工件尺寸大,散热速度就慢很多。

闸板上呈现鱼鳞状的焊接纹路,表面略发青。

“小阳,这就是你申请发明专利的设备吧?”

“是的,院长。”

得到沐阳的确认,侯院长惊赞:“厉害,之前听你说的论文内容,还没有实物冲击大,想不到你对自动化设备研究这么深了,不比工作十年的工程师差。”

“院长你过奖了,我就设计枪头部分,而且是东搬西挪,其它部件和系统都是花钱请人搞的,边请教边学,懂了一些毛皮。”沐阳说谎,一个大一学生懂机械结构设计就算了,还懂机械自动化,还有制造系统,这不可能。

侯院长赞道:“你懂得利用别人的特长就是你自己的能力,然后组装成国内首创用于堆焊钴基合金的等离子喷焊设备,应用到市场上,不仅仅是努力,还得有这方面的天赋。

我们高校常常说科研成果转化到市场,但执行效率很差,远远不如你。”

“是的,沐阳太厉害了。”其它院领导不约而同赞道。

沐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开挂,不一样的。

看到繁忙而井然不紊的车间,侯院长问:“小阳,你们公司现在有多少名员工呀?”

“呃,135人吧,7个班组,每个班组负责10台设备。”

“哦,具体人员结构呢?”

“焊工80人,机加工10人,业务员8人,质检5人,财务会计5人,基层管理7人,人事3人,技术3人,保安2人,厨师和帮厨……

目前员人人数大概这样子吧,业务还在上升期,人员还在扩招。”

沐阳细细数来,这是前几天人事给他汇报的数据。

“员工很多,但从人均产值来看,不算多。

我以为有好几百名员工呢,难以想象,你的公司人均产值这么高。”

候院长很震惊,他来之前就有猜测,以机械行业月产值两千万来看,员工应该在250人到400人之间。

可实际上,想不到才一百出头!

这说明,星海机械公司的效益非常好。

这效益不是一般的好,而是胜过绝大多数的传统机械公司。

甚至,候院长还想不到有哪家机械公司的人均产值这么高。

也许大多数人都在关注一家公司的营收多少,盈利多少。

可高层管理者,就非常在意人均产值这个数值,用来对比同期的生产效率和人员结构。

人均年产值计算公式=总年产值/职工平均人数。

在机械行业,通过计算人均年产值,可猜测出公司的效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