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191章

作者:七洞

“放心,我的身体虽然瘦一点,但是经常体检,没什么毛病,倒是你,虽然没我年长,但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肯定是存在你的身体的,我看啊,你会走在我的前面。”

奥斯曼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的挖苦着鲁博。

“你还是那么的有意思,对了,你今天找我是什么事情。”

鲁博的神色正了一正,闲话时间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要谈正事了,正好这个时候咖啡馆的服务人员也适时的上前送上刚做好的咖啡,在鲁博递给了他一张十美元的消费之后,带着笑容离开了。

奥斯曼没有着急开始话题,而是先拿起桌子上的咖啡喝了一口,平复了下自己因为鲁博而动荡不安的情绪,等平复好了,才睁开眼睛,看向鲁博。

“是这样,我上午看过了李斯科录制的节目片段,很不错,完全没有问题,之前一直没有发现,原来李斯科作家这么适合参加这种节目。”

说道这里,鲁博大概也猜到了奥斯曼想要说些什么,这个时候的攻防完全转换过来了,现在是鲁博高神在在了。

他手端着咖啡,朝着对面的奥斯曼抬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奥斯曼看对面的鲁博神色不变,知道今天的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自己肯定又会付出很多利益,才能达成合作,不过到了此时,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任由鲁博在自己的盘子里割下一块块原本属于自己的肉。

“我是说,这次有没有可能,邀请要李斯科作家举办签售会呢?你知道的,这对销量很有帮助,如果李斯科作家愿意参加,我们可能会创下新的销售记录,这对李斯科作家的名气,还有你的文化公司都有帮助不是么?”

说完,他就直直的盯着对面的鲁博,不过鲁博没有先开口,而是不紧不慢的喝着自己杯子里的咖啡,好像杯子里是什么难见的美酒,神情中还满是惬意。

等到奥斯曼已经等不及了,鲁博终于张开了自己的嘴巴,此时他的样子在奥斯曼的眼里格外的可恶。

如果是别的作家,奥斯曼根本不需要这种态度,对于兰登书屋来说,要求你参加签售会是对你的提携,你应该感恩戴德,但这一套放在李斯科的面前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首先是李斯科的作品足够出色,根本不愁卖不出去,而且要敲着门和他合作的出版社数不胜数,对象几乎都是略输兰登书屋一筹,但是也相差不了多少的大型出版社。

421.谈判

再加上李斯科的名气在国际上很火热,兰登书屋赖以生存的外国渠道对于李斯科来说也可有可无的,而且他的名字在各大文学奖项上都是排名前几的存在,不在乎兰登书屋是否公关奖项,他的师兄们会适时的帮上一把的。

兰登书屋对于李斯科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一是李斯科觉得能省下很多麻烦,和其他琐碎的事情。

二是双方也有过很多次合作的基础,兰登书屋也很了解李斯科的癖好,不爱参加销售会和见面采访,也很尊重他这个习俗。

“五个集团B级资源,我去帮你和李斯科协调一下。”

鲁博虽然带着微笑,但是说出的话在奥斯曼眼睛里,完全是狮子张开了自己的血盆大口。

“这不可能,你有些过分了。”

奥斯曼拍了下桌子,从座位上站起来,看着鲁博的神情满是愤怒,而且眼睛也因为过于气愤,开始涨红。

“别那么生气嘛,坐下来,这里可是咖啡馆,你已经打扰到了别人了。”

鲁博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不紧不慢的安慰着奥斯曼。

奥斯曼转身四处打量了一下,因为刚才他拍桌子带来的响动,已经受到了整间咖啡馆的注视。

咖啡馆的服务人员也适时的过来,小声的提醒。

“先生,请您安静一点,已经打扰到了别的客人。”

“不好意思,我的这位同伴情绪有些激动,接下来不会了,十分抱歉。”

说着,鲁博再次递上了一张十美元的小费。

奥斯曼坐下身子,端起自己面前的咖啡一饮而尽,然后松开了自己衬衫领带。

“两个。”

他看着鲁博,吐了了两个字。

“四个。”

“最多三个,不然就算了,今天当我们没见过面。”

奥斯曼的情绪更加激动了,不过这些都打动不了老奸巨猾的鲁博,他琢磨着从奥斯曼的身上敲不出更多了,也只能遗憾的收场。

“成交。”

事情谈成了,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奥斯曼的神情并不开心,自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等回去之后,可能要接受董事会的问询。

“好了,别生气了。”鲁博端起旁边的咖啡壶,给奥斯曼已经空了的咖啡杯里面续杯。

“我们是合作共赢的,再说,我推荐的作家肯定不会是那种烂作品,你应该也听说了,我们公司最近出了很多的新人,成绩都不错,他们的新书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你们也会大赚一笔的,而且你们公司内部也有自己的审核机构,如果没达到标准,你们驳回就好了。”

听了鲁博的话,奥斯曼才情绪平稳一点,他知道这些事情,只是在交易中被鲁博占了便宜,想到这里,他就没办法压住自己的怒火。

他们所说的B级资源,是出版社内部划分的等级待遇,从最小的F级,到最顶级的S级,分别享受不同的宣传资金。

F级可能只有一些文学报的边边角角的宣传,这是最低等级的宣传,而顶级的S级,就是李斯科的待遇了,全集团所有的宣传渠道都面向他敞开,不遗余力的宣传,达到最大的效果,基本上可以让每一个观看咨询的人都能听到新书的名字。

对于鲁博拿自己的谈判当做筹码,为公司的其他人谋取利益的事情,李斯科是知道的,而且鲁博也毫不避讳的告诉了他。

李斯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公司股份的大头是自己,文化公司赚了钱自己也是有分成的,如果鲁博知道自己实在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会拿去交易的。

至于这次,既然李斯科已经参加过一次综艺录制了,就表明他已经开始接受正常的宣传了,不再是之前那种隐藏在幕后的态度了,鲁博相信,加上自己的旁敲侧击,让他答应下来举办签售会,并不是什么难事。

事情谈完了,接下来就是两位合作伙伴的闲聊时间了,奥斯曼的情绪也平复好了,作为一个久经商场的老狐狸,刚才的事情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插曲,不管谈判的时候多么的针锋相对,事后还是可以平和的聊天的。

“听说你最近在收购连锁书店。”

奥斯曼看似漫不经心,但也带出了自己的问题。

“嗨,小打小闹,毕竟我们小家小业的,要是不想办法省掉些你们的剥削,怎么能挣到钱,就算是我们收购了书店,完成了生态链,对于你们来说,也是一个蚂蚁罢了,只是这个蚂蚁吃胖了一点而已,你们的对手是威科集团,哈珀·柯林斯。”

威科集团和哈珀,柯林斯,是排名在兰登书屋之下的两家出版社,他们一个专注于法律,税收这种专业书籍,一家专注于消费图书,是兰登书屋的强劲对手。

“他们?他们追赶不上我们的,毕竟我们可是有着八十二年的历史的老牌公司了,在二战之前建立的,经历过炮火和各种灾难。”

作为兰登书屋的总编,奥斯曼对于自己家的公司可是有着浓厚的感情,说起自己公司,就是一脸的自豪。

“对,你们可是我们文学界的楷模,我们要追赶你们的脚步,那可能要下个世纪了。”

作为公司的执掌人,鲁博很是能屈能伸,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奥斯曼的猜忌。

现在兰登书屋对于李斯科的合同看的很重,他们担心等鲁博的公司完成闭环,李斯科可能不会再跟自己签订出版合同了,而是把这个合同交给自己持有股份的公司。

不过这些都是多余的担心,关于这件事情,鲁博也跟李斯科有过商讨,公司目前的体量还不适合李斯科这种顶流作家的书籍,在宣传渠道上就拍马也追不上兰登书屋的资源。

鲁博的想法是,公司的中下层作家们,走公司内部的渠道出版,而李斯科和哈斯,还是走兰登书屋,毕竟对方给的分成高昂,在资源上也十分庞大,没必要转到自己公司,享受着完全差了好几等的资源。

422.林木保值计划

在鲁博的附和之下,奥斯曼已经完全忘记了刚在谈判中吃的亏,反而是满脸通红,沉寂在自己公司以往的辉煌之中,最后带着满意离去。

等看着奥斯曼完全消失在咖啡馆里,鲁博才不屑的笑了笑,虽然自己的公司目前跟兰登书屋相比还不算什么体量,可是他相信,经过自己和李斯科的努力,早晚会超过他们的,而且如果兰登书屋都是像奥斯曼这样的蠢货执掌,早晚也离倒闭不远了。

鲁博示意旁边的侍应生再给自己加上一杯咖啡,然后掏出手机,把刚才的谈判内容跟李斯科讲解了一下。

这也是他一直被李斯科信任的缘由,就算是他代替李斯科做了决定,也会第一时间转告李斯科告知,然后寻求李斯科的意见,如果他不同意,就算是要付违约金,鲁博也会驳回之前的谈判。

“好,我知道了。没问题,反正都已经做了,多做一点也无所谓了。”

李斯科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听完鲁博的话,直接回复。

一次艾伦秀就能把自己的名气打响,自己之前的状态就已经打破了,现在再多几次签售会也没什么大碍。

至于鲁博跟奥斯曼交易的内容,李斯科也表示谅解,能靠这种信息差从兰登书屋手里争夺出来一部分资源,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对了,前段时间你说的要收购一家连锁书店,现在进度怎么样了?”

李斯科对着电话另外一边的鲁博问道。

收购书店这个事情,鲁博当然跟李斯科打过招呼的,毕竟李斯科才是文化公司的大股东,关于公司资金的去向,当然有权利知道。

“目前已经挑选了三家,具体收购哪一家,还需要协商。”

鲁博如实报告着进度,受互联网高速发达的影响,传统行业的实体图书销售渠道也有所下滑,年轻人更喜欢网购的形式购买自己需要的书籍,亚马逊公司也在这个时候乘风而起,所以原本很难收购的连锁书店,在经营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现在是什么问题?”

李斯科好奇的问着。

“主要是价钱的问题,对方要的价格很合适,但是我们的谈判部门认为这个价格还有可以下降的空间,而且买家除了我们,也没什么竞争对手。”

“好吧,公司账目上的资金还够么?”

“我们的资金链完全可以支撑这次的收购。”

跟鲁博交谈完毕,李斯科就挂断了电话,他的情绪完全没有被刚才的信息影响。目前对于他来说,这些事情都是根枝末节,鲁博的能力很棒,完全不需要他耗费太多的心思,适时的放权也是一种健康的公司发展策略。

现在他的更多心思放在了面前的文件上,上面有着投资公司钱德勒送过来的投资计划,是否通过这个计划,成为李斯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这个计划的开头,写着”百年家族传承林木保值计划。”

上面名列了很多的数据,这也是李斯科犹豫的原因。

百年家族在欧洲很多地方都很常见,或许这些家族的政治力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低沉,甚至完全消失掉政治的话语权,但他们的家族财富和基金并没有变少,相反还有所增长。

能够保持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一种投资方式,让他们的家族能够一直传承,资金也能一直保值。

这个计划就是林木保值计划。

钱德勒其实一直在犹豫是否递交这份计划,因为这份计划上面的内容对李氏投资公司目前的方向完全不相同,作为一个保守的投资公司总经理,把这么一份计划提交给自己的老板,是有些冒险了。

可是想到李斯科对待自己的态度一直是宽容的,他也全心全意的为了公司的发展,才咬牙把计划用邮件传送了过来,还电话告知李斯科,一定要观看。

李斯科把整份计划全部看完,也对这个计划有所了解了。

那些百年家族在很多年前拿出家族的一部分资金,比方说是十亿美金,然后用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通过银行的杠杆,放大到五倍,这个资金就变成了五十亿美金。

用着五十亿美金全部买入国家的大型森林。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这是百年家族配置全球资产的一个准则,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穿越一百年两百年,这个东西依旧能够保值甚至升值呢。

经过重重挑选,他们选中了林木,林木有两个属性,第一,他在持续增长。

一般好的树林,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生长,他的吨数会增长一倍,也就是说,木头如果按照重量来计算的话,他的投资回报率在5%-6%,而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成本在1%-2%.

把五十亿美金全部买入林木,然后每年砍伐1/50.

用这部分卖出的钱,偿还银行的利息,放大了五倍杠杆,原本的收益也会随之增长五倍,收益也就是在20%-30%.

银行的成本在1%-2%。

当然,这中间会有不稳定性,比如火灾。

对于林木来说,火灾是最不稳定的因素,稍有大火,原本稳定的局面就会出现变动。

而对于这个情况,家族方面也有相应的措施,比如从既定收益5%,向保险公司买保险,一旦出现火灾的情况,这方面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

而火灾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保险公司当然愿意投保。

如此经营,家族就能一直传承下去,不断的砍伐树木,砍完树木家族资金会给家族的成员分成。

这样能保证家族成员一直都能够有收入,不会出现穷困潦倒的情况。

而后辈如果出现商业人才,也会依靠这部分的分成,重新建立起事业,把家族重新恢复繁荣。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有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李斯科投资的网络公司,他只能保证自己这一代这个投资是大赚特赚的,过了几十年,谁也不能保证哪家公司屹立不倒,所以家族的投资只能转向那些保守,确定哪怕经过时间的流逝,依旧能保证这个东西还是很值钱的。

423.牧场的广场舞队

仔细斟酌了一下,李斯科觉得钱德勒的这个提案十分的有道理,毕竟自己的记忆也只是到了2021年,之后的事情他也不能预料。

或许三十年后,世界最知名的微软公司倒闭,都是正常的。

所以要未雨绸缪,而钱德勒的这个计划,正中李斯科的心思。

这种林木投资的计划并不只是单属于林木,那些酒庄,艺术品都在这个范围,还有古董,只有这些东西,才能保证他的价值不会因为时间的逝去而贬值,反而会不断升值的。

打定主意之后,李斯科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拨打给了钱德勒。

“嘿,我是李斯科,你的计划我同意了,公司目前每年的收益,拿出百分之三十,投入这个计划,直到我叫停为止。”

简单的交代了一下,李斯科就放下了这个事情,投资公司每年的收益分成大概在十亿美元,百分之三十就是三亿美元,这个计划每年投入三亿美元,对于初期来说完全是够了的。

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投入,这个资金累计起来也是很庞大的。

暂且不提钱德勒在电话那头如何的狂喜,毕竟这是他由自己亲手策划,提出的第一份提议,相信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就再也没有人能嘲讽自己只是一个守成之人。

李斯科站在窗前,看着城堡前面的地面,这个时候已经夜色渐深了,城堡里的晚饭也提前吃完了,而李凤早就在下午计划着晚上开始自己的广场舞娱乐时间。

看着李凤已经摆好了音响,也从城堡里拉出了电源线,李斯科也跟着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