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32章

作者:七洞

”我们已经打进州赛了,“柯尔特看着枪口往别的地方挪了挪,咽了口口水,开口回答。

第七十五章 柯尔特见岳父

在学校时他最怕的就是老吉森,一是因为泡了他女儿,二是老吉森从来不因为他是学校的橄榄球明星迁就他,次次抓到他迟到都会罚站。

“爸爸,你们在聊什么?”

戈莉从厨房端着水果出来了,

老吉森紧绷的脸一下了舒缓开了,“甜心,我们在聊橄榄球,”说完紧盯着柯尔特。

“你说对不对?”

柯尔特被他转换的脸色吓到了。“,,,,对。”

戈莉站在老吉森背后搂着他的脖子,

“嗳?爹地,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枪拿出来?”

老吉森一下子语塞了,他悄悄的把猎枪往脚上放了放,好像这样就能掩盖住。

“因为,,,因为,,,,”

柯尔特看他急的冒汗,脑筋一转,“是我,我想看看他珍藏的猎枪,所以他拿出来给我见识见识。”

老吉森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对,他说想看看。”

“哦?这样么?好吧,你们继续聊,饭菜马上好了,先吃点水果。”戈莉有点半信半疑,她有点猜到了,也不点破,故意看着柯尔特被为难,这是每个女婿都要经历的。

老吉森看着戈莉走进厨房,才松了一口气。

他做校长做习惯了,有点固执,平时谁的也不愿意听,唯独拒绝不了他这个唯一的女儿,所以哪怕他并不愿意戈莉和律师取消婚约,但是为了女儿开心,他也同意了。

他抬头看到柯尔特还在微笑着看着厨房里戈莉忙活的身影,心里有些酸酸的。

“哼,”

柯尔特听到动静,回头一看,老吉森又在紧紧盯着他,立马坐直了自己放松的身体。

“听说你买了个牧场?”

柯尔特听到他问到这个,立马有了话题。

“对,牧场不大,是以前福吉的那个牧场,他身体不适,就卖给我了,现在还在重新修缮,我跟戈莉设计了房子,以后欢迎你和吉森夫人去做客。”

柯尔特礼貌的发出邀请。

“福吉?他卖了牧场去哪里了?那个地方可以啊,背靠山脉,还有水源,是笔好投资。”

吉森还是比较关心福吉的去向,之前福吉是专门给加里森学校供应蔬菜的,合作还算可以,直到吉森退休前,福吉说干不动了,才取消。

“福吉得了癌症,听说去找他女儿了,带着他的马。”柯尔特如实回答着。

“喔!愿上帝保佑他。”吉森是个基督教徒,他虔诚的在胸前划着十字。

说话间,戈莉和吉森夫人已经做好午饭端出来了。

柯尔特连忙站起帮忙摆放餐具。

吉森夫人是一个很柔和的人,她对戈莉和柯尔特的婚事倒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因为她和玛姬是很好的闺蜜,以前住在加里森的时候每天都要聚在一起,而且她也认识博,了解柯尔特的家庭,她认为柯尔特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之前只是没有成熟,这次回来之后也有了正经的工作,还买了牧场,听戈莉说还在网络上搞些什么东西有收入,看得出来是浪子回头了,也有能力给戈莉一个完美的家庭了。

大家都坐好位置,老吉森双手握住,头抵着拳头,开始饭前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你的名被尊为圣,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於天。

我们的日用粮,求你今天赐给我们;宽免我们的罪债,犹如我们宽免亏负我们的人;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但救我们脱离那邪恶者。

荣耀归於父及子及圣灵,从今日到永远,世世无尽。阿们。求主怜悯。

神圣之父,请祝福;司祭画十字圣号降福食品及饮料:

上帝基督,请降福你仆人们的食物及饮料,因为你是神圣的;恒常如是,从今日到永远,世世无尽。阿们。“

博家并不信仰上帝,所以也没有这一程序,柯尔特只得入乡随俗的跟着做祷告。

大家都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始用餐。

”好了,用餐把。“

柯尔特今天来的时候还从李斯科的酒窖里挑了瓶价钱没有那么贵,但是味道还不错的红酒当做礼物,吉森已经打开了。

”来,我们一起喝一个,让我们感谢我的女儿戈莉和我最爱的老婆做的美味的食物,“吉森在餐桌上没有那么锋芒毕露了,柯尔特真的感觉自己学到了,居然能说的这么肉麻,不过看着吉森夫人翘起的嘴角,这招还是有用的,柯尔特打定主意以后跟戈莉试一试。

大家喝下一杯之后,吉森抿了抿嘴唇,

”这酒不错,在哪里买的?“

柯尔特还没开口,戈莉就开口先给他邀功,她觉得自己男朋友呆呆傻傻的,

”这是柯尔特特意去拿的李斯科的,他的酒窖收藏的都是很不错的红酒。“

”哦?李斯科?“吉森当然知道自己学校出来的大作家,而且也是自己任期内最大的骄傲。

”对了,你跟李斯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说完瞥了下柯尔特,语气中带着看不上,相比之下,他更想把女儿嫁给李斯科。

柯尔特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他也为自己的好朋友取得的成就骄傲,而且自己受他照顾良多,两个人关系铁到不行,这次红酒柯尔特只是发了个信息,李斯科就让他自己去挑了。

戈莉看气氛有点不好,连忙开口,

”李斯科现在一直住在牧场,隐居写作,新书卖的很好,“

吉森不慌不忙的放下刀叉,”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当然看过,还是李斯科签名快递给我的。“

语气中带着被重视的兴奋,当初新书刊印之后,李斯科收到一批普通版本,就签上名送给关系不远不近的朋友,吉森这个老校长当然没有忘掉,还有教过李斯科的老师们都收到了。

吉森夫人在桌下踢了他一脚,微笑着抬起酒杯,李斯科的目前以前也是她的闺蜜,可惜早早去世了。

”我们敬李斯科,希望他成为一个大文豪。“

众人跟着举杯,

经过这次的上门拜访,吉森也没有那么反对俩人的婚事了,毕竟戈莉跟柯尔特分开又相聚,他只是担心女儿跟着柯尔特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受委屈,这次的表现让他有所改观,而且他也不想戈莉伤心。

第七十六章 收割黑麦

李斯科接到鲁博的电话,他跟兰登书屋商量过了,新书《小王子》打算放到圣诞节销售,一是圣诞节时书籍的销量会有所增长,这本书是儿童文学小说,很多家长在送给孩子圣诞礼物除了玩具之外,大部分都会选择书籍。

还有就是十月份会宣布本届诺贝尔奖项得主,大家都认为去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期盼下奖项,在十二月十号这个”诺贝尔日“参加颁奖晚会后就有很大的宣传效应,本届”诺贝尔文学家得主最新力作“这个嘘头还是很能影响销量的,退一步来说,就算李斯科没有得奖,对销售策略来说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对于这种事情,李斯科并没有什么异议,他也不会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自己会比兰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公司的策划人员专业。

因为牧场临到收割了,公鸡早早把收割机开出仓库,检查下车况,买好零件时刻准备备用,以免临时去配浪费时间。

牧场的牛仔也早早准备妥当,李斯科也兴致冲冲的跟着大部队一起筹备,准备体验下农忙的辛劳。

李斯科还从柯尔特酒吧里搬了很多啤酒,用冰镇上。

科罗拉多州的丹佛,离加里森不到两个小时车程的本州首府,是一个啤酒文化十分发达的城市,这里每年九月份举办的丹佛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大啤酒节之一,和英国伦敦啤酒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并列,被所有的啤酒爱好者所熟知,专家们誉为是--每一个啤酒爱好者都该至少要去一次的狂欢。

加里森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这里的人们也十分爱好喝啤酒。

美国的啤酒品牌也很有名,百威、米勒,这些在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美国啤酒品牌让美国的啤酒节也占据了三足鼎立中的其一。300多年前,一批来自“啤酒之乡”德国的移民在美国安家落户,创建城市。美国不仅生产出了能与德国同类产品相媲美的淡味啤酒,还创造出新的品种--美式黑啤酒。此后,“泡”啤酒馆成为美国人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啤酒馆也成为社交和集会的重要场所。当时,一些大的啤酒馆还兼有旅馆的作用。曾在费城生活过的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没有好酒,就不算过上好生活。”尽管费城的啤酒传统源自德国,但美国人在选择啤酒方面心态开放,不仅自酿自饮,也进口世界各国的优质啤酒。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一个城市的比利时啤酒的年消费量竟然超过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美国人喝啤酒不是贪图痛快,而是讲究品质。

丹佛啤酒节是每年的9月,为期3天,全美国以及周边国家爱好啤酒的人们会欢聚一堂,除了爽口的啤酒外,喜欢音乐的美国人让音乐和啤酒充分融合,传统的Blues,乡村还有摇滚乐都在啤酒节的各个地方上演,而你需要的就是端起酒杯,跟你的朋友们一起大喊“cheers”!

所以在忙碌的收割季,牧场主给牛仔们准备好冰镇啤酒,让他们可以在火热的夏天,喝上一口,畅快淋漓。这个条件也就成为了牧场主和牛仔们的默契,甚至有些牛仔应聘时还会特意询问,收割季会不会提供啤酒。

这个询问的牛仔就是洛克。

当初李斯科面试的时候遇到他问这个问题还很惊讶,相比与工作薪资来说,什么时候啤酒也成了牛仔应聘时必须提供的待遇了。

不过后面的相处也让李斯科有些明白了,洛克是一个再痴迷不过的啤酒爱好者了,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尝试不同的啤酒,甚至还有点小爱好,收集不同品种的啤酒盖。

虽然他爱喝啤酒,但是工作做的也没什么毛病,所以这个在牧场里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美国的收割十分方便,因为很多牧场里都配备的有专业的收割机,只需要一个人开着机器去转一圈,就收割好了,方便的同时还十分快捷,牛仔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收割过的秸秆铺平在田里,然后等待3-5的暴晒,这样处理过的秸秆很受欢迎,有专业的造纸厂收购,因为黑麦的秸秆叶大,茎秆柔软,适口性好,在冬季还可以做青储料,李氏牧场之前是不用备的,但今年的牛犊增加了很多,万一牧草不够用,可以拿这个顶上。

一个优秀的牧场管理者就是要时刻的未雨绸缪,公鸡显然做的不错。

机器开进麦田里,一片片的秸秆倒下,麦穗被机器割进体内,牛仔们在后面打着包,李斯科戴着牛仔帽,看着这十分壮观的场景,感叹着科技真是十分发达。

不过科技发达的背后,也承载了很多人的失业,李斯科记得印象里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从外面招聘收麦客,这是一个走南闯北的职业。

他们的生活就是到了收割季,成群结队的背着行囊,牧场主种植的太多,收割不过来就会请他们过来收割,之前有很多做这个职业的人。

李斯科记得那时候天南地北的人到了牧场,牧场主是要提供饭的,小时候的李斯科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陌生人来做客,兴奋的很,每天跑到他们扎营的地方听他们讲故事。

但是现在因为科技的发达,已经没人做这个了。

机器开动起来,很快就完成了一列列的收割,李斯科牧场里种植的并不算多,因为是第一年只是划了一片地方试试水,所以工作量并不是很大。

麦粒被机器清理的干干净净的,牛仔们用麻袋装好扛到粮仓摞好,这后面是需要晒的,秸秆也被守在机器两边的牛仔们铺好,五个牛仔,一个开车,两个装袋,两个铺秸秆,人手安排的刚刚好。

晒干的秸秆会被机器卷起成为一个个圆形的秸秆堆,等待着造纸厂来拉走称重。

李斯科从路过的牛仔麻袋里抓出一把麦粒,放到嘴里嚼了嚼,有很浓的麦香,而且由于含淀粉蛋白质较硬,所以很有嚼劲。

第七十七章 游客到来之前的准备

机器是割灌机,该机械可将黑麦草切割效率提高到原来的5倍以上,大约每小时收草1吨,耗油0.8升(混合燃油,成本约6元),刀片损耗费1~1.5元。草割完后,能够整齐排列在蔸口附近,外观上与未割的没多大差别,便于收集打捆。

所以这个机械也是牧场常备的大型物件。

李斯科看着牛仔们渐渐忙碌完了,就把放在食堂冰箱的啤酒搬了出来,招呼着众人过来,

“嘿,公鸡,过来喝啤酒。”

最先跑过来的还是洛克,他当先从冰盆里捞出一瓶,用牙齿啃开,咕嘟嘟的一瓶见底。

“呼~舒坦”他眯着眼睛感受着凉爽。

牛仔们也都围了上来,人手一瓶。

大家一起在一块喝啤酒,聊天吹牛,感受着收获的舒适。

牧场现在的牛已经有了一千多头,除去薰衣草种植区和黑麦种植,还有蔬菜种植这些特意划开的地域,留给牧牛的地方也不多了,公鸡认为这个数量的牛已经刚好满员了。

李斯科的牧场总面积500英亩,在附近也是数一数二的面积了,当然和一些上万英亩的牧场是远远比不上的。

他的牛棚占地160英亩,剩余的地方除去中央的湖泊,可用面积还是不错的,理论上来说可以养殖4000头左右的牛,不过因为效益不好,李氏牧场的客户也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牛肉和副产品,所以也跟着别的牧场一样消减了牛的存栏量,有牛出栏就会立刻联系牛贩进栏,把数量始终保持在1200头左右。

牛如果养的多了牛仔会照顾不过来,加人手会增加成本,还有就是牛群大了也会发生情况,公牛那种体格强壮的牛会攻击人类,所以很多公牛会被锯掉长角,而且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已经有了一套流畅的管理牛的方式,基本不会发生流血事件了。

牧场里的公牛也有很多的被阉割掉了,阉割之后的小公牛能够更好地养膘,迅速成长,至于母牛的繁育也有相对一套的解决方法。

市面上有专门的育种公司,他们会派1名专人到牛场负责,工资由育种公司支付,冻精5美元/支,情期受胎率30%,牛群淘汰率为25%,胎间距13月,不使用同期发情。

牛棚也是李斯科掏高价特意建造的牛舍,采用先进的低屋面横向通风恒温牛舍技术,全部奶牛集中饲养在一个牛舍中,牛舍长375米,宽127米,安装了200个风扇,舍内牛床共有20排,墙面和顶层均有锡箔保温材料,绝热,每100个床位养殖130牛,牛群却非常健康。

李氏牧场现在的挤奶牛只有200头,主要的收益还是出售肉牛,还有蔬菜的供应。李斯科也配备了专门的挤奶机来解放牛仔们的辛苦劳动。

挤奶机的效率非常之高,80位的转盘挤奶,每小时挤奶超过600头,李氏牧场经常每天抽出几十分钟就能完成工作。

上次开完牧场主大会之后,李斯科就在路过别的牧场主家时,看着三三俩俩的旅游公司进行考察,培训着牛仔们正确的接待游客,牧场主也都很重视,毕竟别的可以不好,安全问题是必须的保证,如果在初期发生了游客受伤事件,一定会给这里刚刚开展的旅游事件一个沉重的打击。

小镇上还有很多人在镇长的组织下做一些特色的牛仔手工产品,比如马鞍,马鞭,牛仔套装的牛皮手工靴子,还订做了很多的特色徽章,上面印着每一个牧场的名字,用华丽的花体字勾勒的,给游客的纪念品,这是一种无形的品牌宣传。

整个加里森都好像行动了起来,就连镇上的枪店的雷特都为了这次事件进了很多货,大批量的子弹储备,因为他听说游客来自很多国家,有很多禁枪的国家的人是没有摸过枪支的,所以他也对即将到来的生意充满期待。

李斯科听列斯的闲聊说,第一批游客会在半个月后到来。

李斯科虽然没有加入到这些准备开展旅游的牧场主的行列中来,但是也没有被排斥,大家都知道他的牧场有固定的客户,并不愿意游客来打扰他牧场的正常工作。

博在李斯科的劝说下,还是决定放手试试,经历过一次手术后,他的情绪好了很多,感觉有种大彻大悟的样子,很多时候虽然依旧固执,在之后还是慢慢学着妥协,当然也离不了附近所有牧场主敲边鼓。

所以现在公鸡也经常是自家牧场和李氏牧场两头跑,索性是俩家离得不远,而且李氏牧场的工作也只是安排一下就行,博得牧场又小,不需要多操心。

柯尔特的牧场已经重新打理完成了,还掏钱从李斯科的牧场里买了二十多头奶牛,兴致勃勃的打算开展游客的挤牛奶体验,李斯科还提议他买了几匹温顺的夸克马,因为牧场里有河流,又增加了游客垂钓活动。

列斯的牧场开展了狩猎活动,李斯科并不看好他这项,因为小镇背后的落基山脉的动物种类繁多。在起伏的山脊间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哺乳动物有黑熊、灰熊、山狮和狼貛。这有一定的危险性,而游客在李斯科看来是一群孩子一样的不稳定因素,说不定有哪个蠢货因为自己疏忽的原因受伤,那就完蛋了。

当然他给列斯提过这个问题,列斯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预防,只能保证多派一些牛仔们守卫。

附近的牧场主还经常聚在一起开会,聊一聊哪家有什么特色,避免业务冲突,你有挤奶,我就做放牧,他有垂钓,我就做套牛,你有剪羊毛,我就做骑马。

甚至还一起集资买了几辆大巴车,专门从丹佛往加里森开通路线,接送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