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38章

作者:七洞

“咚咚咚”

正看到入迷,李斯科听到了敲门声,他起身做好标记,把自己看到的部分折起放回书架,起身开门。

门外是沉默寡言的巴顿,他打扮的还是依旧的一丝不苟。

“我们都准备好了,一起过去吧?”

特有的伦敦腔,巴顿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亲不远。

李斯科点了点头,虽然很疑惑为什么是巴顿来喊自己,还是拿着准备的水果杜松子酒,跟上了前面巴顿的脚步。

好像是看出来李斯科的疑惑,“杰恩下去买点啤酒,伊莎贝拉去厨房拿点零食。”

说完李斯科大概也就了解了,只剩下巴顿和害羞的莎莉丝,只能是巴顿出面来喊自己了。

说起来,中国人喝酒喜欢伴着下酒菜,其他国家也差不多,不过英国人更喜欢和寡酒,就是什么都不搭配,那是普通英国人喝酒的习惯,富裕的富二代肯定不会这样考虑。

李斯科跟着进了房间,这里是一个大的套间,装饰豪华,看起来比李斯科那间贵很多。

一进来,就看到了莎莉丝,还是老样子的大框眼镜,不过穿了一身白色的连衣裙,跟李斯科打过招呼之后就坐在沙发上呆着。

三个人分别坐定,都没有开口,李斯科也不是一个喜欢找话题的人,他知道自己这个毛病,所以很少跟不熟悉的人打交道。

另外两个人更不用说,所以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咳。”巴顿有些憋不住了,必须说点什么才能让气氛活跃起来,良好的教养不允许他把客人晾在一边发呆。

“李,你在美国做什么工作的?”

李斯科对于巴顿的先开口还是松了一口气,他也觉得坐如针毡。

“我是一个牧场主,”

“牧场主?牛羊么?”

巴顿以为自己找了个很好的话题,准备靠这个聊到其他人回来,所以继续追问。

“对,”李斯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能干巴巴的回了一句,不会有人连牧场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吧?

巴顿也不知道怎么接话了,三人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气氛,不过更尴尬了。

不过这里面李斯科的年龄相对大了一岁。

“巴顿,家里是做什么的?我看你的样子是贵族吧?”

“我的家族是科尔多家族,在威尔士波伊斯区,我的祖上是科尔多子爵”。

李斯科有些惊讶,子爵可以说家世不菲了,一般像他们这些家族都是很有财力的,毕竟发展那么多年,像英国境内的公路,铁路,水电,这些利民的公共企业都是他们这些贵族把控着,而且很多大企业都有他们的入股。

固然在很多地方都有英国爵位继承人破产,拍卖祖物和城堡,让大家都以为贵族现在过的很惨,可那是极个别的,谁家不会出现个败家子。而且很多传媒的渠道也是掌握在贵族手里的。

早期的商人想要安心发展,都会奉上股份给贵族们,以求获得庇佑,就算破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斤钉呢。

“莎莉丝呢?”李斯科为了避免她被冷落,也把她扯进话题圈。

“啊?我么?我家在爱尔兰的道恩郡,我家不是贵族,”说完这些,脸已经红透了。

李斯科不知道她有社交障碍还是真的只是害羞,看起来真的不适合交流。

“快来看看我拿了什么?”

门口传来伊莎贝拉的声音,这个时候三人不约而同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结束这些尬聊了。

伊莎贝拉端了一个大大的托盘,上面摆满了食物。

李斯科离得近,连忙接过来,看她的样子摇摇晃晃的时刻都好像要摔倒一样。

“可累死了我了。”李斯科在桌子上摆好之后,她就一下坐进沙发上,喘着气。

李斯科看了看食物,品种很多,有橄榄果,开心果,椒盐面包,炸马铃薯条,肉食有火腿,炸鸡。还有一个样子奇特的蛋糕。

“品种很丰盛啊。”李斯科发出赞叹。

“那当然,我忙活了好久,”伊莎贝拉的劳动成果被肯定,喜悦全部体现在脸上。

“对了,你不认识这个蛋糕吧?这是英国特色,是我借厨房自己制作的,叫伊顿麦斯。”

李斯科看着很像前世在蛋糕店看到的成杯的蛋糕。

“我这个伊顿麦斯是由草莓、奶油和橙汁制成的,它起源于温莎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在伊顿公学的校园开放日,一只拉布拉多犬一屁股坐在主人野炊的毯子上,压扁了主人的草莓奶油蛋白饼,创造出了伊顿麦斯。这个甜点很适合夏天吃,是我们英国的特色哦。”

没看出来,娇滴滴的伊莎贝拉还有这手艺,不过喝酒吃蛋糕,总是觉得怪怪的,他还是喜欢吃咸的食物下酒。

“这是你带的酒么?居然是杜松子?”

她有些惊喜的拿着李斯科带过来的酒瓶。

这瓶杜松子酒虽然是在冰岛本地买的,但是喝这种酒最多的就是英国,英国可是生产这种酒的大生产地。

“这是我在维克小镇买的,这里的杜松子口感很丰富,这一款有薄荷、海蓬子、桉树叶和月桂,薰衣草的味道,柔和在一起,我买了很多,准备收藏在我家酒窖。”

第九十一章 各人演奏

四人正聊着,杰恩也进来了。

“嘿,李。”

上来先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走,搬酒。”

巴顿和李斯科跟着来到门口。

门口码了几箱啤酒,李斯科看了看牌子,是特有的苦啤酒。

虽然在英国饮酒文化十分发达,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特种酒雪利酒,不过年轻人并不喜欢这种喝起来甜甜的,好像是饮料类的酒水。

“我好不容易跑到一家大超市才买到,苦啤酒,我们今天可以畅饮了。”杰恩抱了两箱,站在前边都看不到他的脸。

李斯科和巴顿各抱了一箱跟着进去。

苦啤酒是英国特产,很有代表性的酒水,一开始是用来代替麦芽酒的,最大的特点是酒精度数低,以窖藏温度供应,仅需几日便可发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英国酒吧最普遍的酒,也很受年轻人欢迎。

“哇喔~很丰盛啊。”杰恩看着桌上的零食。

“居然还有伊顿麦斯,伊莎贝拉,是你做的么?”他当先拿起一块塞进嘴里,美味的甜食让他舒服的眯起眼睛。

“对,是我去厨房做的。”伊莎贝拉眼里的爱意都要溢出来了,不过看来大大咧咧的杰恩并没有发现。

“很棒,”杰恩对着她竖起了大拇指。

李斯科观察着,看得出来这个乐队的另外两个人也知道伊莎贝拉的暗恋。

“好了,来嗨起来吧。”杰恩开箱,给大家分好啤酒。

巴顿转身打开了房间里的音响,披头士摇滚的音乐开始播放。

杰恩拿起自己的啤酒,夹在肘窝,用力一扭啤酒就开了,让李斯科大开眼界。

“杰恩在学校是足球队的。”巴顿站在李斯科旁边,解释着。

他是中规中矩的拿着啤酒起子开的。

那边的杰恩听到这里在议论他,回头做了个握拳的动作,把自己的肱二头肌亮出来,还搞怪的做了个健美的动作。

李斯科也大发童心,从背后的书桌上拿起了一本硬笔记本,放在酒瓶下面,往上一甩,啤酒盖就出来了。

还潇洒的摸了摸头发。

这动作引起众人的鼓掌。

“cool李。”

李斯科摆了摆手,拿起还在冒着泡沫的啤酒喝了一口。

这种啤酒刚进入口中的第一种感觉就是苦涩,苦得柔和低调,后面的感觉就有花香和类似草菇的清香味,还带着特有的麦芽香味。

苦啤以原料本身为重要特色,一般不添加其他辅料。麦芽多为冬季出产,层次感非常丰富,远超其他麦芽。苦啤酒的苦味来自其中较高的啤酒花含量,这也保证了啤酒的浓度,使得啤酒在英国潮湿阴冷气候之下的保质期大为延长。不过,英式苦啤的口感并不是单一的苦,苦只是啤酒里若隐若现的骨架,仍然有着其他丰富微妙的东西来丰满其血肉,呈现出曼妙的风情。

在英国,几乎每家酿酒厂都有着自己的苦酒品牌。这种啤酒的酒精度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七。

李斯科还是很适应这种口味的,旅行的乐趣就是体会不同的口味,他没想到会在遥远的北极冰岛,品尝到了英国的风味。

“干杯,敬音乐。”

杰恩跳上沙发,举起酒瓶招呼着。

“敬音乐。”

一口喝干了这瓶啤酒,李斯科也感觉自己被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带的活跃了起来。

巴顿关掉了音乐,打算表演自己擅长的小提琴。

李斯科又打开了一瓶酒,打算坐在一边观赏。

虽然穿着休闲装,还是没有影响他的演奏。

当他拿起小提琴摆好位置,琴弓搭上弦,气质忽然一变,很自信的挺起头。

“嗡~”

前奏响起,李斯科侧耳倾听。

看得出来巴顿的技术是练了很久的。

悠扬的琴声柔泻而出,如缓缓萦回的溪流,又如梦境中朦胧的轻纱。

弓子在四根琴弦上跳动,好像忽然有了生命,愉悦、美妙的旋律,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使人的心情很快溶入其中,从而得到洗涤、净化。

演奏完毕许久,李斯科才被掌声惊醒。

“巴顿你的技术又进步了。”

乐队其他人把他围在中间,大声的赞扬着,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很棒,没看出来巴顿你还有这一手。”

李斯科也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没有,大家都有自己的爱好,杰恩会大提琴,伊莎贝尔钢琴很厉害,莎莉丝长笛高手。刚刚我演奏的是莫扎特的作品小夜曲。”

巴顿介绍了一下,乐队只是他们的小爱好,李斯科不由得感叹这些精英人士的孩子真的是赢在了起跑线上,李斯科到现在也只是会吉他,也只是普通人的水准。

好像自己围在这群人里有些违和,大家聊得是音乐,人家都能称为音乐表演人士,自己好像混入狼群中的一只哈士奇。

接着轮到莎莉丝的长笛,李斯科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见识,只是觉得很优美,清澈,好像后世的网友看主播,只会说老铁666.

伊莎贝拉的乐器不好带,不过她表演了一段架子鼓演奏,看着她帅气的把头发扎成马尾,敲着急促的鼓声,时不时帅气的把鼓槌耍个花样,引起杰恩和李斯科的鼓掌叫好。

“李,你也来一段吧?”杰恩发出邀请,大家都一一表演过了,也轮到他了。

“我只会弹吉他,而且水平也不高,我弹唱给大家听吧?”

得到热情的回复后,李斯科接过杰恩递过来的吉他。

他坐在凳子上思考了一下,英文歌曲他听过的也就那么多,能自己弹唱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广场上演奏就已经榨干了存货。

打定主意,李斯科伸手拨动吉他的琴弦。

“寻常巷陌尽日暮花深处我误入

青山可怜遮不住金缕衣不辜负

众里寻她千百度回首间阑珊处

江山不记英雄舞不经意叹郁孤”

乐队的四人一听到李斯科开口,就张大了嘴巴,家中的贵族教育也要求他们通晓多门语言,他们也都尝试过汉语大语种,不过都被难倒,只好放弃转修别的语系了,李斯科能唱中文歌就很让他们感到惊讶。

第九十二章 可怜的杰恩(感谢醉里读书的1000点打赏)

接着李斯科吐了一口气,用戏腔唱起,

“饮尽杯中遗下的落九天

自古情难断意难全

和衣栏下醉卧我笑陶潜

空庭梦半生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