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459章

作者:七洞

毕竟要给各式各样电影的类别找到一个向公众来推荐,表现自己的平台有市场,才能够促进这么多电影节蓬勃的发展。

但是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节对于自己目前所刚刚制作完成的影片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合时宜,再加上本身注入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如果不能够在a类电影节上露面的话,好像参加这些电影节本身也不具备太大的意义了,有些电影节的名气有限,根本支撑不起来这部影片的宣传工作,也获取不了什么太大的民族自信心。

如果今年在年前参加不了电影节的话,就只能把这部电影暂时给封藏起来,等到明年电影节陆续开幕的时候挑选几部比较知名度和宣传能力比较大的电影节参加,祈祷着在这些电影节上能有所斩获。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那就是带着这么多人的期盼和宣传工作诞生的影片,如果一直封存延续到明年再继续发布的话,可能会让很多人对于这部影片的了解慢慢的减淡和衰弱,等到上映的时候盘绕在这部影片周围的讨论和关注度也会下降很多。

这种行为当然也会对电影的票房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苏茂洋之所以感到有些骑虎难下的主要原因,如果影片能够提前几个月制作完成的话,可能自己就不用这么纠结和难以抉择了。

李斯科听完了对方的讲述之后,倒也是明白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确实如此一个文艺片电影唯一能够获得票房高昂和刺激的办法就是在电影节上有所斩获,毕竟对于文艺片电影来说,太过于庞大的宣传,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票房的话,本身就是一种赔本的行为。

稍微思索了一番之后,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这部影片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电影节来向公众见面,些许的等候并不是太过于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说不定经过这么久的压抑和发酵,到最后真正上映了之后,会收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回馈。

“我我觉得还是暂时压制一下比较好,毕竟我们现在电影的定位有些尴尬,如果参加了电影节之后,到时候带着荣誉和议论声和关注的目光上映,才能够达到推广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

有些事情可能苏茂洋有些没办法去下一定的决策,毕竟可能自己的这个角色会让公司遭受到很多的损失和非议,但是李斯科可能就没有这么多限制了,作为公司最大的股东以及全部股份的执掌人,他的话语对于公司来说就是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不必去担忧那么多的非议,毕竟损失和盈利全部都是由自己承担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斯科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闲时间,来跟鲁国商议一下这部影片后续操作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手段。

这个世界但凡需要比出名次和评奖的平台,几乎没有任何的公平可言,那些知名度比较高的评选协会能够有这么大名气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跟别的评选协会相比,公平度可能要略微的高出一些,但是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

毕竟评选协会是由各个评选委员来组成的,而这些评选委员本身就是从这个影视行业或者是从业者中挑选出来一些德高望重,同时具备一些名望的人组成,只要有了人的存在,就毕竟免不了人情往来的回馈和交易。

如果空出一定的时间,再加上自己和鲁博两个人的人脉关系,同时再进行一些暗地里的操作,可能明年这部影片真正能够获取的荣耀可能比原本要超出很多,只有在电影节展会上真正斩获了几个重要级的奖项,才能够彻彻底底的让这部影片在全世界的范围中打响名声,毕竟这些电影评选奖项和展会本身就是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也同时带着很大的新闻度和宣传的作用。

1434.网店的进度

本来这次苏茂洋从国内特意搭乘一架最快的飞机,来到美国面见李斯科的主要原因,除了是向对方展示一下这部影片,以及这段时间努力之后的成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把自己遇到的难题拿到老板的面前寻求一个回复,当完成这些事情之后,又只能急忙提出了告别,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国内。

有了老板的肯定回复之后,自己就知道到底该用一個什么样的态度以及手段去处理自己目前遇到的难题了,同时也因为目前正处于整个自己管辖院线快速扩张的脚步,每天需要参加的会议以及实际考察的影院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哪怕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依旧处于一个比较忙碌的状态中。

但是对于这些事情苏茂洋并没有任何埋怨的地方,毕竟他十分清楚,自己现在得到的一切全部都来源于自己名下所执掌的这些院线,只有院线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才能在业界的影视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再加上本身自己的院线跟别人相比起步就稍微晚了一些,要用更加快速的收购模式来追赶上对方的脚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忙碌,有的时候苏茂洋也会对自己本人的能力产生一些怀疑,毕竟面对这么复杂的商业事务来说,他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好像显得越来越微弱,甚至随着摊子越来越大,有些时候也感觉十分的力不从心,十分迫切的需要一些助手来帮助自己分担一些事情。

尽管如此,但是他还是心里有些不太甘心的念头存在,毕竟自己能够获取这个机遇本身就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如果就这么白白放手的话,自己之后的成就以及在业界能够取得的成绩,可能也就只能止步于此了。

体验过权力和地位给自己带来的优质生活之后,很难再去舍弃掉这些东西,回归到正常和平和的生活状态中。

所以现在所有的状态都是苏茂洋咬着牙,在进行支撑和应付的同时,他也在私下里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接受一些业界人士的建议和教导,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工作和能力再次提高好,让自己适合越来越蓬勃发展的公司。

面对自己现在遇到的困境,他也有着相应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些办法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接受了别人的指导和指教之后做出的决策,那就是在公司里尽可能的多提拔一些中层的领导,由这些中层的领导下意识的为自己分摊一些,可能重要性并不是那么大的工作。

可能一个中层领导并不能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什么大的负担减轻,但是提拔的足够多了,原本自己身上的担子再次分割成几份交到对方的手上,对方的能力得到了平台施展,而自己也能够用一副轻松的态度站在大局观的层面上来,把控着整个公司的走向。

再加上原本手里的权利被多次分割之后,落到那些中层领导手里的权利和范围,本身也是微乎其微的,就算对方做的再过于出色,功劳也只能收拢在自己的手上,并不会对自己的权利和威慑力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这些事情和做法本身就是业界很多职业经理人善用的工作方式,但是因为苏茂洋本身可能并没有太多类似的经历,所以一直都陷入一个一叶障目的状态中。

等苏茂洋离开了之后,李斯科的生活又陷入到了平静的状态中,他一边抽出精力去尽可能的观察一下小宇的创业过程,同时也把剩下的经历也分担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面。

小宇是从开始创业了之后就陷入到了无穷无尽的忙碌之中,几乎每天都很少能够在城堡中看到对方的身影,每天都是一大早清晨就开始出去进行自己的收获和别的事情的安排,等到晚上已经天黑了之后才回到家中,甚至已经好久没有真真正正的跟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体验一下一家人聚餐的快乐了。

尽管对于对方的这种生活状态十分的担忧,甚至有些感到心疼,明明有更好的道路要走,为什么要选择最困难的那一条,但是家人还是对小宇的选择做出了理解。毕竟都是从年轻那个时代过来的,年轻人总是有着一副想要向世界发起挑战的信心和雄心壮志。

不过小宇的忙碌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本来李斯科还在享受着安静的生活,对方忽然打来了电话,向自己的姐夫分享自己的收获,自从他的网店开业以来,经过这么久的宣传和慢慢发酵,终于有了自己的第1个订单,虽然这个订单来的十分的缓慢,甚至可以说本身能够获取的利润并不是那么的高昂,但是对于小宇来说,这是对于自己创业过程的一个认可,也是自己伟大事业的一种开端。

感受到电话里小宇那兴奋以及开心的心情,李斯科的嘴角不自觉也浮上了一抹微笑,可能是因为自己心态会有一些苍老的缘故,再加上好像自己的一切的东西来的都是太过于容易了,所以李斯克真的好久没有感受到这种令自己开心和雀跃的情绪了。

虽然小宇的事业跟自己的产业相比实在是太过于微不足道了,但是这种感同身受的情绪,依旧让他整个人都变得兴奋了起来。

第1份订单出现了之后,一切的事业都开始进入到了正常的轨道中,小宇当然也免不了一些广告的宣传和公关,他在国内的论坛和贴吧找了很多大学生进行兼职帮助自己进行一些广告的宣传工作,这些宣传的费用很快就转变成了网店的订单。

根据前段时间小宇跟自己的分享,现在网店一天少说,也有个10来个订单的收获,可能现在还不能够支撑起网店的正常运转,但是随着这些前期的困难过去之后,再加上这些本来客户的宣传和分享,很快自己的网店事业就会迈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要知道任何一个宝妈在自己的手机里都会添加很多同样境地的别的宝妈的联系方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分享自己觉得对宝宝来说比较好用的东西,包括奶粉也是如此。

1435.烦恼

既然对方的网店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李斯科自然不会在对对方的规划多做什么干涉,毕竟自己本身也没有太多从事网店行业的经验,某些程度上来说对于小雨起不到什么提升的作用。

再者来说,有很多事情本身都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去处理的,只有经历过这些磨难,才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

当然, 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李斯科认识到了小宇的其他才能,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有从事商业的天赋,而且得到了现在的平台之后,好像得到了施展的余地,现在居然能够把事业做的蒸蒸日上的。

现在李斯科比较受到困扰的事情是另外一件,原本他觉得自己把这件事情做得天衣无缝, 甚至没有展露出任何的破绽来, 但是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员也比自己想的要多很多,原本自己埋下的伏笔以及特意做出的倾斜,还是被人给看了出来。

如果说这個世界上李斯科任何一个新的作品最先面世,第1个读者那自然要数张黎莫属了,一方面李斯科需要自己的妻子,肩负起帮忙自己改错别字的责任,虽然这些工作可以交给出版社去解决,但是作为一个文明世界,且在对方眼中拥有着辉煌写作历史和成就的作家来说,再把稿子递给出版社之前,自己也是需要检修一遍的,最起码一些错误不要显得那么低级和明目张胆,以免造成自己在对方心目中形象的破损。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张黎尽管平时表面上是没有表露出来过的,但其实也是李斯科不折不扣的忠实读者,甚至在跟李斯科接触了之后,把对方所有的作品几

乎全部看了一整个遍。

想要了解一个人,同时尽可能的掌握对方的性格以及思想状态, 从他的作品着手是最方便的事情,因为一个人作品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一定设出这个作家本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爱好以及三观。

所以几乎张黎对于李斯科写出的所有作品全部都了如指掌,甚至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对方的写作助手,也在空闲时间帮助李斯科修改错别字的检修,对于自己丈夫的这本现在书写的作品,也算是比较熟悉的。

这本作品一定程度上也让张黎再次见识到了自己老公的才华,书本里书写的爱情也让张黎一度十分的感动,甚至有些憧憬和迷恋。

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这几个名字对于张黎来说已经深深的铭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中了,甚至一定程度上已经把对方当成是真实时代的一个缩影了。

当然,在看到这本作品之后,也曾经对自己的丈夫产生过怀疑,据她所知自己的丈夫的感情经历并不是那么的丰富,到底是如何才能够书写出这么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的,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亲身经历,同时有过类似的感受才能够写的这么的深入和感动人心。

对于自己妻子的疑问,李斯科也有着一个很好的解释回答,毕竟不是所有的作家写作的灵感都必须得由自己亲身经历才能够写作出来的,要不然那些写神话和奇幻的岂不是也真正的经历过,那些龙与魔法师的时代,才能够有如此多的幻想和作品吗?

再者来说,那些写恐怖小说的作家总不能真正的亲身经历过这些鬼怪的诞生,同时有过类似的经历, 才能够书写这种作品,这样岂不是根本难以自圆其说吗?

对于作家来说,可能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是一方面,但是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自己的作品都是代表着自己本身的憧憬或者是幻想,如果把梳理的事情当做是真实发生的,那未免有些太过于牵强了。

对于自己丈夫的这个回答,张黎虽然并不是那么能够接受,但是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面继续纠缠了。

李斯科的作品截止到现在为止已经全部完稿了,所有的书稿都已经按照规定的时间交付到自己的文学经纪人鲁博和兰登出版社的编辑手上了,虽然这个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需要保密的,甚至在上市前夕是不允许任何人都能够观赏的。毕竟如果在没有上市前夕就泄露了相应的文稿,可能会造成出版社和作家本人利益的损害,在网上阅读了这部作品之后,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购买欲望可能也没有一开始那么高涨了。

但是为了完成出版社的宣传工作,兰登出版社在请求了李斯科的建议之后,还是如约的邀请了一些文学评论家,第一时间赏析到这部在他们眼中看起来是一部辉煌的文学剧作的。

想要在这本作品上市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文学评论家的追捧和推荐,肯定要让对方了解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需要了解这个故事所有的背景和情节,然后才能够贴合实际的书写一篇推荐给所有读者的稿件和报道。

这种事情在市面和行业里本身就不是什么太过于稀奇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会采取这种措施来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

所以说当文学评论家还是有着一些好处的,最起码能够第一时间观赏到所有市面上没有上市的作品和小说,类似的影视评论家也是如此。

对于这本小说以及作品的优秀程度以及作家本身的功底,这些文学评论家是根本不会产生任何的怀疑的,甚至在拿到书稿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撇下了手头上所有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本伟大作品的阅读过程中,随着阅读的阅示深入,内心中对于李斯科的敬佩也越发的深厚。

这本小说无论是从本身的背景也好,还是周围时代以及世界观的塑造也好,以及那环环相扣的主线和所有整篇小说的脉络来看的话,几乎都已经超出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小说很大的范畴,甚至可以说在青年一代已经占据了龙头的地位,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功力能够与之所抗衡的。

这种思想从在一开始阅读了两句之后,就始终伴随着继续阅读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整部作品,全部阅读完毕。

1436.种族歧视

但是也正是因为阅读的过程中太过于深入的原因,也让这些文学评论家发现了李斯科在写作过程中故意掺杂的一些私货本身,只是一个文学评论家有所发现,最初的想法也只不过是自己可能想的有些太过于偏激了,又或者是作家本身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因为自己的解答和引申,让这本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沾染了一些这种气息。

但是等所有的文学评论家聚集在一起之后, 原本聚集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互相分享和共同阅读和交流来完成自己的宣传文稿,同时提交给兰登书屋作为宣传计划的一部分。

但是当他们在闲聊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感受之后才会有自主的发现,原来几乎所有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有同样的感受,甚至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根本没有做任何太过于隐秘的掩饰。

本来作家本自己的主张,并不会对他们文学评论家产生什么影响,但是考虑到自己接受了兰登书屋的雇佣之后, 他们也在统计之后把这個问题上报了过去, 毕竟现在的时代跟过去可不一样了, 虽然某种程度上大家比较提倡言论自由和写作自由的概念,但是一些话题还是尽可能需要回避的,以免引起某些种族脆弱的玻璃心。

这本书在书写之前,李斯科已经有过相应的预料,因为原著在前世的时候也掀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一定程度上虽然改编了一部刻印在以世界影坛发展历史上的不朽名作乱世佳人,但是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改编和翻拍的可能性。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在映射着目前的美国社会状态,那就是在目前社会上广受争议的黑命贵的理论。

要知道哪怕整个美国一直在宣扬自己,国家是比较民主和自由的,但是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国家本身也是充满着矛盾和可笑的,种族歧视是在美国这个国家脸面上的一个脓包,要么是白命贵,要么是黑命贵,其他种族全部通通都要靠边站,一个本身没有任何平等性可言的国家,却总是在宣扬和崇尚着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其实严格来说, 这本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多歧视黑人的地方存在,而且这本书的主角本身也是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立场去评价这件事情的。而且通过主角斯嘉丽的口中说出的话语, 也确实正是如此的社会事实,人们都喜欢勤劳善良的群体,同时这些人也需要具备一些教养,而且这个喜欢的群体并不限制于你到底是一个白人还是黑人。

这本身也是因为社会的状况,所以形成的局面。因为白人更容易接受一些比较良好的教育,而黑人可能也有一些自身素养比较好的存在,但是人们并不会去把目光放到这些人的群身上,通过报纸以及所有消息来源,总是能够看到那些聚众闹事的黑人们出现在头条的新闻,所以不由自主的就形成了一些比较刻板的印象。

本来如果这个作品放到别的时代,可能不会让人这么容易受到攻击和被动,甚至整个文学评论家的群体本身也都是由白人和黄种人组成的黑人的存在,几乎是一个没有不知道是刻意的原因还是本身这个职业的组成就是如此。

或许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受到的迫害和攻击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态度尤为的慎重,甚至十分的恐惧和回避。

而这个问题被交到兰登书屋的手上的时候,这些出版社的负责人们一时之间也是感觉有些棘手的,说实话,他们对于黑人这个群体本身的观感也不是很好, 但是这个社会就是如此, 不管你内心想的事情是什么,又或者你本身的观点是什么,但是都不能够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更不能通过作品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因为如果一本作品真真正正这么流传的话,造成的影响力过大,会引起所有黑人群体的一致攻击,让原本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小事情再次酿造成整个社会关于歧视的大讨论。

如果这个话题换成是别的事情的话,兰登书屋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只有越大的话题度才有可能让这本作品的影响力越大,同时也能够省却一些宣传的费用,直接通过这些事件的传播,正式的步入所有人的眼帘中。

这也是一种最好的宣传方式。

但是涉及到种族歧视的问题由不得人不慎重,兰登书屋尽管心里一边十分的惋惜,但依旧还是把书稿重新转回到了李斯科的手上,这种行为自然不是退稿,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没有办法会拒绝李斯科的投稿,只是想跟这位世界名流的作家们商议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尽可能的看看能不能修改一下文稿,规避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而李斯科接到出版社的回馈之后,一时之间也是有些无奈了,说实话,因为自己自身血统的缘故,他对于黑人本身就不是那么的喜好,当然这种意见是集中在这个群体,整体的本身向自己牧场本身也聘请了一些黑人的牛仔,再加上维斯本身也是自己家族的老家臣了,所以对于维斯他并没有太多的歧视和别样的看法。

但是钱是自己所了解和熟知的,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很难给这个种族提起一些喜爱的心情,通过自己写作的时候再描写到这个桥段的时刻也曾经想过,是不是要修改一下,但是最后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如实的书写了下去。

通过作品来表达出自己真实的认知和三观,本身就是一个作家特别喜欢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作家愿意在自己的作品里掺杂一些本身的看法和私货。

可是确实种族歧视的事件影响的太过于恶劣了,哪怕出版社对李斯科的作品充满了信心,也惧怕这种事情带来的随后发酵以及后续的影响。

李斯科陷入的难题正是这个问题,他现在一边纠结着自己到底要不要修改文稿,另外一方面又怕自己修改过后,作品的质量没有达到原本的高度。

1437.劝阻

“李,要不我们还是考虑考虑修改文稿吧,毕竟这次涉及的话题实在是太过于严重了。而且以目前的状态也不太合适,继续站在这个角度和立场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关于修改之后的上市时间,我们可以再拖延一段时间的,再加上现在的宣传计划也根本没有正式的展开, 只是稍微有类似的预热行为,一切还来得及。”

关于这件事情,鲁博作为李斯科的文学经纪人,自然是对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算得上是了如指掌的,站在经纪人的角度上,他很难支持李斯科目前的行为, 而且也竭尽全力想要通过自己言语的引导改变对方之前的想法, 把所有的麻烦全部扼杀在源头里。

要知道在现在的社会状况中,好像种族歧视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闻之色变的话题,甚至有些有色人种依靠着这扇大旗,几乎达到了攻无不克的地步,而且涉及到这个话题之后,几乎能够影响到社会上所有人关注的目光,携着大家的议论之声,站在道德的高处抨击着所有人。

在这件事情上栽过跟头的人数不胜数,哪怕你的身份地位贵如一国总统,也根本对抗不了这发出震耳欲聋声音的民意。

不管你内心对于这個话题到底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意见,甚至是想法,但是都没有办法正确的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因为一旦你有表现出类似的倾向,就会被所有人断掉任何的后路和支援,只能自己一个人孤立无援的站在原地,等待着这些有色人种的蜂拥而至。

而兰登书屋的意见也是如此,在没有确定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尽可能的还是保存一下自己的观点,让这些议论的话题以及可能会对自己作品和人身安全产生影响的事情从源头上停顿下来。

而且关于这件事情, 他们也做了足够的保证和条件, 如果李斯科愿意接受他们的请求进行文稿的修改,他们保证会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和麻烦,任何一个见过文稿的文学评论家和接手过的编辑,在这件事情上都会选择闭口不言,甚至好像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修改过的文稿也被被他们当做是最先的文稿进行对待,在随后的宣传工作上也会加大攻势着重表扬这本作品在文学上面的成就,以及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还原。

关于这件事情上面出现的问题,为了表达双方的慎重,鲁博甚至丢下了自己新传媒集团所遇到的日常事务的处理,甚至采取跟着兰登书屋编辑们一起搭乘最快的飞机,来到城堡里跟里斯科进行面谈,就是生怕对方保持着固执的想法,坚持自己之前的态度甚至从来不会选择动摇。

分别许久的经纪人与作家,猛然间真正见面了之后,都没有抽出时间询问一下这段时间对方的近况,而是立刻进入到了话题的讨论过程中,甚至连些许的问候都没有,足以显示出鲁博在这件事情上表达出来的迫切和紧张。

而兰登书屋为了解决这些事情, 这一次过来上门拜访的人也在整个出版社里属于位高权重的代表人物,迪高·戈梅斯在整个出版社能够比他职位高出的人是少之又少, 甚至能够在整个出版社的地位排位中占据前5名的位置。

要知道作为世界一流等级的出版社,跟他们合作的作家几乎蜂拥而至,甚至占据了这个名头之后,每个国家比较出色的顶尖的那些作家们都在期待着能够获取对方的青睐,通过对方出版社的渠道,让自己的作品流入到别的市场,在整个国际上打响名声。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能够让他这个等级出面去接待的作家在整个国际上几乎是凤毛麟角的,李斯科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赞誉,就是因为对方在整个国际上,几乎把所有文学能够拿的奖项拿了给一个店,除了缺少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证之外,几乎已经达到了任何一个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地位。

“确实如此,李,我知道身为一个文人作家对于你们来说,可能这本作品能够取得的成就以及具体的销售数量并不被你们所关心,你们最大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写作以及对于一些社会状况的追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的传播,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也是比较了解甚至十分支持的,但是你所着手的这个话题着实是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

迪高·戈梅斯在鲁伯说完之后也紧跟着开始劝导了起来,说起来他跟李斯科两个人也不算陌生,因为李斯科本身在刚刚签入兰登书屋的时候,就跟对方有过类似的合作和交往,当初负责李斯科的主编是他,随着对方在出版行业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出色,本身的职位也开始直线上升,通过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了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位置上面。

再加上对方刚刚加入出版的事的时候,迪高·戈梅斯作为一个资深的从业者,就立刻一眼辨认出来了,李斯科所拥有的潜力以及那无比优越的文学天赋,面对这种合作的客户,他自然会花费特别大的精力进行拉拢,而李斯科之前所获取到的那只名贵不菲的钢笔,就是对方所赠送的。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的竭尽全力的劝导着对方,也希望能让李斯科真正能够认识到这件事情如果做了之后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反馈,甚至会对自己在整个文学界的地位造成什么样的抨击,也会让自己收获到多少的非议和舆论的攻击。

而李斯克在两个人交流的过程中也陷入到了深切的沉思中,可能是因为他确实也知道自己这么做显得并不是那么的合适,这世界有很多你可能看不过眼的事情,但是你的能力在这个地方,不可能把所有看不过眼的事情,全部都要强硬的扭转回来。

如果有人真的能够做到这个地步,那他几乎能够被称之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了。

1438.改变想法

自己现在有家有户的,而且位高权重同时拥有了太多太多可以牵挂的东西,而不像别的作家一样一贫如洗,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思想都倾注在文学上面,为了保持自己文学的正统性,哪怕遭受攻击也在所不惜。

再加上李斯科说实话进行类似的尝试,本身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的, 在他心中,如果这件事情在当时没有人被发现出来,等真正销售的热潮结束了之后,哪怕有人在关于这个地方提出类似的疑问,他也会通过别的方式来辩解和反驳回去,几乎到时候已经算得上是板上钉钉了。

但是没想到可能自己掩饰这种意图的动作实在是太过于拙劣了,而这本作品在根本没有上市之前,就已经被大家给揪了出来,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再想坚持自己原本的想法,明显会受到很多的阻力和阻拦,他本身坚持的想法和立场慢慢的也没那么的坚决了。

再者来说关于飘这本作品,里面关于种族歧视或者是类似思想的桥段实在是太过于稀少了,而且只有那么简短的一段,借着主角的口中来表达自己本身的观点,哪怕就是把这一段修改过去,也不会对整個作品的主体架构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更不会破坏整个作品的完整程度。

现在他所纠结的事情就是自己这么快答应,好像显得有些太过于轻浮了,而且面子上面的事情好像也有点不太容易过去。

而鲁博和迪高·戈梅斯两个人可能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他们现在无比迫切的想要李斯科极快的松口,把这件已经注定要做成的事情重新给扭转到正常的渠道中,而且他们对于此行的难度已经到了极大的准备,毕竟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想让他们改动自己的作品,简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文人向来都是比较偏执的,有些人为了保持自己作品的完整性, 甚至不惜以不能出版这个代价来完成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经常从事这个行业的他们见识过太多太多类似的存在了,甚至有些作家对于一些事情固执的程度,远远超出他们原本的预料。

“本来是挺小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被你们两个搞得这么大张旗鼓的,好像真的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过一样,作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传播他本人的思想以及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当然也少不了关于人性的探讨和研究,我甚至有预感,如果这本书正常的发布出去,真的可能会被接下来的诺贝尔文学奖选入评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