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478章

作者:七洞

1634.启程

因为接触且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太久太久了,所以屈青一眼就看出了张黎此时那副忐忑的心情,伸出自己的手掌在对方的肩膀上拍了拍,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给予自己闺蜜更多的勇气和力量,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对方这一边支持着她,所以不必有太多需要担忧的地方,今天只是一个考验罢了,当闯过去之后也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而屈青的这副姿态也给予了张黎一些信心,暂时深吸一口气,把自己心里的胡思乱想全部给压制住,然后脉动着自己的脚步,用高跟鞋咔咔踩在地面上的声响来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一路在前台那副尊敬的目光中来到了酒店门口。

安保团队早就西装革履的在门口等候许久了,而作为今天出行的车辆,酒店方面也提供了一辆雍容大气的专用商务出行车,这辆车辆一般都是酒店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安保团队的组长跟对方进行过沟通和接洽之后,自然而然的就租借到了这些车辆的使用权。

而且这些车辆不光能够提升乘车人的档次,给予一些威慑力之外也是一个很好的防护,作为京都=五星级的酒店,日常接待的客人有不乏各国的富豪且权威人士,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接待外交人员,所以准备的车辆都是带有一定防护能力的。

如果是平日里其他的应酬和出席宴会的时候,张黎还有安保人士都保持着一个比较既定的默契,那就是尽可能的隐藏着安保人士的存在,通过隐藏保护的方式来减低张黎本身跟人之间的距离感。

要知道安保人士时刻的在旁边等待着待命的话,也会一定程度的给张黎造成很多的不方便。可是今天的任务是视察公司产业布局的话,那么安保人士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权威性,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给予很多公司职员更多的信心,通过认知到自己老板价值不菲且拥有很大权势,提升整个公司所有员工的自信心和归属。

自从出了电梯之后,张黎就一直保持着自己脸上微笑的笑容,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可能显得自己没有那么的高冷和苛刻,旁边的屈青也今天充当了一个助手的角色,在到达车门的第1刻立刻打开了车门,先让张黎进入,而自己随后钻入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等二人坐定之后,安保人员先是围绕着车子周围进行了一番粗略的检查,然后眼观八方的视察了一下周围的距离,然后才朝着司机做出了出发的手势。

尽管知道国内的社会安全问题,跟别的国家比起来有很大的保障,但是身为职业特性的他们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管如何相信如果张黎遭受了什么伤害的话,等待着他俩的将会是很严重的惩罚,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把自己剩下的人生赌在了这份工作上面。

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永远要相信一个富豪所能够做到的程度,而且李斯科本身又是一个对家人十分看重的性格,所以给予这些安保人士的薪资和薪酬,几乎也是业界最高的价格,拿了这么多的薪酬也代表着他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当遇到危机的时候,相信每一个安保人员都会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用自己的血肉躯体来保护着自己雇主的安全。

自从上车之后,屈青就一直通过侧面的观察来感受着自己好闺蜜此时此刻的状态,能够感受到张黎对于接下来的行程,还是有些忐忑和不安的,毕竟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症状,而且也没有真真正正以一个老板娘的身份去视察过类似的公司,所以第1次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些患得患失也是能够理解的。

“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我跟我爸爸一起去公司的时候也遇到过,你只需要保持微笑,无论对着谁都露出一副笑脸儿同时,安静的听一下那些管理人员对于公司之后的计划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就行了,至于一些专业性的指点,你也说不上什么道理来,只需要相信这些专业人士的建议就可以了,然后把自己听到的话全部整理下来,通过邮件的方式汇报给李斯科,而且相信关于这些公司日常经营的范围以及计划,他本人也有个详细的发展策略和了解,你的职责就是通过这种视察的方式来让这些职员和管理层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到底是谁。”

屈青说的话倒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这也恰恰正是李斯科要求张黎尽可能在回来之前完成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虽然他比较相信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这句话,但是某些公司的管理阶层因为长时间没有受到管理和监控的情况下,也会起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敲打敲打这些一直以来肆意妄为的管理层们,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这样就行了嘛,好,我大概明白了。”

通过这种讲解的方式,也让张黎简单了解了一下自己的工作职责,她能起到的作用几乎也就是一个吉祥物的角色,不需要发表太多的意见,只需要静静的作为上位者聆听着别人的汇报,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而且也尽可能通过这种视察的方式,把这些幕后老板的和善和亲和传播到整个公司所有的员工身上。

感受到旁边屈青不断通过这种方式来给予自己相应的信息和力量,张黎也越发的感觉到自己当初决定喊上对方一起来进行视察工作,这个决定的正确,如果真的让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这些事情的话,很可能也会弄成一个糟糕的局面,再加上一些没见识和没相应了解的前提下,也会让自己做出很多根本不符合原本想法的决定。

相信以后自己进行类似的视察工作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自己跟丈夫两个人之间基本的一个默契了,没有孩子之前张黎对于这些事情向来不是那么关心的,但是自从身上肩负了一个母亲的职责之后,她也慢慢的要求自己变得更加上进一些,最起码这些丈夫努力打拼下来的产业等以后都是需要传承,给自己孩子的作为母亲,维护孩子的利益几乎已经是一个本能的想法和计划了。

1635.苏茂洋的用意

而今天对于苏茂洋来说也是一个无比特殊的日子,今天张黎视察影视集团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更多的信息,能够保持自己在整个集团中的地位,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拉近自己集团在老板心中的地位,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

虽然自从李斯科把相应的资源以及创办公司所需要的资金全部划拨到苏茂洋的手里之后,并没有太多关注对方,或者是干涉对方具体日常行为的举动,但是并不代表着苏茂洋又可以把公司当做是自己的地盘,然后肆意妄为了。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地位得来的原因,而且也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比自己出色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自己唯一占据便利位置,能够获得老板信任的主要原因就是跟老板娘有着同学的关系,同时在学校的时候也保持着没有任何矛盾出现的相处模式。

任何一个在业界从业了几年的从业者,提到这个位置上面只会比自己做得更好,不会比自己做得更差,也正是因为十分清楚这个原因,所以苏茂洋一直都保持着谨言慎行的行为方式,无论公司有什么样的动态或者是决策,都可以下意识的发一封邮件询问一下老板的意见,来表达自己对老板忠诚的态度。

虽然这种方式某种程度上能够显露得出自己能力不足,甚至这种请示的次数多了,也会一定程度上招惹上位者的厌烦,但是对于苏茂洋来说,这是唯一能够彰显自己对老板忠诚或者是保证自己能够继续在这个位置上继续耕耘的唯一方式了。

可以说在这个公司发展到现在的时间段里,苏茂洋一直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着自己的能力,也通过请教的方式慢慢了解了更多的内幕和整个公司基本的运转模式,更是有一颗比较谦虚的心,哪怕只是公司的一个职员,只要对方身上有自己值得学习或者是不了解的知识,也愿意不耻下问,放下自己公司总裁的价值,不断的疯狂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来填补着自己的底蕴。

而且从无到有的创建公司的经历,也一定程度上让苏茂洋拥有了更多的经验,也在慢慢培养他对于执掌一家公司的自信心,在这家公司创立的过程中,他几乎对于每个部门的出现以及人员的组成有着完善的了解,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自己在整个公司的权威性,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所有人的目的全部放到一件事情上来,做到对一个项目能够保证全神贯注的经历。

这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已经是一个无比困难想要达到的地步了,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和权势斗争,这种内斗的行为不光光只出现在大公司里,可能越是简单的人际关系,这种斗争表现的越是剧烈,只不过是斗争的手段有些不一样罢了。

苏茂洋虽然在整个公司所有人的眼中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方面是因为对方作为这个公司的总裁,几乎所有人全部都是通过他面试的方式招进公司来的,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和幕后老板联络的方式只掌握在苏茂洋的手上,如果没有了背后靠山的扶持,那么这家公司想要在业界做出更明显的成绩,几乎是做梦一般。

即便是这种情况,但是目前公司的副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身边也有了专属于富荣于他们的小团体,本身对于苏茂洋是十分钦佩的,也不想挑战对方的权威,但是想让自己在公司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就免不了需要一些各种各样的试探和斗争,哪怕这些副总本身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也会被自己身后附庸的力量推动着前行。

目前苏茂洋已经发现自己在掌控公司方面,慢慢的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很多时候自己传出的指令并不能像之前一样直接运转起来,而是还需要经过一定的代价权衡以及试探,才能够保证自己这些政令的推行。

这对他本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如果自己失去了这家公司的掌控权,那么苏茂洋很显然的就能够得出自己在幕后老板眼中的能力范围,就连一个从自己创建的公司都没有最基本的掌握能力,接下来即便是想再重用自己也没有一个好的借口了。

一个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背景和靠山,但是如果他本身并没有负担起这个责任的能力和身躯,那么即便想要重用也会弄巧成拙,真金不怕火炼,想要拥有更好的前程,先是要把自己的内功培炼的无懈可击,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这个事情经过这么久的琢磨,他本人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很明显的认知。

而张黎回到国内的消息,几乎给陷入黑暗中的他来了一道无比瞩目的曙光,如果对方能够来到公司陪同自己一起视察一番,同时倾听自己跟对方介绍一下公司的业务范围,能够很好的打击在公司冒出来的小山头和小苗头,更好奠基自己在这家公司的权威,毕竟张黎本身就代表着这家公司绝对的掌控权,有了对方的支持才能够让自己接下来在公司的权势和威慑力变得更加的充足。

也正是抱着这个想法,所以苏茂洋自从对方回国之后就一直围绕在老板娘的身边,一方面是展现自己身为同学的热情,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够留给老板娘更多的好印象,即便以后自己能够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有了老板娘的看好,也能够让自己在这些斗争中保持着不败的地位和倚仗。

可以说张黎决定回国第1个视察的公司就是影视集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本人的影响,老是在对方的耳边说一说目前公司发展到了何种的境地,以及在国内的排名和拥有的全是这才让张黎拥有了更多的好奇心,想要见识一下以及具体作出的成就。

苏茂洋一大早就西装革履的带着所有的管理阶层,做好了迎接老板娘视察的准备,不光把整家公司总部的各种卫生收拾的干干净净,同时更是不辞辛苦的早早带人在大厅里等候着老板娘的到来。

1636.院线规模

等待了许久许久,甚至感觉自己的双脚已经有些发麻了,才看到那辆熟悉的车子,从远处慢慢的靠近他,整个人瞬间打起了精神,立刻用微笑和小跑的姿态向前迎接。

“感谢李夫人能够来我们影视集团视察工作,请,”

今天的苏茂洋跟前两天跟张黎在一起的时候的姿态完全不同之前,两个人大多都是依靠着私下老同学的身份进行互相交流的,而今天在所有公司职员的面前,肯定是要有上下级之分的,所以苏茂洋并没有称呼张黎一个更亲近的称呼,而是老老实实用李夫人的名称来彰显出张黎的地位。

“等久了吧,辛苦辛苦,李先生虽然长时间没有来到国内指导集团公司的发展计划和工作,但是也在日常生活中会关注整个集团的动态,目前集团取得的成就也算是比较令他满意的,更是比较信任所有集团公司的管理层的能力,相信在你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整个影视集团会越来越好,同时抓住时代的脉搏,为国内的人民提供更好的影视作品。”

张黎因为对这些事情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经历和经验,也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她对于这些说辞其实也是临时想出来的,主要也是为了彰显出自己跟迪斯科两个人对于目前集团公司发展的看重和关注,其实在李斯科本身的商业版图中,国内的这些影视集团的占比性还是比较大的,虽然这些投资公司能够带给自己更多的收益,但是要想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是需要通过这种影视集团的发展才能够达到。

正是因为了解这家公司在自己丈夫心中的地位,所以张黎根本不敢掉以轻心,等说完上述的话之后,她也在忐忑不安的观察着在场所有人的表情能够看得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到来都是用一副微笑来迎接的,而且在听完自己这些话之后也没有露出什么其他的神情,所以张黎已经大致猜测得到自己这段话说的还算是得体,虽然算不上太过于出色,但是用于今天的会面也已经足够了。

“来,李夫人请,由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带领您仔细的参观一下整个集团公司所有的部门,同时也了解一下我们集团公司目前发展的规模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安排。”

苏茂阳今天很好的把自己目前在集团的身份地位给展现了出来,微躬身一只手向旁边侧了侧,邀请着张黎当先的走在自己的前面,而自己其他人都是落后两步来彰显出对方的地位。

“自从得到了老板的资金支持之后,我就立刻开始了影视公司的申请和创建到目前为止,公司从原本我一个人的规模扩建到现在2000人左右的体积,而这2000人大多都是我们公司直属的员工,当然附属还有同样数额多的雇佣工,目前这些雇佣工主要负责我们影视集团在各地的院线服务工作。”

说起这件事情来,苏茂洋的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要知道把一家公司从无到有创建到现在的地步,他在其中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心酸?又在多少个深夜里压榨自己的健康,休息时间,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到工作上面,才拥有了现在的成就,可以毫不犹豫的拍着自己的胸口说,对于自己老板在自己身上压迫的信任和信心,他并没有完全的辜负,而是奉献出了自己全身心的力量。

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想要完成0~1的跨越,几乎是十分困难的,而有了一之后再想往后发展,则变得轻松了很多,苏茂洋一上来就肩负起了最难的一个环节,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足够让人觉得感叹了,可能在很多事情上面处理的方式又或者是经验没有别人那么充足,但是光是看对方之前完成的工作内容,就依旧能够让李斯科对他抱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

相比较很多公司大多都采取着直接招聘的方式来完成自己院线的掌管工作,苏茂洋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办法,他把每一家影院的负责人以及管理阶层换成了公司直属的员工,至于下面的下属大多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委托给那些人力资源公司进行招聘和负责,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快对院线的掌管工作,也能够让公司在保持更快发展的同时还能够甩掉一部分的负担。

要知道从公司创建到现在也不过是短短一年的功夫,但是已经从原本的一块荧屏没有的地步到达了现在3000多块的电影屏幕数量的规模。几乎占据了整个国家1/5的份额,在北方已经是数1数2的大型院线公司,甚至在全国排名也只是稍微逊色其他两名左右。

想要保成如此快速发展以及扩张的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人员配置,而集团公司在这方面正好是劣势,苏茂洋的这种解决办法也一定程度上刚好解决了集团公司遇到的难题。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长久之道,只适合扭转一时之间劣势的暂时性办法,对于这个问题整个集团公司也有一只一个比较显著的认知,接下来等把自己集团掌控银幕数量扩充到8000左右的时候,才会保持着减缓扩张的速度,同时慢慢的补充刚刚扩建所获取到的资源,沉淀一下自己的底蕴,让整个集团变得更加的轻松且具有竞争力。

当然这个想法也是给李斯科进行过相应汇报的同时获得了对方的认可,李斯科十分清楚到2020年末的时候,国内电影屏幕数量已经达到了8万块左右的规模,如果能够在这个繁荣的市场占据1/10的份额,已经能够保证自己的影视集团在国内位于前10名的地位,现在大家都处于疯狂扩充的脚步和速度,停下来修炼自身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苏茂洋一边介绍着目前整个影视集团公司所掌控院线的规模以及具体城市的分布,一方面又带着他往下一个部门的方向走去,目前影视集团公司虽然大部分的经营范围还是放在了院线的身上,但是拥有了如此体积的院线,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发展,诸如发行,投资以及属于集团内部本公司的影视制作,都在慢慢的补充着人员进行朝外伸出自己的触角,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跟整个集团公司规模相匹配的地位。

1637.北方院线巨无霸

“目前隶属于我们公司集团旗下的控股院线一共有超过1148家左右的规模,每家电影院的屏幕数量大概在7块左右,当然县级的可能会把数量缩减到5,同时省级的优惠在原本的基础上多扩充上几块的规模。而且有我们公司真正参与建造的院线影视播放的场所,大概在800家左右,我们也是依靠着80%自营,20%加盟的模式,进行不断的扩充的脚步。”

“目前我们院线公司在北方将近五六个省市的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虽然目前票房潜力跟那些沿海城市根本没办法相比,但是相信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之后的情况也会慢慢的进行追赶。”

“不过目前现在的院线规模已经把我们目前占据的几个省市的票房潜力压榨的差不多了,如果再在这几个省市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很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的局面,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集团内部商议出来的策略就是尽可能的朝着另外几个省市进行扩张,同时加大收购和联合的脚步,争取彻彻底底完成对北方地区彻底统一的局面,成为整个市场北方最大的民营院线。”

苏茂洋在说起这些问题的时候,脸上毫无疑问是带着彻彻底底的骄傲和自豪的,毕竟这些策略和经营的模式全部都是依靠着他的想法进行的,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依靠着他的不遗余力才走到了现在的规模,有些骄傲和自豪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然能走到现在这个局面,也跟背后资本不断注入资金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从影视集团开始创办至今,光是得到李斯科资金的注入,就已经不下于5个亿了,这个体量的资金和规模在整个国内市场上仿佛涌进了一只大鳄一般,原本处于影视寒冬的各位影院经营者也纷纷倒戈,要不拿着钱套现,要么就是把自己手上的股份出售给影视集团。

要知道这里说的5个亿,可是按照美元的价位去计算的,换算成大家比较了解的单位,可能就已经转换成30多亿了,这个资金体量相信能够让很多人都感觉瞠目结舌,而且能用30亿的资本去撬动更多的资金,比如说在院线刚刚收购达到1000家左右的时候,账目上的资金已经陷入到了停顿的脚步中,而苏茂洋在申请到了李斯科的建议之后,拿着旗下所有自营影院的股份去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的工作。

贷出来的资金又可以让他们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收购工作,可以说目前对于明年一整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整个集团内部的管理阶层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通过不断收购的方式加快自己布局的脚步,等到明年年底的时候,起码要把目前职掌影院的数量再次翻上一番。

其实很多行业的道理都是10分相通的,不管是网络公司还是其他行业都是如此,赢者通吃的道理在各个行业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院线方面也是如此,只有当你的院线规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国内的占比越来越重的时候,你才能够坐下来安静的享受着自己的胜利成果,在发展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别人吞吃个一干二净。

如果按照集团内部人员的设想,等到明年的时候,集团手上掌握的屏幕数量有可能达到17,000块左右,这已经是国内一顶一的龙头企业了,如果真正达到这个规模,相信他们也算是完成了国内院线行业霸主的地位。

如果按照原本的策略发展的话,国内最著名的院线公司可能就要属那位国民老公父亲旗下的产业了,但是可能在18年左右的时候,对方就转换了自己的想法,原本保持着高速发展的院线规模,进一步的压缩了自己发展的速度,两年间增长的速度只增加了2000块左右,可以看得出对于这个行业未来的情景并不是那么的看好。

但是对于李斯科来说可不是这样,因为随着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慢慢开始追求一些精神生活的满足,而院线的出现也恰好弥补了大家这方面的缺失,也能够进一步的刺激国内的影视市场,当影视从业人员得到了释放和支撑的时候,它会迸发出相当大的潜力,甚至追赶上美国的发展速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对于这个行业还是比较看好的,也愿意加大自己在这方面的投资,即便是投资失败了,对于他现在的资金体量和产业布局来说,也不会动摇什么根本,反而会随着投资的越来越多加大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地位和话语权,当你真正掌握到了媒体的咽喉的时候,受到的社会地位跟那些把流动资金放在银行里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苏茂洋贷款的银行自然也是自己的兄弟企业,奥加尔银行虽然同属于一个老板旗下的公司,但是在这些商业行为上面还是分辨得十分清楚的,公是公私是私,老板可以继续朝着自己的公司去注资,但是作为一个成熟发展的公司,也需要有更多遇到危机解决的办法,如果完全依靠着老板的注资继续发展的话,那么也代表他们这些管理阶层真的是毫无能力可言。

而商业贷款这个事情,在很多公司的眼中看来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根本就是自己公司发展道路上得到的一些助力,没有一家公司不会欠银行钱的,而银行的出现也正是帮助这些公司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机遇的。

这笔贷款对于奥加尔银行来说也是一个十分良好的业务,通过这些放贷的行为能够加大自己银行的流动性,也能够帮助自己银行更好的打入到国内的市场中。

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行为,而且也让苏茂洋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加大跟老板旗下其他产业的沟通和合作。说到底大家都是兄弟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扶持,才能让每家公司在自己分手的行业中拥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广阔的前途,闭门造车的行为已经不太适合目前的商业路线和环境了。

1638.诧异和惊叹

张黎虽然对于金丝绒公司这种事情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身为一个影视的从业者,她对于一个国家的院线规模以及具体掌握的荧屏数量有着很透彻的了解,也十分清楚身为一个从业者而言,拥有这些东西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

在这个行业中的地位排名十分的明显,模特>歌手>电视剧演员>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电影公司>发行公司>院线公司,而作为这个行业中地位最高的存在,拥有一家院线公司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无比瞩目的,当这家院线公司在国内拥有不错的排名,几乎任何从业者看到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巴结,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两个人的关系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机遇。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张黎对于现在影视公司所拥有的屏幕数量,也感到有些瞠目结舌,甚至有些不太相信地,把目光放到旁边的苏茂洋的身上,再次确认了一下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涉及到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她才真正能够清楚自己丈夫到底拥有多大的能力,同时做了多少的成就。

自从进入到了视察工作之后,屈青就一直采取闭口不言的姿态,以防露出什么样的马脚,显示出张黎在这些事情上面并不是那么精通的情况,所以她很好的把自己的身份隐藏成为了张黎的临时助手,始终把自己的身形落后几步闭口不言,尽可能地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就是这么一个存在,在听到苏茂洋的介绍的时候,依旧忍不住惊讶地张大了自己的嘴巴,同样身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之前也在行业中拥有过不错的发展机遇,所以屈青十分清楚这个数量的电影屏幕数到底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现在大多数的电影上映之后,能够得到上千块屏幕的同时播放首映,几乎已经算得上是这家影视公司实力雄厚了,而在目前张黎家的院线公司来说,很明显轻松就能够达到这种成就。

也就是现在她已经放弃了自己在影视行业的发展路线转,变成了一个更轻松的生活姿态,如果她还在业绩混迹的时候,如果得到了这家院线公司的支持,说不定也能够问鼎一下国内的四小花旦,而且自己的影视道路也走得会更加的顺畅一些。

简单把影视集团负责院线管理一方面的领导会面了一下之后,聆听着苏茂洋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目前的规模,接下来需要视察的对象就换到了其他的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张黎总是带着一脸和善的微笑,也让很多部门的负责人感觉到了一阵如沐春风的气息。

不得不说自己老板娘是国内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影视从业者的消息,对于整个影视集团来说都是一个很不错的事情,因为只有从业者才能够懂得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如果完全是一个行外人的话,总是用一些外行的经验来指点自己的工作,相信也会是让人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几乎每个人在加入到这个公司的时候,都知道自己公司目前最大的股东以及董事长是来源于国外的资本,同时在好莱坞也拥有着自己的产业,这种投资的方式让每一个从业者都觉得得到了相应的便利,也希望通过在这家公司工作获取到更多可以学习到的地方,借助外国先进的经验来发展国内的影视行业,这也是每个人在加入这个公司的初衷和理想。

现在虽然说还没有到达他们所期望的那种愿景,但是不得不说国外的一些经验和一些从业者确实也带给了他们很多耳目一新的感觉,第1次明白原来可以把电影这个行业做的仿佛像工业化一般,而不像之前一样,总是依靠着闯运气的方式来进行一个电影票房的预测。

一个影视集团想要用一副比较健全的姿态在这个行业上行走,光是依靠着院线的掌控权,还不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宋茂阳在完成了最基本的院线计划和发展策略之外,也把自己的目光转向到了影视投资方面的份额上面,有了自己老板这种前瞻性的目光,同时把自己的眼睛放在了一些优秀人才的身上,因为在业界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人能够成功,他就能够成功二次三次,甚至可以继续往下成功下去。

比如说国内的徐光头,自从他从业以来加入到电影的行当中之后,几乎每一部拍出来的电影因为体裁和选择的原因,取得的票房成绩都是不错的,即便稍微有些劣势,但是不得不说也能够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

再比如说同样的黄影帝,也是如此,所以听从了老板的指引之后,他也成功的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两个人的身上,任何有两个人参与的电影都得到了相应的投资,目前投资正在拍摄的项目还不算小数目,而且光是听名字就已经能够预料得到,票房结果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看着目前整个影视投资部门那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彩的海报,张黎也觉得目前整个公司的发展还真的算得上是不错的,不管如何身为一个影视投资的部门,只有多投资才能够扩大自己的圈子,有很多项目大家都是会分享给自己认可的人,外人想要掺合进去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而且还没有任何的门路。

比如说这个项目已经注定是盈利的了,虽然迫于压力,不得不把这一块蛋糕拿出来跟人分享,但是具体要分享给谁还是有一定选择权的,与企业跟自己交好的人一起品尝,又何必把这个为数不多的蛋糕让外人去尝鲜呢?

当然在投资部门设立之初的时候,李斯科就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到达2020年之前,国内任何涉及到那种大投资的项目都不去插手,因为这个时间段几乎已经都是以小博大的局面,任何涉及到大的投资,最后取得的成果都会出乎人的预料。

关于这件事情,我们的中影集团已经做出了一个很显著的榜样作用,任何参与投资的大制作最后都是以失败而收场的,如果不是因为是国营企业,可能早就距离资金链断裂不远了。

1639.投资部门的项目和选择

可能苏茂洋对于投资影视项目并不是那么的精通,甚至可以说他觉得上面的人呈报过来的每一个项目都有成功的可能,面对这种纠结的选择,他也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所有资料全部都进行一定的整合,然后传播到自己老板的邮箱里,由老板给出相应的指示,听从对方的指引来决定是否投资这些项目。

而李斯科对于苏茂洋的这种做法倒还是比较赞许的,虽然这种办法一定程度上可能太过于依赖自己了,但是拥有金手指的他怎么会弃掉自己的金手指不去使用,反而任由这些勇士的投资公司去投资一些可能会巨额亏损的影片呢。

要知道一个影片的失败不光会影响到集团公司的资金链,也一定程度上会诱发出其他隐藏起来的危机,这种例子在好莱坞几乎是比比皆是,就算响亮如八大又如何,也会因为一些影片的失利直接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要知道国内的公司几乎是李斯科产业布局中无比重要的一环,也想通过这种影视投资的方式来慢慢的深入各种各样的触角,让自己可以加入到这个国家的商业发展中来,所以他还是十分看重关于国内投资的,自然不会坐着看着这些公司有出现亏损的危机。

接到了苏茂洋递过来的所有正在进行的影视投资的名单以及相应的资料以及资金缺口,李斯科并没有全部认真仔细的去翻阅,他只是疯狂的一夜又一夜的观察着里面有没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名字,遇到有自己熟悉名字的项目,就会用笔在上面进行,做出一个大大的标记。

对于李斯科来说,经历了前世资讯爆炸的发展,一个影片如果他本身没有相应的听闻,或者是观影过的话,就注定不太可能有大爆的潜力,或许这些影片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苗子,要么就是有着很好的口碑,但是对于影视投资公司来说,如果这个影片不能够做到盈利的话,那几乎就是失败的。

简单的翻阅一番,李斯科大概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统计出了接下来需要投资的项目这些项目并不是说简单的被他挑选出来之后就能够全盘投资的,因为蛋糕盘子只有这么大,而且从业人员以及相应的资本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还需要通过一些巧合或者是努力,才能够让自己的公司加入到这场狂欢盛宴中去。

最令李斯科感到注重,甚至标上了5星标记的一个项目,就是位于首页的一部叫做捉妖记的影片,这部影片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明年整个全年票房记录的第1名,经过了疯狂的宣传,最后斩获了25亿票房的体积,同时也把一阵风波传遍了整个市场,也让更多的人见识到这种影视项目盈利的疯狂。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的想法全部投资在一部电影上面,李斯科还标出了其他几部影片,当做是必须拿下的项目,比如说煎饼侠,开心麻花制作的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如果能够成功的把这几个项目加入到他们投资部的业务范围内,详细等明年电影上映的时候,整个集团公司会顺着这些项目良好的表现,在市场上狠狠的出一把风头,也直接通过这种方式把他们投资部门的名气给打响。

关于投资这种事情一般也是跟自己之前的经历和名气有很大的关系的,因为你要给被投资者一些信心,让对方相信你能够有能力去投资对方,同时有了你的加入,会让这个项目变得更加的优秀和更加的出色,如此才能够受到这些被投资者的信赖,如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光有财富就想进行加入的话,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第1个选择都是拒绝的。

而李斯科也正是想通过几笔收获颇大的投资行为来让整个部门在整个业界变得名气更加大一些,如此在接下来的时候,那些想要成功的导演们拿着自己的项目就会蜂拥而至的寻求着各种各样的机遇,也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加入到一些项目中,光是依靠着这些人投上来的项目,就能够保证整个影视投资集团的盈利以及发展。

而苏茂洋虽然在投资眼光上面可以说得上是一无是处,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天赋存在,但是对于老板安排下来的事情,他的能力还是比较出色的,再者来说手上掌握着一个北方最大的院线集团公司,让他在面对一些投资项目的时候有着天然的益处,能够让很多导演放下自己心里的成见,答应接纳了对方的资金加入,毕竟任何一个导演想要获得自己影片的成功,都需要尽可能的多跟发行公司和影视院线公司达成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如此才能够有更多排片份额的分享。

苏茂洋接到老板的通知之后,迅速的展开了自己的行动,通过参加几场酒会的方式,就把这些投资的策划给签订了下来,当然李斯科也不想让整个集团公司一直以来都依赖着自己的能力,还是给整个投资部门放开了一些口子,但凡涉及到1,000万以下的投资,是不需要向总公司以及自己申请和询问的,每一个投资部门的经理都能够拥有独自处理的权限。

因为对于一个影视投资部门来说,1,000万以下的投资项目就算是失利了,对于整个集团来说,也不会产生什么比较大的影响,更不会伤筋动骨,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的锻炼整个部门的眼光以及操控项目的能力,等哪一天这个投资部门能够不依靠李斯科的眼光就能够发掘出几个精品项目的时候,几乎就可以大功告成,彻底摆脱李斯科的扶持和影响了。

张黎看着苏茂洋拿出来目前整个投资部门正在进行的项目,也是认可性的点了点头,她对于这些项目的前景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又不像李斯科拥有金手指外挂般的眼光,唯一让她觉得不错的,是因为其中一个项目背后站立的资本以及主要的演员规模还是比较出色的,相信只要剧本不会太过于拉垮,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1640.女强人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