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520章

作者:七洞

自从出发到达了荷兰这个国家之后,小薇不管时间多晚都会按照相应的时差,在美国时间段到达,吃晚饭的时候拿出来人用视频通话的方式来抱着平安。

可能也是因为年龄上小,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缘故,一开始的小薇可能性质比较高啊,而且对于外面的一切都感觉十分的好奇,但是当夜晚自己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床上的时候,感受着这种完全陌生的床铺和装饰,以及周围不认识的一切,那种忽如其来有些寂寥的感觉,就一下子袭上了心头。

虽然白天每天都经历着完全不同在自己生命和世界之前都没有体验过的经历和风景,但是一整天最开心的时候,还是拿起手机跟家里人联系的时候,看到大家争先恐后的挤在手机面前,跟自己打招呼,询问着自己经历的瞬间,小薇感觉自己的内心十分的满足,也十分渴望着这种亲情的维系。

在小薇出发了之后,原本不会上网的李凤也委托着自己的女婿或者是女儿,拿出笔记本电脑一指禅的方式查询这相应荷兰方面的新闻,当了解到那些经历过荷兰旅行的人对这个国家的评价的时候,原本放下的心又开始提了起来。

能够看得出来,李凤在每一次打电话的时候都有些犹犹豫豫的,想要催促自己早点回家,但是又担忧自己的胡乱提议,会打乱小薇在这次旅行中的体验,又或者是破坏对方在艺术道路上获得帮助的可能性,所以每次都是刚刚张口,又有些欲言又止。

对于长辈来说,孩子在外面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有了多少的资产,又或者是过得多么的舒适,全然不在她考虑范围之内,她唯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日三餐能不能够按时吃饭,休息的好不好,会不会有受冷的危机。

李凤也是同样的想法,她对小薇关注的重点就是对方的年龄小,也没有一个人生活的经历,生怕对方自猛然间到了一种挣脱束缚的状态时候,就开始放飞自我,体验很多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有些惊世骇俗的事情。

在美国生活了这么久,李凤对于这些西方国家的社会状况也有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国家除非有什么必要的事情,一到了晚上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会减少自己出门的次数,那些使用违禁品,已经神志不清的人根本不在意任何事情做的后果,法律也限制不了这些已经丧失理智的人,在这些国家犯罪的代价10分的低,甚至法律的惩罚程度也没有人想象的那么严苛。

白天的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可能会有相应的敬畏心,但是到了夜晚一些没有安装摄像头的区域和街道,基本上到处都充满着暴力和犯罪,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凤不止一次的叮嘱,一个小女孩在夜晚的时候坚决不要出门,哪怕有什么样的需求,也尽可能放到明天白天的时候去处理,不管想要去什么地方,一定要有余庆的贴身跟随,甚至在说这些的时候态度变得十分的强硬,神情也变得格外的严肃,没有一丁点儿可以商议和妥协的可能性。

而小薇在大人眼中一向都是比较乖巧的,虽然现在处于旅行的阶段,但是对于一些大人的叮嘱也是言听计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无论哪一个亲戚提起小薇的时候,都是满脸的称赞和宠爱,相比于调皮捣蛋的小雨来说,小薇简直是大家心头的宝贝一样。

也正是因为了解对方的这种性格,也让在家里担忧的长辈们稍微算是有些安慰,而李思科更是在自己丈母娘的催促下,一天要连续打好几个电话跟余庆确认对方的状况以及安全问题,直到听完对方说出一切正常的时候,才算是能够安心的吃自己的饭。

昨天小薇参加了艺术的沙龙之后,也结识了一个关系比较要好的朋友,在电话里开心的跟自己的长辈们分享着经历的一切,杰丝敏·洛蒂托对于自己新朋友可谓是十分重视和感激对方,不一样的给了自己一直以来尊敬的偶像,甚至言语中也为自己给对方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得益于此,杰丝敏·洛蒂托在分别的时候还特别朝小薇索要了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希望哪怕是等到两个人分别了之后,依旧有一个可以保持着联络的通道,甚至约定了要每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都要通过邮件的方式给对方分享自己的成果,互相点评互相分析,然后慢慢达到两个人一起进步的方式。

对于小薇来说,能够有这么一个可以沟通和交流的朋友,也算是一个十分值得开心的事情,虽然自己在美国有一个比较要好的闺蜜,但是对方现在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牧场的经营之中,在艺术上面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天分,跟自己聚在一起聊天的内容,除了好莱坞的八卦,就是分享着自己的感情生活,想要跟对方聊一聊艺术上面的事情,她可是一窍不通的。

虽然自己跟对方的关系比较亲近,但是有的时候没有一个可以跟自己一起聊一聊真正感兴趣话题的朋友也是会感到孤单的,自己家里的亲人,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除了千篇一律的夸赞之外,好像也没有其她描绘的词汇了,艺术的赏析是需要一些门槛的,而杰丝敏·洛蒂托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自己人生中的这么一个空缺。

1835.追捧和认可

“94.95.96.97.98.99.100.”

李斯科把面前崭新的作品数量再次重新数了一遍,确认100本已经完整无误的被自己添上了亲笔签名,同时按照名单上的名字给每一本特别备注的书本都写上了专门的to签之后,才算是彻底的松了口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新作品的宣传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甚至首先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已经随着宣传机制的出现之后也彻底提倡了日程,对于这些等待了许久的书比粉丝们来说,能够在买新书的时候,恰巧十分那么好运的买到了作家亲笔签名的作品,这种荣誉和开心震惊的程度远远比抽奖中了彩票一样的让人感到激动。

可能也正是为了刺激销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来收拢粉丝的心底和崇拜,所以出版社在一开始制定宣传策略的时候,就特别把这种福利待遇也当做是大家踊跃购买的一种条件和策略,对于作家和出版社来说,搞一些签名书是最不耗费成本和精力的事情,而这种简单的方式,往往也能够激发起粉丝们涌向购买书籍的热情。

根据目前的统计来进行计算的话,目前各地的图书馆以及书铺对于李斯科的这本作品还是保持着比较看好的状态,毕竟之前有过太多次征服他们的经历,也把李斯科这个名字培养出了一种金牌销售的效果。

光是全美进行预定的首批书籍,数量就已经超过了百万册的规模,在一开始不了解书籍具体内容的时候,能够有这种心态和勇气来订购这么多书籍,已经十分用自己行动来表达了对李斯科的支持以及这个市场对于这个名字的追捧和火热。

可能有很多作家要连续说明一整年自己的作品才能够刚刚过百万销售的门槛,而市场对于百万销售这个体积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表彰作用的,每一个能够获得这种成就的作家基本上都会是市场和资本的宠儿,也代表着自己彻底进入到了名人作家的行列中,但是这种门槛却是李斯科这个等级作家首批预售的成就。

任何在收到李斯科新书上市的同行们,原本预定在这个时间段发布新作的,无一例外全部都开始自觉地往后推移,因为只有跟对方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才能够了解到这种震慑感,跟对方处在同一个销售周期,不光会让市场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对方的身上,同时对于自己原本可能正常的销量也会造成一定的缩减作用,那些勇于挑战对方在圈内地位的作家,已经用实际的行动和惨烈的教训来证明了所言非虚,自然也不会有谁对于这种销售的盛况产生什么挑战的心理。

不得不说,在做过详细调查之后,兰登书屋对于自己签下的这个头牌黑马作家的威慑力,保持着一如既往的震撼感,也让平日里那些在自己面前相争下跳,希望能够赶超自己销量地位的追赶者一个沉重的打击,负责跟美思科对接以及承担相应接洽任务的编辑们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因为光是看这种预测的销量就已经可以直接开香槟庆祝了,也代表着有着更多可爱的美金会作为奖金进入到自己的腰包。

当然,在这么显赫的战绩背后,也少不了各种各样人的付出和努力,光是李斯科背后的人脉圈子,就为对方的新书上市做好了很多的准备,甚至开始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一时之间让整个文学界所有相关的宣传渠道保持的都是对方的名字,更是甚至开始在自己所掌控的社交媒体上面为对方摇旗呐喊。

在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之后,所取得的成就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简直给所有等待着李斯科继续在前方扛旗的人们,一个安稳安心的定心丸。

对于一个人脉圈子和利益集合体来说,能够有一个一个耳熟能详的旗帜作为吉祥物的身份天然的吸取着这些普通民众的目光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同时也能够为自己圈子的发展和招揽,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为什么那些有利于政治的人们总是喜欢跟各种各样的文明人们交往,因为有了这些名人们的背书和宣传,会让那些普通的民众对自己的主张更加的信服,天然改变原本在心中的印象以及期待感。

而李斯科这三个字的名字以及对于书迷们的震撼感,不亚于那些好莱坞明星在一些忠实有鱼和歌迷心中的地位,甚至有无数的书,你觉得自己能够跟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生在同一个时代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甚至在心中把对方的地位提高到跟那些历史书中耳熟能详的文学家们同一个等级的地位。

当然能够有这种认知和诠释的原因,是靠着李斯科一本作品一本作品在人们心中不断铺垫才能够达到的结果,经过了各个精品得检验和市场的认可之后,终于也算是到了收获的环节,一下子让自己在整个圈子内处于一种超然的背景和身份。

对于现在的李斯科来说,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认可的时间只是早晚的问题,而且现在即便自己还没有取得,这项认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跟那些获取了同样评价的大师们,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好的东西大家都会追捧,而且大家有着最基本的分辨能力,完全不需要这些别的东西进行衬托和认证,才能够真正的评价为优秀。

之所以自己依旧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这些奖项的认可的原因,可能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满足感以及充实感,毕竟那么多人都说这个奖项好,如果自己没有获得的话,也觉得好像确实是缺少了点什么。

不过这次的作品已经被很多人提前在上市之前就已经赏析过了,对于那些身份地位高出普通人的阶层来说,能够一展为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特权阶级的福利待遇也正是如此,而且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也无比的雷同,都认为这是一本恢宏的巨作,而李斯科也正如大家所期盼的那样,每一本作品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能够给人一种一步一个脚印十分稳定的印象。

1836.家庭图书馆的收藏

确定好这些书籍的数量没有什么差错,李斯科按照原本的方式重新把这些签好的数据进行打包,然后呼唤着自己的管家佩恩,把这些整理好的书籍重新拿到当地的邮寄点进行邮寄,让这些作品能够如正常的流程那样重新回到兰登书屋的行列中。

对于李斯科来说,这种事情算是自己做枷执业过程中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类似的销售策略在前几本书发布的时候也是没少经历的,如果确定这个办法,对于新量有着比较明显的提升作用的话,那么接下来第2次印刷的时候也会进行同样的策略进行宣传,为了这个亲笔签名的书籍,人们往往会迸发出让人震惊的购买能力,同时也成就一个又一个销售的盛况。

等完成了这些签字的工作之后,他也站起身子舒展了一下自己有些僵硬的优势,这段时间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了自己妻子的身体状况和跟女儿的相处上面,所以一时之间猛然间进行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也确实会让自己感觉有些不是那么的适应。

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之后,自然是收拾收拾一下自己书房的桌面,然后迈步穿过愈发繁荣的家庭图书馆,准备回到客厅里看一看自己那个已经怀孕的妻子和正在家里开心玩耍的小女儿。

自从开始了这种家庭图书馆的修建和准备作用之后,零零散散李斯科已经往这个图书馆里耗费了不少的资金,当然随着这些资金的消耗,图书管理涵盖的图书,数量也开始慢慢的不断增长,几乎已经把原本预留出来的书架装的差不多了,甚至隐隐约约还有超出的可能。

这些图书在收藏和确定可以进入到图书馆行业中的时候,也都是经过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评判的,每本作品在当初购买的时候会按照三本的数目进行收藏,一大图书馆里的书本有什么损坏或者是保存不当的情况出现,还会拿出备用的书籍重新填充进去,如果三本都消耗完毕之后,那么图书馆里存放的巨大服务器会把这些书籍的内容按照不同的品类进行扫描和收藏起来,有了这些存档之后也能够自助的重新复刻。

在一开始有建造图书馆苗头的想法的时候,就决定要把自己家族图书馆建造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图书馆的规模,现在虽说没有彻底完成自己当初定下的宏伟目标,但是在本地隐隐约约也是很出名的,甚至前段时间还接受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和参观,也让这个家庭图书馆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存在,对于一些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简直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而且很多人对于李斯科建造家庭图书馆这个举动也是10分的看好和赞赏,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喜欢书籍本身也是一种固有的印象,但是没有哪一个作家会掏出那么多的资金,就是要完成让自己家庭收入市面上所有畅销书籍的目标和梦想,当这种新闻被公布之后,人们有一种果然的心态,对方能够通过写作获得成功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耗费在阅读上面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别人的预料,甚至连爱书籍的心态也是别人根本追赶不上的。

站在客厅的入口,看着自己身后这有些高送入营,且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图书柜上面满满当当的收藏,李斯科的内心也是十分的满足,任何东西如果收藏到达了一定的等级之后,那种一眼看过去的感觉都是无比震撼的,而且相信任何一个人来到自己家里参观的时候,一旦进入到图书馆这个区域,也都会为自己的大手笔感到震惊和诧异。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明黄黄的金银财宝是自己生活的底蕴和底气,也是自己可以自由自在追寻任何东西的依仗,但是对于李斯科来说,光是财富已经满足不了自己想要收藏的心态了,目前这个图书馆里还收藏了很多可能用钱都买不到的珍稀材料,同时还有很多珍贵书籍的原稿,虽然说书不能换钱,但是当真正家族遇到危机的时候,把这些书稿给出售掉,也是很快就能够获取资金回馈的。

再者来说,是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氛围和家庭环境之中,也会慢慢的培养出自己孩子对于知识的追求和认可,要知道可能财富汇利人而去,亲情和爱情也不是那么可靠,只有自己身上学习到的知识,会从一开始一直陪伴到自己去世,而且这些知识也会一直存在在自己的脑海里,为自己生活遇到的所有问题提供一个优秀的解决办法。

李斯科对于后世的期待十分的淳朴和简单,他不知道自己的财富经过传承之后,到底能够延续多少代的辉煌,但是如果把喜欢学习和追求知识当做是这个家庭的风格和传统的话,那么自己家族即便是可能会因为时代的变迁穷困潦倒,但也一定是这个人类群体中的精英。

不奢望永远成为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人群,但是有了这个良好的传承之后,自己的后辈天然会比别人更加的优异一些,也更容易获得一些成功,很容易就能够让原本有些贫瘠的生活有着重新东山再起的资本。

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借助了一些金手指和外挂的帮助,但是越是深入了解这个世界发展的规律,才会发现知识越发的重要,而且有了知识之后,能够让你天然的面对很多竞争,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心态,也不惧怕任何外部的挑战,轻而易举的能够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和达成目的。

所以对于李斯科来说,自己家族地下收藏管理的古董和财宝是这个家族的底蕴,同样这摆的满满当当,有的人一辈子都看不完的书籍,也是自己家族的李蕴两者相辅相成,能够让自己的家族用一种更加稳妥和稳健的方式传承下去,而且看着这些书籍放眼过去诠释自己的收藏,他有一种异样和舒畅的感觉回馈。

(

1837.厨神李凤

等李斯科来到客厅的时候,有一股很明显的香味从厨房里传了过来,把视线放在那个方向之后,发现自己的女儿正跟在外婆身边上下蹦跳着,而且脸上带着明显的焦急,似乎已经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享用美食的急切感。

不得不说,自从李凤来到了城堡之后,不说这个做饭的营养价值有没有上上去,最起码口感和舒适度让人觉得明显的有一种提升的样子,不光能够让李斯科经常能够品尝到国内的美味大餐,甚至还打算在这条道路上发扬光大,经常会找一些菜谱和做饭的视频进行研究,励志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朝着一种全能厨神的方向进行发展。

如果说刚刚出国的李凤是一个发展的不完全体,擅长的伙食除了日常家乡的日常菜系之外,好像对于别的菜系了解和接触的也不是很多,但是现在的对方已经是发展到了究极形态的完全体状态了。

说起国内比较知名的美食,乃至于糕点都已经掌握的7788,甚至亲自动手烹饪和试验过,也算是彻底掌握了这些美食的制作方式,在闲暇之余还会跟厨房里的大师学习日一些国外美食的制作方法,甚至就连年轻人们比较喜欢的糕点和网红小吃也都有涉猎。

这么说吧,现在的李凤如果回国经营一家酒楼,依照对方的这种厨艺,完全可以担当的起主厨的职责,每一次吃饭的时候,李斯科都在心里进行感叹,自己丈母娘的这种天分,完全没有必要在当时去进入到什么公共政府机关进行任职,如果跟随着当时的同事一起下海经商,现在说不得也是一个餐饮帝国的老板。

有的时候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李凤在厨艺上的天分和擅长,经常也会让人感觉有些望尘莫及,对于李斯克来说仿佛无字天书,一般的识谱总是能够被对方找到一种合适的试验办法,经过几次烹饪之后不断的改良,最后成功的把对方的菜谱当做是自己的保留美食,更是能够出色的吸收对方的优点添加到自己擅长的菜谱中去。

说起李凤在李斯科心中的地位,以及对于对方厨艺的描述,就仿佛是周游列国的孔子一般,总是能够把各个学派的优点都吸收过来,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重新形成一道全新的派别和理论,更是能够让自己的理论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种描述有些显得太过于恐怖和抬高对方的地位,但是事实确实就是如此,这种描述很好地说明了,李凤在李斯克心中对于厨艺这一块的涉猎和认知,而且他觉得这种夸张还只是自己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容词之后的结果,如果有更好的描述方式,李斯科毫不犹豫的会关注在自己的丈母娘身上。

你能想象到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英文的50多岁的妇人,对于厨房里所有带有英文标识的厨具都是用的十分熟练,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磕磕绊绊的,但是对方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对于这种新鲜厨具的加入并没有一种排斥的想法,反而十分乐意拥有这些提高自己厨艺效率的烹饪厨具,加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不管是智能洗碗机也好,又或者是什么高分子烹饪台也好,再比如说一些符合现在潮流的全新厨具,空气炸锅,烤箱之类的对方使十分的完善,甚至能够在原本这种用具的基础上,开发出独属于自己的新鲜美食。

在对方来到城堡之后,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些城堡中的健身房被大家光顾的次数变得更多了一些,不光要消耗掉自己吃美食中的热量,也希望用这种方式尽可能保持自己的身材不会走样。

就连平日里对美食比较苛刻的李斯科在品尝到这些食物的时候,也只能十分无奈的竖起大拇指,一边为着接下来的健身生活感到哀嚎,一边又根本停不下自己进食的嘴巴。

相信很多人可能在结婚了之后都拥有着同样的烦恼,假如说你生活中的另一半做饭十分好吃的话,你每天都会陷入到这种纠结中,吃的话自己毫无疑问肯定会胖的,不吃的话闻着那种空气中诱人的香味,总是在挑战着你的底线和味蕾,甚至会让自己整个人有一种莫名的沮丧感,如果我连想吃就吃这些事情都没有办法做到的话,那我的生活是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当这个想法猛然间出现在脑海中之后,代表着你距离妥协已经不是太远了,同时也彻底任命般的躺平,自己的生活身材像是吹气球一般的膨胀,每天都陷入到吃什么好吃的或者是有什么新鲜美食的纠结之中。

而这种生活无疑是幸福又有些烦恼的让人既挣扎又折磨,但是又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感到开心。而李斯科现在正处于这种环境状态之中,每次只要一看到自己的丈母娘靠近厨房,一边有些流口水,一边心中有些欲哭无泪。

“妈,你这是做什么呢?闻着好香啊。”

李斯科一边嗅着空气中的香味,一边带着满头杂乱的想法,靠近了厨房,伸手把不住在原地蹦跳的女儿直接搂在了怀里,好让对方的视线范围变宽,也解了对方一直着急蹦脚的紧迫感。

“还不是你媳妇儿,莫名其妙的想吃什么烤红薯和糖炒栗子,我说这种东西糖分高,不要吃对消化是一种很有负担的食物,可是人家不听啊,非要吃非要吃,我这是不是耗不过吗?下来用空气炸锅搞点红薯和栗子,你要不要也吃点儿,我这一次做的多,一次性让她吃个撑,下一次就不想这些东西了。”

有时看到自己的女婿来到了自己的身边,李凤也有些无奈的向对方吐槽起自己的女儿来,在这个问题上面,李凤和李斯科好像有着天然的默契,两个人经常能够站在同样的立场去斥责对方。

就比如说今天这件事情,如果放在国内的冬季的话,烤红薯和糖炒栗子是一个简单就能够让人满足的食物,甚至大街小巷根本缺少不了这些东西的身影,诱人的香味能够从接头的位置一直飘散到结尾,让每一个闻到的人都感觉自己的口水在味蕾中不断的发酵。

。:

1838.真香定理

自从怀孕了之后,不得不说张黎确实是改变了很多,虽然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身体发酵激素的影响,但是可能更大的缘故,也是因为母亲和家人的宠爱,让她可以去肆无忌惮的做很多的事情。

现在的张黎几乎处于一种摆烂的状态,每天除了吃就是喝,吃完喝完之后就是用看电视和综艺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平日里休闲的时光。有时候还会拿起电话跟自己的朋友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状态,乐此不疲的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每一个认识的人。

对自己妆容和状态的追求也没有一开始那么精致了,现在的张黎如果出现在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面前,可能都会有一种令人感到震撼的诧异,不光脸上是一副素颜且油光满面的样子,就连衣服和头发也是乱糟糟的,跟那些电视里精致的女演员相比,她仿佛是废宅宅女最好的代名词。

不光如此,对于吃的东西追求的也格外的细致,不是想吃烤红薯了,就是想吃烤香肠了,时不时还想要在这冷天的时候吃上一份糖葫芦和棉花糖,诸如此类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也就满足了,但是有的时候竟然想吃凉粉和臭豆腐,要知道这里可是在美国啊,不光食材购买十分的困难,就连这种食物在这个社会上也几乎有很少人能够接受,更别提能够制作出来了。

这种要求无疑是让李凤十分的抓狂,虽然他比较有着感同身受的认为自己的女儿备孕十分的辛苦,同时身体的负担也比平日里的状态要负面很多,身体和心理上有各种各样的不舒适感,但是女儿的这种要求让他十分觉得对方就是在趁这个机会作妖,面对一些合理的要求,他可能会尽可能满足,但是无理要求毫不犹豫的会得到一顿训斥。

每次张黎在受到教训和训斥的时候,都会跑到自己的老公面前发泄自己的委屈,一来二去之下李斯克就成了夹在两个人中间的那展旗帜,不光要接受这边的苦水,还要接受那边的吐槽,生活也算是水深火热。

不过不管怎么说,孩子是亲孩子,妈也是亲妈,女儿想要吃点什么东西了,为人父母的还是想要尽可能满足对方的想法,也正是在女儿的这种逼迫下,让李凤确实接触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比如说亲手制作糖葫芦,亲手制作棉花糖,这种事情放在之前根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现在李凤觉得自己哪怕是回国,在路边摆个小摊儿,也能够活得十分的不错。

张黎的味蕾得到了满足,同时对于某种食物的渴望也得到了缓解,同时因此受利的还有自己的大女儿芙兰,因为有着一个手巧的外婆,一和一个贪吃嘴的妈妈,每次在做一些美食的时候她都能跟着蹭上一些,这些在自己生命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食物,也第1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自己每一次都有一种世界观被推翻的感慨。

感受着自己的女儿在自己怀抱里,很明显跟之前相比,胖了不少的体重,李斯科觉得这种情况倒也不是一个坏事,最起码小孩子胖一些,代表着对于病菌有着更强的抵抗力,看起来胖嘟嘟的也更加的有喜感,让原本就可爱的模样再次增添好几个度。

“我做的分量多吗?多我就吃一点吧。”

在自己丈母娘询问的时候,李斯科的心里经过了很久的挣扎,一方面不想让自己在对方的心里的印象变得跟自己的妻子一样,是一个贪吃鬼的固有概念,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被这种香味给打动了,嗅着空气中那种带有红薯和栗子的清香味儿,让人根本把控不住自己的底线。

这么说吧,没有人,没有人能够在寒冷的冬天拒绝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诱惑,在冰天雪地的寒冷中有这些食物的出现,仿佛给世界带来了一束曙光一般。

想到这里的时候,李斯科心里对于自己的谴责和负罪感也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自己只是做出了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做出的一个选择,完全没有必要会因为这个事情而苛责自己。

“行,你带着我的外孙女去那边等着吧,我马上整好了之后给你端上去,也别在厨房里挤了,磕到碰到的都不太好。”

李凤答应的倒是比较爽快,而且年轻人贪吃一些在他心中也不是什么太过于难以接受的习惯和毛病,人都有口腹之欲,而且自己固有的认知和概念就是几个大字,民以食为天,在面对食物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拒绝的掉。

再者来说他做的分量相比于平日里确实是多出很多,自从女儿经常会给自己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又没有办法拒绝的时候,以后就想出了一套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不管做什么食物的时候,只要对方提出了要求,自己都可以满足,但是同样分量做的会是让正常成年人连吃上一天都吃不完的,自己接受女儿条件的同时,对方也要满足自己一个前置的要求,那就是做出来的食物必须吃完,不能够浪费。

按照李凤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想吃这个东西吗?我一次性让你吃个够让你吃的,你下半辈子都不想再看到这个食物的出现。

虽然这种解决办法显得有些太过于粗暴,但是不得不说面对张黎却十分的好使,当对方连吃了一整天的烤甘蔗割糖葫芦之后,这些无理的要求确实是减少了很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还是按照母亲的要求,老老实实的吃一些健康的食物来补充自己的营养。

带着对于这种清香的渴望和期待的心情,李斯科抱着自己的女儿回到了客厅之中,先是动手给自己泡上了一杯温热的红茶,一边焦急的等待着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到来,要知道在吃这两种食物的时候,有些茶水来作为辅佐还是比较不错的,抱着同样焦急心态的还有怀抱里的小姑娘芙兰,从对方时不时就会把自己的目光重新放到厨房方面,就能够感受得到。

。:

1839.美味出炉

等李凤从空气炸锅中取出,已经到时间前浑身流露着香气的红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五六分钟之久,能够看得出来这些新鲜用具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十分出色,虽然没有烤炉方便,但是依旧很好的完成了食物的烹饪工作,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远比烤箱更加的方便和便捷。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女儿经常会有一些这种无理的要求,所以李凤经常也会在食材上面有特别大的需求,佩恩这次采购的这种红薯,也就是经常能够在大城市看到的那种专门为了应对烤红薯而开发出来的品种,这种红薯与其叫红薯,更不如叫做蜜薯比较贴切。

这种红薯当遇到热气的时候会迅速的膨胀开裂,同时可能是因为含糖量比别的红薯要高出很多,每次烤出来都是一种由诱人透红的色泽,同时甚至能够感到那种粘稠的甜腻感。

饶是李凤对这个红薯的品种已经抱有很大的期待,当时当真正看到成品的时候依旧要赞叹一下,现在人们在吃的方面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可能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食材、烹饪方式也尽可能趋向于方便和简单,不管食物的营养价值怎么样,只要能够简单到,让一个傻子来操作,都能够做出香又美味的时候,才是这种钻研的最终目的。

再加上最近看新闻,也有一些智能辅助的厨具被发明了出来,真的感觉有些看不透这个世界的走向和趋势了,毕竟那种只需要把菜单和材料输入到机器中,机器会自动烹饪出来食物的念头到底是怎么涌现出来的。

先挑出几个个头差不多大小且感觉比较好吃的放到一边的托盘上,准备等会儿转给自己的女婿和自己嗷嗷待哺的外孙女,盛夏看不出来到底成色如何,但是起码也能够感受到一些香甜感的,则是一股脑的装到了另外一个盘子里,这些不出意外,就是自己女儿下午看电视的零食了。

关于自己的女婿和自己的外孙女,李凤可是十分的关心和看重,因为外孙女不光是自己传承的希望,同时也是自己生活中的开心果,到达宝宝现在这个阶段,总是能够用童稚的言语说出让人很多感觉十分贴心的话语,而且生活中也愿意跟自己这个外婆保持亲密一点的氛围,这让李凤对于自己外孙女就是更加的宠溺了。

至于自己的女婿,不管是长相还是为人方面,都让自己十分的喜欢,甚至也愿意给对方更多的关爱,不光是表现出在日常对方对于自己的尊敬上面,而且相处了这么久,彼此对于对方的性格习惯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

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比较陌生,李凤和张友还担心李斯科表现出来的亲切感是伪装出来的,但是随着接触越久,越发现对方那种发自真心的亲近感,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女婿没有长辈关照的缘故,在生活中一直对自己二人关怀备至,甚至真真正正的把自己当做是亲生父母般的尊敬和对待。

但是这种情绪一直维持了这么久,甚至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了,哪怕是伪装能够伪装这么久,也让人十分的佩服,所以在生活中李凤也真正的把对方当做是自己的儿子来关照和关爱,遇到什么好的东西都想下意识的照顾给对方,在这些问题上似乎比关照自己的女儿把对方看得还要重要。

两者互相尊敬,互相亲近,也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和相处模式远超出了女婿和丈母娘之间的范畴,向着真的像是亲生儿女般的待遇前进,但是双方都没有感觉有任何违和的地方,反而乐意见到这种局面的出现。

再次出声感谢了丈母娘对自己的特殊关照,李斯科把女儿塞到自己的怀里,从旁边抽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小勺子,一勺一勺的把烹饪好香甜的红薯给扒开摊平放在桌面上,好方便更加快速的冷却,等勺子挖起一小勺尝尝温度之后,才一勺一勺的喂给自己怀抱里的女儿。

小芙兰在吃东西这件事情上是一个不吃不扣的小饕餮,只要有好吃的东西在自己的面前,都能够用最安静的姿态来迎接着这种投喂的方式,如果有什么时候生气或者是伤心的话,也是食物最能够抚平自己情绪的办法。

而且长时间投喂的话,还有可能获得小宝宝是分亲密和宠溺的依赖感,而李斯克正是抓住了自己女儿的这个缺点,用最快的方式跟对方达成了很好的感情基础,甚至让女儿每次看到自己的时候,都能用一个大大的笑脸来迎接着自己的出现。

你一勺我一勺的,李斯克在这个事情上面一点都不介意,自己使用女儿刚刚舔过的勺子吃东西,相信天底下也没有任何一个父亲会在这件事情上面斤斤计较,有的时候感情确实让人有些捉摸不透,平日里李斯科可能对于个人卫生的事情十分的在意,但是有了女儿之后给对方更换沾染了排泄物的衣服和裤子的时候,没有任何反感的情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