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第6章

作者:七洞

“好啊,我也一直挺想看一看,丹布朗也是一位很出色的作家,我一直挺想学习下前辈作品的世界观。”

梅根也看出了李斯科的心思,仰头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走啦,买票了,电影要开始了。”

李斯科回味着刚才的柔软,有些傻笑的应着,“好,好,马上来。”

《达芬奇密码》这部剧是06年冲出的一匹黑马,影片主要讲述一桩卢浮宫博物馆的谋杀案惊动了符号专家罗伯特兰登,兰登与死者的孙女索菲在破案过程中,逐渐产生爱慕之情,随着案情的深入,兰登发现所有的解密的密码都藏在达芬奇的作品中。

李斯科一直对丹布朗这位作家神交已久,丹布朗的作品集谋杀,恐怖,侦探,解密悬疑,追捕言情等通俗的元素与一体。

他总是用高科技知识文化与古代神秘知识文化发生融合与冲突,这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习惯,他的叙事节奏总是环环相扣,转折与惊奇之多总是让读者猜不完。

影片由当红的汤姆汉克斯,和女主奥黛丽塔图出演,梅根刚开始还在抱怨她去面试女主角初选就被淘汰的事情,随着情节加快,也沉迷在了奥黛丽的精湛演技中。

好莱坞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俗套又被李斯科期待的缠绵之吻并没有出现,李斯科松了一口气,也有些失望,男主角只是克制的吻了吻女主的额头,从情节来说,这种处理刚刚好,男女主年龄上差了很多,如果是耶稣时代,男女有情愫,大胆追求自由的挣脱旧笼火辣的爱情是必须得,当代社会需要的男女双方的互相尊敬,女主角清节上是耶稣的后代,更增添了一份不可亵渎的神灵之感,所以导演在这里处理的方式更妥当。

第十一章 薰衣草

李斯科见到天色已晚,驱车送梅根回了家,在农机店门口俩人吻别。

“今天过得很开心,”梅根看着李斯科,“谢谢你。”

李斯科“我也是,晚安。”

俩人又依依不舍的甜蜜接吻,李斯科看着她走进屋里。

回到家,麦格正在客厅里跑着,李斯科想起来自己自从买回他,一直也没有悉心照料,经常是茉莉记得过来给他准备餐食。

“抱歉了麦格,我这几天就天天陪着你好不好。”李斯科顺着它的脊背梳着毛。

他打算带它出去转转,从买回来就一直窝在家里,一定很忧郁。

给它带上买的绳索,李斯科带着它走在牧场的小路上。

麦格出了门像一只野马,立刻活泼了起来,左闻闻路边的草,又跑到右边试图咬下草丛里的野花。

李斯科一只手拉着它,控制着它的速度,一只手插进口袋仰望着星空。

“空气真的很清新啊,星星也很亮。对吧?麦格。”

李斯科跟麦格聊着天,往前走着。

人在安静的环境下总是有说不完的感慨,李斯科觉得现在自己的生活还是很符合他的目标的。

这里人和事物都是不紧不慢的发生着,经常望着绿色广阔的牧场,人的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李斯科前世每天就是工作租房两点一线,经常被生活的压力摧残的喘不过气。

他时常在想,如果在城市里开一家心理诊所一直很赚钱。

城市里的人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哪一个没有沉重的心事呢?

所以他经常祈盼着自己能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

哼着歌,李斯科悠哉的享受着夜晚的宁静。

“嘿,李。”公鸡还在牧场里巡查着。

自从牧场交给公鸡打理这段时间,李斯科真是很放心,公鸡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一直管理的井井有条。

现在博也对公鸡很少管教了,可能他也认识到了,公鸡没有在他眼里那么的有缺点,他现在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调教早早被放养的二儿子柯尔特身上,搞得柯尔特经常苦不堪言,每逢碰到李斯科就大吐苦水。

柯尔特在李斯科心里是有些缺点的,对于博的调教他很乐意看到一根长歪了的树枝被修剪。

公鸡手里还是拿着永恒不变的酒壶,时不时自娱自乐的嘬一口。

“公鸡,少喝点,你会得高血压的。”李斯科提醒着他,东方思维始终让他觉得整日酒不离手的人,身体不会太好的。

公鸡满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这样生活的。

“柯尔特说,你最近找了个辣妹女朋友,真的么?”

李斯科有些不好意思,“没有到那一步呢,还是朋友,相处起来很开心。”

公鸡有些羡慕,他已经单身很久了,镇子上的人都是熟悉的人,没有什么合适他的。

“怎么这么晚还在牧场?最近有什么紧急的事么?”李斯科有些疑惑,他没听说最近有多忙。

公鸡认真的交代着,“薰衣草最近要采摘了,现在正是时候,昨天评级已经下来了,我们这次是b级,是不错的等级了。”

在美国这里,所有的农牧业产品都要先交给审核部门评级,确定对人体无害,来划分等级,a级是最高的,这一类的产品流到市场,就会被高档的食品公司抢夺一空。

“那就采摘吧,这么久了,终于有进账了,建议好化妆品公司了么?”李斯科对于收钱还是很热衷的。

“有之前的老客户早早过来联系了,出价还不错,这次评级这么高,我会联系他们加点价格。”公鸡对于这种收益也是有些开心,毕竟李斯科当初给他定薪资的时候,分配给他牧场每年收入的2,等这次薰衣草收益下来,他也可以买辆喜欢的车了,之前他一直在为自己家牧场工作,博给他的工资不是很高,手上也没有啥钱,现在他一直开着博不要的二手皮卡。

李斯科对于这次的定级也是很满意,这批薰衣草是前牧场主种植的,牧场买回来也没怎么打理过,没想到收益还不错。

薰衣草一般都会由牧场主自己提炼出精油卖给化妆品公司,他们拿去做化妆品和香水,剩下的花瓣可以卖给别的公司用来做干花或者装饰品,剩下的秸秆就会被打碎,做成各种添加剂,比如洗衣液,洗手液。

李斯科这么一盘算,觉得种植薰衣草还是很赚钱的,科罗拉多州气候很适合种植薰衣草,而且薰衣草在牧场里不紧好看,有香气,还有这么高的收入。

“这批薰衣草精油记得给我留一点,然后收成完了之后继续种植吧,紫色的薰衣草让人路过看到还是很美得。少不了有过来参观的辣妹,那样你就有机会了。”李斯科撞了下公鸡的肩膀,调侃着。

公鸡还是对于这种玩笑表现的很坦然,在美式思维里,感情的事没什么好害羞的,他们婚前可以胡天乱地的瞎搞,只要结婚了,在牧师面前发过誓,就要一心一意的对待家庭,忠于婚姻。

李斯科在这里寒暄了一会,找到跑的精疲力尽在草地上喘气的麦格,把有些肥嘟嘟的它抱在怀里,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李斯科一如既往的早早在牧场邮箱里拿报纸,随手摸到一个牛皮纸包裹,李斯科拿出来一看寄件人,就知道新书已经印好了。

李斯科回到屋里,边拆着包裹,边拿起手机打电话。

“鲁博,早上好,最近怎么样?”

“还不错,你的新书质量很棒,我可以趾高气昂的在出版社喝咖啡。”电话里传出鲁博欢快的声音。

“李,还好你厉害,我最近签下的几个作家的书卖的都不好,我每天都低声下气的拜访着出版社用心宣传,受了不少白眼。你的新书一出来,那些编辑们一天到晚请我喝咖啡,提待遇,想把你挖过去,聊什么别的事都是一口答应。”鲁博觉得现在苦尽甘来了,李斯科第三本书彻底奠定了他在文学圈的地位。

鲁博毫不掩饰的告诉自己他用自己的招牌给其他作家谋好处,李斯科并不在意,鲁博总体来说,是一个很尽责的编辑,记得刚开始俩人合作的第一本书,虽然说有李斯科导师的推荐,出版社们并不看好,初印只有一万本。

鲁博很不甘心,带着文稿,每天堵在停车场里拦着兰登书屋的主编,耗了很久终于磨得主编把初印提高到十万本,谁知一上市销量就暴涨。

“兰登书屋这次的条件也不错,我拒绝了那些小的出版社,还是和兰登合作,毕竟他们跨国的宣传渠道是别人没有的。”鲁博冷静的分析着利弊。

“这些你看着办就好,你做的很棒,样书我收到了,我很满意,什么时候上市定好了么?”

李斯科望着之前订好的封面,样书充满了书香气味,封面上偌大的标题,“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八零后文学领军人物”“年轻作家”“耶鲁大学推荐阅读”“李斯科新作”。

第十二章 吉他

李斯科看到这些夸张的宣传语还是有些羞耻的。

电话里鲁博还在唠叨,“你不愿意出面宣传,出版社很不满,不过你前两本书表现很出色,这次他们也没说什么,上市日期就在本周日,兰登已经做好了宣传海报张贴在各大书店里了,约定好的摆放位置也都是黄金位置。”

李斯科听着鲁博的汇报,“对了,有个事推脱不掉,兰登书屋联系了文学报给你拜访,这次是文字拜访,这份报纸的定位受众就是文学爱好者,能对你的销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次你可不能推脱了,大概明天记者就会去拜访你,会给你拍照,还有,这次采访会被录下来,兰登书屋会联系电视台播放。”

李斯科也没啥反对意见,就应了下来。

挂掉喋喋不休唠叨的鲁博电话,李斯科才有心情处理样书,一个作家的样书还是很有意义的,一般出版社发给作家的都是精装特制的,李斯科还记得一次晚会上,著名的奇幻大作《魔戒》的样书被拍卖,众人哄抢,最后被抬到百万美元,对于一些收藏家来说,这些能妥善收藏流传的书籍,是不错的投资品。

他从书柜里拿出一支钢笔,这支钢笔也是他的导师送给他,作为他第一本书出版的贺礼,虽然现在的作家用电脑写作的毕竟多,但是文人之间送礼物大部分还是送写作用的东西,这样没有那么庸俗,所有国家的作家都是一样。

虽然只是一支钢笔,但是也是价值不菲的,这支是英国女皇的同款rs05是瑞士有名的手表品牌richard用了四年的时间制造出来的一款名贵钢笔,价值70万。

李斯科当时知道它的价格后有些惊呆,他无法想象一支钢笔居然需要七十万美元。这支钢笔能卖这么贵肯定是有原因的,首先,它的笔身和笔帽用的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夹层碳纤维材料,然后用这一层一层的材料,“画出”各种花纹。而且,里面还有精密又精细的手表机芯。

当按下按钮,钢笔里的机芯就会运转,慢慢的推出自身的笔尖。当然,这个笔尖也是很有档次的,因为它是18k白金制作的。可以说有满满的机械感和高级感。

而当笔帽合上之后,钢笔就会自动收回笔尖,可以防止笔尖摔坏,非常的人性化。而且它的机芯也是用轻盈的钛合金制作的,还用了12颗红宝石。

李斯科知道它的价值后就很少把它摆出来,只有很重视的文件才会用到它,平时都会用盒子把它妥善放好。

李斯科用笔在样品书上签名,首先是自己收藏的一本,上面写上今天的日期,签上名字,然后放入书柜里。

书柜里这一栏里空荡荡的,里面只有两本书,分别是“血路”和“红钻”。现在它又来了个新成员,“麦田里的守望者”。

李斯科望着书柜,心里想着,老了之后这里一定摆满了,到时候他再望着这些书,一定很有画面。

第二本书签上名字,上面写着“送给我敬爱的导师。”

这本书他打算送给导师,导师时常对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子关爱有加。

第三本书写上“送给迷人的梅根福克斯”,相处这几天,他对梅根的感官改变不少,他以前一直觉得自己要找个国内女人结婚,现在他有些动摇了,或许国籍没有那么重要。

第四本书就是答应过给本的,“送给文学爱好者本,愿文字能常伴你左右。”

本就是餐厅老板,相处几次,李斯科确认了本是他铁杆的读者,对他书里的所有情节,摘抄都记忆清晰,李斯科看到他就有慢慢的成就感,而且也觉得他性格处事都让人感到舒适,他也愿意慢慢发展成不错的朋友。

后面的书就依次签好名字,按照地址包装好,这是送给他不同的师兄的。

李斯科的导师在美国文学界可以说是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这些师兄里有写不同类型的作家,有报社的主编,还有很多身居高位的政客。

打包完成,去了镇上把包裹分别邮寄,他可没有时间一一去亲手送过去。

回到牧场里,李斯科有些无聊了,刚好看到墙上挂着的吉他,他想起这把吉他是他在纽约的时候买的。

前世,李斯科做着编辑的工作,偶尔也有些小爱好,就是弹吉他唱歌,穿越过来后,又加入了音乐爱好者俱乐部,技术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也到了能玩转吉他的地步。

在文学俱乐部里,作家都有着除开本职另外的爱好,可以在聚会的时候显摆显摆,依次表演下,所以俱乐部大部分人都学了乐器。

前世的青年作家涵涵,不单单只填词,还自己亲身上阵出了专辑。写出《活着》这一名著的余化还说过,音乐影响了他的写作。

身为作家,有时候难免会卡文,思路断层,这个时候听首曲子,弹奏下乐器,说不定就会茅塞顿开。

李斯科拿出布擦了擦吉他上的落灰,上面的铭牌zeis在阳光下闪着光辉,这把吉他是吉他中的名牌,被誉为“吉他王国皇冠上最夺目的钻石”。这款吉他用了三十年自然风干的洪都拉斯桃花心木做琴身,雕刻大师设计金属版图案。琴的包边十分细腻。被无数职业乐手疯狂追逐,收藏。

这款吉他的价格也到了100万美元,是李斯科在慈善拍卖会上买下的,自从李斯科买下这款吉他,经常被一些音乐界的名人联系求购,当然都被他拒绝了。

李斯科调了调音,摆好姿势,伸手连弹,一段悠然悦耳的声音流淌出来。

他一边弹着,一边用手拍着吉他的琴身,

“空旷的大街,

空荡的房子,

空洞的心,

我是如此寂寞。”

这首歌是爱尔兰组合西城男孩六年前发布的一首歌,在美国也是耳熟能详的名曲了。

李斯科在俱乐部也经常表演,他的音色出奇的不错,还有音乐公司联系他出专辑呢,他只是把这个当做自己的爱好,所以拒绝了他们,当然鲁博是惋惜不已。

弹过一首英文歌,他清了清嗓子,音乐再次响起。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么,

viavia

易碎的,骄傲着。”

这首《平凡之路》也是李斯科前世特别喜欢的一首歌,经常觉得生活无助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屋里一遍遍的弹着,喊着。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经常弹着忍不住眼泪就下来了,就像他前世经常刷视频看到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人从一出生,就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老师期望你能出人头地,父母期望你生活无忧,妻子期望你大富大贵,上司期盼你任劳任怨,子女期盼你薄有家资,我们不断迎合着外界的看法和期待,慢慢改变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认知,当有一天我们顺从本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会被所有人指责,被称为惊世骇俗的疯子。

第十三章 萃取精油

李斯科接到了经纪人鲁博的电话。

“李,新书发售筹备好了,兰登书屋的宣传提出了些宣传手段,要你配合下。”鲁博电话里的语气有些为难。

“怎么样的宣传手段?”李斯科有些疑惑,鲁博是知道他有些反感出面宣传的。

“你知道现在网络最流行的两个社交工具么?一个叫推特,一个叫脸书。”

“知道啊?我的投资公司还天使投资了,现在投资收益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