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14章

作者:秋来2

“清廷的使者被安置在汉城,督促我们筹集粮食和人口一同返回辽东。”

“看样子我们到来的消息,他是已经知道了。”

贺启同并没有隐匿消息,而是大张旗鼓的登陆朝鲜,就是让清廷知道的,要么就发兵朝鲜,大家在朝鲜打一架。

要么就放弃这个盟友。

总而言之,就是要多尔衮做出抉择。

“你得想法子搞死清廷的使者团。”

贺启同本想自己出手,但是听着硕托开口,他也就闭上嘴。

在外交这方面上,他习惯了天子的手法,用锤子把对方锤一顿,再同他们讲自己的道理。

事情就顺畅了许多。

硕托见金尚宪不接话茬笑了笑:

“总得搞一份投名状,证明你的价值,才能让天子支持你们朝鲜脱离满清,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知天使想要什么样的投名状?”

作为副使的沈器远当即表态,杀了满清的使者作为投名状,投靠大夏天子。

然后他才有背景,可以废除当今的王上,换一个能励精图治的人。

金尚宪捏着胡须看着杀气腾腾的沈器远,也没开口言语。

这件事说穿了就不是白帮忙。

大夏对于朝鲜而言,也是颇为戒备的,不像是大明那种为了宗主国的名义,就要花上许多钱粮人马为朝鲜抵御外敌。

“杀了清廷使者团。”

硕托站起身来看着朝鲜的两位使臣说道:“你们内部派系之争我家天子不想掺和,他只要结果,朝鲜需要同满清进行断交。”

“若是杀了清廷使者,引来满清发兵报复,上使可否出兵相助?”

沈器远也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他既然想要当权臣行废立之事,自然会仔细谋划。

“你们且把心放在肚子里。”硕托看着沈器远笑道:

“天子正是希望满清鞑子能够分兵攻打朝鲜,我军好一步一步的蚕食他们的抵抗力量。”

“好,此事我干了!”沈器远当即应了下来。

第1174章 杀清使者

沈器远这个人有点任侠的气质,喜欢结交下层士卒。

他是真的敢干出废立之事。

只不过没成功罢了。

现在他靠上了大夏的使者,那不就更想着表现一番,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朝鲜王李倧在他看来,实在是过于废物。

近几年又变得极为敏感,这种虫豸,怎么可能治理的好朝鲜?

然后贺启同便把林庆业给推出来了。

先前沈器远同大明官军联系,谋划废立王上的联络人便是他。

林庆业是朝鲜武臣,一方面消极为清军做事,一方面又总是给明军秘密送消息。

然后因为暗通明朝的行动被满清所知,被押送清朝审问的途中,侥幸逃亡。

在朝鲜政坛上,他出身贱籍,每年给大王送礼有二十多种,被出身高贵的同僚弹劾要罢他的官,是李倧保住他的。

同时林庆业也被沈器远主动结交,配合明军追打过孔有德、耿仲明等人。

再他逃亡之后,林庆业不敢回朝鲜,便跑到大明东江总兵黄蜚的麾下效力。

黄蜚是黄龙的外甥。

黄龙当年镇守旅顺,杀的在山东叛逃后逃亡辽东的孔有德大恨。

他投靠清廷后,就鼓动皇太极来攻打旅顺,明军箭矢火炮用尽,黄龙巷战时自刎而死。

黄蜚则是改了母姓,继承他舅舅的基业。

从守备升到都督同知、援剿辽东水师总兵、提督关辽通津淮海江镇水师,便宜行事。

这些年黄蜚搜索有四万余人,在沿海的各海岛上苟活。

因为大明已经完全当他们是死人了,只给名头,根本就不给军饷。

当黄蜚得知锤匪在海上灭杀上万清军鞑子,加上大明覆灭后,果断投降。

纵然他有心为大明尽忠,奈何手底下的兄弟们不答应。

咱们不投降鞑子,就已经对得起大明朝廷了,锤匪水师有多猛?

要跟他死磕到底,兄弟们先把你砍了,献给大夏天子!

更何况大明都没了。

他们在锤匪的实力以及战绩面前,跪的很痛快。

这些漂泊在外的大明水师,直接遵从了内心的选择。

现在这群人被拉回北直隶周遭该种地的种地,剩下的便多是加入锤匪海军的陷阵营,熟悉周遭海域情况,被用来勾连朝鲜,以及吸引满清的作用。

林庆业与沈器远相见十分激动。

倒是一旁的金尚宪总觉得沈器远这个人所图不小。

作为正使,他没有积极回应,便已经引起了贺启同的不满。

“金使者,你意下如何?”

像这种机密之事,有人想要置身事外,他就没法活着从这间屋子里出去。

听到贺启同的询问,金尚宪一改面对满清高官的“傲骨”,当即高声表示定会配合沈器远的谋划。

硕托哈哈笑了两声,亲切的拍着金尚宪的肩膀道:

“我大夏天子给你机会就要好好抓住。

这件事要是干不成,天子对你们失望的话,朝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若是干的的好,将来杀进盛京或者日本后,你们也是有机会抢夺战利品。

把以前满清鞑子和小日本给与你们的屈辱,悉数奉还。

小国是没有机会左右摇摆的,稍微站错队之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当中。”

听到这里,金尚宪便快速的点头应下。

再不好好为大夏皇帝办事,朝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什么藩属国,直接灭了你。

地缘政治中原王朝在东亚范围内,一直都是超强的存在。

这也是周遭都要学习中国文化的缘由。

待到人走了之后,贺启同站起身来背着手看着他们离去:“我很怀疑他们的能力。”

“将军勿忧。”硕托同样背着手笑道:

“无论他们成与不成,都有利于我军。”

“哦?”

硕托进一步解释道:“要是他们成了,惹得多尔衮大怒,那就直接兴兵朝鲜,相互厮杀。

朝鲜还得求救我们,他们手上也有了清廷高官的血,很难回头的,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利用朝鲜让多尔衮分心。

要是他们败了,属实是废物,但依旧能惹得多尔衮大怒,朝鲜还得主动向咱们求救。”

硕托摊手道:“朝鲜想要独善其身,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很期待他们把差事搞砸。”

贺启同瞥了硕托一眼,微微点头。

三人便秘密迅速返回汉城,向朝鲜王李倧汇报了此事。

若是不肯尽心尽力为大夏办事,证明自己的价值,那朝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以说锤匪的理念十分强悍,比满清还要强悍呢。

满清只是强迫朝鲜改变进贡的国家,承认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锤匪这里完全就是讲自己的道理了,你只有服从的选择。

李倧对于自己的王位极为看重,听着金尚宪的复述,他直接就开始暴怒,整个人都破防了。

“他们怎么敢威胁孤?”

对于李倧的暴怒,几位重臣都跪在一旁不言语。

大夏对外邦交十分强硬,从琉球国的事情就看出一丝的风格来了。

“大夏这是把我往大清身边推,亏得孤一心想要为他效力。”李倧咬牙切齿的道:

“贺今朝这个贱籍,真是一点体面都不给留。”

“王上慎言。”

崔鸣吉直接俯身大拜,生怕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大夏皇帝贺今朝磨刀霍霍,一副要重塑汉唐雄风的模样,就喜欢用刀子说话。

万国来拜,谁敢扎刺?

让你来中原拜见,就算给你脸了。

沈器远听着李倧说出这话来,心中更是冷笑。

王上都这个时候还分不清楚形势,他真是得死了!

“王上,莫要忘了清军十万精锐在山东被锤匪杀的全军覆没之事。”

金尚宪连忙给李倧找补一句。

毕竟眼前这群人可都不是一个派系的。

大家心思各异,总有想要投靠新主的。

要么就给大清继续当狗,要么就按照大夏皇帝贺今朝的吩咐形势,以获取将来的好处。

听到这话,李倧沉默良久。

他招来绫川府院君具仁垕,叫他配合沈器远行事。

英俄尔岱显然也不是吃素的。

当他得知锤匪的人登陆仁川之后,便立即派人打探消息,并且火速送回盛京。

无论如何都得逼迫朝鲜战队。

贺今朝他若是想要往朝鲜派兵,只能走海路,而接近冬季,还是得从辽东出兵最为方便。

海面在冬天是极为容易上冻的。

作为主降的崔鸣吉得到授意急忙向英俄尔岱通风报信,说朝鲜王已经派出使者前去接应大夏的使者。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恐怕会对大清使团不利,赶紧走。

但是英俄尔岱认为朝鲜是大清的藩属国,他绝不能如此灰头土脸的撤走。

而且还只是锤匪的几艘船在仁川登陆,就把他堂堂大清使者给吓跑了。

那整个朝鲜还有谁畏惧大清的威严?

崔鸣吉扛着大清反大清。

做完这一步后,便回去告知金尚宪可以好好准备了。

英俄尔岱短时间内不会选择撤走。

沈器远有了具仁垕的配合,自是不肯轻易泄露自己的结交的底层将士。

当天夜里,具仁垕的三千人马便小心翼翼的靠近清军的使馆,堆积柴火倒油准备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