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3章

作者:秋来2

若无变故,他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这不利于他在陕西这块地界发展,赚取更多的战功,以达到陛下的青睐。

如今天子年纪轻轻,面对大明如今的困境,必定是想要大干一场的。

洪承畴也想跟着天子大干一场,名留青史。

杨鹤收起信件,审视着贺赞道:“你当真投降了贺今朝?”

“杨大人尽管放心,我贺赞是忠于朝廷的!”

贺赞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在场的哪个人不说自己是忠于朝廷的?

宁夏总兵贺虎臣却觉得自己的儿子在说假话!

他心里在怀疑儿子是不是真的投效了贺今朝?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领队冲击洪承畴,要炸死他。

这小子脑后不会长了反骨吧?

宁夏总兵贺虎臣很是佩服贺今朝的口才,否则也不会拉起一大票人,还能让城中富户主动“资助”他。

顺便又与宁阳侯扯上关系,购买大批军需。

而且今天儿子他站在这里的气质,就与以往不同。

在场的各位,谁都没有贺虎臣了解他儿子。

杨鹤点点头,不亏是将门虎子!

要是没有一丁点报效朝廷,忠君爱国的思想。

如何能在贼窝里不遭受侵染,保持本心?

贺家忠君爱国的家风,果然是有传承的!

至于别的,杨鹤也没多想。

只想着尽快完成自己的招抚计划,让整个陕西尽快平定下来,恢复民生。

然后他好进入内阁,谁不愿意在京城里当差啊?

在外面做官,皇帝能看得见你吗?

贺赞顿了顿又道:“贺今朝也知道杨大人的政策,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派我来送信。

他也是听了我的劝,莫要总是与朝廷作对。

如今杨大人招抚陕西群贼,你遇到了是你贺今朝的荣幸。

将来要是换成别的主杀贼寇的三边总督,看你贺今朝还能猖狂几日?”

“哈哈哈。”

杨鹤一听这话,当即有些大喜。

毕竟他在军事上还是比较单纯的,对于贺赞给出的论点极为满意。

“本官已经上奏陛下,相信不久就会有政策下来。”

听到杨鹤这话,洪承畴微微动了动手指,看样子陛下也被杨鹤给瞒住了。

陕西这伙贼寇,绝不是用钱能摆平的。

吃了人肉的狗,就不能留着了。

就算是已经投降的左挂子、不沾泥之流,洪承畴对他们的防范之心也很严。

否则陕西的乱民全都被杨鹤给招抚了,兴许以后真有降贼刺杀杨鹤。

宁夏总兵贺虎臣几乎都要坐不住了,好像是椅子上突然冒出了钉子扎他一样。

这种话,能是自己这个憨批儿子能说得出来的?

他妈的,儿子该不会是被什么邪崇给附身了吧?

贺虎臣心中诧异万分,至于其他人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贺赞这个人他们根本就不熟悉。

所以无法分辨贺赞的话是真是假,反倒因为贺赞的身份,会对他降低警惕。

“尔等谁敢与贺赞一同进城?”

杨鹤环视四周,见众人都是眼观鼻,不与他对视。

谁知道贺今朝这个狡诈的反贼,是不是在玩套路?

防人之心不可无。

况且如此危险的事情,岂是咱们需要去做的,只需要在后方指挥即可。

送死的事,让别人去。

“杨大人,这兴许是贺今朝的计策,想要诓骗我等入城。”陕西巡抚刘广生见众人沉默,出来说话。

“嗯,不无道理。”

杨鹤对于贺今朝的战绩也感到心惊,一个明明力挫官军的反贼,为何突然想要谈谈呢?

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线索?

“但总得谈谈。”杨鹤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

“我去。”

众人一瞧,是方才列席从头到尾都没言语的陈奇瑜。

陈奇瑜同样是个猛人。

此番跟随杨鹤一起来,但他目前只是陕西按察使。

还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如同猛人洪承畴一样声名鹊起。

最后还能总督五省,管辖洪承畴,逼得起义军困守车厢峡,陷入绝境。

现在听到他主动请缨,杨鹤大喜。

洪承畴想了想,便没在言语。

他也想知道贺今朝在搞什么鬼。

怎么可能有人打赢了仗,还会坚决申请投降的,这不符合常理。

“城内还有多少反贼?”

洪承畴看着贺赞,既然你是忠于朝廷的,那就正好趁机把知道的消息全都说出来。

“七八千人还是有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洪承畴颇为恼怒的道:“他贺今朝的损失不会如此小的。”

“得益于官军放言破城之后要屠城,被他裹挟的人越来越多。”

“什么!”

杨鹤一听这话当即大怒,竟然会这样威胁贺今朝,怨不得他要拼死抵抗。

“到底是谁散播的谣言?”

面对杨鹤的直视,洪承畴也没抵赖:

“好叫杨大人知晓,贺人龙绰号贺疯子,下官派他去劝降。

谁知道他见城上没有人搭理他,便口出狂言,说要屠城,此事众人皆是知晓。”

对于贺人龙这个“疯子”,杨鹤也是听说过,对此也懒得在追究一个死人的过失。

他死了完全就是咎由自取。

死去的贺人龙背一口黑锅也是背,背两口也是背。

总之贺人龙现在是个大黑罐子,啥罪过都可以往里面装,而且还反驳不了,极为方便。

“罢了罢了,如果能招降贺今朝,陕西之地的民乱便能迅速平息。”

第0136章 拎不清状况

“杨大人,我还有些问题要问贺赞。”

洪承畴并没有打算轻易放过贺赞。

毕竟他身处贼窝,是最了解反贼贺今朝实力的人。

现在贺今朝突然同意议和,洪承畴笃定城中必然出现了重大变故。

“洪大人请讲,小子必定知无不言。”

贺赞仿佛早就料到自己会遭受盘问,所以丝毫不慌。

洪承畴盯着贺赞道:“城中是否断粮?”

“并无断粮之危,范家庄园的粮食足可以支撑万人数年。”

“城中反贼可否是怯战?”

“在贺今朝的带领下,几次三番战胜官军,他们士气正高。”

“城中反贼可有人想要闹事?”

“皆是服气贺今朝的领导。”

洪承畴与贺赞围绕着反贼贺今朝的问题,一问一答。

洪承畴当真想不明白,参悟不透,贺今朝是一个愿意议和的人!

这个陕西第一反贼(洪自认)的人,到底什么意思?

贺赞说的是真话,洪承畴自然也找不出来假话。

大营之外。

“陈按察使,一切小心。”

杨鹤拍着陈奇瑜的手,叮嘱道。

贺虎臣也在于自己儿子低声说着话,让他别去了,父子俩还得盘盘道呢。

贺赞之说了一句便让他爹闭嘴,我在反贼那里对你有好处。

然后目送他跟着陈奇瑜坐着吊篮,进入城中。

陕西按察使陈奇瑜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也想要看看贺今朝的手段。

其实他也不赞同杨鹤的招抚政策。

这样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只要我造反了,朝廷就会招抚我,好吃好喝的供着。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因为现在的大明连表面都不光鲜,已经养了足够多的虫豸,内部看不见的蛀虫数不胜数。

再养这些反贼,会让本就雪上加霜的大明财政,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陈奇瑜在这点上跟洪承畴是一样的,那就是把所有反贼全都杀光。

没有闹事的人,陕西民变的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

但现在他的地位连洪承畴都比不过,有什么主张也得埋在心里。

此番进城来,就是想要看看贺今朝的成色。

陈奇瑜观察着城墙上这些站岗的反贼,只见个个面露凶色,腰杆挺直,丝毫不见一丝饥民的样子。

他越走越心惊,这些反贼的士卒,竟然要比官军看起来更有精神!

陈奇瑜裹紧身上的披风,来抵御严寒防抖,可更多的是内心抖动。

这伙反贼不一般。

他倒是要看看贺今朝这个小小的驿卒,到底是如何凝聚人心的。

甘泉县县衙,如今完全变成了一座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