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56章

作者:秋来2

心想崇祯总该有所动作了吧。

结果他又等了五日,崇祯还是已读不回的状态。

皇太极命令阿巴泰、岳讬、萨哈廉、豪哥率兵四千围攻永平。

同一天,皇太极与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率领护军营和火器营兵五百人,巡视蓟州情况。

他们遭遇了从山海关来员援蓟州的五千人,明军当即立营,环列车楯枪炮。

皇太极派遣诸多贝勒破车营率兵冲杀,全歼山海关来援的五千明军。

第二天,皇太极接到了参将英俄尔岱从遵化送来的消息。

密云总督、蓟州道合兵,夜到遵化,四面夹攻。

他没有怂,直接领兵出战,斩杀颇多,敌军退却。

二十九日,皇太极还是没有接到崇祯的回信。

他便再次派遣贝勒杜度统率本旗护军营往遵化去,击败了来攻打遵化的五千骑兵,杀了大明副将一名,缴获骆驼五百匹,战马一千四百七十匹。

正月初一,崇祯忙着过年。

皇太极可没什么过年的思维,他行军率军越过榛子镇,逼降沙河驿,抵达滦河,到了永平城下。

皇太极派十旗兵环城立营。

(满洲八旗当中有汉人(称陈汉军),有单独的衙门,总共八个衙门。

新增两旗则是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称新汉军八旗),总共两个衙门,加在一起统称十旗。)

皇太极又吩咐副将阿山、叶臣选出部下最为勇猛的二十四人随他们两人一同去攻城。

待到登云梯时,先让四个人登梯子,叶臣与阿山扶着梯子,然后再派四人速登。

接着让十六个人依次登云梯,最后让两个副将亲自上,让他们等待机会再依令行事。

为了保证他们的性命,皇太极命令每一旗带领一千人助战。

万人围攻永平城。

这天天还没亮,后金鞑子就开始扛着云梯攻城,大批人马放炮放药箭掩护。

两个副将亲自领着先登攻城,着实让后金士气大振。

况且他们自从破开蓟镇边墙后,连战连捷,烧杀抢掠,个个都等发笔财。

杀得明军如同切瓜砍菜,反观城内明军守军瑟瑟发抖,士气低落。

北城门楼中炮被轰塌,阿山等人趁着混乱登梯子,永平城破。

由于阿山、叶臣以及其余二十四人冒火奋力登城,无一伤亡,被皇太极当众赞扬。

说他们是我大金第一骁勇之人。

并通告全体士卒,下次攻城,这二十四人都不必当先登了。

此战,大明损失惨重。

兵备御副使郑国昌、知府张凤奇、推官罗成功、卢化龙;

教谕赵允殖、副总兵焦延庆、中军程应奇、守备赵国忠、东胜卫;

指挥使张国瀚、乡居中书舍人廖汝钦、禀生韩原洞、武举人唐之俊皆是战死。

知县张养初、户部郎中陈此心,兵备道白养粹,行人崔及第,户部主事白养元,游击杨生远投降后金。

最让皇太极扬眉吐气的是阵斩大金叛将刘兴祚。

(努尔哈赤的女婿,立下功勋,后一心投靠大明。)

天亮之后,皇太极命令巴克什达海、游击高鸣中、原大明总兵麻登云执黄旗于城上。

告知全城百姓,全部剃发。

皇太极准备把永平、遵化吃掉就据为己有,作为攻明的前站据点。

同时是他把触手第一次伸进关内的尝试。

谁让崇祯皇帝已读不回,不同他议和,那他就先不着急回辽东了。

嗨,爷不走了!

皇太极特意招徕人心,为了消除汉民的反抗,在彻底占据永平城后。

他差人告知周遭继续抵抗的明朝士卒,只要他们放下兵器,各自回家,便可活命,绝不杀了他们。

然后便是被掳掠来的百姓,下令放他们回家,让他们安心种地。

不仅如此,还表示会给百姓牛具、只要归顺大金,便能安心务农。

士兵,百姓都要争取,皇太极对于大明的官军更是着重拉拢。

第0210章 三打昌黎

皇太极重用投降的汉官,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大金人才不足,以及让其余大明官员看看。

他对大明的降将、降官大批量任用,尤其是对于被大明革职的官员。

提升永平城革职兵备道白养粹为巡抚,管理永平所属地方的归顺百姓。

任用革职的孟乔芳、杨文魁为副将,统领奔城兵四百人,给他们马匹、甲胄、弓箭。

不仅如此,皇太极还把自己穿的黑狐裘赐给白养粹,亲自召见孟乔芳、杨文魁一起吃饭。

这些人对于皇太极感激涕零,大表忠心,要为大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类的。

总之,是臣主相谈甚欢,同时骂崇祯皇帝有眼无珠,不能识人之类的。

皇太极暗暗思索,这都多少时日了,崇祯皇帝还不同意议和,然后他便派遣七千人去攻打昌黎。

后金攻打永平的当日,昌黎县知县左应选才刚刚上任第一天。

当他得知鞑子攻打永平后,不仅没有慌乱,反而登城四顾,仔细观察。

然后传令全城百姓不要惊慌,紧闭城门的同时,收集溃兵,还征召民壮,开始训练民兵。

然后命人大练火药,把火药装好放在城墙上,滚石檑木多多备用。

最后左应选来了一个全体誓师大会,与昌黎城同在,固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皇太极七千人马到了昌黎县东南方向关帝庙前,在皇太极的带领下。

他们皆是下马,恭敬的拜了拜关羽。

无论是鞑子将领还是投降的汉人,都希望关帝能保佑他们,至于一旁的岳飞像被鞑子命人推倒。

岳飞可没少打大金,如今关外的鞑子建号大金。

洪武皇帝选了岳飞配享宋太祖赵匡胤,汉末只选了诸葛亮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关羽不曾入选。

两人在大明的官方地位,高下立分。

但是伴随着佛道两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关庙遍布全国,香火高的超出官方倡导祭祀的孔庙。

等到了明万历期间,关羽岳飞都被加封成了帝君并列,建庙合祀,民间开始流传关帝岳帝的称呼。

因为努尔哈赤在爷爷和父亲的运作,在李成梁手下当个跑腿的,倒马桶,烧火坑。

同时也接受先进军事的教育,也爱看三国演义,再加上皇太极选定三国演义为指定军事教材。

受到该书的影响,鞑子把关羽当做他们的战争守护神来崇拜,并称关羽为关玛法。(满语:“关爷爷”的意思)

八旗兵每次出兵前,都要烧香祈祷关羽的保护,让他们多吞并点大明疆土,抢劫能够顺利回来。

因为岳飞对金作战,满清把岳飞移出武庙,不许和关羽合祀。

转而对关羽的忠义大加赞赏,加封不断,不断的抬高关羽打压岳飞。

甚至清廷散布了“刘备转世为康熙皇帝,关羽转世成为天神,为满清皇帝护驾”的传说。

岳飞被满清官方贬低,关羽被满清塑造成为唯一武圣。

皆是为了稳固满清自己的统治,让百姓忘却曾经有人英勇抵抗过大金的事实。

而许多汉人百姓同样借着满清只允许祭拜关羽的做法,在关帝庙内秘密结社,在关羽的见证下,兄弟们一起来反清复明。

由此在民间也让关羽,成为了一个忠义的符号。

无论如何,关二爷已经是个死去千年的人,但是为了自己有效的统治,他们都希望关羽能站在自己这边。

待到拜过关二爷后,投降后金的永平生员陈钧敏、王金玉二人,顿时觉得关二爷的忠义充满了自己的心胸。

他们壮着胆子带领十余骑鞑子,手持黄旗到昌黎城下招降。

知县左应选怒骂二人数典忘祖,枉读圣贤书,汉奸败类,断然拒绝招降。

骂的二人毫无还嘴之力,青筋暴涨,面色通红,羞愧难当,势要协助大金攻破昌黎县,擒杀知县左应选。

只要把骂他们是汉奸的人全都宰了,那就没有人管他们叫汉奸了。

他们两个生员不过是通过了明朝最低级的考试,可左应选可是进士,文化水平甩他们一大截。

两人慌张逃回去诉说左应选不识大体,理应速速攻城。

皇太极环视昌黎见守备森严,不愿意八旗子弟强攻,遂派遣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率领蒙古兵带着云梯数十强攻。

同时在底下用火炮、火箭掩护助攻。

结果被左应选率领的明军(溃兵和刚征召训练的民兵)打的大败而归。

皇太极一下子火气就起来了,他本以为昌黎县触手可得,结果碰壁。

他当即命令满人大臣达尔哈、喀克笃礼率领数千人,昼夜攻城,发誓要拿下昌黎县。

结果第二次攻城仍旧大败。

隔天皇太极骑着战马亲自到阵前激励士卒,并发表阵前讲话:

“鸟枪火炮,从远处打来,咱们的眼睛都看不见,非常难以躲避。

但是箭矢,可以用眼睛看见,咱们都可以躲避,所以我会让火炮掩护你们。”

皇太极不管多少人领会他的意思,当即下令,让右翼四旗攻昌黎城南,左翼四旗攻打城东,敖汉等蒙古人攻打城北。

围三缺一。

皇太极眼瞅着己方士卒扛着云梯接近城下,当八旗兵要登梯子夺城的时候,城上滚石檑木,火炮鸟枪齐发。

还有震天雷扔下来,产生爆炸。

死伤一片,连云梯都被火烧断,砸断。

第三次进攻失败。

皇太极气的直甩鞭子,硬的不行,继续来软的。

他派遣降人李应英等人劝降,结果被左应选诱进城去,给宰了,人头传遍全城示众。

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又接到了一件糟心事。

他派遣通州的两个牛录,总归六百人,被射死了四百多人。

最让皇太极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杀死他一个牛录的人,竟然只有十二骑。

要不是这通州十二骑的箭矢不够用,或者说臂力需要缓解,他两个牛录都不一定能逃回来。

“大明竟然还有这种奇人?”

皇太极愤愤的甩下奏报,当即点起兵马,要把这通州十二骑给围歼了,绝不能让此等杀了我大金如此多的明人存活于世。

他还没有遭遇过如此大的战损比的败仗呢!

第0211章 崇祯看不上贺今朝

昌黎县则是让大贝勒代善继续强攻。

可依旧无果,代善想要凿城而入,因为在辽东就是这样干的。

结果凑不到锹和镐,代善也没法子了。

强攻偷袭的法子都行不通,他只能派人去告诉皇太极一声。

皇太极也知道代善打不下来,便让他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