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200章

作者:秋来2

“不要惹这帮人,这帮人是草原上的毒蛇。

他们的势力遍布土默特十二部,我们要利用他们帮我们建城种田,杀了他们你来做这些事?”

第0274章 佃户有意见了

大板升城是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兴建,由投靠俺答汗的白莲教教徒丘仝等组织汉族工匠施工。

嘉靖三十九年,被明大同总兵刘汉焚毁略尽。

五年后,由白莲教主赵全等进行重建。

翌年,再次修缮和扩建,拟作俺答汗“称帝”之所,成为土默特部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隆庆五年,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另谋更靠近大同的地方修建城市。

城墙足有二十里,顺义王府更是“玉宇宫殿”,被誉为草原明珠。

蒙古人称此城为库库和屯,明神宗命名为归化城(呼和浩特)。

俺答汗修筑此城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土默特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兴起。

蒙古人想要修建城池以及获得大批粮食,都得靠这帮汉人工匠和农民。

要不然粮食不够吃,每次前往互市点,他们也要换取大批粮食。

甚至俺答汗在归化城都设有互市点,希望明军百姓每年春秋二季前去此城交易粮食。

但大多时候,粮食都是晋商走私过去的。

这种几百里的路程和出关的事情,普通百姓根本就支撑不起沿途的路费以及其中风险。

故而哈木巴都尔台吉即使对这帮白莲教的抱团汉人有所警惕,但依旧要用他们。

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好还是要和气生财,拼命的事,都是草原上的穷鬼们去做。

草原上的贵人们是不想动刀剑的,俺答汗时期留下来的许多盔甲,放在仓库里都烂了。

因为躺着就能赚到大批财富,谁还愿意去拿着刀子抢啊?

正所谓富贵迷人眼,哪有那么多称王称霸的心思!

等出了帐篷,巴图布仁鄂托克看着远去的牧民:

“台吉老了,没有了雄鹰的利爪,只能默默等死,但他说的话是对的。”

“此事需要快速禀报林丹汗和素囊台吉,贺今朝这头饿狼就让成群的鬣狗去对付。”

“是。”

巴图布仁鄂托克拿着马鞭看向自己的奴隶,这帮人胆敢看着远去的人生出羡慕的神色,就该教训。

低贱的老鼠是不配得到充足的食物,这样会使他们变得懒惰。

残存的蒙古人几乎都继承了蒙元的奴隶制度,无论是领主还是鄂托克皆是有大批奴隶。

白莲教便是暗中发展这些奴隶,因为他们苦,所以才会向往无生老母的美好生活。

贺今朝斩杀山西镇副总兵田兆过去数日,政策颁布足有月余。

在参谋杨玉休的铁腕推行下,士绅们的反对声暂时消失了。

可是佃户和军户也有一点小情绪。

同时杨玉休参照河曲县的制度,让士绅限定日子来老营堡把家奴的契约改为雇佣契约。

其实许多家奴也有顾虑,害怕被解约,然后就没了饭吃。

因为在如今的时代百姓生存环境封闭,商品经济极差,交往空间一般局限在十里八村的范围内。

日子大抵是从炕头到地头的生存空间。

要么就通过集市、婚姻、祭祀、庙会的社会空间认识人。

百姓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血缘、地缘、商业业缘基础上,一个村子里的姓氏就没几个。

不少村民都属于同一个宗族,甚至是五服以内的亲戚。

在租地的时候,东家首先选择本族本家、关系亲近者为佃户,租额相对比较优惠。

在佃户他们遇到困难时通常也会提供帮助。

这使主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种温情。

因此到了某些地主不错的村寨,很多佃户觉得有违人情,面子上过不去。

自古种地交租,不能坏了良心,他们生来就吃苦受罪的命,少交几个租子也顶不了啥用。

贺今朝听着杨玉休的复述,一脸错愕。

哪有人生来,就必须是吃苦受罪的命?

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贺今朝抹了抹自己的脸,还需开启民智呐。

拖欠地主租子几十年,地主也没强催。

现在被贺今朝抹去旧账,他们良心上过不去。

贺今朝不知道说这些被欺压惯了的人是淳朴,还是地主真的有良心。

不过拖欠几十年租子都不催,贺今朝不知道是地主有人情味,还是沉默成本太高,导致拖欠的佃户成了大爷。

当然对于向他在海潮寺遇到的李家那样的地主,贺今朝也没有一刀切的执行自己的方案。

而是争取了这极少部分地主的心,征召他们的子侄来镇抚使衙门当书吏。

同时也像士绅宣扬,只要没咋干欺压百姓的事,我就可以用你。

地主夺佃事件时有发生,佃户怕以后免了租却没有了地种,得不偿失。

现在看似占了便宜,等到有困难时却借不出钱来。

万家寨百姓就壮着胆子跟杨玉休反映说免了租咱们跟地主借不出东西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还不如给自己留点退路;免的租子还不是交了贺大王的赋税,又惹下了人。

主要一个思想:怕变天!

他们怕贺今朝走了遭到地主报复。

结果要么东家佃户双方共同隐瞒对付镇抚使,要么佃户希望镇抚使出面代为解决。

到时候苦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因为从来没有人会替他们想过,官府的人从来都是欺压他们的!

现在贺大王对他们这般好,他们觉得不真实,不敢相信。

听着这些反馈上来的消息,贺今朝站起身来,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行军打仗易,治理一方,当真是不容易。

“主公,军户们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因为他们对主公杀了山西副总兵的事都觉得主公是有本事的。

但是对于这些想法的佃户,我等还需想出一个好的章程来。”

杨玉休瞧着贺今朝,因为他也有些头疼,毕竟一味杀了总归是麻烦,治理地方得考虑民心。

“万家寨上下倒是团结。”贺今朝想了想:“其余地方有这种情况吗?”

“极少,那些百姓得知主公这样,皆是口称青天大老爷,欢喜的很。”

“万家寨我还需要亲自走一趟,实地看一看,在做定夺。”

贺今朝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中国农民长期逆来顺受,自己得纠正他们的糊涂观念,他穷并不是八字不好!

第0275章 万户侯

贺今朝治下,除了万家寨,无论是佃户还是军户,很快就做出了选择。

大多数人都愿意加入屯田兵,反正打仗都是正兵去。

就算干辅兵,也只需要运运粮食,修修路什么的,能有什么危险性?

而且听说战死了,贺今朝给予的待遇很优厚。

许多人都抱着自家在战场上死一个人,换取属于自己的土地留给家人的思想。

因为他们本就是贱命一条,就算是换取一亩良田,那也是赚大发了!

要是运气不错,被抽调去当辅兵安安稳稳的!

关键是几年下来还不用花钱,就能自动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

这个政策吸引了许多人加入屯田兵。

剩下的百姓则是选择民户,这样更安全。

同时他们相信,只要老天爷给饭吃,贺镇抚使不胡乱征税,他们就能攒下一笔钱。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给那些出征的士卒,去耕种土地,获得一定的酬劳。

只要勤快些,日子定然能够好起来,将来有本钱购买属于自己的田地。

贺今朝给他们提供牲畜、种子、农具,同时还要求所有人都育肥,不允许随地大小便。

就算撒尿也得撒在田间地头或者育肥的附近去。

除了草木灰当肥料外,贺今朝就晓得粪肥了。

其他的钾肥什么的他也不太清楚。

贺今朝瞧着统计上来的两县以及各军堡村镇花名册。

实际控制的户数总算是超过一万户,民户和屯田户的人口快有五万人了。

这简直就是质的飞跃,没有核对人口的时候,官府花名册上足有几万户,可实际上就剩下三四千户。

其余都跑到长城外面去给蒙古人种地了。

要么就是一大批青壮拖家带口的去给蒙古人筑城当了逃户,留在蒙古。

贺今朝手中的军队,抛出后勤队的老弱工匠营五千人,能打仗的士卒也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

其中加入陷阵营的士卒越来越多,他们都渴望通过军功获得正兵拥有的福利。

不管是大明的官军,还是长城外的蒙古人,嘛时候能来啊?

兄弟们的雁翎刀都已经渴望饮血了。

“主公,如今你怎么看,也能称得上一句实打实的万户侯喽!”

狗头军师吉珪捏着胡须打趣道。

这是晋西北的实际控制区,至于晋中等州县的控制,贺今朝没怎么管理,让其自治。

在官军没有大批支援山西之前,这些地方按时上交粮食就可以了。

贺今朝扩张的太快,手里缺乏足够的人才,以及投效的读书人。

不得不说,边境附近的读书人实在少的可怜。

“万户侯?”贺今朝合上花名册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阵子总算是没白忙活,你们的辛苦我都是记载心里的。”

两人连连口称不辛苦。

贺今朝话头一转:“这万户便是我起家的资本了。

要好心经营,今后我自会抽调人去暗中探查,是否有欺压百姓之事。”

杨玉休开口道:“主公,是否要抽调刑房的人处理,如今我们还按照大明的律法执行吗?”

“嗯,暂且这么办吧,要是发生争端,可以上报给我,有案子发生,再依据情况调整律法。”

贺今朝应了一声,即使他天天听法外狂徒张三如何如何,可是也记不清楚那么多法律规则!

“是。”

“对了,还要一件事。”贺今朝站起身来:“我们要培养人才,学堂是不能少的。”

“主公,那我们要征召多大的学生?收取多少束脩?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