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346章

作者:秋来2

死之前也得感受一下吃饱肚子的生活。

津门从来不缺乏血性汉子,只不过此地距离京城太近,稍有起义,大兵朝发夕至,便全都被扑灭。

纵然是官府都不曾干过这种发粮的事,前两年,山东闹了一次灾荒来天津,官府也不曾赈济。

全都让他们自生自灭去了,然后有不少人为了活命跟着女真鞑子走了。

码头上灯火通明,船只摇曳,离开此地,停靠在岸边。

他们也不贪心,领了东西就跑,谁都知道朝廷大军会来的。

贺今朝坐在长凳上,一旁跪着林掌柜与王图,两人大眼瞪小眼。

王图以前还觉得林掌柜高不可攀,不曾想今日大家一下沦为阶下囚。

瞧他那没出息的样子,也不像传闻当中那样,是大直沽码头此处的土皇帝啊?

不是说皇帝想要穿上新龙袍都得等他同意吗?

要不然就过不了这段运河!

王图怎么也想不通,林掌柜的前来刁难梁甫,这位总爷怎么还是个暴脾气,直接就大开杀戒,当朝廷叛军了呢!

他们不是去京城给皇帝送捷报去的吗?

从他伺候参将(高迎祥)的话里得知,好像是斩杀了贼首紫金梁!

大好的前程,如何能当叛军?

林掌柜心里没琢磨透,贺今朝为啥不直接杀了自己,反倒要留着自己一条性命。

今天码头上他所有的后手,在面对重甲骑兵与轻骑的追杀下,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大明的军队,何曾这帮厉害了?

贺今朝夹着菜,倒是没多言语。

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崇祯能不能收到消息,就算收到了消息,能不能立马调兵来平叛。

他相信崇祯不会允许北直隶出现叛军,可是对大明能否迅速的上传下达,存着严重的怀疑。

“贺老弟,是否要组织这群百姓起义?”高迎祥放下手中的筷子:

“我麾下与我汇报,有五百多人都想干造反,要不然朝廷大军一来,他们也跑不了。”

“挺好的,这种事总得有人是要出头的。”贺今朝吃着菜道:

“高大哥得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跑山东去当反贼,无论是加入白莲教也好。

还是独立自主也好,咱们可不能带着他们在京城晃荡。”

“是啊,可惜了。”

高迎祥也知道,好不容易在大运河搞起一波起义,还不能统领这些人。

历史证明,在京畿之地搞起义,几乎没有什么活路的。

不过高迎祥觉得正常,在陕西都是个人,振臂一呼搞起来的势力都会抱团,然后共同对抗官府。

现在这些人默认自己与贺今朝是他们的头领。

可此行是为了逼近京师,搞他个天翻地覆。

该舍弃的就得舍弃。

“三天之后,便让这些起义军往山东赶路,充当咱们的真身。”

贺今朝放下手中的碗筷,提了一句。

“嗯。”

高迎祥点点头,天津卫有叛军,朝廷定然会前来平叛的。

届时真假难分,正好吸引朝廷大军的视线,方便他们杀进京城。

崇祯不可能不派大军来天津迅速平叛,漕运一旦断绝,受到极大的影响。

前年女真鞑子在京畿腹地晃荡几个月,给大明京城的“皇亲国戚”带来了许多无法估量的损失。

他们觉得大明的军队打不过女真鞑子,还打不过你们这帮臭要饭的吗?

于公于私,他们都会鼓励崇祯剿灭贼寇,保护他们的田庄。

北京城内的生活会受到影响,边粮更不用说。

对待后金鞑子上,辽东士卒本来就处于劣势,再吃不饱饭,那可真是太严重了。

人家没有主动投降后金,那就算对得起大明的栽培了。

“天津城那里如何了?”

“巡抚下令关闭城门,也放出快马,估摸是往北京送信去了,今夜就能赶到北京。”

“明天咱们便前往十三里外的天津去瞧一瞧。”

“好。”

贺今朝应了一声笑道:“等得到朝廷出兵的确切消息,咱们就奔袭河西务(武清),那有一座钞关。”

第0488章 甲光耀耀

天津巡抚郑宗周战战兢兢,他亲自巡视整个天津城防,遥望十三里外的大直沽,倒是也看不清楚。

好在这帮叛军还没有来攻天津的打算。

他很清楚的知道天津三卫的士卒是打不过那些叛军的。

卢象升这个人,他也听说过,整训三府兵马,号为天雄军。

近日来又接连攻破陕西来的贼寇首领紫金梁,足以证明卢象升编练的天雄军士卒是敢战之卒。

天津巡抚郑宗周不清楚这伙天雄军为何突然发生叛乱,劫掠大直沽码头到底是什么打算。

“前去探查的人可曾回来了?”

听到巡抚的询问,天津卫千户急忙拱手道:“郑大人,还未曾回来。”

“定要严密监察,以免被叛军趁乱攻城。”

“是。”

郑宗周摸着花白的胡须长叹口气,天津巡抚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养老的,奈何会出现这种糟心事。

着实是让他睡不着。

三个千户对于巡抚大人据城而守的决断,感到非常的庆幸。

他们手里的士卒欺负欺负贫民百姓还可,但到了大直沽的地头还得对那些个混混点头哈腰的。

更不用说天雄军这伙把那帮混混给砍死的军队了。

叛军没有攻城器械,天津城虽然有些破败,但总归不是能轻易攻破的。

码头那里依旧在喧哗,可有些人却惊的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这些守卫天津的士卒,便是在害怕当中,瞪大双眼,生怕叛军深夜前来攻打。

有些机敏的士卒,听着叛军在发钱粮,伙同十几个人吊下城去,准备哎一趟浑水摸鱼。

只要他们不穿着那身破败的勇字服,谁能分得清他们一行人到底是百姓,还是官兵?

大明的官兵,比百姓还不如,尤其是卫所兵,过的更加穷困!

欺压强权地头蛇欺压不起,欺压百姓,谁还没几个当盗贼的亲戚,小心你的脑袋。

所以这些卫所兵,只能乖乖当千户大人的“奴隶”,就为了混口饭吃。

待到第二天天亮,守城士卒终于松了口气。

巡抚大人也刚刚睡下。

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城头突然响起一阵大鼓声。

自古战争的主动权,从来不在守势一方。

攻方可以有效的选择适合自己进攻的时间,而天津卫的这些士卒只能大声的呼喊着。

“叛军来了。”

一声大吼,就像是石子砸入鸟群当中。

整个天津城墙当即变得混乱起来,许多依墙睡下的士卒,从睡梦中惊醒,蹦起来,往城外看去。

由远及近,尘土飞扬。

一阵阵马蹄声传来,显露出着甲的骑兵。

他们手持旌旗,迎风飘舞。

这些叛军大声鼓噪着,开始绕着天津城墙跑圈。

意图叫醒每面城墙上打瞌睡的明军,给他们提供贴心的叫醒服务,且能长时间内,让他们睡意全无。

至于城墙上明军士卒,皆是惊恐的望着城外的叛军。

他们威风凛凛,盔甲鲜明,一看便是铁甲,甚至连腿上都有铁甲包裹。

(像是足球长袜一般,覆盖小腿和脚面。)

此等精兵,绝不是他们这群身穿皮甲都没有几个的士卒,能够打的过的。

城外的“大明叛军”大呼小叫,好不威风。

城内的大明守军,心惊胆战,唯恐叛军大军在后面,接下来便是守城之战。

“熬煮金汁,准备火炮。”天津卫千户大叫一声。

这帮叛军如此挑衅,必然是要攻城啊!

无论如何,先把金汁给煮上备用,等他们大军来了,就给他们浇上。

这些卫所兵,大抵已经废了,且名额不足。

听着天津卫千户的吩咐,便相互招呼下城去搬弄储存的金汁,在小命面前,些许恶臭又算得了什么呢?

刚刚睡下的巡抚郑宗周,当即又被喊醒了。

“大人,叛军前来攻城了!”

听到这话,郑宗周当即爬起来,让仆人给他穿衣,然后用凉水扑面,努力的让自己更加清醒一些。

今日是叛军第一天来攻城,无论如何他都得战在城墙前鼓舞士气。

要不然就凭借着战力孱弱的卫所兵,根本就没法守住天津卫城。

郑宗周怕死,但他也是要名声的人,左光斗、杨涟全都被魏忠贤所杀,杨涟被追封为第一人。

想他郑宗周也是与其余二人齐名,如何能在今天堕了名头,一辈子都栽了,儿孙如何能抬得起来?

一行人便紧急上了城墙。

天津巡抚郑宗周仔细瞧着城外的叛军骑兵,个个膘肥马壮,看样子定然是善于骑射之人。

“诸位将士,今日本官与你们共同守城,同生共死。

若是天津卫城被反贼攻破,本官当即跳下城头,以身殉国。”

郑宗周指着城外的骑兵道:“叛军虽然精于骑射,但指定不会拿着骑兵攻城。

至于他们昨日征召的那些普通百姓,如何能敌得过你们这些扛刀的兵将?”

天津卫士卒听着巡抚大人的训话,大抵是没什么感觉的。

啥以身殉国,与你们同生共死之类的话。

大人们说的话,你听听就得了,当真那只能说明你是个大傻逼。

一旦城破,他们跑的比谁都快,跑不过投降过去,人家的地位依旧在你这个小卒子之上。

反之加入叛军,既能分得钱粮,昨天夜里已经有不少兄弟跑去领了。

这伙叛军才不会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戳死那些为码头地头蛇奔走的混混们,便能得到银子和钱粮。

这种买卖,当真是划算。

那些混混平日里没少欺负人,打死打残不知道多少人了。